一“聞”鐘情
關燈
小
中
大
那晚,我睡得像根木頭樁子。
生活是不公正的,身體對過量進食産生的反應就是其中之一。
我自感第二天醒來非宿醉不可,而薩德勒的情形一定更糟。
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們倆都感覺好極了—睡得很好,精神振作,可以精神飽滿地去參加當天的活動,即使活動中必定少不了更多的幹酪和卡瓦多斯酒。
我們離開飯店去尋找喝咖啡的地方。
盡管剛過十點,放在大街邊的烤爐已經開始工作了。
烤爐邊,盤放着長長的、血色的香腸。
利瓦羅所有的狗都出動了,在街上晃悠。
雖然它們都裝出無辜的樣子,但哪個不想趁人不注意時,向那些香腸發起閃電般的進攻呢?在鎮上走時,我們不停地看到許多由卡車充當的臨時小飯店—一側的擋闆放下來,露出裡面的微型酒吧,支起些帳篷,在露天搭出桌椅,窄小得難以容身的廚房裡飄出了香味。
薩德勒看了看手表,不得不承認現在吃午飯也太早了。
他突然停了下來,使得獎章在他胸前跳了一跳。
牧神廣場遠處的一幕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用手肘戳了戳我。
“你看到了嗎?” 那是一個小攤位,幾乎全被酒桶和酒吧給占領了。
許多個将鼻子塗得鮮亮的男子,端着酒杯,玻璃的或是塑料的,慢慢地喝着,神情肅穆。
帳篷上,塗寫着幾個緻命的詞:“品酒:蘋果酒和卡瓦多斯酒”。
薩德勒露出無辜的表情。
“隻不過是蘋果而已,”他說,“而且品過後,還可以把酒吐掉。
” 我看看露露。
她笑了,點點頭。
我還能怎麼樣呢? 實際上,上午是最适宜品酒的時間。
關于早餐的記憶已漸漸模糊,距離午飯還有一段時間。
此時,人們目光明亮,味覺清晰。
我們在吧台前坐下,開始讨論到底是蘋果酒還是卡瓦多斯酒含有更多的維生素C。
盡管蘋果酒并不是我的最愛,但不可否認,這兒的蘋果酒是最棒的。
酒非常新鮮,有一股濃郁的、令人陶醉的水果香。
他們說生活在諾曼底的豬和馬很幸運,能夠品嘗到從樹上掉下來的開始發酵的蘋果。
我們還聽說有嗜酒的豬專在蘋果樹下打轉,用身體蹭果樹,希望能有更多的蘋果掉下來。
原來蘋果酒能帶來這麼多樂趣。
接下來我們開始品嘗卡瓦多斯酒。
據鄰座的朋友說,上帝創造蘋果,就是為了用它們釀卡瓦多斯酒。
不同年份的酒,從新鮮的到陳年的,被一一倒了出來。
先聞聞香氣,再呷一小口,然後,按品酒的規矩,該是吐到邊上的一個小盅裡,但在這裡我不得不承認,酒其實被我們咽了下去。
奇怪的是,大中午喝八十四度的酒,卻一點問題也沒有:頭不暈,眼不花,不猶豫,不發顫。
可能是因為昨天晚上的幹酪正像一層絕緣體般保護着我的内髒。
我們決定買幾瓶卡瓦多斯酒帶回家,将來慢慢享用。
這時,露露明智地提出我們應該再喝一點咖啡。
薩布隆的小路西斯萊:1883年 我們到達咖啡館的時候,恰逢這天的第一場音樂表演開演。
那是利瓦羅幹酪節樂隊的演出。
他們正從大街的另一頭迂回走來,邊走邊演奏着爵士樂。
演出頗有幾分水準。
樂隊的領奏是個大個子男人,将喇叭吹奏得婉轉動人,那幾個即興片段都快趕上邁爾斯·戴維斯[1]了。
樂隊走到廣場中央便停了下來。
重新開始演奏時,已經不是爵士,而是風格完全不同的曲目。
除非我的耳朵欺騙了我,最初的幾個音符飄過來的時候,我覺得是那曲《到蒂帕雷裡的路好長》。
沒人想到在法國的鄉間會聽到這首歌。
但事實就是如此。
自然,他們的表演裡帶着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諾曼底風味,和我童年所熟悉的那首歌的演奏差了十萬八千裡。
器樂的編排花哨而婉轉,還有哪點像軍隊的進行曲,我怎麼聽都覺得是新奧爾良來的。
當樂隊開始演唱,帶着法文腔調的發音索性讓歌詞裡的目的地聽起來好像都不同了。
圍觀的群衆可是很喜歡,鼓掌和要求再來一曲的聲音不絕于耳。
在接下來的幾小時裡,我們不停地聽到這首歌。
咖啡館對面的一個幹酪攤出現在薩德勒的雷達掃視屏上。
他堅決地被它吸引住了,迅速跑出去買了一些以便帶回巴黎。
他回到咖啡館的時候若有所思。
那個攤位上鋪天蓋地的利瓦羅幹酪讓他想起了下午的比賽。
那些選手們是如何為比賽做準備的呢? 我們想象着為了達到最佳的身體狀态,在向幹酪和蘋果酒發起總攻前的幾個月,這些選手們大概都會控制食欲,限量進食。
禁食?健美操?跑步?冥想?洗腸?腹部按摩?最後,露露所說的法國式的訓練,可能才是大多數選手所采用的方法。
“午飯,”她說,“隻不過是午飯吃得清淡些。
” “真是個好主意。
”薩德勒接着說道。
三點。
牧神廣場前搭出一張長長的桌子。
不知是哪個用心險惡的家夥為少年美食家想出了一個活動,作為正式比賽前的熱身運動。
孩子們兩人一組在桌子前排開,一個坐着,一個站着。
站在後面的要一匙一匙把酸奶送進坐着的人嘴裡。
聽起來很簡單,隻不過喂的人眼睛被黑色的塑料袋蒙着,隻能靠感覺來推測坐着吃的人的嘴在什麼地方。
摸索、試探,難免弄得一塌糊塗。
活動的主持人是個年輕的小夥子,拿着麥克風,一邊不停地報道賽況,一邊以雜技演員般的敏捷閃躲着四處飛濺的酸奶。
十分鐘後,所有孩子和桌子的絕大部分都蓋上了一層白乎乎、黏膩膩的東西。
所有的人都贊歎這比賽太成功了。
一隊清潔人員上前把桌椅打掃幹淨,接下來就該是“幹酪大胃王”的比賽了。
這些美食界的奧林匹克選手一一登台亮相,共有九位。
觀衆們拼命鼓掌,特别是為那個明星。
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是個身材苗條的家夥
生活是不公正的,身體對過量進食産生的反應就是其中之一。
我自感第二天醒來非宿醉不可,而薩德勒的情形一定更糟。
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們倆都感覺好極了—睡得很好,精神振作,可以精神飽滿地去參加當天的活動,即使活動中必定少不了更多的幹酪和卡瓦多斯酒。
我們離開飯店去尋找喝咖啡的地方。
盡管剛過十點,放在大街邊的烤爐已經開始工作了。
烤爐邊,盤放着長長的、血色的香腸。
利瓦羅所有的狗都出動了,在街上晃悠。
雖然它們都裝出無辜的樣子,但哪個不想趁人不注意時,向那些香腸發起閃電般的進攻呢?在鎮上走時,我們不停地看到許多由卡車充當的臨時小飯店—一側的擋闆放下來,露出裡面的微型酒吧,支起些帳篷,在露天搭出桌椅,窄小得難以容身的廚房裡飄出了香味。
薩德勒看了看手表,不得不承認現在吃午飯也太早了。
他突然停了下來,使得獎章在他胸前跳了一跳。
牧神廣場遠處的一幕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用手肘戳了戳我。
“你看到了嗎?” 那是一個小攤位,幾乎全被酒桶和酒吧給占領了。
許多個将鼻子塗得鮮亮的男子,端着酒杯,玻璃的或是塑料的,慢慢地喝着,神情肅穆。
帳篷上,塗寫着幾個緻命的詞:“品酒:蘋果酒和卡瓦多斯酒”。
薩德勒露出無辜的表情。
“隻不過是蘋果而已,”他說,“而且品過後,還可以把酒吐掉。
” 我看看露露。
她笑了,點點頭。
我還能怎麼樣呢? 實際上,上午是最适宜品酒的時間。
關于早餐的記憶已漸漸模糊,距離午飯還有一段時間。
此時,人們目光明亮,味覺清晰。
我們在吧台前坐下,開始讨論到底是蘋果酒還是卡瓦多斯酒含有更多的維生素C。
盡管蘋果酒并不是我的最愛,但不可否認,這兒的蘋果酒是最棒的。
酒非常新鮮,有一股濃郁的、令人陶醉的水果香。
他們說生活在諾曼底的豬和馬很幸運,能夠品嘗到從樹上掉下來的開始發酵的蘋果。
我們還聽說有嗜酒的豬專在蘋果樹下打轉,用身體蹭果樹,希望能有更多的蘋果掉下來。
原來蘋果酒能帶來這麼多樂趣。
接下來我們開始品嘗卡瓦多斯酒。
據鄰座的朋友說,上帝創造蘋果,就是為了用它們釀卡瓦多斯酒。
不同年份的酒,從新鮮的到陳年的,被一一倒了出來。
先聞聞香氣,再呷一小口,然後,按品酒的規矩,該是吐到邊上的一個小盅裡,但在這裡我不得不承認,酒其實被我們咽了下去。
奇怪的是,大中午喝八十四度的酒,卻一點問題也沒有:頭不暈,眼不花,不猶豫,不發顫。
可能是因為昨天晚上的幹酪正像一層絕緣體般保護着我的内髒。
我們決定買幾瓶卡瓦多斯酒帶回家,将來慢慢享用。
這時,露露明智地提出我們應該再喝一點咖啡。
薩布隆的小路西斯萊:1883年 我們到達咖啡館的時候,恰逢這天的第一場音樂表演開演。
那是利瓦羅幹酪節樂隊的演出。
他們正從大街的另一頭迂回走來,邊走邊演奏着爵士樂。
演出頗有幾分水準。
樂隊的領奏是個大個子男人,将喇叭吹奏得婉轉動人,那幾個即興片段都快趕上邁爾斯·戴維斯
樂隊走到廣場中央便停了下來。
重新開始演奏時,已經不是爵士,而是風格完全不同的曲目。
除非我的耳朵欺騙了我,最初的幾個音符飄過來的時候,我覺得是那曲《到蒂帕雷裡的路好長》。
沒人想到在法國的鄉間會聽到這首歌。
但事實就是如此。
自然,他們的表演裡帶着一點說不清、道不明的諾曼底風味,和我童年所熟悉的那首歌的演奏差了十萬八千裡。
器樂的編排花哨而婉轉,還有哪點像軍隊的進行曲,我怎麼聽都覺得是新奧爾良來的。
當樂隊開始演唱,帶着法文腔調的發音索性讓歌詞裡的目的地聽起來好像都不同了。
圍觀的群衆可是很喜歡,鼓掌和要求再來一曲的聲音不絕于耳。
在接下來的幾小時裡,我們不停地聽到這首歌。
咖啡館對面的一個幹酪攤出現在薩德勒的雷達掃視屏上。
他堅決地被它吸引住了,迅速跑出去買了一些以便帶回巴黎。
他回到咖啡館的時候若有所思。
那個攤位上鋪天蓋地的利瓦羅幹酪讓他想起了下午的比賽。
那些選手們是如何為比賽做準備的呢? 我們想象着為了達到最佳的身體狀态,在向幹酪和蘋果酒發起總攻前的幾個月,這些選手們大概都會控制食欲,限量進食。
禁食?健美操?跑步?冥想?洗腸?腹部按摩?最後,露露所說的法國式的訓練,可能才是大多數選手所采用的方法。
“午飯,”她說,“隻不過是午飯吃得清淡些。
” “真是個好主意。
”薩德勒接着說道。
三點。
牧神廣場前搭出一張長長的桌子。
不知是哪個用心險惡的家夥為少年美食家想出了一個活動,作為正式比賽前的熱身運動。
孩子們兩人一組在桌子前排開,一個坐着,一個站着。
站在後面的要一匙一匙把酸奶送進坐着的人嘴裡。
聽起來很簡單,隻不過喂的人眼睛被黑色的塑料袋蒙着,隻能靠感覺來推測坐着吃的人的嘴在什麼地方。
摸索、試探,難免弄得一塌糊塗。
活動的主持人是個年輕的小夥子,拿着麥克風,一邊不停地報道賽況,一邊以雜技演員般的敏捷閃躲着四處飛濺的酸奶。
十分鐘後,所有孩子和桌子的絕大部分都蓋上了一層白乎乎、黏膩膩的東西。
所有的人都贊歎這比賽太成功了。
一隊清潔人員上前把桌椅打掃幹淨,接下來就該是“幹酪大胃王”的比賽了。
這些美食界的奧林匹克選手一一登台亮相,共有九位。
觀衆們拼命鼓掌,特别是為那個明星。
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是個身材苗條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