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關燈
到晚上八點二十,戛納才天黑。

    《好萊塢往事》七點一刻放映,小女子終于不打手機,抹去眼淚,沿沙灘往城區走。

    歐洲動蕩,影院周邊有持沖鋒槍的特警,海邊無人看管,隻走着他倆。

     小女子不願與他并排,他知趣地落後十步。

    她的背影,和廠長女兒相似,喝牛奶長大的女孩都是這樣的身材比例。

     雙耳生風,兩個穿秋季絨衣的人越過他,在小女子左右脖側各劃一刀,斷了她雙肩包背帶,拎包在手,回身沖他跑來。

     嗯,他倆不敢往城區跑,原路返還,要像越過去時一樣,再越過自己一次。

     唉,樣子真那麼老了?竟遭此輕視…… 小女子雙肩包挂在胸前。

    從身後切下的難度大,背帶隻剩勒在後脖頸的短短一截,壓着大動脈。

    分寸稍差,便是殺人了。

     她脖頸完好光滑。

    如此精湛的刀法四十年未見,七十年代末京城老炮兒裡玩刀最棒的人是杜小刀,曾會過他…… 二扒手近了。

    見背帶切口剪的般齊整,他禁不住喊出:“太棒啦!” 二扒手吓一跳,步子稍緩,立刻裆下劇痛,雙雙倒地,肉蟲般扭動。

    中了“飛雲浦武松脫鎖連環腳”。

     夏日穿絨衣,為打鬥防護。

    二扒手本領脫俗,信息落後。

    二十年來全世界扒手都愛中國人,因為中國人愛帶現金。

    今年開始,中國人已跟白人一樣身上沒錢,他倆還不知道。

     小女子包裡放口香糖、餐巾紙、賓館鑰匙、小罐牛奶。

    原本包可賣錢,是香奈兒春季新款,折合人民币五萬二千元,賣到黑市可活很久,可惜他倆不識,兩刀割壞。

     拾起包遞她。

    她取出小罐牛奶,讓把其他東西裝他衣兜,包就扔了吧,拎個破包,不好看電影。

     隻是壞了背帶,他建議去專賣店替換。

    為預防再發生今日情況,可多要幾條備用。

     她:“丢人。

    ” 他扔了。

     她對他沒有一絲感激,對他的武藝也無興趣,嘬牛奶向城區行去。

    嗯,她是對的,拿了保镖錢,是我該做的。

    把所有該做的事都算作私人交情,是我們一代人的劣習,她一代小孩已分清楚,社會眼瞅着進步…… 二扒手在身後大喊,不單是喊疼,明顯有話。

    京城經驗,此種情況下,他倆隻會是問他的名字,以備日後報複。

     他回身:“布魯斯·李。

    ”李小龍的英文名,他唯一會的外語。

     二扒手瞪大眼,似打下特效麻藥,忘了疼痛。

     來戛納後,從不跟她看電影,都候在影院外。

    不會外語,看不懂情節,坐影院裡難受。

    《好萊塢往事》拍了李小龍,是他唯一提出要看的電影。

     真是老了,周圍一暗,便要打盹。

    扮李小龍的演員摘下墨鏡……猜對了,眼睛不像。

    沒了興趣。

     漫長睡眠,被掌聲驚醒,觀衆幾乎都站起,開始“鼓掌二十分鐘”的最高影迷禮遇。

    小女子不惜力,拍腫了手。

     之後,她換晚禮服,參加阿蘭·德隆的獲獎答謝宴,受邀人數有限,宴席按名字入座。

    她晚了兩小時,阿蘭·德隆已回去休息,由其女兒支撐場面。

    是飯後甜點階段,她坐下,又一道道上菜。

     她能參加,是她搭上的男人安排。

    知道這哥們混成了,沒想到強成這樣,當年被我斷過鼻梁,是個不知痛的渾人,打不過還打。

    小女子自顧吃着,沒話說,不認識任何人。

    可惜阿蘭·德隆走了,否則她會看出我倆有多像…… 晚宴在某酒店的屋頂花園,保镖不能入餐桌區域,候在二十米外一片不設草木不鋪花磚的水泥地,也是吸煙處。

    一位珠光寶氣的華人婦女離席,在他身邊點煙,忽然瞄他,輕聲呼喚:“布魯斯·李,是你麼?” 他曾叫布魯斯·李,用了好幾年,并不知道是李小龍英文名。

    這沒什麼奇怪,就像《佐羅》的片頭曲“優斯範裡安,啊啦啦啦啦,佐羅範……”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他那代人都會唱,一唱便唱了很多年。

     一九七八年,他打了杜小刀——京城老炮兒裡玩刀最棒的人。

    杜小刀在鴻賓樓擺宴請他,叫經理拿出象牙筷子,陪客的三位也玩刀,鼎鼎大名。

     老炮兒——在清朝末年,是兌換美元英鎊的計量單位。

    一炮兒七十二枚,半炮兒三十六枚,銅錢或銀元,紅紙卷着,像火炮炮管。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