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過,一半款子一年以後再付。
” “不行,巴維爾·伊凡諾維奇!這無論如何不行。
一半現付,其餘的過十五天付清。
要知道,這筆錢抵押銀行也會給我,隻要付利息給那些吸血鬼就成。
” “怎麼辦呢?真的,我可不知道了,我手頭總共隻有一萬,”乞乞科夫說道,——不過他在說謊,其實,包括科斯坦若格洛借給他的錢在内,他總共有兩萬;但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他總覺得舍不得。
“您瞧,不行哪,巴維爾·伊凡諾維奇!聽我說,我現在必須有一萬五才能對付過去呀。
” “我借五千給您,”普拉東諾夫接口說道。
“那怎麼行!”乞乞科夫說道,心裡卻在想:“他肯借,這倒正中下懷。
”他從馬車裡拿來木匣子,取出一萬盧布給赫洛布耶夫,其餘的五千答應第二天給他送來;就是說,打算給他送來三千,其餘的等一等,過兩天或三天再說,如果行的話,再往後拖一拖。
巴維爾·伊凡諾維奇不知怎麼,特别不喜歡松手把錢交出去。
即使非交不可,他還是覺得甯可明天交,而不是今天。
就是說,他的做法和我們大家一樣。
要知道,我們都喜歡刁難有求于我們的人:讓他在前廳坐坐冷闆凳吧!難道他就不能多等一會兒!說不定,他每時每刻都很寶貴,因而會耽誤他的事情,可這和咱們有什麼相幹,明天來吧,老弟,今兒我沒空。
“以後您住哪兒?”普拉東諾夫問赫洛布耶夫,“您還有别的田莊嗎?” “我要遷到城裡去了:我在那裡有一棟小屋。
這是為孩子們着想,他們需要有教師。
這裡要找一位神學教師還行;音樂、舞蹈教師花多少錢也請不到。
” “一片面包也沒有,卻要教孩子們跳舞!”乞乞科夫想道。
“真奇怪!”普拉東諾夫在想。
“不過我們要為交易成功幹一杯呀,”赫洛布耶夫說道,“喂,基留什卡!夥計,拿一瓶香槟酒來。
” “一片面包也沒有,卻有香槟酒!”乞乞科夫想道。
普拉東諾夫簡直不知道怎麼說他才好。
赫洛布耶夫是不得已才備下香槟酒的。
他派人到城裡去了一趟,有什麼法子呢?沒有錢,小鋪子連飲料也不肯賒給你,可是很想喝一杯啊。
而不久前一個從彼得堡販酒來的法國人卻肯賒賬,來者不拒。
沒有法子,隻好要了一瓶香槟。
香槟拿來了。
他們每人痛飲了三大杯之後,個個興高采烈,赫洛布耶夫無所顧忌了,他變得殷勤而機靈,妙語如珠,涉獵成趣。
他的談吐表明,他是多麼深谙人情世故啊!他對許多事情是看得那麼透徹而正确,他以寥寥數語就準确而巧妙地描繪了鄰近的地主們,他對人們的缺點和錯誤看得那麼清楚,對老爺們破産的曆史——破産的原因、過程、緣起都了若指掌;那麼善于刻畫他們那些細小的習慣,又别出心裁,又引人發笑,以緻他們倆完全被他的談吐所傾倒,而且很願意承認他才智過人。
“我感到奇怪,”乞乞科夫說道:“以您的才智,怎麼會找不到辦法呢?” “辦法是有的,”赫洛布耶夫說道,并且馬上提出了一大堆計劃。
這些計劃是那麼荒唐,那麼奇怪,那麼有悖于對人情世故的了解,叫人聽了隻有聳聳肩膀的分兒,不禁要說:“老天爺呀!在對人情世故的認識和對這種認識的應用之間,相距是何等遙遠!”一切計劃的基礎,是要突然從哪裡得到十萬或二十萬。
他覺得那時候一切就都能安排妥當,經濟也會有起色,所有的漏洞都能得到彌補,收益可以提高三倍,他也就有能力償還所有的債務了。
他的話是這樣結束的:“可是您叫我怎麼辦呢?沒有,就是沒有一個好心人肯借二十萬給我,哪怕是十萬也行哪。
看來是上帝不願意。
” “那還用說,”乞乞科夫想道:“上帝會讓這樣的傻瓜得到二十萬!” “我有一個嬸嬸,大概有三百萬的家私,”赫洛布耶夫說道,“老太太很虔誠,肯捐錢給教堂和寺院,對親戚卻是個吝啬鬼。
這位舊式的嬸嬸值得一看。
光是金絲雀,她就有四百來隻。
她家那樣的哈巴狗、食客、仆役,現在已經見不到了。
最年輕的仆人也已年近六十,盡管她還是叫他:‘喂,小子!’要是客人的舉止讓她瞧不順眼,她在餐桌上就吩咐不要給他上菜。
真的,就不給他上菜了。
就這樣!” 普拉東諾夫不禁笑了。
“她姓什麼?住在哪裡?”乞乞科夫問道。
“她就住在本城,亞曆山德拉·伊凡諾夫娜·哈納薩羅娃。
” “為什麼您不去向她求助呢?”普拉東諾夫同情地說道,“如果她了解了您的家庭情況,我想她是不會拒絕的。
” “啊,不,她會拒絕。
嬸嬸的心腸很硬。
是個鐵石心腸的老太太啊,普拉東·米哈伊洛維奇!何況還有别的巴結她的人圍在她的身邊轉。
那裡有一個想當省長的人還冒充她的親戚……你借一筆錢給我,”他突然對普拉東諾夫說道:“下星期我要設宴招待城裡的所有顯貴……” 普拉東諾夫張口結舌。
他還不知道,在城市,在首都,有那麼一些聰明人,他們的生活簡直是解不開的謎。
似乎已一無所有,背了一身的債,斷了所有的财源,卻還要舉行宴會,出席的人都說,這是最後一次宴會了,明天主人就會被押去坐牢。
十年過去了,這個聰明人還是在上流社會混,背了更加沉重的債務,而且還是在舉行宴會,出席的人都認為,這是最後一次了,人人都深信,明天主人就會被押去坐牢。
赫洛布耶夫在城裡的家是一個不尋常的現象。
今天神父披着聖衣在那裡主持祈禱儀式,明天法國演員在那裡彩排。
有時整天找不到一片面包;有時又豐盛地款待所有的演員和藝術家,并且人人都得到一份慷慨的饋贈。
有時會遇到十分艱難的處境,換了别人早就懸梁自盡或開槍自殺了;不過,和他的放蕩生活奇異地結合在一起的宗教情緒挽救了他。
在那些痛苦的時刻,他閱讀殉道者和苦行僧的事迹,培養超脫于不幸的精神。
這時他的心情完全軟化了,受到深深的感動而熱淚盈眶。
他祈禱着,于是——說來也怪!——差不多總是有某種意外的幫助降臨到他的頭上,或是一位故人想起他,給他寄了錢來;或是一位過路的陌生女士偶爾聽到他的故事,懷着女性迫不及待的慷慨情懷,給他寄來一筆厚贈;或是他赢得了哪裡的一場官司,而對這場官司他從來就不曾聽說過。
這時他虔誠地感激上天的無限慈悲,做感恩祈禱,于是又過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我可憐他,真的好可憐他,”在向他告别,乘車離開時,普拉東諾夫對乞乞科夫說道。
“一個浪子!”乞乞科夫說道。
“這樣的人不值得同情。
” 不久他們就不再想到他了。
普拉東諾夫是因為懶散而淡漠地看待人間的悲喜,正如他看待世間的一切一樣。
在看到别人的苦難時,他心酸、悲傷,可是這種印象仿佛并不能深印在他的心底。
過了幾分鐘,他就不再想到赫洛布耶夫了。
他不想到赫洛布耶夫,是因為他也不會想到他自己。
乞乞科夫不再想到赫洛布耶夫,是因為他正一心一意隻想着剛剛買下的田莊。
不管怎麼說,他蓦地成了擁有一座并非虛妄的莊園的真正的财主,他沉思起來,計劃和想法更加審慎了,使他的臉上有了一種更為凝重的表情。
“耐心、勞動!這并不難,可以說,我在襁褓中就了解了什麼是耐心和
” “不行,巴維爾·伊凡諾維奇!這無論如何不行。
一半現付,其餘的過十五天付清。
要知道,這筆錢抵押銀行也會給我,隻要付利息給那些吸血鬼就成。
” “怎麼辦呢?真的,我可不知道了,我手頭總共隻有一萬,”乞乞科夫說道,——不過他在說謊,其實,包括科斯坦若格洛借給他的錢在内,他總共有兩萬;但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他總覺得舍不得。
“您瞧,不行哪,巴維爾·伊凡諾維奇!聽我說,我現在必須有一萬五才能對付過去呀。
” “我借五千給您,”普拉東諾夫接口說道。
“那怎麼行!”乞乞科夫說道,心裡卻在想:“他肯借,這倒正中下懷。
”他從馬車裡拿來木匣子,取出一萬盧布給赫洛布耶夫,其餘的五千答應第二天給他送來;就是說,打算給他送來三千,其餘的等一等,過兩天或三天再說,如果行的話,再往後拖一拖。
巴維爾·伊凡諾維奇不知怎麼,特别不喜歡松手把錢交出去。
即使非交不可,他還是覺得甯可明天交,而不是今天。
就是說,他的做法和我們大家一樣。
要知道,我們都喜歡刁難有求于我們的人:讓他在前廳坐坐冷闆凳吧!難道他就不能多等一會兒!說不定,他每時每刻都很寶貴,因而會耽誤他的事情,可這和咱們有什麼相幹,明天來吧,老弟,今兒我沒空。
“以後您住哪兒?”普拉東諾夫問赫洛布耶夫,“您還有别的田莊嗎?” “我要遷到城裡去了:我在那裡有一棟小屋。
這是為孩子們着想,他們需要有教師。
這裡要找一位神學教師還行;音樂、舞蹈教師花多少錢也請不到。
” “一片面包也沒有,卻要教孩子們跳舞!”乞乞科夫想道。
“真奇怪!”普拉東諾夫在想。
“不過我們要為交易成功幹一杯呀,”赫洛布耶夫說道,“喂,基留什卡!夥計,拿一瓶香槟酒來。
” “一片面包也沒有,卻有香槟酒!”乞乞科夫想道。
普拉東諾夫簡直不知道怎麼說他才好。
赫洛布耶夫是不得已才備下香槟酒的。
他派人到城裡去了一趟,有什麼法子呢?沒有錢,小鋪子連飲料也不肯賒給你,可是很想喝一杯啊。
而不久前一個從彼得堡販酒來的法國人卻肯賒賬,來者不拒。
沒有法子,隻好要了一瓶香槟。
香槟拿來了。
他們每人痛飲了三大杯之後,個個興高采烈,赫洛布耶夫無所顧忌了,他變得殷勤而機靈,妙語如珠,涉獵成趣。
他的談吐表明,他是多麼深谙人情世故啊!他對許多事情是看得那麼透徹而正确,他以寥寥數語就準确而巧妙地描繪了鄰近的地主們,他對人們的缺點和錯誤看得那麼清楚,對老爺們破産的曆史——破産的原因、過程、緣起都了若指掌;那麼善于刻畫他們那些細小的習慣,又别出心裁,又引人發笑,以緻他們倆完全被他的談吐所傾倒,而且很願意承認他才智過人。
“我感到奇怪,”乞乞科夫說道:“以您的才智,怎麼會找不到辦法呢?” “辦法是有的,”赫洛布耶夫說道,并且馬上提出了一大堆計劃。
這些計劃是那麼荒唐,那麼奇怪,那麼有悖于對人情世故的了解,叫人聽了隻有聳聳肩膀的分兒,不禁要說:“老天爺呀!在對人情世故的認識和對這種認識的應用之間,相距是何等遙遠!”一切計劃的基礎,是要突然從哪裡得到十萬或二十萬。
他覺得那時候一切就都能安排妥當,經濟也會有起色,所有的漏洞都能得到彌補,收益可以提高三倍,他也就有能力償還所有的債務了。
他的話是這樣結束的:“可是您叫我怎麼辦呢?沒有,就是沒有一個好心人肯借二十萬給我,哪怕是十萬也行哪。
看來是上帝不願意。
” “那還用說,”乞乞科夫想道:“上帝會讓這樣的傻瓜得到二十萬!” “我有一個嬸嬸,大概有三百萬的家私,”赫洛布耶夫說道,“老太太很虔誠,肯捐錢給教堂和寺院,對親戚卻是個吝啬鬼。
這位舊式的嬸嬸值得一看。
光是金絲雀,她就有四百來隻。
她家那樣的哈巴狗、食客、仆役,現在已經見不到了。
最年輕的仆人也已年近六十,盡管她還是叫他:‘喂,小子!’要是客人的舉止讓她瞧不順眼,她在餐桌上就吩咐不要給他上菜。
真的,就不給他上菜了。
就這樣!” 普拉東諾夫不禁笑了。
“她姓什麼?住在哪裡?”乞乞科夫問道。
“她就住在本城,亞曆山德拉·伊凡諾夫娜·哈納薩羅娃。
” “為什麼您不去向她求助呢?”普拉東諾夫同情地說道,“如果她了解了您的家庭情況,我想她是不會拒絕的。
” “啊,不,她會拒絕。
嬸嬸的心腸很硬。
是個鐵石心腸的老太太啊,普拉東·米哈伊洛維奇!何況還有别的巴結她的人圍在她的身邊轉。
那裡有一個想當省長的人還冒充她的親戚……你借一筆錢給我,”他突然對普拉東諾夫說道:“下星期我要設宴招待城裡的所有顯貴……” 普拉東諾夫張口結舌。
他還不知道,在城市,在首都,有那麼一些聰明人,他們的生活簡直是解不開的謎。
似乎已一無所有,背了一身的債,斷了所有的财源,卻還要舉行宴會,出席的人都說,這是最後一次宴會了,明天主人就會被押去坐牢。
十年過去了,這個聰明人還是在上流社會混,背了更加沉重的債務,而且還是在舉行宴會,出席的人都認為,這是最後一次了,人人都深信,明天主人就會被押去坐牢。
赫洛布耶夫在城裡的家是一個不尋常的現象。
今天神父披着聖衣在那裡主持祈禱儀式,明天法國演員在那裡彩排。
有時整天找不到一片面包;有時又豐盛地款待所有的演員和藝術家,并且人人都得到一份慷慨的饋贈。
有時會遇到十分艱難的處境,換了别人早就懸梁自盡或開槍自殺了;不過,和他的放蕩生活奇異地結合在一起的宗教情緒挽救了他。
在那些痛苦的時刻,他閱讀殉道者和苦行僧的事迹,培養超脫于不幸的精神。
這時他的心情完全軟化了,受到深深的感動而熱淚盈眶。
他祈禱着,于是——說來也怪!——差不多總是有某種意外的幫助降臨到他的頭上,或是一位故人想起他,給他寄了錢來;或是一位過路的陌生女士偶爾聽到他的故事,懷着女性迫不及待的慷慨情懷,給他寄來一筆厚贈;或是他赢得了哪裡的一場官司,而對這場官司他從來就不曾聽說過。
這時他虔誠地感激上天的無限慈悲,做感恩祈禱,于是又過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我可憐他,真的好可憐他,”在向他告别,乘車離開時,普拉東諾夫對乞乞科夫說道。
“一個浪子!”乞乞科夫說道。
“這樣的人不值得同情。
” 不久他們就不再想到他了。
普拉東諾夫是因為懶散而淡漠地看待人間的悲喜,正如他看待世間的一切一樣。
在看到别人的苦難時,他心酸、悲傷,可是這種印象仿佛并不能深印在他的心底。
過了幾分鐘,他就不再想到赫洛布耶夫了。
他不想到赫洛布耶夫,是因為他也不會想到他自己。
乞乞科夫不再想到赫洛布耶夫,是因為他正一心一意隻想着剛剛買下的田莊。
不管怎麼說,他蓦地成了擁有一座并非虛妄的莊園的真正的财主,他沉思起來,計劃和想法更加審慎了,使他的臉上有了一種更為凝重的表情。
“耐心、勞動!這并不難,可以說,我在襁褓中就了解了什麼是耐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