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是正餐。
這時厚道的主人成了十足的淘氣鬼。
一發現誰隻有一塊,馬上就給他添上第二塊,一邊說道:“人也好,鳥也好,不成雙就活不了。
”誰有兩塊,就給他送上第三塊,一邊說道:“二算個什麼數嘛?上帝愛的是三位一體。
”客人吃了三塊,他就說:“哪兒有三個輪子的大車呢?誰蓋的木屋是三隻角的呀?”對四他也有一個說法,對五又有一個說法。
乞乞科夫吃了差不多有十二塊,他想:“哼,這下子主人該無話可說了吧。
”才不呢,主人一聲不吭,又在他的盤子裡放上牛犢子的牛脊,那是串在鐵扡上燒烤的,還有牛犢子的兩隻牛腰子,而那是一頭多壯實的牛犢子呀! “我用牛奶喂了它兩年,”主人說道:“伺候它像伺候兒子一樣!” “我吃不下啦,”乞乞科夫說道。
“您吃吃看,然後再說:我吃不下啦。
” “進不去了,裡面沒地方了。
” “可在教堂裡也是沒地方了,市長一到,——就有了地方。
其實當時擠得連一隻蘋果也掉不下去。
您就試試吧:您的這一塊就是那位市長。
” 乞乞科夫試了試,果然,這一塊就像那位市長。
它找到了地方,本來卻好像什麼也放不進去了。
“瞧,這麼個人怎麼能去彼得堡或莫斯科呢?他這麼慷慨好客,不到三年就會把家産揮霍殆盡!”其實,他不知道,現在的情況已經大大地變了:縱然不慷慨好客,也用不了三年,隻消三個月,就會敗得精光。
他頻頻勸酒,斟了又斟:客人們喝不了的,就讓阿列克薩沙和尼古拉沙喝,他倆就那麼一杯接一杯地灌;可想而知,一旦到了京城,他們的興趣在于人生的哪一門學問。
客人們就不同了;他們費勁地好不容易挨到陽台上,好不容易跌坐在圈椅裡。
主人一坐進他那把可供四個人坐的圈椅,就立即進入了睡鄉。
他肥胖的身軀變成了鐵匠爐的風箱,從張開的嘴和鼻腔發出了連新潮作家也想不出的種種聲音:有鼓聲,有長笛聲,有一種斷斷續續的嗚嗚聲,很像是狗吠。
“聽他這鼾聲!”普拉東諾夫說道。
乞乞科夫笑了。
“不用說,在這樣猛吃一頓之後,哪裡還會有閑愁呢!這時襲來的是睡意。
不是嗎?” “是的。
不過我,——請您原諒,我還是不明白,怎麼會感到無聊。
有很多方法可以消愁解悶嘛。
” “什麼方法?” “對年輕人來說,這樣的方法還少嗎?跳跳舞啦,玩玩什麼樂器啦……再不然,就讨個老婆。
” “娶誰?” “難道周圍就沒有又漂亮又富有的閨女?” “沒有。
” “那就到别的地方去找,出去走走。
”于是他的腦子裡閃過一個絕妙的主意。
“我有一個好辦法!”他直視着普拉東諾夫的眼睛,說道。
“什麼辦法?” “旅行。
” “往哪兒去呢?” “要是您有空,那就和我一起走,”乞乞科夫說道,同時望着普拉東諾夫暗自在想:“能這樣就好了。
開銷可以和他對半分擔,至于馬車的修理費,可以完全算在他的賬上。
” “您要去哪兒?” “我此行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自己,不如說是為了别人。
别特裡謝夫将軍,我的一位摯友,也可以說是恩人,要求我去拜訪他的幾位親戚……當然,親戚的事是要辦的;不過可以說,此行多少也是為了我自己:因為觀察世界以及紛繁多變的人生,——不論誰怎麼說,這是一部活的書,是又一門學問。
”乞乞科夫說了這番話以後,卻在這樣尋思:“真的,這樣挺好。
甚至可以把全部開銷都算在他的賬上;甚至還可以用他的馬駕車,而我的馬就放在他的村子裡喂養。
” “為什麼不旅遊一趟呢?”同時普拉東諾夫在想。
“在家裡我也無事可做,經營本來就是由兄弟掌管;所以不會有什麼問題。
為什麼不真的出去旅遊一趟呢!”“您是否同意,”他問道:“在我兄弟那兒逗留兩天?否則他是不會放我走的。
” “很樂意。
三天也行。
” “好,我們擊掌!走喽!”普拉東諾夫說道,他活躍起來了。
他們擊了掌。
“走喽!” “哪裡去呀,哪裡去?”主人驚醒了,瞪着他們說道。
“不,先生們!我已經叫人把馬車的輪子卸掉啦,而您的馬,普拉東·米哈伊洛維奇,已經趕到十五俄裡之外的地方去了。
不,你們今天就在這兒過夜,明天吃過早中飯隻管走。
” 對佩圖赫能有什麼法子呢?隻得留下來。
不過,他們得到了獎賞,度過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春夜。
主人安排了河上泛舟的消遣。
十二名劃槳手,揮動二十四支槳,唱着歌,載着他們在波平如鏡的湖上飛駛。
他們從湖裡駛進一眼望不到頭、兩岸一溜慢坡的大河,不斷在攔河拉起來的捕魚纜繩之下穿過。
水面微波不興:隻有兩岸的風光無聲地一一展現在他們眼前,一片又一片小樹林以其多姿多彩的布局令人賞心悅目。
劃槳手們猛地抓住二十四支槳,陡然一齊蕩起,于是小艇便像輕盈的飛鳥,徑自疾駛于平滑如鏡的水面。
領唱的小夥子,一個肩膀寬闊、高大強壯的青年,從船舵數起的第三人,以清脆純淨的嗓音,仿佛發自夜莺的歌喉,唱起了歌曲的領唱部分;接着是五個人伴唱,六個人齊聲附和,于是歌聲在空中飄揚,像羅斯一樣無際無涯。
佩圖赫也精神為之一振,在合唱不夠強勁的地方吼上幾嗓子,推波助瀾,于是連乞乞科夫也感覺到,他是一個俄羅斯人。
隻有普拉東諾夫在想:“這憂郁的歌聲有什麼好?聽了反而覺得更濃重的愁緒襲上心頭。
” 回來時已是黃昏。
暮色蒼茫,船槳頻頻擊破已經不再映現天穹的水面。
他們在黑暗中靠岸,岸上已是燈火點點;漁民們在三腳架上用鮮活的梅花鲈煮湯。
大家都回到了家裡。
村裡的家畜和家禽早已被趕進圈裡,它們揚起的塵埃已經落定,而驅趕它們的牧人們,站在大門口等着一瓦罐牛奶,等着應邀喝一口魚湯。
朦胧的暮色中響起了人群的一片輕微的嘈雜聲,犬吠聲及其在鄰村引起的回應。
月亮升起了,漸漸照亮幽暗的周圍地帶,終于一切都籠罩在明晃晃的月光下。
多美的圖畫啊!但這美景無人欣賞。
尼古拉沙和阿列克薩沙這時不是騎着駿馬在他們面前你追我趕地奔馳,而是在想着莫斯科,想着點心店和劇院,這些都是來自莫斯科的一個見習軍官向他們大肆渲染的。
他們的父親想的是怎樣款待自己的客人。
普拉東諾夫在打哈欠。
比誰都更加生氣勃勃的是乞乞科夫。
“嗨,真的!總有一天我要擁有一個自己的小莊園!”于是他開始想起一位小婦人,還有一群小乞乞科夫。
晚飯又吃多了。
巴維爾·伊凡諾維奇走進為他安排的卧室,躺進被窩時,他撫摩着自己的肚子說:“脹得像鼓了!哪一位市長也進不去了。
”事有湊巧,隔壁就是主人的書房。
隔着薄薄的牆壁,那邊所說的一切都聽得一清二楚。
主人以吃一頓早中飯為托詞,在吩咐廚師準備一席真正的宴會。
而且是多麼豐盛的宴會啊!死人也會饞涎欲滴。
“魚肉餡餅要做得有四個角,”他說,一邊咂着嘴兒,吸着氣兒。
“一個角裡你給我放鲟魚的魚鰓和魚筋,一個角裡要放點兒荞麥飯,放點兒蘑菇和小蔥,再放點兒甜奶、牛腦,還要放點兒那種,你知道,一種那個那個……一邊要,懂吧,要烤得焦黃,而另一邊火候要嫩一點。
朝下的一面嘛……要烤得全都起蜂窩兒,烤得透透的,使它,懂吧,那麼松松的——可是不能一咬就碎,而要像雪一樣,入口即化,聽不出一點兒響聲。
”在這樣說的時候,佩圖赫還咂着嘴,吧嗒着嘴唇。
“見鬼!不讓人睡覺了,”乞乞科夫想,他拉起被子把頭蒙上,什麼也不想聽。
可是透過被子還是聽得見: “鲟魚周圍要放雕成星形的甜菜,還要有胡瓜魚、乳蘑,再加上,你知道,蕪菁、胡蘿蔔、月桂果,還要有,懂吧,一些别的,各色配菜一定要多一些。
還有,豬灌腸裡要放點兒冰,讓它膨脹起來。
” 佩圖赫還點了好多菜肴。
隻聽他一個勁兒地說道:“要煎,要烤,而且務必要用文火!”乞乞科夫是在他說到一隻火雞時才蒙眬入睡。
第二天客人們都吃得太多,以緻普拉東諾夫都不能騎馬了。
隻得讓佩圖赫的馬夫把馬牽走。
肥頭大耳的公狗懶洋洋地跟在馬車後面,它也吃得太飽了。
“這真是太過分了,”馬車駛出院子時乞乞科夫說道。
“他卻不覺得無聊,這才叫人惱火呢!”普拉東諾夫在想。
“如果我也像你一樣,每年有七萬盧布的收入,”乞乞科夫想,“我就會把無聊趕得不見影兒。
那個專賣商穆拉佐夫有一千萬呢,真是談何容易……好大的一筆錢哪!” “怎麼,您順便去一下沒問題吧?我要向姐姐和姐夫辭行。
” “行,很樂意,”乞乞科夫說道。
“倘若您對經濟有興趣,”普拉東諾夫說道,“那麼同他結識是有好處的。
您找不到比他更好的莊園主了。
他在十年之内使自己的莊園大為改觀,現在的收益不是當初的三萬了,而是二十萬。
” “哦,這當然是一位極其可敬的人物!同這樣的人結識是非常有意義的。
那還用說?這要是說起來……啊,他姓什麼?” “科斯坦若格洛。
” “名字和父稱呢?請您告訴我。
” “康斯坦丁·費奧多羅維奇。
” “康斯坦丁·費奧多羅維奇·科斯坦若格洛。
這次相識非常有意思。
認識這樣的人很有教益。
” 普拉東諾夫在照管謝利凡,這是必要的,因為他在車夫座上幾乎坐不穩了。
彼得魯什卡有兩次從車上直挺挺地栽了下去,最後不得不用繩子把他捆在車夫座上。
“這個畜生!”乞乞科夫不住口地在罵。
“喏,您看看,從這裡開始就是他的地了,”普拉東諾夫說道:“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 果然,整個田野是一片人工栽種的樹林,樹木像箭一樣筆挺;其後是另一片較高的樹林,也是幼林;再後又是茂盛的老樹林,都是一片更比一片高。
然後又是一帶長着密林的田野,接着同樣又是幼林,後面又是老樹林。
他們三次穿過樹林,仿佛在穿過門廊。
“他的這些樹林都是在八年、十年之間長起來的,這在别人那裡就是二十年也辦不到。
” “他是怎麼做的呢?” “您去問他吧。
他是出色的農藝師,一切都是着意安排的。
他不僅了解土壤,還知道誰需要什麼樣的鄰居,什麼樣的莊稼旁邊需要一些什麼樣的樹。
他的所有安排都同時具有三四種功能。
他的樹林除了用作木材,還為了在某個地方給田地增加多少濕度,利用落葉施多少肥,可以提供多大的一片樹蔭……當周圍遭到旱災的時候,他不會遭到旱災,周圍歉收的時候,他不會歉收。
可惜,我不大在行,說不好,而他的花樣真多……人們叫他巫師。
” “确實,這是個奇人,”乞乞科夫想道。
“太可惜,這個年輕人淺薄得很,講不清楚。
” 終于見到村子了。
它像城市似的,有那麼多房屋散布在三個高坡上,坡頂各有一座教堂,村子裡到處可見巨大的莊稼垛和幹草垛。
“是呀,”乞乞科夫在想,“看得出,住在這裡的是一位精明的主人。
”木屋都很堅固,街道平坦;要是哪裡有一輛大車,那一定是結實的新車;遇到的莊稼漢,臉上都流露着一種精明的神氣;牛羊都是百裡挑一的;連農家的豬看上去也是養尊處優。
顯而易見,生活在這裡的莊稼漢,就像歌謠中唱的,銀子用鬥量。
這裡沒有花樣翻新的英國式的花園和草坪;而是沿襲古風,一條兩旁是倉庫和作坊的大街,一直延伸到府第跟前,以便主人對周圍的一切都能一目了然;此外,府第上方有一扇凸窗,俯瞰着方圓十五俄裡的地方。
幾名仆人在台階前迎接他們,他們機靈敏捷,一點兒不像那個醉鬼彼得魯什卡,盡管他們穿的不是常禮服,而是哥薩克式的家紡藍色粗呢上衣。
主婦親自跑到台階上來了。
她臉色嬌豔,白裡透紅;美得好像豔陽天;她和普拉東諾夫宛如兩滴水一般相像,隻有一點不同,不像他那樣萎靡不振,而是心情愉快而健談。
“你好,兄弟!啊,你來了我多麼高興。
不過康斯坦丁不在家;但他很快就回來。
” “他在哪裡?” “他在村子裡和幾個商人打交道,”她邊說邊領着客人進屋。
乞乞科夫好奇地細細打量着這位年收入二十萬的非凡人物的住處,想從而找出主人自己的特點,就像根據留下的貝殼來推想曾經栖息其中而留有痕迹的牡蛎和蝸牛。
然而卻得不出任何結論。
房間都很簡
這時厚道的主人成了十足的淘氣鬼。
一發現誰隻有一塊,馬上就給他添上第二塊,一邊說道:“人也好,鳥也好,不成雙就活不了。
”誰有兩塊,就給他送上第三塊,一邊說道:“二算個什麼數嘛?上帝愛的是三位一體。
”客人吃了三塊,他就說:“哪兒有三個輪子的大車呢?誰蓋的木屋是三隻角的呀?”對四他也有一個說法,對五又有一個說法。
乞乞科夫吃了差不多有十二塊,他想:“哼,這下子主人該無話可說了吧。
”才不呢,主人一聲不吭,又在他的盤子裡放上牛犢子的牛脊,那是串在鐵扡上燒烤的,還有牛犢子的兩隻牛腰子,而那是一頭多壯實的牛犢子呀! “我用牛奶喂了它兩年,”主人說道:“伺候它像伺候兒子一樣!” “我吃不下啦,”乞乞科夫說道。
“您吃吃看,然後再說:我吃不下啦。
” “進不去了,裡面沒地方了。
” “可在教堂裡也是沒地方了,市長一到,——就有了地方。
其實當時擠得連一隻蘋果也掉不下去。
您就試試吧:您的這一塊就是那位市長。
” 乞乞科夫試了試,果然,這一塊就像那位市長。
它找到了地方,本來卻好像什麼也放不進去了。
“瞧,這麼個人怎麼能去彼得堡或莫斯科呢?他這麼慷慨好客,不到三年就會把家産揮霍殆盡!”其實,他不知道,現在的情況已經大大地變了:縱然不慷慨好客,也用不了三年,隻消三個月,就會敗得精光。
他頻頻勸酒,斟了又斟:客人們喝不了的,就讓阿列克薩沙和尼古拉沙喝,他倆就那麼一杯接一杯地灌;可想而知,一旦到了京城,他們的興趣在于人生的哪一門學問。
客人們就不同了;他們費勁地好不容易挨到陽台上,好不容易跌坐在圈椅裡。
主人一坐進他那把可供四個人坐的圈椅,就立即進入了睡鄉。
他肥胖的身軀變成了鐵匠爐的風箱,從張開的嘴和鼻腔發出了連新潮作家也想不出的種種聲音:有鼓聲,有長笛聲,有一種斷斷續續的嗚嗚聲,很像是狗吠。
“聽他這鼾聲!”普拉東諾夫說道。
乞乞科夫笑了。
“不用說,在這樣猛吃一頓之後,哪裡還會有閑愁呢!這時襲來的是睡意。
不是嗎?” “是的。
不過我,——請您原諒,我還是不明白,怎麼會感到無聊。
有很多方法可以消愁解悶嘛。
” “什麼方法?” “對年輕人來說,這樣的方法還少嗎?跳跳舞啦,玩玩什麼樂器啦……再不然,就讨個老婆。
” “娶誰?” “難道周圍就沒有又漂亮又富有的閨女?” “沒有。
” “那就到别的地方去找,出去走走。
”于是他的腦子裡閃過一個絕妙的主意。
“我有一個好辦法!”他直視着普拉東諾夫的眼睛,說道。
“什麼辦法?” “旅行。
” “往哪兒去呢?” “要是您有空,那就和我一起走,”乞乞科夫說道,同時望着普拉東諾夫暗自在想:“能這樣就好了。
開銷可以和他對半分擔,至于馬車的修理費,可以完全算在他的賬上。
” “您要去哪兒?” “我此行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自己,不如說是為了别人。
别特裡謝夫将軍,我的一位摯友,也可以說是恩人,要求我去拜訪他的幾位親戚……當然,親戚的事是要辦的;不過可以說,此行多少也是為了我自己:因為觀察世界以及紛繁多變的人生,——不論誰怎麼說,這是一部活的書,是又一門學問。
”乞乞科夫說了這番話以後,卻在這樣尋思:“真的,這樣挺好。
甚至可以把全部開銷都算在他的賬上;甚至還可以用他的馬駕車,而我的馬就放在他的村子裡喂養。
” “為什麼不旅遊一趟呢?”同時普拉東諾夫在想。
“在家裡我也無事可做,經營本來就是由兄弟掌管;所以不會有什麼問題。
為什麼不真的出去旅遊一趟呢!”“您是否同意,”他問道:“在我兄弟那兒逗留兩天?否則他是不會放我走的。
” “很樂意。
三天也行。
” “好,我們擊掌!走喽!”普拉東諾夫說道,他活躍起來了。
他們擊了掌。
“走喽!” “哪裡去呀,哪裡去?”主人驚醒了,瞪着他們說道。
“不,先生們!我已經叫人把馬車的輪子卸掉啦,而您的馬,普拉東·米哈伊洛維奇,已經趕到十五俄裡之外的地方去了。
不,你們今天就在這兒過夜,明天吃過早中飯隻管走。
” 對佩圖赫能有什麼法子呢?隻得留下來。
不過,他們得到了獎賞,度過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春夜。
主人安排了河上泛舟的消遣。
十二名劃槳手,揮動二十四支槳,唱着歌,載着他們在波平如鏡的湖上飛駛。
他們從湖裡駛進一眼望不到頭、兩岸一溜慢坡的大河,不斷在攔河拉起來的捕魚纜繩之下穿過。
水面微波不興:隻有兩岸的風光無聲地一一展現在他們眼前,一片又一片小樹林以其多姿多彩的布局令人賞心悅目。
劃槳手們猛地抓住二十四支槳,陡然一齊蕩起,于是小艇便像輕盈的飛鳥,徑自疾駛于平滑如鏡的水面。
領唱的小夥子,一個肩膀寬闊、高大強壯的青年,從船舵數起的第三人,以清脆純淨的嗓音,仿佛發自夜莺的歌喉,唱起了歌曲的領唱部分;接着是五個人伴唱,六個人齊聲附和,于是歌聲在空中飄揚,像羅斯一樣無際無涯。
佩圖赫也精神為之一振,在合唱不夠強勁的地方吼上幾嗓子,推波助瀾,于是連乞乞科夫也感覺到,他是一個俄羅斯人。
隻有普拉東諾夫在想:“這憂郁的歌聲有什麼好?聽了反而覺得更濃重的愁緒襲上心頭。
” 回來時已是黃昏。
暮色蒼茫,船槳頻頻擊破已經不再映現天穹的水面。
他們在黑暗中靠岸,岸上已是燈火點點;漁民們在三腳架上用鮮活的梅花鲈煮湯。
大家都回到了家裡。
村裡的家畜和家禽早已被趕進圈裡,它們揚起的塵埃已經落定,而驅趕它們的牧人們,站在大門口等着一瓦罐牛奶,等着應邀喝一口魚湯。
朦胧的暮色中響起了人群的一片輕微的嘈雜聲,犬吠聲及其在鄰村引起的回應。
月亮升起了,漸漸照亮幽暗的周圍地帶,終于一切都籠罩在明晃晃的月光下。
多美的圖畫啊!但這美景無人欣賞。
尼古拉沙和阿列克薩沙這時不是騎着駿馬在他們面前你追我趕地奔馳,而是在想着莫斯科,想着點心店和劇院,這些都是來自莫斯科的一個見習軍官向他們大肆渲染的。
他們的父親想的是怎樣款待自己的客人。
普拉東諾夫在打哈欠。
比誰都更加生氣勃勃的是乞乞科夫。
“嗨,真的!總有一天我要擁有一個自己的小莊園!”于是他開始想起一位小婦人,還有一群小乞乞科夫。
晚飯又吃多了。
巴維爾·伊凡諾維奇走進為他安排的卧室,躺進被窩時,他撫摩着自己的肚子說:“脹得像鼓了!哪一位市長也進不去了。
”事有湊巧,隔壁就是主人的書房。
隔着薄薄的牆壁,那邊所說的一切都聽得一清二楚。
主人以吃一頓早中飯為托詞,在吩咐廚師準備一席真正的宴會。
而且是多麼豐盛的宴會啊!死人也會饞涎欲滴。
“魚肉餡餅要做得有四個角,”他說,一邊咂着嘴兒,吸着氣兒。
“一個角裡你給我放鲟魚的魚鰓和魚筋,一個角裡要放點兒荞麥飯,放點兒蘑菇和小蔥,再放點兒甜奶、牛腦,還要放點兒那種,你知道,一種那個那個……一邊要,懂吧,要烤得焦黃,而另一邊火候要嫩一點。
朝下的一面嘛……要烤得全都起蜂窩兒,烤得透透的,使它,懂吧,那麼松松的——可是不能一咬就碎,而要像雪一樣,入口即化,聽不出一點兒響聲。
”在這樣說的時候,佩圖赫還咂着嘴,吧嗒着嘴唇。
“見鬼!不讓人睡覺了,”乞乞科夫想,他拉起被子把頭蒙上,什麼也不想聽。
可是透過被子還是聽得見: “鲟魚周圍要放雕成星形的甜菜,還要有胡瓜魚、乳蘑,再加上,你知道,蕪菁、胡蘿蔔、月桂果,還要有,懂吧,一些别的,各色配菜一定要多一些。
還有,豬灌腸裡要放點兒冰,讓它膨脹起來。
” 佩圖赫還點了好多菜肴。
隻聽他一個勁兒地說道:“要煎,要烤,而且務必要用文火!”乞乞科夫是在他說到一隻火雞時才蒙眬入睡。
第二天客人們都吃得太多,以緻普拉東諾夫都不能騎馬了。
隻得讓佩圖赫的馬夫把馬牽走。
肥頭大耳的公狗懶洋洋地跟在馬車後面,它也吃得太飽了。
“這真是太過分了,”馬車駛出院子時乞乞科夫說道。
“他卻不覺得無聊,這才叫人惱火呢!”普拉東諾夫在想。
“如果我也像你一樣,每年有七萬盧布的收入,”乞乞科夫想,“我就會把無聊趕得不見影兒。
那個專賣商穆拉佐夫有一千萬呢,真是談何容易……好大的一筆錢哪!” “怎麼,您順便去一下沒問題吧?我要向姐姐和姐夫辭行。
” “行,很樂意,”乞乞科夫說道。
“倘若您對經濟有興趣,”普拉東諾夫說道,“那麼同他結識是有好處的。
您找不到比他更好的莊園主了。
他在十年之内使自己的莊園大為改觀,現在的收益不是當初的三萬了,而是二十萬。
” “哦,這當然是一位極其可敬的人物!同這樣的人結識是非常有意義的。
那還用說?這要是說起來……啊,他姓什麼?” “科斯坦若格洛。
” “名字和父稱呢?請您告訴我。
” “康斯坦丁·費奧多羅維奇。
” “康斯坦丁·費奧多羅維奇·科斯坦若格洛。
這次相識非常有意思。
認識這樣的人很有教益。
” 普拉東諾夫在照管謝利凡,這是必要的,因為他在車夫座上幾乎坐不穩了。
彼得魯什卡有兩次從車上直挺挺地栽了下去,最後不得不用繩子把他捆在車夫座上。
“這個畜生!”乞乞科夫不住口地在罵。
“喏,您看看,從這裡開始就是他的地了,”普拉東諾夫說道:“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 果然,整個田野是一片人工栽種的樹林,樹木像箭一樣筆挺;其後是另一片較高的樹林,也是幼林;再後又是茂盛的老樹林,都是一片更比一片高。
然後又是一帶長着密林的田野,接着同樣又是幼林,後面又是老樹林。
他們三次穿過樹林,仿佛在穿過門廊。
“他的這些樹林都是在八年、十年之間長起來的,這在别人那裡就是二十年也辦不到。
” “他是怎麼做的呢?” “您去問他吧。
他是出色的農藝師,一切都是着意安排的。
他不僅了解土壤,還知道誰需要什麼樣的鄰居,什麼樣的莊稼旁邊需要一些什麼樣的樹。
他的所有安排都同時具有三四種功能。
他的樹林除了用作木材,還為了在某個地方給田地增加多少濕度,利用落葉施多少肥,可以提供多大的一片樹蔭……當周圍遭到旱災的時候,他不會遭到旱災,周圍歉收的時候,他不會歉收。
可惜,我不大在行,說不好,而他的花樣真多……人們叫他巫師。
” “确實,這是個奇人,”乞乞科夫想道。
“太可惜,這個年輕人淺薄得很,講不清楚。
” 終于見到村子了。
它像城市似的,有那麼多房屋散布在三個高坡上,坡頂各有一座教堂,村子裡到處可見巨大的莊稼垛和幹草垛。
“是呀,”乞乞科夫在想,“看得出,住在這裡的是一位精明的主人。
”木屋都很堅固,街道平坦;要是哪裡有一輛大車,那一定是結實的新車;遇到的莊稼漢,臉上都流露着一種精明的神氣;牛羊都是百裡挑一的;連農家的豬看上去也是養尊處優。
顯而易見,生活在這裡的莊稼漢,就像歌謠中唱的,銀子用鬥量。
這裡沒有花樣翻新的英國式的花園和草坪;而是沿襲古風,一條兩旁是倉庫和作坊的大街,一直延伸到府第跟前,以便主人對周圍的一切都能一目了然;此外,府第上方有一扇凸窗,俯瞰着方圓十五俄裡的地方。
幾名仆人在台階前迎接他們,他們機靈敏捷,一點兒不像那個醉鬼彼得魯什卡,盡管他們穿的不是常禮服,而是哥薩克式的家紡藍色粗呢上衣。
主婦親自跑到台階上來了。
她臉色嬌豔,白裡透紅;美得好像豔陽天;她和普拉東諾夫宛如兩滴水一般相像,隻有一點不同,不像他那樣萎靡不振,而是心情愉快而健談。
“你好,兄弟!啊,你來了我多麼高興。
不過康斯坦丁不在家;但他很快就回來。
” “他在哪裡?” “他在村子裡和幾個商人打交道,”她邊說邊領着客人進屋。
乞乞科夫好奇地細細打量着這位年收入二十萬的非凡人物的住處,想從而找出主人自己的特點,就像根據留下的貝殼來推想曾經栖息其中而留有痕迹的牡蛎和蝸牛。
然而卻得不出任何結論。
房間都很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