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行地主的義務,而地主既是法官,又是管理者和秩序的維護者,可是卻把這個位置托付給愚昧無知的管家,自己反而在既未曾謀面,對其品格、脾氣也毫不了解的人們之間辦理例行公事,——放棄實實在在的管理,而對遠在千裡之遙的省份從事這種文牍上的脫離實際的管理,可我的足迹從未到過那些地方,因而我隻能幹出無數不切實際的蠢事來!”
這時還另有一番景象在等待着他。
聽說老爺回來了,農民們都聚集到台階前面。
各色女帽、頭巾、襯衣、無領衫,以及漂亮村民的蓬松的大胡子把他簇擁在當中。
隻聽有人在說:“我們的少爺!你總算想到我們了……”于是那些還記得他的祖父和曾祖父的老人不禁老淚縱橫,他自己也忍不住掉淚。
他暗自想道:“多深的情意!為什麼呢?——就因為我從未見過他們,從未替他們操過心!”這時他發誓要與他們一起勞動,風雨與共。
于是他負起經營管理的責任。
他減輕農民的勞役,減少給地主幹活的工作日而給農民留下更多的時間。
他趕走了愚蠢的管家。
他事必躬親,常常出現在田頭、打谷場、烘谷房、磨坊、碼頭,出現在駁船和平底船裝貨和流送的現場,懶漢們都感到困惑不解而搔着後腦勺。
但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
莊稼漢是機靈的,他們很快就明白,老爺盡管勤快,而且對很多事都興緻勃勃地想插手,可是他還不懂究竟該怎麼幹,該從哪裡着手,說起來頭頭是道,卻沒有說在點子上。
結果,老爺和農民不能說完全不了解對方,可就是别扭,不能協調一緻。
堅捷特尼科夫發覺,地主土地上的出産不知怎麼總是不如農民。
播種比别人早,發芽卻比别人遲,而幹活的人好像并沒有偷懶。
他當時親自在場,還吩咐給每人發了一杯伏特加表示犒勞。
農民的田裡早已黑麥抽穗,燕麥成熟,黍子分蘖,而他的莊稼才開始拔節,還沒有打苞。
總之,老爺發覺,農民就是在藏奸耍滑,盡管受到了種種優待。
他埋怨他們,但得到的是這樣的回答:“怎麼會呢,老爺,我們怎麼會不為主人盡力呢!您自己也看到了,在耕地、撒種的時候,我們是多麼賣力氣來着。
您還吩咐賞我們每人一杯伏特加呢。
”這叫人有什麼話好說呢?“那怎麼會搞得這樣糟啊?”老爺追問道。
“誰知道呢?興許是下面有蟲子咬吧。
再說,這個夏季天旱,沒下過一滴雨。
”可是老爺看到,農民的莊稼沒有遭到蟲咬,而且雨也下得奇怪,好像是分片下的:農民的莊稼雨水充足,老爺的地裡卻一滴雨也沒有灑到。
至于婦女,他就更難對付。
她們時常請假,抱怨勞役太重。
真奇怪!他把應交的麻布、漿果、蘑菇和胡桃統統免了,還把其他勞務減少了一半,想讓婦女們有時間操持家務,縫縫補補,給她們的丈夫做做衣裳,多開些菜園子。
可是事與願違!女人們懶散起來了,打架、搬弄是非、吵鬧不休,以緻做丈夫的常常來對他說:“老爺,你讓我的鬼婆娘安分點兒吧!簡直像個魔鬼,鬧得人沒法安生哪!” 他想硬起心腸,采取嚴厲的态度。
可是怎麼嚴厲得起來呢?女人一來,可憐巴巴的,哭哭啼啼,滿臉病容,一身肮髒的破衣爛衫;她是從哪裡搞來的這些破爛,隻有天曉得。
“你走吧,走得遠遠的,别讓我看見就行!随你的便吧!”可憐的堅捷特尼科夫說道,随即就看到,這個病恹恹的女人一走出大門就為了一根胡蘿蔔同鄰家的女人扭打起來,竟把人家的肋骨打折了,連壯漢也自歎不如。
他忽然想到,要給他們辦一所學校,可是結果搞得太不像話,使他垂頭喪氣,還是不曾有過這個念頭倒好!辦什麼學校!誰也沒有時間,男孩從十歲起就幫着幹活,他們就是這樣受教育的……在司法案件和審理方面,他的哲學教授們所講的法律的微言大義事實上毫無用處。
一方瞎吹,另一方也瞎吹,鬼才分得清他們的是非!他發現,對人的真切了解比那些法律、哲理著作的微言大義更有用;他還發現他是有欠缺的,欠缺的是什麼呢——天曉得。
于是發生了屢見不鮮的情況:農民不了解老爺,老爺也不了解農民;農民成了有錯的一方,老爺也成了有錯的一方;這樣一來,老爺的熱心腸冷下來了。
他雖然身在幹活的現場,卻已經心不在焉。
鐮刀割草時發出輕輕的飒飒聲也好,人們在堆幹草、垛莊稼也好,有人在附近幹農活也好,他的眼睛總是望着遠處;要是遠處有人在幹活,他的眼睛就在近處搜尋目标,或望着一旁的河灣,河岸上有一個紅鼻子、紅腿的怪物在走動,當然,那是一隻鸬鹚,而不是人。
他的眼睛好奇地看着,這隻鸬鹚在岸邊捕到魚以後,把魚橫銜在嘴裡,好像在尋思,要把它吞下去還是不吞下去,——同時,它專注地向下遊望去,遠處有另一隻白色的鸬鹚,它還沒有捕到魚,不過正專注地望着這隻已經捕到魚的鸬鹚。
或者,他緊眯雙眼,昂首向着寥廓的天空,凝神嗅着田野的氣息,耳邊響徹輕盈飄忽的飛鳥的鳴聲,從天空,從地上,從四面八方彙成音韻和諧的合唱而互不幹擾。
黑麥地裡傳來一隻鹌鹑斷斷續續的啼聲,一隻秧雞在草叢中一聲聲地尖叫,在它的上空掠過的一群紅雀唧唧喳喳,一隻沖天而起的田鹬發出一串長鳴,一隻雲雀呖呖啼啭,消失在亮閃閃的天際,長空萬裡,排列成三角形的鶴群發出陣陣長唳,宛如清脆嘹亮的小号。
四野蒼茫,響徹一片呼應的回音……造物啊!在這窮鄉僻壤,在這遠離可惡的通衢大道和城市的地方,你的世界依然多麼美麗!但他對這些也已感到厭倦。
不久他就不再下地,而是枯坐室内,甚至不願接待有事禀報的管家。
過去偶爾有鄰居順路來訪,或是退伍的骠騎兵中尉,一個滿面煙容的愛抽煙鬥的煙鬼,或是從當代的小冊子和報刊中吸取智慧的思想激進的辍學的大學生。
但這也使他感到厭煩了。
他開始覺得,他們的談話有些膚淺,他開始覺得,那種拍拍膝蓋的西歐式的坦率,以及鞠躬如儀而又放肆的态度,是直爽、坦率得太過分了。
他決定和他們所有的人都斷絕來往,而且做得相當粗魯。
情況是這樣的,瓦爾瓦爾·尼古拉耶維奇·維什涅波克羅莫夫在天南海北地閑聊時是最令人愉快的談伴,他是曾在縱火船上當差、目前漸漸退出曆史舞台的退伍上校的代表,同時又是初露端倪的新思想的先鋒,有一次他乘車來訪,想痛快地暢談一番,要涉及政治、哲學、文學、倫理道德,甚至英國的财政狀況,主人派人出來說,他不在家,卻又不小心在窗口露了露臉。
兩人四目相視。
不用說,一個咬牙哼了聲“畜生!”另一個也氣呼呼地回了一句蠢豬什麼的。
所有的交往就此結束。
從此就再也沒有人登門了。
他反而高興,一心一意地構思他的關于俄羅斯的巨著。
至于他怎樣構思,——讀者已經看到過了。
他陷入了一種奇怪的雜亂無章的生活方式。
不過有時他也似乎會從夢想中醒悟過來。
每當從郵寄來的報刊中看到某個校友的熟悉的姓名,知道他已經在國務活動中卓有成就,或者對科學和世界性的事業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隐約的淡淡的愁緒就會襲上心頭,由于自己無所作為而自怨自艾的無言的悲哀便油然而生。
這時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可厭而又可鄙。
往日的學校生活異常鮮明地重現在他的眼前,于是亞曆山大·彼得羅維奇蓦然出現,栩栩如生……他不禁淚如雨下…… 這樣的哭泣意味着什麼呢?也許,一顆痛苦的心靈在通過哭泣揭示使它痛苦的可悲的秘密,——在他身上,當初一個剛開始萌生的内心高尚的人沒有來得及形成和定型;在少年時代沒有經過挫折的磨煉,因而未能達到在障礙重重的逆境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崇高境界;豐富而偉大的内心感受,好像熾熱的鋼鐵一般熔化了,卻沒有得到最後的錘煉;對他來說,非凡的導師過早地去世了,世上再也沒有人能夠激發因經常猶豫而崩潰的力量和失去韌性的薄弱的意志,再也沒有人能夠發出振奮人心的呐喊:前進!而俄羅斯人到處都在渴望着這樣的呐喊,不論他處于什麼地位,屬于什麼階層,從事何種職業,不是這樣嗎? 哪兒有人能用我們俄羅斯心靈的母語說出“前進”這個萬能的字眼呢?有誰了解我們天性的全部力量、特點和全部深度,因而富有魔力地把手一揮,就能驅使我們奔赴崇高的生活呢?俄羅斯人将以怎樣激動的淚水,怎樣的愛戴之情來回報他啊!然而千百年的光陰流逝,俄羅斯人還像一個未成人的少年,沉浸于可恥的懶散和輕舉妄動之中……而上帝依然沒有給我們一個能說出這個字眼的巨人! 不過有一個情況差點兒喚醒了他,差點兒使他的性格發生了大轉折。
他有了一種與愛情相似的情意。
但結果還是一場空。
在相距十俄裡的鄰村住着一位将軍,我們已經看到,他對堅捷特尼科夫的評語不大友好。
将軍就是将軍,他慷慨好客,喜歡鄰居常登門拜訪,向他表示敬意,而他自己卻并不回訪,他用嘶啞的嗓音說話,愛看書,有一個女兒,是罕有的古怪女孩。
她像生命本身一樣朝氣蓬勃。
她的名字叫烏琳卡。
她所受的教育有點兒怪。
她的家庭教師是一個一句俄國話也不會說的英國女人。
她幼年喪母。
父親沒有工夫照管她。
不過他愛女兒愛得發瘋,一味地嬌慣她。
這個在自由放任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任性而固執。
要是有人看到,她的美麗的前額怎樣由于暴怒突然布滿嚴厲的皺紋,怎樣同自己的父親激烈地争吵,那麼一定會以為她是一個放縱不羁的孩子。
不過,隻有在她覺得有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者有任何人受到傷害的時候,她才會勃然大怒。
但她從來不會為自己而發怒,也從來不會為自己而争吵、辯解。
她一旦看到,惹她發怒的那個人處境不幸,她的怒氣便會立即消失。
任何人要求她周濟,她會立即把錢包連同其中的全部所有抛給他而毫不猶豫,毫不計較。
她有一種激烈奔放的熱情。
當她說話的時候,她的一切——表情、措辭、手勢仿佛都在緊緊地追随着她的思想;連衣衫的皺紋也仿佛在朝着那同一個方向波動,而且她自己仿佛也眼看就要飛身而起,追随自己的話語而去。
她沒有什麼是藏着掖着的。
在誰面前她也不怕暴露自己的思想,她要說的時候,沒有任何力量能迫使她沉默。
隻有她才有的那種迷人而獨特的步态是那麼無畏、灑脫,以緻人人都會身不由己地給她讓路。
在她面前,不知怎麼,一個壞人會覺得不好意思而啞口無言;肆無忌憚、伶牙俐齒的人因為找不到合适的話對她說而張皇失措,而腼腆的人卻一反常态,能像生平所從未有過的那樣同她侃侃而談,而且從談話的最初幾分鐘開始,他就覺得與她似曾相識,而且她的那些特點似乎曾在哪裡見到過,覺得這一切是發生在難忘的童年時期,發生在親愛的老屋,那是一個愉快的黃昏,一群孩子正在快樂地遊戲;于是此後好久,他覺得人到了明白事理的年齡是那麼乏味。
這種情況在堅捷特尼科夫同她之間也同樣發生了。
他的心裡滋生了一種新的、不可言傳的情感。
他的暗淡的生活蓦地灑滿陽光。
将軍起初曾相當友好而殷勤地接待堅捷特尼科夫,但兩人未能成為知己。
他們的談話往往以争吵、彼此心存芥蒂而告終,因為将軍不喜歡有不同意見,不喜歡别人反駁他;而堅捷特尼科夫也是個氣量狹窄的人。
不用說,他常常為了女兒而原諒那位父親,因而他們還保持着和氣的關系,直到有兩位女親戚,伯爵夫人博爾德列娃和公爵夫
聽說老爺回來了,農民們都聚集到台階前面。
各色女帽、頭巾、襯衣、無領衫,以及漂亮村民的蓬松的大胡子把他簇擁在當中。
隻聽有人在說:“我們的少爺!你總算想到我們了……”于是那些還記得他的祖父和曾祖父的老人不禁老淚縱橫,他自己也忍不住掉淚。
他暗自想道:“多深的情意!為什麼呢?——就因為我從未見過他們,從未替他們操過心!”這時他發誓要與他們一起勞動,風雨與共。
于是他負起經營管理的責任。
他減輕農民的勞役,減少給地主幹活的工作日而給農民留下更多的時間。
他趕走了愚蠢的管家。
他事必躬親,常常出現在田頭、打谷場、烘谷房、磨坊、碼頭,出現在駁船和平底船裝貨和流送的現場,懶漢們都感到困惑不解而搔着後腦勺。
但這種情況并沒有持續多久。
莊稼漢是機靈的,他們很快就明白,老爺盡管勤快,而且對很多事都興緻勃勃地想插手,可是他還不懂究竟該怎麼幹,該從哪裡着手,說起來頭頭是道,卻沒有說在點子上。
結果,老爺和農民不能說完全不了解對方,可就是别扭,不能協調一緻。
堅捷特尼科夫發覺,地主土地上的出産不知怎麼總是不如農民。
播種比别人早,發芽卻比别人遲,而幹活的人好像并沒有偷懶。
他當時親自在場,還吩咐給每人發了一杯伏特加表示犒勞。
農民的田裡早已黑麥抽穗,燕麥成熟,黍子分蘖,而他的莊稼才開始拔節,還沒有打苞。
總之,老爺發覺,農民就是在藏奸耍滑,盡管受到了種種優待。
他埋怨他們,但得到的是這樣的回答:“怎麼會呢,老爺,我們怎麼會不為主人盡力呢!您自己也看到了,在耕地、撒種的時候,我們是多麼賣力氣來着。
您還吩咐賞我們每人一杯伏特加呢。
”這叫人有什麼話好說呢?“那怎麼會搞得這樣糟啊?”老爺追問道。
“誰知道呢?興許是下面有蟲子咬吧。
再說,這個夏季天旱,沒下過一滴雨。
”可是老爺看到,農民的莊稼沒有遭到蟲咬,而且雨也下得奇怪,好像是分片下的:農民的莊稼雨水充足,老爺的地裡卻一滴雨也沒有灑到。
至于婦女,他就更難對付。
她們時常請假,抱怨勞役太重。
真奇怪!他把應交的麻布、漿果、蘑菇和胡桃統統免了,還把其他勞務減少了一半,想讓婦女們有時間操持家務,縫縫補補,給她們的丈夫做做衣裳,多開些菜園子。
可是事與願違!女人們懶散起來了,打架、搬弄是非、吵鬧不休,以緻做丈夫的常常來對他說:“老爺,你讓我的鬼婆娘安分點兒吧!簡直像個魔鬼,鬧得人沒法安生哪!” 他想硬起心腸,采取嚴厲的态度。
可是怎麼嚴厲得起來呢?女人一來,可憐巴巴的,哭哭啼啼,滿臉病容,一身肮髒的破衣爛衫;她是從哪裡搞來的這些破爛,隻有天曉得。
“你走吧,走得遠遠的,别讓我看見就行!随你的便吧!”可憐的堅捷特尼科夫說道,随即就看到,這個病恹恹的女人一走出大門就為了一根胡蘿蔔同鄰家的女人扭打起來,竟把人家的肋骨打折了,連壯漢也自歎不如。
他忽然想到,要給他們辦一所學校,可是結果搞得太不像話,使他垂頭喪氣,還是不曾有過這個念頭倒好!辦什麼學校!誰也沒有時間,男孩從十歲起就幫着幹活,他們就是這樣受教育的……在司法案件和審理方面,他的哲學教授們所講的法律的微言大義事實上毫無用處。
一方瞎吹,另一方也瞎吹,鬼才分得清他們的是非!他發現,對人的真切了解比那些法律、哲理著作的微言大義更有用;他還發現他是有欠缺的,欠缺的是什麼呢——天曉得。
于是發生了屢見不鮮的情況:農民不了解老爺,老爺也不了解農民;農民成了有錯的一方,老爺也成了有錯的一方;這樣一來,老爺的熱心腸冷下來了。
他雖然身在幹活的現場,卻已經心不在焉。
鐮刀割草時發出輕輕的飒飒聲也好,人們在堆幹草、垛莊稼也好,有人在附近幹農活也好,他的眼睛總是望着遠處;要是遠處有人在幹活,他的眼睛就在近處搜尋目标,或望着一旁的河灣,河岸上有一個紅鼻子、紅腿的怪物在走動,當然,那是一隻鸬鹚,而不是人。
他的眼睛好奇地看着,這隻鸬鹚在岸邊捕到魚以後,把魚橫銜在嘴裡,好像在尋思,要把它吞下去還是不吞下去,——同時,它專注地向下遊望去,遠處有另一隻白色的鸬鹚,它還沒有捕到魚,不過正專注地望着這隻已經捕到魚的鸬鹚。
或者,他緊眯雙眼,昂首向着寥廓的天空,凝神嗅着田野的氣息,耳邊響徹輕盈飄忽的飛鳥的鳴聲,從天空,從地上,從四面八方彙成音韻和諧的合唱而互不幹擾。
黑麥地裡傳來一隻鹌鹑斷斷續續的啼聲,一隻秧雞在草叢中一聲聲地尖叫,在它的上空掠過的一群紅雀唧唧喳喳,一隻沖天而起的田鹬發出一串長鳴,一隻雲雀呖呖啼啭,消失在亮閃閃的天際,長空萬裡,排列成三角形的鶴群發出陣陣長唳,宛如清脆嘹亮的小号。
四野蒼茫,響徹一片呼應的回音……造物啊!在這窮鄉僻壤,在這遠離可惡的通衢大道和城市的地方,你的世界依然多麼美麗!但他對這些也已感到厭倦。
不久他就不再下地,而是枯坐室内,甚至不願接待有事禀報的管家。
過去偶爾有鄰居順路來訪,或是退伍的骠騎兵中尉,一個滿面煙容的愛抽煙鬥的煙鬼,或是從當代的小冊子和報刊中吸取智慧的思想激進的辍學的大學生。
但這也使他感到厭煩了。
他開始覺得,他們的談話有些膚淺,他開始覺得,那種拍拍膝蓋的西歐式的坦率,以及鞠躬如儀而又放肆的态度,是直爽、坦率得太過分了。
他決定和他們所有的人都斷絕來往,而且做得相當粗魯。
情況是這樣的,瓦爾瓦爾·尼古拉耶維奇·維什涅波克羅莫夫在天南海北地閑聊時是最令人愉快的談伴,他是曾在縱火船上當差、目前漸漸退出曆史舞台的退伍上校的代表,同時又是初露端倪的新思想的先鋒,有一次他乘車來訪,想痛快地暢談一番,要涉及政治、哲學、文學、倫理道德,甚至英國的财政狀況,主人派人出來說,他不在家,卻又不小心在窗口露了露臉。
兩人四目相視。
不用說,一個咬牙哼了聲“畜生!”另一個也氣呼呼地回了一句蠢豬什麼的。
所有的交往就此結束。
從此就再也沒有人登門了。
他反而高興,一心一意地構思他的關于俄羅斯的巨著。
至于他怎樣構思,——讀者已經看到過了。
他陷入了一種奇怪的雜亂無章的生活方式。
不過有時他也似乎會從夢想中醒悟過來。
每當從郵寄來的報刊中看到某個校友的熟悉的姓名,知道他已經在國務活動中卓有成就,或者對科學和世界性的事業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隐約的淡淡的愁緒就會襲上心頭,由于自己無所作為而自怨自艾的無言的悲哀便油然而生。
這時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可厭而又可鄙。
往日的學校生活異常鮮明地重現在他的眼前,于是亞曆山大·彼得羅維奇蓦然出現,栩栩如生……他不禁淚如雨下…… 這樣的哭泣意味着什麼呢?也許,一顆痛苦的心靈在通過哭泣揭示使它痛苦的可悲的秘密,——在他身上,當初一個剛開始萌生的内心高尚的人沒有來得及形成和定型;在少年時代沒有經過挫折的磨煉,因而未能達到在障礙重重的逆境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崇高境界;豐富而偉大的内心感受,好像熾熱的鋼鐵一般熔化了,卻沒有得到最後的錘煉;對他來說,非凡的導師過早地去世了,世上再也沒有人能夠激發因經常猶豫而崩潰的力量和失去韌性的薄弱的意志,再也沒有人能夠發出振奮人心的呐喊:前進!而俄羅斯人到處都在渴望着這樣的呐喊,不論他處于什麼地位,屬于什麼階層,從事何種職業,不是這樣嗎? 哪兒有人能用我們俄羅斯心靈的母語說出“前進”這個萬能的字眼呢?有誰了解我們天性的全部力量、特點和全部深度,因而富有魔力地把手一揮,就能驅使我們奔赴崇高的生活呢?俄羅斯人将以怎樣激動的淚水,怎樣的愛戴之情來回報他啊!然而千百年的光陰流逝,俄羅斯人還像一個未成人的少年,沉浸于可恥的懶散和輕舉妄動之中……而上帝依然沒有給我們一個能說出這個字眼的巨人! 不過有一個情況差點兒喚醒了他,差點兒使他的性格發生了大轉折。
他有了一種與愛情相似的情意。
但結果還是一場空。
在相距十俄裡的鄰村住着一位将軍,我們已經看到,他對堅捷特尼科夫的評語不大友好。
将軍就是将軍,他慷慨好客,喜歡鄰居常登門拜訪,向他表示敬意,而他自己卻并不回訪,他用嘶啞的嗓音說話,愛看書,有一個女兒,是罕有的古怪女孩。
她像生命本身一樣朝氣蓬勃。
她的名字叫烏琳卡。
她所受的教育有點兒怪。
她的家庭教師是一個一句俄國話也不會說的英國女人。
她幼年喪母。
父親沒有工夫照管她。
不過他愛女兒愛得發瘋,一味地嬌慣她。
這個在自由放任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任性而固執。
要是有人看到,她的美麗的前額怎樣由于暴怒突然布滿嚴厲的皺紋,怎樣同自己的父親激烈地争吵,那麼一定會以為她是一個放縱不羁的孩子。
不過,隻有在她覺得有任何不公平的事情,或者有任何人受到傷害的時候,她才會勃然大怒。
但她從來不會為自己而發怒,也從來不會為自己而争吵、辯解。
她一旦看到,惹她發怒的那個人處境不幸,她的怒氣便會立即消失。
任何人要求她周濟,她會立即把錢包連同其中的全部所有抛給他而毫不猶豫,毫不計較。
她有一種激烈奔放的熱情。
當她說話的時候,她的一切——表情、措辭、手勢仿佛都在緊緊地追随着她的思想;連衣衫的皺紋也仿佛在朝着那同一個方向波動,而且她自己仿佛也眼看就要飛身而起,追随自己的話語而去。
她沒有什麼是藏着掖着的。
在誰面前她也不怕暴露自己的思想,她要說的時候,沒有任何力量能迫使她沉默。
隻有她才有的那種迷人而獨特的步态是那麼無畏、灑脫,以緻人人都會身不由己地給她讓路。
在她面前,不知怎麼,一個壞人會覺得不好意思而啞口無言;肆無忌憚、伶牙俐齒的人因為找不到合适的話對她說而張皇失措,而腼腆的人卻一反常态,能像生平所從未有過的那樣同她侃侃而談,而且從談話的最初幾分鐘開始,他就覺得與她似曾相識,而且她的那些特點似乎曾在哪裡見到過,覺得這一切是發生在難忘的童年時期,發生在親愛的老屋,那是一個愉快的黃昏,一群孩子正在快樂地遊戲;于是此後好久,他覺得人到了明白事理的年齡是那麼乏味。
這種情況在堅捷特尼科夫同她之間也同樣發生了。
他的心裡滋生了一種新的、不可言傳的情感。
他的暗淡的生活蓦地灑滿陽光。
将軍起初曾相當友好而殷勤地接待堅捷特尼科夫,但兩人未能成為知己。
他們的談話往往以争吵、彼此心存芥蒂而告終,因為将軍不喜歡有不同意見,不喜歡别人反駁他;而堅捷特尼科夫也是個氣量狹窄的人。
不用說,他常常為了女兒而原諒那位父親,因而他們還保持着和氣的關系,直到有兩位女親戚,伯爵夫人博爾德列娃和公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