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手,而你總是大度地接納我,挽救我!在旅途中誕生了多少美好的構思,詩意的夢想,有過多少奇妙的感受!……在這段時間裡,我們的朋友乞乞科夫也有過并不尋常的幻想。
且看他有什麼感受吧。
起先他什麼感覺也沒有,隻是時而回頭張望,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已經到了城外;等他看到,城市早已不見蹤影,鐵匠鋪、磨坊以及城郊的一切已經全都消失,連磚砌教堂的白色尖頂也早已隐沒在地平線之下,他就隻關心道路了,隻是左顧右盼,N城仿佛已經被他遺忘,仿佛他還是早在兒時曾經過那裡。
最後他對道路也不關心了,于是他微微合上眼睛,把頭斜倚在靠墊上。
作者承認,他甚至感到高興,因為這樣一來,他就有機會談談我們的這位主人公了;在此之前,讀者已經看到,他不斷受到騷擾,時而是諾茲德廖夫,時而是舞會和夫人小姐,時而是城裡的流言飛語,最後,還有千百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過它們隻是在寫進書裡時才顯得微不足道,而當初在上流社會的旋渦中是被看作很重要的大事的。
我們挑選的這位主人公能否為讀者所喜愛,很值得懷疑。
女士們不會喜歡他,這是可以斷言的,因為女士們要求主人公必須完美,倘若心靈和肉體上有什麼瑕疵,那就完啦!不論作者怎樣深入地窺探他的心靈,即便比鏡子更清晰地把他的形象反映出來,人們也不會認為他有什麼價值。
光是肥胖和人到中年這兩點就對乞乞科夫大為不利:主人公肥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的,相當多的女士一定會扭轉身子說:“呸,惡心!”唉!這一切作者心知肚明;盡管如此,他卻不能拿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作主人公。
不過……也許就在這篇小說裡,會奏響某些至今未被撥動的琴弦,會展現俄羅斯精神的無限豐富的蘊藏,出現一位英勇豪邁的奇男子,或一位舉世無雙的俄羅斯美少女,她具有女性的驚人的心靈美,是美好向往和奉獻的化身。
在他們面前,其他民族的那些有美德的人都會黯然失色,就像書本比起活的語言會黯然失色一樣!一旦抒寫俄羅斯人的内心感受……人們便會發現,在其他民族的天性中輕輕掠過的東西,是怎樣深深地植根于斯拉夫人的天性之中……但何必過早地談論未來的事情呢?作者這樣做是很不得體的,他早就是一個成年男子,受過嚴峻的内心生活的磨煉,擁有一份難得的獨處的清醒,不該像小青年一樣忘乎所以。
一切都有自己的順序、地點和時間!而有美德的人還是未能成為主人公,甚至可以說一說,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終究該讓可憐的有美德的人喘息一下了,因為“有美德的人”在人們的口頭上輾轉相傳,已經成了一些空洞無謂的字眼;因為人們已經把有美德的人變成了一匹被役使的馬,沒有一個作家不是騎在他身上,并且用鞭子和随手拿到的東西驅策着它:因為有美德的人已經被弄得疲憊不堪,在他身上美德已經沒了影兒,隻落得瘦骨嶙峋;因為人們是在虛僞地呼喚有美德的人;因為人們并不尊重有美德的人。
不,終究該是給卑鄙之徒上套的時候了。
好,我們這就來給一個卑鄙之徒上套! 我們這位主人公的出身暧昧而低微。
他的父母是貴族,不過是世襲貴族,還是本人受到冊封那就隻有天曉得了。
他面貌不像父母。
他出生時在場的有一個親戚,是那種矮墩墩的、通常被叫做水鴨子的女人,至少她把嬰兒抱到手上時就曾嚷嚷:“他完全不像我想象的樣子!本該像外婆,那倒還好,可他一生下來,就像俗話說的:不像爹,不像娘,倒像個過路的少年郎。
”最初生活仿佛透過一扇雪封的朦胧的小窗口瞅着他,給他投去酸溜溜的歧視的一瞥:童年的他既沒有一個朋友,也沒有一個夥伴!一間小小的正房,有幾扇無論冬夏都不打開的小窗戶,父親有病,穿一件襯着粗毛羊羔皮的長長的常禮服,赤腳趿着一雙編織的拖鞋,老是唉聲歎氣,在室内踱來踱去,往牆角的一個痰盂裡吐痰。
孩子整天坐在長凳上,手裡握着一支鵝毛筆,手指上甚至嘴唇上都沾滿了墨水,眼前永遠是那同樣的文字:不可說謊,聽從尊長,心存美德;房間裡總是響着拖鞋的沙沙聲和吧嗒吧嗒聲,還有熟悉卻總是嚴厲的訓斥:“又胡鬧!”這是在孩子倦于單調的作業而在文字上加上個括号或添上個小尾巴的時候;而且永遠會有那種熟悉的、總是很煩人的感覺,就是話音剛落,身後就會伸過來長長的手指,用指甲把耳朵邊掐得生疼。
這就是他童年初期的一幅可憐的寫照,他還勉強保留着模糊的記憶。
但生活總是變化莫測,一天,在春初的太陽升起,河流泛濫的時候,父親帶着兒子坐上載貨用的四輪大車出門了,拉車的是一匹瘦弱的花馬,馬販子都知道,綽号叫喜鵲的就是這種馬;駕車的是一個矮小的駝子,他是唯一屬于乞乞科夫父親的農奴家庭的鼻祖,老爺家的差使幾乎全由他包了。
喜鵲拖着他們走了兩天不到;他們在路邊宿夜,遇到河流便涉水而過,啃着冷餡餅和烤羊肉,第三天早晨才來到一座城市。
在孩子面前突然展現了城市的豪華壯麗的街道,使他驚訝得有好幾分鐘合不攏嘴來。
後來喜鵲和大車撲通一聲掉進了一個大坑,那是一條狹窄的小巷的巷口,它一路朝下,而且滿是泥濘;在駝子和老爺本人的催逼之下,喜鵲倒騰着四條腿,在小巷裡費勁地掙紮了好久,終于把他們拉進了一個小小的院子,這小院子坐落在斜坡上,一棟舊屋子前面有兩株花兒盛開的蘋果樹,屋後是一個矮小的花園,裡面隻有花楸、接骨木和掩蔽在其深處的小木棚,上面蓋着闆條,有一扇狹長暗淡的小窗戶。
他們的一個親戚就住在這裡,她是一位年邁體弱的老婦人,天天早晨還要上市場,然後把自己的襪子放在茶炊上焐幹,她拍拍孩子的臉蛋,欣賞着小胖墩。
他要在這裡住下了,每天到市裡的高等小學上學。
父親住了一宿,第二天就打道回府了。
分手時父親不曾流淚;給了他五十戈比銅币零用和買零食,更重要得多的是給了他一番聰明的告誡:“聽着,巴甫盧沙,好好讀書,别任性,也别貪玩,要時常讨老師和領導的喜歡。
倘若領導喜歡你,即便學習差一些,天賦差一些,你照樣能有出息,出人頭地。
不要和同學們結交,他們對你不會有什麼好處;要結交,就結交比較有錢的,必要時他們說不定會對你有用。
不要招待宴請任何人,能讓别人款待你,那就更好,最要緊的是要愛惜每一文錢,積攢起來,錢這東西比什麼都可靠。
同學或朋友會欺騙你,倒黴時出賣你的首先就是他們,而錢是不會出賣你的,不管你怎麼倒黴。
有了錢,世界上什麼事都能辦到,什麼路都能打通。
”在這樣告誡一番之後,父親告别兒子,又坐上喜鵲拉的四輪貨車慢慢地回家了,從此父親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他,不過這番談話和告誡,他已經銘記在心。
巴甫盧沙從第二天起就開始上學了。
他沒有表現出對什麼學科有特殊的才能;他的優點是勤奮和整潔,可是在另一方面,在務實方面,他卻有過人的聰明。
他馬上就領悟了、懂得了處世之道,在與同學們的交往中,他确實做到了讓别人款待他,而他不但從來不回請,有時甚至把得到的饋贈收藏起來,然後再賣給他們本人。
他在童年已經善于克制自己。
父親給了他五十戈比,他一文也不動用,相反,當年就有了額外的收入,可以說,表現了罕有的鑽營能力:他用蠟捏了個灰雀,塗上色,賣了個好價錢。
後來有一段時間又幹了一些别的投機營生,比如說:他在市場上買了很多食品,坐到課堂裡比較有錢的同學身邊,一發現他有點兒作嘔,知道這是饑餓襲來的迹象,就仿佛無意中從椅子下面朝他露出姜餅或牛奶面包的一角,吊足胃口以後,再根據胃口的大小收錢。
有兩個月,他不停地逗弄一隻關在小木籠子裡的老鼠,終于把它訓練得能夠按照口令站立、躺下、爬起來,後來把它也賣了個好價錢。
攢足五盧布,他就把小錢包縫起來,再用另一隻小錢包存錢。
對領導他的表現就更聰明了。
誰也不能像他那麼規規矩矩地坐在凳子上。
應當指出,老師非常喜歡安靜和良好的操行,不能容忍聰明調皮的孩子;覺得他們一定會在背後嘲笑他。
誰要是被他看作機靈乖巧的學生,那麼隻要稍微動一動,或者不知怎麼無意中擡擡眉毛,就足以惹來他的憤怒。
他會攆他走,狠狠地處罰他,“老弟,我要磨掉你的傲氣和倔強!”他說,“我把你看透了,比你自己還更了解你。
你就給我跪在這裡吧!我讓你嘗嘗餓肚子的滋味!”于是可憐的孩子自己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磨破了膝蓋,整日整夜地挨着餓。
“才能和天賦?這都是胡說,”他說道:“我隻看操行。
哪怕什麼也不懂,隻要操行值得稱贊,我就讓他門門功課得滿分;倘若我看到誰有壞脾氣,愛嘲笑人,我就給他打零分,哪怕他比梭倫[3]還聰明!”老師就是這麼說的,他恨死了克雷洛夫,因為後者說過:“依我看,喝酒無妨,隻要懂行,”[4]他總是眉飛色舞地講到,在他過去教書的那所學校裡是那麼安靜,連一隻蒼蠅飛過都聽得見,在整整一年裡,沒有一個學生在教室裡咳嗽過或擤過一次鼻涕,所以在打下課鈴以前你不可能知道,教室裡有沒有人。
乞乞科夫馬上就領會了老師的意圖,懂得了行為舉止應當怎樣。
上課時不管後面的同學怎樣擰他,他連眼睛、眉毛都不動一動;下課鈴聲一響,他連忙跑上來,搶在所有同學的前面,把風帽遞給老師(這位老師戴的是風帽);遞上帽子以後,他第一個走出教室,想方設法在路上再碰到老師兩三次,頻頻脫帽敬禮。
他的努力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在校時期他給人留下了極佳的印象,畢業時各科成績均名列前茅,獲得了畢業證書和燙有金字“厲學敦行”的紀念冊。
走出校門以後,他已經是外貌很有吸引力的年輕人了,到了該刮胡子的年紀。
這時他父親去世。
給他留下了四件穿得破舊不堪的毛線衣,兩件舊的羊羔皮襯裡的常禮服和一筆微薄的款子。
看來他的父親隻會勸别人攢錢,自己攢的卻并不多。
乞乞科夫立即把破舊的農舍和一點薄田賣了一千盧布,把一家人都遷往城裡,打算在那裡定居并擔任公職。
就在這時,那位喜愛安靜和良好操行的可憐的老師由于愚昧和其他過錯被趕出了學校。
老師開始借酒澆愁,最後連喝酒的錢也沒有了;貧病交迫,孤苦無依,淪落到在一處沒有生火的、被遺棄的破屋裡栖身。
過去老是使他覺得倔強、狂妄的那些聰明而調皮的學生,了解到他的可憐的處境,當即為他捐款,甚至為此而賣掉了許多必需品;唯有巴甫盧沙·伊凡諾維奇借口沒有錢,隻拿出了區區一枚五戈比的銀角子,同學們當即把錢扔還給他,歎道:“嗨,你這個吝啬鬼!”貧窮的老師聽到自己過去的學生們的這番義舉,雙手掩面,昏花的老眼不禁淚如雨下,仿佛一個無助的孩子。
“在行将就木的時候,是上帝讓我哭泣呀,”他聲音虛弱地說道,聽人說到乞乞科夫,他不禁長歎,又說道:“唉,巴甫盧沙!人是多麼會變哪!他曾經是那麼一個品德優良的學生,從來不胡鬧,像絲綢一樣柔和!——他哄騙了我,把我騙慘啦……” 不過不能說,我們的主人公生性涼薄,麻木不仁,以緻沒有同情和恻隐之心;其實這些感情他都有,甚至很想解囊相助,隻是決不能花錢太多,不能動用原本決定不予動用的錢,總之,父親關于愛惜、儲蓄每一戈比的攢錢經起了作用。
但他沒有為金錢而金錢的貪欲;他還沒有被愛财如命的貪婪所控制。
不,推動他的不是這些,他向往的是未來的豐足富裕的生活,有高車駿馬、豪華府第、美味佳肴,這才是他揮之不去的夢想。
為了終究有一天必定能擁有這一切,他才珍惜每一文錢,暫時既虧待自己,也虧待别人。
每當某個富翁的輕車名馬鞍辔鮮明地從他身邊飛馳而過的時候,他就像木樁似的愣在原地,等到醒過神來,仿佛大夢初醒地說道:他當初也不過是跑腿的小職員哪!凡是足以炫耀财富和享樂的一切都會對他産生連他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的影響。
走出校門之後,他甚至不願休息:他的願望是如此強烈,隻想盡快工作,履行公務。
不過,盡管他有品學兼優的證書,卻好不容易才在省稅務廳裡謀了個差使。
就是在偏遠地區也得有靠山才行呢!他得到的是一個卑微的職務,年薪三十或四十盧布。
但他決心恪盡職守,戰勝一切,克服一切。
果然,他表現了聞所未聞的奉獻、耐心和克勤克儉的精神。
他從早到晚鑽在文件堆裡,不知疲倦地寫着,他不回家,就睡在辦公室裡的桌子上,有時同看門人在一起就餐,盡管如此,他卻保持着整潔的習慣,衣着體面,和顔悅色,舉止間甚至流露出一
且看他有什麼感受吧。
起先他什麼感覺也沒有,隻是時而回頭張望,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已經到了城外;等他看到,城市早已不見蹤影,鐵匠鋪、磨坊以及城郊的一切已經全都消失,連磚砌教堂的白色尖頂也早已隐沒在地平線之下,他就隻關心道路了,隻是左顧右盼,N城仿佛已經被他遺忘,仿佛他還是早在兒時曾經過那裡。
最後他對道路也不關心了,于是他微微合上眼睛,把頭斜倚在靠墊上。
作者承認,他甚至感到高興,因為這樣一來,他就有機會談談我們的這位主人公了;在此之前,讀者已經看到,他不斷受到騷擾,時而是諾茲德廖夫,時而是舞會和夫人小姐,時而是城裡的流言飛語,最後,還有千百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不過它們隻是在寫進書裡時才顯得微不足道,而當初在上流社會的旋渦中是被看作很重要的大事的。
我們挑選的這位主人公能否為讀者所喜愛,很值得懷疑。
女士們不會喜歡他,這是可以斷言的,因為女士們要求主人公必須完美,倘若心靈和肉體上有什麼瑕疵,那就完啦!不論作者怎樣深入地窺探他的心靈,即便比鏡子更清晰地把他的形象反映出來,人們也不會認為他有什麼價值。
光是肥胖和人到中年這兩點就對乞乞科夫大為不利:主人公肥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原諒的,相當多的女士一定會扭轉身子說:“呸,惡心!”唉!這一切作者心知肚明;盡管如此,他卻不能拿一位品德高尚的人作主人公。
不過……也許就在這篇小說裡,會奏響某些至今未被撥動的琴弦,會展現俄羅斯精神的無限豐富的蘊藏,出現一位英勇豪邁的奇男子,或一位舉世無雙的俄羅斯美少女,她具有女性的驚人的心靈美,是美好向往和奉獻的化身。
在他們面前,其他民族的那些有美德的人都會黯然失色,就像書本比起活的語言會黯然失色一樣!一旦抒寫俄羅斯人的内心感受……人們便會發現,在其他民族的天性中輕輕掠過的東西,是怎樣深深地植根于斯拉夫人的天性之中……但何必過早地談論未來的事情呢?作者這樣做是很不得體的,他早就是一個成年男子,受過嚴峻的内心生活的磨煉,擁有一份難得的獨處的清醒,不該像小青年一樣忘乎所以。
一切都有自己的順序、地點和時間!而有美德的人還是未能成為主人公,甚至可以說一說,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終究該讓可憐的有美德的人喘息一下了,因為“有美德的人”在人們的口頭上輾轉相傳,已經成了一些空洞無謂的字眼;因為人們已經把有美德的人變成了一匹被役使的馬,沒有一個作家不是騎在他身上,并且用鞭子和随手拿到的東西驅策着它:因為有美德的人已經被弄得疲憊不堪,在他身上美德已經沒了影兒,隻落得瘦骨嶙峋;因為人們是在虛僞地呼喚有美德的人;因為人們并不尊重有美德的人。
不,終究該是給卑鄙之徒上套的時候了。
好,我們這就來給一個卑鄙之徒上套! 我們這位主人公的出身暧昧而低微。
他的父母是貴族,不過是世襲貴族,還是本人受到冊封那就隻有天曉得了。
他面貌不像父母。
他出生時在場的有一個親戚,是那種矮墩墩的、通常被叫做水鴨子的女人,至少她把嬰兒抱到手上時就曾嚷嚷:“他完全不像我想象的樣子!本該像外婆,那倒還好,可他一生下來,就像俗話說的:不像爹,不像娘,倒像個過路的少年郎。
”最初生活仿佛透過一扇雪封的朦胧的小窗口瞅着他,給他投去酸溜溜的歧視的一瞥:童年的他既沒有一個朋友,也沒有一個夥伴!一間小小的正房,有幾扇無論冬夏都不打開的小窗戶,父親有病,穿一件襯着粗毛羊羔皮的長長的常禮服,赤腳趿着一雙編織的拖鞋,老是唉聲歎氣,在室内踱來踱去,往牆角的一個痰盂裡吐痰。
孩子整天坐在長凳上,手裡握着一支鵝毛筆,手指上甚至嘴唇上都沾滿了墨水,眼前永遠是那同樣的文字:不可說謊,聽從尊長,心存美德;房間裡總是響着拖鞋的沙沙聲和吧嗒吧嗒聲,還有熟悉卻總是嚴厲的訓斥:“又胡鬧!”這是在孩子倦于單調的作業而在文字上加上個括号或添上個小尾巴的時候;而且永遠會有那種熟悉的、總是很煩人的感覺,就是話音剛落,身後就會伸過來長長的手指,用指甲把耳朵邊掐得生疼。
這就是他童年初期的一幅可憐的寫照,他還勉強保留着模糊的記憶。
但生活總是變化莫測,一天,在春初的太陽升起,河流泛濫的時候,父親帶着兒子坐上載貨用的四輪大車出門了,拉車的是一匹瘦弱的花馬,馬販子都知道,綽号叫喜鵲的就是這種馬;駕車的是一個矮小的駝子,他是唯一屬于乞乞科夫父親的農奴家庭的鼻祖,老爺家的差使幾乎全由他包了。
喜鵲拖着他們走了兩天不到;他們在路邊宿夜,遇到河流便涉水而過,啃着冷餡餅和烤羊肉,第三天早晨才來到一座城市。
在孩子面前突然展現了城市的豪華壯麗的街道,使他驚訝得有好幾分鐘合不攏嘴來。
後來喜鵲和大車撲通一聲掉進了一個大坑,那是一條狹窄的小巷的巷口,它一路朝下,而且滿是泥濘;在駝子和老爺本人的催逼之下,喜鵲倒騰着四條腿,在小巷裡費勁地掙紮了好久,終于把他們拉進了一個小小的院子,這小院子坐落在斜坡上,一棟舊屋子前面有兩株花兒盛開的蘋果樹,屋後是一個矮小的花園,裡面隻有花楸、接骨木和掩蔽在其深處的小木棚,上面蓋着闆條,有一扇狹長暗淡的小窗戶。
他們的一個親戚就住在這裡,她是一位年邁體弱的老婦人,天天早晨還要上市場,然後把自己的襪子放在茶炊上焐幹,她拍拍孩子的臉蛋,欣賞着小胖墩。
他要在這裡住下了,每天到市裡的高等小學上學。
父親住了一宿,第二天就打道回府了。
分手時父親不曾流淚;給了他五十戈比銅币零用和買零食,更重要得多的是給了他一番聰明的告誡:“聽着,巴甫盧沙,好好讀書,别任性,也别貪玩,要時常讨老師和領導的喜歡。
倘若領導喜歡你,即便學習差一些,天賦差一些,你照樣能有出息,出人頭地。
不要和同學們結交,他們對你不會有什麼好處;要結交,就結交比較有錢的,必要時他們說不定會對你有用。
不要招待宴請任何人,能讓别人款待你,那就更好,最要緊的是要愛惜每一文錢,積攢起來,錢這東西比什麼都可靠。
同學或朋友會欺騙你,倒黴時出賣你的首先就是他們,而錢是不會出賣你的,不管你怎麼倒黴。
有了錢,世界上什麼事都能辦到,什麼路都能打通。
”在這樣告誡一番之後,父親告别兒子,又坐上喜鵲拉的四輪貨車慢慢地回家了,從此父親就再也沒有見到過他,不過這番談話和告誡,他已經銘記在心。
巴甫盧沙從第二天起就開始上學了。
他沒有表現出對什麼學科有特殊的才能;他的優點是勤奮和整潔,可是在另一方面,在務實方面,他卻有過人的聰明。
他馬上就領悟了、懂得了處世之道,在與同學們的交往中,他确實做到了讓别人款待他,而他不但從來不回請,有時甚至把得到的饋贈收藏起來,然後再賣給他們本人。
他在童年已經善于克制自己。
父親給了他五十戈比,他一文也不動用,相反,當年就有了額外的收入,可以說,表現了罕有的鑽營能力:他用蠟捏了個灰雀,塗上色,賣了個好價錢。
後來有一段時間又幹了一些别的投機營生,比如說:他在市場上買了很多食品,坐到課堂裡比較有錢的同學身邊,一發現他有點兒作嘔,知道這是饑餓襲來的迹象,就仿佛無意中從椅子下面朝他露出姜餅或牛奶面包的一角,吊足胃口以後,再根據胃口的大小收錢。
有兩個月,他不停地逗弄一隻關在小木籠子裡的老鼠,終于把它訓練得能夠按照口令站立、躺下、爬起來,後來把它也賣了個好價錢。
攢足五盧布,他就把小錢包縫起來,再用另一隻小錢包存錢。
對領導他的表現就更聰明了。
誰也不能像他那麼規規矩矩地坐在凳子上。
應當指出,老師非常喜歡安靜和良好的操行,不能容忍聰明調皮的孩子;覺得他們一定會在背後嘲笑他。
誰要是被他看作機靈乖巧的學生,那麼隻要稍微動一動,或者不知怎麼無意中擡擡眉毛,就足以惹來他的憤怒。
他會攆他走,狠狠地處罰他,“老弟,我要磨掉你的傲氣和倔強!”他說,“我把你看透了,比你自己還更了解你。
你就給我跪在這裡吧!我讓你嘗嘗餓肚子的滋味!”于是可憐的孩子自己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磨破了膝蓋,整日整夜地挨着餓。
“才能和天賦?這都是胡說,”他說道:“我隻看操行。
哪怕什麼也不懂,隻要操行值得稱贊,我就讓他門門功課得滿分;倘若我看到誰有壞脾氣,愛嘲笑人,我就給他打零分,哪怕他比梭倫
乞乞科夫馬上就領會了老師的意圖,懂得了行為舉止應當怎樣。
上課時不管後面的同學怎樣擰他,他連眼睛、眉毛都不動一動;下課鈴聲一響,他連忙跑上來,搶在所有同學的前面,把風帽遞給老師(這位老師戴的是風帽);遞上帽子以後,他第一個走出教室,想方設法在路上再碰到老師兩三次,頻頻脫帽敬禮。
他的努力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在校時期他給人留下了極佳的印象,畢業時各科成績均名列前茅,獲得了畢業證書和燙有金字“厲學敦行”的紀念冊。
走出校門以後,他已經是外貌很有吸引力的年輕人了,到了該刮胡子的年紀。
這時他父親去世。
給他留下了四件穿得破舊不堪的毛線衣,兩件舊的羊羔皮襯裡的常禮服和一筆微薄的款子。
看來他的父親隻會勸别人攢錢,自己攢的卻并不多。
乞乞科夫立即把破舊的農舍和一點薄田賣了一千盧布,把一家人都遷往城裡,打算在那裡定居并擔任公職。
就在這時,那位喜愛安靜和良好操行的可憐的老師由于愚昧和其他過錯被趕出了學校。
老師開始借酒澆愁,最後連喝酒的錢也沒有了;貧病交迫,孤苦無依,淪落到在一處沒有生火的、被遺棄的破屋裡栖身。
過去老是使他覺得倔強、狂妄的那些聰明而調皮的學生,了解到他的可憐的處境,當即為他捐款,甚至為此而賣掉了許多必需品;唯有巴甫盧沙·伊凡諾維奇借口沒有錢,隻拿出了區區一枚五戈比的銀角子,同學們當即把錢扔還給他,歎道:“嗨,你這個吝啬鬼!”貧窮的老師聽到自己過去的學生們的這番義舉,雙手掩面,昏花的老眼不禁淚如雨下,仿佛一個無助的孩子。
“在行将就木的時候,是上帝讓我哭泣呀,”他聲音虛弱地說道,聽人說到乞乞科夫,他不禁長歎,又說道:“唉,巴甫盧沙!人是多麼會變哪!他曾經是那麼一個品德優良的學生,從來不胡鬧,像絲綢一樣柔和!——他哄騙了我,把我騙慘啦……” 不過不能說,我們的主人公生性涼薄,麻木不仁,以緻沒有同情和恻隐之心;其實這些感情他都有,甚至很想解囊相助,隻是決不能花錢太多,不能動用原本決定不予動用的錢,總之,父親關于愛惜、儲蓄每一戈比的攢錢經起了作用。
但他沒有為金錢而金錢的貪欲;他還沒有被愛财如命的貪婪所控制。
不,推動他的不是這些,他向往的是未來的豐足富裕的生活,有高車駿馬、豪華府第、美味佳肴,這才是他揮之不去的夢想。
為了終究有一天必定能擁有這一切,他才珍惜每一文錢,暫時既虧待自己,也虧待别人。
每當某個富翁的輕車名馬鞍辔鮮明地從他身邊飛馳而過的時候,他就像木樁似的愣在原地,等到醒過神來,仿佛大夢初醒地說道:他當初也不過是跑腿的小職員哪!凡是足以炫耀财富和享樂的一切都會對他産生連他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的影響。
走出校門之後,他甚至不願休息:他的願望是如此強烈,隻想盡快工作,履行公務。
不過,盡管他有品學兼優的證書,卻好不容易才在省稅務廳裡謀了個差使。
就是在偏遠地區也得有靠山才行呢!他得到的是一個卑微的職務,年薪三十或四十盧布。
但他決心恪盡職守,戰勝一切,克服一切。
果然,他表現了聞所未聞的奉獻、耐心和克勤克儉的精神。
他從早到晚鑽在文件堆裡,不知疲倦地寫着,他不回家,就睡在辦公室裡的桌子上,有時同看門人在一起就餐,盡管如此,他卻保持着整潔的習慣,衣着體面,和顔悅色,舉止間甚至流露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