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一定辦妥,可您得留下來過幾天。
我這就吩咐下去,”說着他打開了那間擠滿官員的辦公室的門,官員們好像勤勞的蜜蜂分散在一個個蜂巢裡,如果可以把蜂巢比作辦公室裡那些例行公事的話。
他問: “伊凡·安東諾維奇在嗎?” “在,”有人在裡面應了一聲。
“請他過來一下!” 于是讀者已經熟悉的那個瓦罐臉伊凡·安東諾維奇走進辦公廳,恭敬地鞠了一躬。
“伊凡·安東諾維奇,所有這些契約您都拿去……” “可您别忘了,伊凡·格裡戈裡耶維奇,”索巴凱維奇應聲說道,“證人是少不了的,每一方至少要有兩個證人。
請您立即派人去找檢察長,他是個大閑人,大概待在家裡,反正什麼事都有他的助理佐洛圖哈這個貪污受賄的家夥替他處理。
醫務管理局的視察員嘛,他也是個大閑人,要不是到哪裡打牌去了,就是在家裡,而且還有不少人離這兒更近,特魯哈切夫斯基啦,别古什金啦,全都是白白地給地球添累贅的家夥!” “不錯,不錯!”廳長說道,立刻派了個小職員去找這些人。
“我對您還有個請求,”乞乞科夫說道,“我還和一位女地主談妥了一筆交易,請您派人把她的代理人也找來,這個代理人就是大司祭基裡爾神父的兒子;他也在您這兒供職。
” “行,把他也找來!”廳長說道,“一切都照辦,不過您對這些辦事的什麼也别給,這是我求您啦。
我的朋友是不該花這筆錢的。
”說完他就向伊凡·安東諾維奇囑咐了一番,看來那是他不樂意聽的。
契約似乎給廳長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尤其是他看到,交易總額差不多有十萬盧布之多。
他露出十分欣賞的神氣,盯着乞乞科夫的眼睛看了好幾分鐘,最後他說道:“原來是這樣!了不起,巴維爾·伊凡諾維奇!都是您買的?” “是我買的,”乞乞科夫答道。
“一樁大好事,實在是大好事!” “我自己也看到,我所能做的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不管怎麼說,如果一個人不能終于穩穩地腳踏實地,而是醉心于年輕時自由思想的空中樓閣,那麼他的人生目标就還沒有确定。
”這時他順便對所有年輕人的那種自由主義給予了應有的痛斥。
不過可以感覺得到,他的話裡畢竟有點兒心虛的味道,仿佛這時他正在對自己說:“唉,老兄,你在吹牛啊,還吹得挺離譜!”他甚至沒有對索巴凱維奇和馬尼洛夫看一眼,就怕在他們的臉上會看到什麼不以為然的神氣。
不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索巴凱維奇絲毫不動聲色,而馬尼洛夫為他的漂亮話所傾倒,高興得隻顧搖頭晃腦地表示贊賞,他是那麼陶醉,仿佛一位歌迷聽到女歌星竟勝過小提琴而唱出了尖細得連鳥兒的喉嚨也自歎弗如的音調。
“對了,為什麼您不對伊凡·格裡戈裡耶維奇說一說,”索巴凱維奇講了自己的看法,“您買的究竟是什麼呢?而您,伊凡·格裡戈裡耶維奇,為什麼不問一問,他做的是一筆怎樣的交易呢?他買的都是些怎樣的人哪!簡直是金子。
要知道,我把車匠米赫耶夫也賣給他啦。
” “不會吧,把米赫耶夫也賣了?”廳長說道。
“我認識車匠米赫耶夫,是個出色的手藝人;他替我改裝過馬車。
不過不對呀,怎麼會呢……您對我說過,他已經死了……” “誰死了,米赫耶夫?”索巴凱維奇說道,絲毫沒有窘态。
“那是他兄弟死了,而他真是生氣勃勃,比過去更健壯了。
前幾天他造了那麼漂亮的一輛小馬車,就是在莫斯科也造不出來。
說真的,他隻有為皇帝幹活才合适。
” “是呀,米赫耶夫是個出色的手藝人,”廳長說道:“我簡直覺得奇怪,您怎麼舍得讓他走的。
” “何止米赫耶夫啊!還有木匠普羅布卡·斯捷潘,石匠米盧什金,鞋匠捷利亞特尼科夫·馬克西姆,全都走了,全都賣了。
”廳長就問,為什麼要讓他們走呢?他們都是家裡離不開的人手和工匠啊,索巴凱維奇把手一揮,回答道:“嘿!就是犯傻呗:我說,行哪,賣,糊裡糊塗地就給賣了!”說到這裡,他垂下腦袋,好像對這件事非常後悔,還補了一句:“瞧,頭發都白了,可到現在還是不長心眼。
” “不過請問,巴維爾·伊凡諾維奇,”廳長說道:“您買農民是怎麼個買法呢,不要土地?莫非要把他們遷走?” “遷走。
” “哦,遷走就是另一回事了。
遷到什麼地方去呢?” “遷往……遷往赫爾松省。
” “啊,那裡有上好的土地,隻是荒無人煙,”廳長說道,并且對那裡茂盛的草地大為贊歎。
“有足夠的土地嗎?” “土地足夠了,完全可以滿足這批農民的需要。
” “有河流或池塘嗎?” “有河流。
不過池塘也有。
”說罷,乞乞科夫無意中朝索巴凱維奇看了一眼,雖然索巴凱維奇依舊不露聲色,但他仿佛覺得,在他的臉上明明寫着:“噢,你在胡吹!未必有河流、池塘,也未必有什麼土地!” 在他們談話的時候,證人們陸續都到了,有讀者已經熟悉的愛眨巴眼睛的檢察長,醫務管理局的視察員,特魯哈切夫斯基,别古什金,以及索巴凱維奇所說的那些給地球添累贅的人們。
其中有很多人乞乞科夫根本不認識,因為當時從民政廳的官員中就地拉了些湊數的和可有可無的人來。
不僅請來了大司祭基裡爾神父的兒子,還把大司祭本人也請了來。
每一位證人都寫明自己的所有職位和頭銜,有的用圓體寫,有的用斜體,有的簡直是筆走龍蛇,描出的字母甚至是俄語字母表中所不曾有過的。
我們所熟悉的伊凡·安東諾維奇應付裕如,所有的契約都已經抄錄、編号,歸入了登記簿的适當地方,連同在《公報》[6]上刊登消息,共收取百分之零點五的費用,攤在乞乞科夫名下的花銷微乎其微。
廳長還吩咐下去,隻收他一半稅款,另一半不知用了什麼法子加到另一個申請人的頭上去了。
“好啦,”一切都結束以後,廳長說道,“現在隻等着幹一杯表示慶賀了。
” “我聽您的,”乞乞科夫說道。
“隻要您定個日子。
為這樣的嘉賓,我要是不打開幾瓶香槟豈不罪過。
” “不,這樣可不行:應該是我們拿出香槟來,”廳長說,“這是我們的職責,我們的義務。
您是我們的客人:我們來款待您才對。
先生們,我有個主意!我們暫且這麼辦:所有在座的,大夥兒一齊到警察局長家裡去;他是我們的魔法師,隻要他在走過魚市場或酒館的時候眨眨眼,知道嗎,我們就能大快朵頤喽!趁這個機會還可以打打惠斯特。
” 這樣的提議誰也不會反對。
證人們一聽他提起魚市場,就已經食指大動;大家馬上拿起帽子,于是公事到此結束。
在他們經過辦公室的時候,瓦罐臉伊凡·安東諾維奇鞠躬緻意,悄悄地對乞乞科夫說道:“花十萬盧布買了大批農民,勞務費卻隻給了一張二十五盧布的白票子。
” “那是些什麼農民嘛,”乞乞科夫聽了,也悄聲回答道,“盡是毫無用處、不值一提的東西,連一半的價錢都不值。
”伊凡·安東諾維奇明白了,此人心如鐵石,他是絕不會再多給了。
“您買普柳什金的農奴是什麼價呀?”索巴凱維奇湊到他的另一邊耳語道。
“您怎麼把沃羅别伊也列入名單了?”乞乞科夫這樣回答道。
“哪個沃羅别伊?”索巴凱維奇說道。
“就是那個女的,伊麗莎白·沃羅别伊,還玩花樣寫得像個男的。
” “沒有的事,我沒有寫過什麼沃羅别伊,”索巴凱維奇說着,就走到别的客人那裡去了。
一夥客人終于來到警察局長的家裡。
警察局長果然是個魔法師,他一聽說是這麼回事,當時就喊來了警察分局長,一個腳蹬長筒皮靴的機靈的小夥子,隻是對他耳語了兩句,還說了聲:“懂嗎!”于是在客人們玩惠斯特的那段時間裡,另一個房間的餐桌上已經擺上了歐鳇、鲟魚、鲑魚、黑魚子醬、新腌的魚子、鲱魚、閃光鲟、幹酪、熏牛舌和風幹的鹹魚脊肉,這些都來自魚市場。
然後又加上本宅廚房烹制的食品:魚頭大餡餅,其中有九普特重鲟魚的軟骨和腮,還有一種乳蘑大餡餅,以及油餅、牛肝菌、甜羹。
警察局長在某種程度上是城裡的一位庇護者和慈善家。
他在民衆之中就像在自己的家裡一樣,而在走訪商鋪和商場的時候,就像是走進了自家的貯藏室。
總之,可謂得其所哉,而且他精通自己的職務。
簡直很難說,他是為這個職務而生,還是這個職務為他而設。
他辦事實在聰明,結果是他的收入兩倍于他的所有前任
我這就吩咐下去,”說着他打開了那間擠滿官員的辦公室的門,官員們好像勤勞的蜜蜂分散在一個個蜂巢裡,如果可以把蜂巢比作辦公室裡那些例行公事的話。
他問: “伊凡·安東諾維奇在嗎?” “在,”有人在裡面應了一聲。
“請他過來一下!” 于是讀者已經熟悉的那個瓦罐臉伊凡·安東諾維奇走進辦公廳,恭敬地鞠了一躬。
“伊凡·安東諾維奇,所有這些契約您都拿去……” “可您别忘了,伊凡·格裡戈裡耶維奇,”索巴凱維奇應聲說道,“證人是少不了的,每一方至少要有兩個證人。
請您立即派人去找檢察長,他是個大閑人,大概待在家裡,反正什麼事都有他的助理佐洛圖哈這個貪污受賄的家夥替他處理。
醫務管理局的視察員嘛,他也是個大閑人,要不是到哪裡打牌去了,就是在家裡,而且還有不少人離這兒更近,特魯哈切夫斯基啦,别古什金啦,全都是白白地給地球添累贅的家夥!” “不錯,不錯!”廳長說道,立刻派了個小職員去找這些人。
“我對您還有個請求,”乞乞科夫說道,“我還和一位女地主談妥了一筆交易,請您派人把她的代理人也找來,這個代理人就是大司祭基裡爾神父的兒子;他也在您這兒供職。
” “行,把他也找來!”廳長說道,“一切都照辦,不過您對這些辦事的什麼也别給,這是我求您啦。
我的朋友是不該花這筆錢的。
”說完他就向伊凡·安東諾維奇囑咐了一番,看來那是他不樂意聽的。
契約似乎給廳長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尤其是他看到,交易總額差不多有十萬盧布之多。
他露出十分欣賞的神氣,盯着乞乞科夫的眼睛看了好幾分鐘,最後他說道:“原來是這樣!了不起,巴維爾·伊凡諾維奇!都是您買的?” “是我買的,”乞乞科夫答道。
“一樁大好事,實在是大好事!” “我自己也看到,我所能做的沒有比這更好的事了。
不管怎麼說,如果一個人不能終于穩穩地腳踏實地,而是醉心于年輕時自由思想的空中樓閣,那麼他的人生目标就還沒有确定。
”這時他順便對所有年輕人的那種自由主義給予了應有的痛斥。
不過可以感覺得到,他的話裡畢竟有點兒心虛的味道,仿佛這時他正在對自己說:“唉,老兄,你在吹牛啊,還吹得挺離譜!”他甚至沒有對索巴凱維奇和馬尼洛夫看一眼,就怕在他們的臉上會看到什麼不以為然的神氣。
不過他的擔心是多餘的,索巴凱維奇絲毫不動聲色,而馬尼洛夫為他的漂亮話所傾倒,高興得隻顧搖頭晃腦地表示贊賞,他是那麼陶醉,仿佛一位歌迷聽到女歌星竟勝過小提琴而唱出了尖細得連鳥兒的喉嚨也自歎弗如的音調。
“對了,為什麼您不對伊凡·格裡戈裡耶維奇說一說,”索巴凱維奇講了自己的看法,“您買的究竟是什麼呢?而您,伊凡·格裡戈裡耶維奇,為什麼不問一問,他做的是一筆怎樣的交易呢?他買的都是些怎樣的人哪!簡直是金子。
要知道,我把車匠米赫耶夫也賣給他啦。
” “不會吧,把米赫耶夫也賣了?”廳長說道。
“我認識車匠米赫耶夫,是個出色的手藝人;他替我改裝過馬車。
不過不對呀,怎麼會呢……您對我說過,他已經死了……” “誰死了,米赫耶夫?”索巴凱維奇說道,絲毫沒有窘态。
“那是他兄弟死了,而他真是生氣勃勃,比過去更健壯了。
前幾天他造了那麼漂亮的一輛小馬車,就是在莫斯科也造不出來。
說真的,他隻有為皇帝幹活才合适。
” “是呀,米赫耶夫是個出色的手藝人,”廳長說道:“我簡直覺得奇怪,您怎麼舍得讓他走的。
” “何止米赫耶夫啊!還有木匠普羅布卡·斯捷潘,石匠米盧什金,鞋匠捷利亞特尼科夫·馬克西姆,全都走了,全都賣了。
”廳長就問,為什麼要讓他們走呢?他們都是家裡離不開的人手和工匠啊,索巴凱維奇把手一揮,回答道:“嘿!就是犯傻呗:我說,行哪,賣,糊裡糊塗地就給賣了!”說到這裡,他垂下腦袋,好像對這件事非常後悔,還補了一句:“瞧,頭發都白了,可到現在還是不長心眼。
” “不過請問,巴維爾·伊凡諾維奇,”廳長說道:“您買農民是怎麼個買法呢,不要土地?莫非要把他們遷走?” “遷走。
” “哦,遷走就是另一回事了。
遷到什麼地方去呢?” “遷往……遷往赫爾松省。
” “啊,那裡有上好的土地,隻是荒無人煙,”廳長說道,并且對那裡茂盛的草地大為贊歎。
“有足夠的土地嗎?” “土地足夠了,完全可以滿足這批農民的需要。
” “有河流或池塘嗎?” “有河流。
不過池塘也有。
”說罷,乞乞科夫無意中朝索巴凱維奇看了一眼,雖然索巴凱維奇依舊不露聲色,但他仿佛覺得,在他的臉上明明寫着:“噢,你在胡吹!未必有河流、池塘,也未必有什麼土地!” 在他們談話的時候,證人們陸續都到了,有讀者已經熟悉的愛眨巴眼睛的檢察長,醫務管理局的視察員,特魯哈切夫斯基,别古什金,以及索巴凱維奇所說的那些給地球添累贅的人們。
其中有很多人乞乞科夫根本不認識,因為當時從民政廳的官員中就地拉了些湊數的和可有可無的人來。
不僅請來了大司祭基裡爾神父的兒子,還把大司祭本人也請了來。
每一位證人都寫明自己的所有職位和頭銜,有的用圓體寫,有的用斜體,有的簡直是筆走龍蛇,描出的字母甚至是俄語字母表中所不曾有過的。
我們所熟悉的伊凡·安東諾維奇應付裕如,所有的契約都已經抄錄、編号,歸入了登記簿的适當地方,連同在《公報》
廳長還吩咐下去,隻收他一半稅款,另一半不知用了什麼法子加到另一個申請人的頭上去了。
“好啦,”一切都結束以後,廳長說道,“現在隻等着幹一杯表示慶賀了。
” “我聽您的,”乞乞科夫說道。
“隻要您定個日子。
為這樣的嘉賓,我要是不打開幾瓶香槟豈不罪過。
” “不,這樣可不行:應該是我們拿出香槟來,”廳長說,“這是我們的職責,我們的義務。
您是我們的客人:我們來款待您才對。
先生們,我有個主意!我們暫且這麼辦:所有在座的,大夥兒一齊到警察局長家裡去;他是我們的魔法師,隻要他在走過魚市場或酒館的時候眨眨眼,知道嗎,我們就能大快朵頤喽!趁這個機會還可以打打惠斯特。
” 這樣的提議誰也不會反對。
證人們一聽他提起魚市場,就已經食指大動;大家馬上拿起帽子,于是公事到此結束。
在他們經過辦公室的時候,瓦罐臉伊凡·安東諾維奇鞠躬緻意,悄悄地對乞乞科夫說道:“花十萬盧布買了大批農民,勞務費卻隻給了一張二十五盧布的白票子。
” “那是些什麼農民嘛,”乞乞科夫聽了,也悄聲回答道,“盡是毫無用處、不值一提的東西,連一半的價錢都不值。
”伊凡·安東諾維奇明白了,此人心如鐵石,他是絕不會再多給了。
“您買普柳什金的農奴是什麼價呀?”索巴凱維奇湊到他的另一邊耳語道。
“您怎麼把沃羅别伊也列入名單了?”乞乞科夫這樣回答道。
“哪個沃羅别伊?”索巴凱維奇說道。
“就是那個女的,伊麗莎白·沃羅别伊,還玩花樣寫得像個男的。
” “沒有的事,我沒有寫過什麼沃羅别伊,”索巴凱維奇說着,就走到别的客人那裡去了。
一夥客人終于來到警察局長的家裡。
警察局長果然是個魔法師,他一聽說是這麼回事,當時就喊來了警察分局長,一個腳蹬長筒皮靴的機靈的小夥子,隻是對他耳語了兩句,還說了聲:“懂嗎!”于是在客人們玩惠斯特的那段時間裡,另一個房間的餐桌上已經擺上了歐鳇、鲟魚、鲑魚、黑魚子醬、新腌的魚子、鲱魚、閃光鲟、幹酪、熏牛舌和風幹的鹹魚脊肉,這些都來自魚市場。
然後又加上本宅廚房烹制的食品:魚頭大餡餅,其中有九普特重鲟魚的軟骨和腮,還有一種乳蘑大餡餅,以及油餅、牛肝菌、甜羹。
警察局長在某種程度上是城裡的一位庇護者和慈善家。
他在民衆之中就像在自己的家裡一樣,而在走訪商鋪和商場的時候,就像是走進了自家的貯藏室。
總之,可謂得其所哉,而且他精通自己的職務。
簡直很難說,他是為這個職務而生,還是這個職務為他而設。
他辦事實在聰明,結果是他的收入兩倍于他的所有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