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城市+水
關燈
小
中
大
波羅的海很近,也有可能是因為他熱愛希臘神話。
不管是出于什麼原因,他總是會反複翻閱這兩本書——這兩部史詩的主人公們總是會猛地沖進海洋裡。
它們被安放在廚房裡,放在一個歪歪扭扭的長書架的中層,排在“H”這一列下: 《伊利亞特》。
《奧德賽》。
當其他孩子睡前聽到的故事都是有關小狗、小貓和小馬駒的時候,珀涅羅珀聽到的是跑得飛快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和其他一系列的名稱以及外号。
有驅使雲電的宙斯。
有喜歡開懷大笑的阿芙洛狄忒。
有制造恐慌的赫克托耳。
有她名字的原型:耐心的珀涅羅珀。
有珀涅羅珀和奧德修斯的兒子:沉思者忒勒瑪科斯。
還有她一向的最愛: 阿伽門農,諸王之王。
在許多個夜晚,她躺在床上,遊蕩在荷馬描繪的世界裡,那些形象一遍遍地重複出現。
一次又一次,希臘人的軍隊将他們的戰船投入深酒紅色的大海,或是進入“多水的荒野之地”。
他們駛向玫瑰色的黎明,這個安靜的小姑娘完全着了迷,紙一樣單薄的小臉仿佛被點亮了。
傳入她耳朵裡的父親的聲音越來越小,直到最後,她進入夢鄉。
特洛伊人明天仍将歸來。
長頭發的阿開奧斯人可以一次又一次地開動戰船,在第二天晚上再度帶她遠航。
除此之外,瓦爾德克·萊西尤斯科還賦予了他女兒另一項積極向上的技巧。
他教會了她彈鋼琴。
我知道你現在可能在想些什麼: 我們的母親受到過相當良好的教育。
睡前故事聽的是古希臘史詩? 還上過古典音樂課? 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些是另一個世界、另一段别樣時光的殘片。
那僅有的幾十本藏書被一代代傳下來,幾乎是她的家庭留下的唯一财産。
鋼琴是某次打牌赢回來的。
那時,瓦爾德克和珀涅羅珀都還不知道,這兩件什物最後會變得那樣重要。
它們會讓這個女孩離他更近。
然後送她永遠離開。
他們住在一間位于三樓的公寓裡。
這個街區和其他街區沒什麼差别。
從遠處看,它就是鋼筋水泥築成的歌利亞身上的一點點光亮。
走近了看,它雖然簡陋,但又形成了獨自的封閉空間。
窗邊筆直地立着這架樂器——漆黑、緊實、絲般順滑。
在早晨和晚間固定的時間段,老頭會和她一起坐下來練琴,氣氛嚴肅,态度沉穩。
他一動不動的小胡子穩穩地紮在鼻子和嘴唇中間。
他隻有在為她的琴譜翻頁時才會動一動。
至于珀涅羅珀,她彈着琴,全神貫注,眼睛眨都不眨,專注地盯着琴譜。
最開始隻是彈一些兒歌,之後,當他送她去上一些幾乎快要負擔不起的鋼琴課時,開始出現巴赫、莫紮特和肖邦的作品。
通常在練習時,外面的世界好像一眨眼就變了樣子。
天氣變幻,從霜凍變成大風,放晴又轉陰。
開始彈奏的時候,女孩便微笑起來,她的父親會清一清嗓子。
節拍器也開始發出嘀嗒聲。
有的時候,在音樂聲落下的間隙,她能聽到他的呼吸聲。
這提醒了她,他是個活生生的人,不是像人們開玩笑那樣真的是座雕塑。
可即便她察覺到他因為自己新犯下的一個錯誤而堆積着怒火,她的父親也總是克制着自己,介于面無表情與大發雷霆之間。
哪怕有那麼一次,她都希望能看到他爆發一回——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或者抓扯他因為年紀增長而不斷變色的濃密白發。
他從未如此表現過。
他隻會拿出一根雲杉樹枝,每次她的手指耷拉下來或者是又犯了其他錯誤的時候,就很克制地用樹枝抽打一下她的指關節。
當她還隻是個臉色蒼白、羞怯地駝着背的孩子時,某個冬天的早晨,她一共挨了二十七下打,因為她一共失誤了二十七次。
她的父親還給她取了個外号。
課程結束後,窗外飄着雪,他讓她停止演奏,捧起她的雙手,這雙經過抽打的手,小小的,熱乎乎的。
他緊緊握着,但是很溫柔,隻是用自己方尖碑一樣的手指緊緊握着。
“Ju?wystarczy,”他說,“dziewczynab??dów……”她給我們翻譯了一下,是這樣的: “夠了,犯錯者。
” 這事發生時,她才八歲。
她十八歲那年,他決定把她送出國去。
當然了,困難之處就在于這是波蘭。
這個國家向來冷酷嚴厲,也令人同情。
幾個世紀以來,這片土地被來自各方的侵略者占領過。
但如果非要二選一,那比起可憐,這個國家更加冷酷。
歸根結底,在這個時代,你總是得從一個長隊排到另一個長隊,從醫療必需品到廁紙再到日漸稀缺的食品,買什麼都要排隊。
要不然人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他們站在隊列裡。
他們等待着。
氣溫降至零度以下。
這也改變不了什麼。
人們仍舊站在隊列裡。
他們等待着。
因為他們隻能這樣做。
*** 這就讓我們再次回到珀涅羅珀和她父親的故事上來。
對這個女孩而言,
不管是出于什麼原因,他總是會反複翻閱這兩本書——這兩部史詩的主人公們總是會猛地沖進海洋裡。
它們被安放在廚房裡,放在一個歪歪扭扭的長書架的中層,排在“H”這一列下: 《伊利亞特》。
《奧德賽》。
當其他孩子睡前聽到的故事都是有關小狗、小貓和小馬駒的時候,珀涅羅珀聽到的是跑得飛快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和其他一系列的名稱以及外号。
有驅使雲電的宙斯。
有喜歡開懷大笑的阿芙洛狄忒。
有制造恐慌的赫克托耳。
有她名字的原型:耐心的珀涅羅珀。
有珀涅羅珀和奧德修斯的兒子:沉思者忒勒瑪科斯。
還有她一向的最愛: 阿伽門農,諸王之王。
在許多個夜晚,她躺在床上,遊蕩在荷馬描繪的世界裡,那些形象一遍遍地重複出現。
一次又一次,希臘人的軍隊将他們的戰船投入深酒紅色的大海,或是進入“多水的荒野之地”。
他們駛向玫瑰色的黎明,這個安靜的小姑娘完全着了迷,紙一樣單薄的小臉仿佛被點亮了。
傳入她耳朵裡的父親的聲音越來越小,直到最後,她進入夢鄉。
特洛伊人明天仍将歸來。
長頭發的阿開奧斯人可以一次又一次地開動戰船,在第二天晚上再度帶她遠航。
除此之外,瓦爾德克·萊西尤斯科還賦予了他女兒另一項積極向上的技巧。
他教會了她彈鋼琴。
我知道你現在可能在想些什麼: 我們的母親受到過相當良好的教育。
睡前故事聽的是古希臘史詩? 還上過古典音樂課? 不是這麼一回事。
這些是另一個世界、另一段别樣時光的殘片。
那僅有的幾十本藏書被一代代傳下來,幾乎是她的家庭留下的唯一财産。
鋼琴是某次打牌赢回來的。
那時,瓦爾德克和珀涅羅珀都還不知道,這兩件什物最後會變得那樣重要。
它們會讓這個女孩離他更近。
然後送她永遠離開。
他們住在一間位于三樓的公寓裡。
這個街區和其他街區沒什麼差别。
從遠處看,它就是鋼筋水泥築成的歌利亞身上的一點點光亮。
走近了看,它雖然簡陋,但又形成了獨自的封閉空間。
窗邊筆直地立着這架樂器——漆黑、緊實、絲般順滑。
在早晨和晚間固定的時間段,老頭會和她一起坐下來練琴,氣氛嚴肅,态度沉穩。
他一動不動的小胡子穩穩地紮在鼻子和嘴唇中間。
他隻有在為她的琴譜翻頁時才會動一動。
至于珀涅羅珀,她彈着琴,全神貫注,眼睛眨都不眨,專注地盯着琴譜。
最開始隻是彈一些兒歌,之後,當他送她去上一些幾乎快要負擔不起的鋼琴課時,開始出現巴赫、莫紮特和肖邦的作品。
通常在練習時,外面的世界好像一眨眼就變了樣子。
天氣變幻,從霜凍變成大風,放晴又轉陰。
開始彈奏的時候,女孩便微笑起來,她的父親會清一清嗓子。
節拍器也開始發出嘀嗒聲。
有的時候,在音樂聲落下的間隙,她能聽到他的呼吸聲。
這提醒了她,他是個活生生的人,不是像人們開玩笑那樣真的是座雕塑。
可即便她察覺到他因為自己新犯下的一個錯誤而堆積着怒火,她的父親也總是克制着自己,介于面無表情與大發雷霆之間。
哪怕有那麼一次,她都希望能看到他爆發一回——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或者抓扯他因為年紀增長而不斷變色的濃密白發。
他從未如此表現過。
他隻會拿出一根雲杉樹枝,每次她的手指耷拉下來或者是又犯了其他錯誤的時候,就很克制地用樹枝抽打一下她的指關節。
當她還隻是個臉色蒼白、羞怯地駝着背的孩子時,某個冬天的早晨,她一共挨了二十七下打,因為她一共失誤了二十七次。
她的父親還給她取了個外号。
課程結束後,窗外飄着雪,他讓她停止演奏,捧起她的雙手,這雙經過抽打的手,小小的,熱乎乎的。
他緊緊握着,但是很溫柔,隻是用自己方尖碑一樣的手指緊緊握着。
“Ju?wystarczy,”他說,“dziewczynab??dów……”她給我們翻譯了一下,是這樣的: “夠了,犯錯者。
” 這事發生時,她才八歲。
她十八歲那年,他決定把她送出國去。
當然了,困難之處就在于這是波蘭。
這個國家向來冷酷嚴厲,也令人同情。
幾個世紀以來,這片土地被來自各方的侵略者占領過。
但如果非要二選一,那比起可憐,這個國家更加冷酷。
歸根結底,在這個時代,你總是得從一個長隊排到另一個長隊,從醫療必需品到廁紙再到日漸稀缺的食品,買什麼都要排隊。
要不然人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他們站在隊列裡。
他們等待着。
氣溫降至零度以下。
這也改變不了什麼。
人們仍舊站在隊列裡。
他們等待着。
因為他們隻能這樣做。
*** 這就讓我們再次回到珀涅羅珀和她父親的故事上來。
對這個女孩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