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城市+水

關燈
犯錯者 很久以前,在鄧巴家過去的曆史中,有一個擁有很多名字的女人,那是個怎樣的女人啊。

     首先,是她生下來就被賦予的本名:珀涅羅珀·萊西尤斯科。

     其次,是她在彈鋼琴時被授予的名字:犯錯者。

     在中轉站,他們管她叫生日女孩。

     她給自己取的外号是塌鼻子新娘。

     最後,是她去世時的名字:彭妮·鄧巴。

     她從一個地方來,那個地方,用她成長過程中讀過的書裡的一個短語描述再合适不過了。

     她來自一片“多水的荒野之地”。

     很多年前,像她之前的許多來客一樣,她到來的時候提着手提箱,穿得破破爛爛,瞪着雙眼。

     她被這裡肆虐的光線震撼了。

     這座城市。

     這城市如此熾熱,寬廣,亮得吓人。

     太陽就像野人一樣蠻橫,就像天空中橫行的維京海盜。

     它四處掠奪,四處掃蕩。

     它占據所有觸及之處,從鋼筋水泥高塔的頂端一直到水中最小的瓶蓋。

     在她之前所在的國家,太陽最多是個小玩具、小擺設。

    在那兒,在那個遙遠的國度,雲霧彌漫,細雨連綿,冰雪紛飛的天氣當家做主,而不是那個時不時冒頭的黃色小玩意兒。

    暖和的天氣是限量供應的。

    即便是在最貧瘠、最荒涼的地方的下午都有可能落下雨來。

    毛毛細雨。

    濕漉漉的雙腳。

     這在很多層面上定義了她這個人。

     逃離。

    獨自一人。

     或者更準确地說:孤獨。

     她永遠忘不了剛抵達這裡時那種徹頭徹尾的恐懼。

     在空中,在盤旋的飛機裡,你就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被那特有的一點點水氣(含鹽量極高)掌控着。

    但到了地面上,你才能感受到真實壓迫者的全部威力。

    她的臉上立馬就汗迹斑斑。

    她站在無處遮擋的地方,和一群像牲口一樣的,不,像烏合之衆一樣的同樣吃驚、渾身濕透的人站在一起。

     在等待了很久之後,這些人被趕攏到了一起。

    他們像是被趕進畜欄般被攆入室内一處停機坪一樣的地方。

    圓球燈罩裡的熒光燈閃閃發亮。

    從地闆到天花闆全都散發着熱氣。

     “姓名?” 毫無回應。

     “護照?” “Przepraszam?” “哦,老天啊。

    ”穿制服的男人踮起腳尖,越過一個又一個腦袋,看着成群湧入的新移民。

    看這群可憐的、熱得透不過氣來的家夥!他找到了此刻需要的那個人。

    “嘿,喬治!比爾斯基!這邊這個就交給你了!” 但現在,這個實際年齡将近二十一歲但看起來隻有十六歲的女人牢牢地抓住了他。

    她緊握住自己灰色封皮的小冊子,就好像要把紙頁夾縫中的最後一絲空氣也擠壓出去一樣。

    “護找。

    ” 她露出聽天由命的微笑。

    “好吧,親愛的。

    ”他打開小冊子,試着念出她的名字,一字一頓,像猜謎語一樣。

    “來斯卡佐娜……什麼?” 珀涅羅珀開口幫他,怯懦的語氣中也有一絲輕蔑。

    “萊西……尤斯……科。

    ” 她在這兒一個人都不認識。

     那些和她在奧地利山脈間安營紮寨共同度過九個月時光的人們已經各奔天涯。

    他們向西跨過大西洋,被送到了一個又一個家庭中去,而珀涅羅珀走得比他們都要遠,一直到了這裡。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去營地,再多學一點英語,找份工作,找個住的地方。

    然後,重中之重,買一個書架和一台鋼琴。

     這幾樣東西就是她剛來到面前這個灼熱世界時想要的全部了。

    時光流逝,她得到了想要的全部。

    她順利地得到了這些,還得到了比這多得多的東西。

     我确信你們在這個世界上都曾遇到過某些人,當你聽過他們的悲慘遭遇後,會不禁去想他們究竟做了什麼,要面對這樣的命運。

     我們的母親,彭妮·鄧巴,就是其中之一。

     關鍵就在于,她從來不會承認自己并不怎麼走運。

    她會把一縷金發攏到耳後,聲稱沒有留下什麼遺憾,她會說自己獲得的遠比失去的要多得多。

     很大程度上我同意這個說法。

    但另一部分的我意識到厄運總是能想方設法找到她,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轉折點上: 她的母親在生她時難産死掉了。

     她在婚禮的前一天弄折了鼻梁。

     然後,不必多言,就是她自己的死亡。

     關于她的死,有很多未講之事。

     她出生時,産婦的年齡和壓力都是問題;她父母年紀都有些大了,不适合再要孩子,在經曆了數小時的掙紮和手術之後,她母親不堪重負,當場去世。

    她的父親,瓦爾德克·萊西尤斯科也受到重創,但活了下來。

    他竭盡所能地将她撫養長大。

    作為一個電車司機,他身上具備很多特質和怪癖,人們會将他比作一尊斯大林雕像,而不是斯大林本人。

    也許是因為都留了小胡子。

    也許還有其他原因。

    也很有可能是因為這個男人的頑固不化,或者是因為他的沉默,因為那種沉默比生活的重壓更加沉重。

     但是私下裡,還有一些其他的不為人知的情況,比如他一共擁有三十九本書,尤其癡迷于其中的兩本。

    有可能是因為他生長在什切青市,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