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之前 老打字機
關燈
小
中
大
我仍舊蹲着,擡起頭來看她。
“謝謝您,默奇森太太,那些餅幹把我吃撐了,現在還沒緩過勁來呢。
”我又一次打量這幢房子。
它現在像一個打包好的包裹,被放置在陰影中。
“我真的應該上路了。
”我和他們兩個都握了手,“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們。
”我開始往前走,打字機被穩穩當當地夾在胳膊下。
默奇森先生可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喂!”他直截了當地大喊一聲。
我還能怎麼辦呢? 一定存在為什麼會從土裡挖出這兩隻動物的合理解釋,我從用舊的晾衣架下轉過身——他們和我們一樣,用的也是希爾斯·霍伊斯特牌的晾衣架——等着他開口。
然後他說話了。
“夥計,你是不是忘了什麼東西?” 他朝着狗和蛇的骸骨示意。
我就是這樣開車離開的。
那天,在我那輛舊旅行車的後座上,擺着一條狗的骸骨、一台打字機和一條棕伊澳蛇瘦長的脊骨。
大約走到一半,我把車停下來。
我知道有個地方,雖然去那裡要稍微繞一點路,但那裡能提供一張床,能适當地休息一下,但我決定不去那兒了。
我就躺在車裡休息,蛇骨幾乎緊貼着我的脖子。
在我迷迷糊糊地打起瞌睡的時候,我的腦中充滿了故事開始之前的故事——在之前以及一切發生之前,在一個鎮子上的一個荒廢了的後院裡,那條蛇殺死了那隻狗,那隻狗殺死了那條蛇,那時,有一個小男孩,就跪在地上……但之後故事才逐漸展開。
不,現階段,你隻需要知道這些: 我第二天回到了家裡。
我回到了城裡,回到了阿爾切街,在這裡一切确實在發生,并且有許多不同的發展軌迹。
有關我是哪根筋搭錯了才把這隻狗和這條蛇帶回來的争論,在幾個小時前就消停了,那些本來就要走的離開了,那些本來就要留下的留了下來。
回來之後,我和羅裡對汽車後座的東西的争吵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羅裡隻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員。
他和别人差不多,知道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我們到底是怎樣的人。
一個搖搖欲墜的悲劇之家。
一群仿佛從漫畫書《卡波》中走出來的男孩子,生活充滿鮮血與野獸。
我們仿佛生來就注定與這些曆史遺留物為伴。
在這一問一答的講述過程中,亨利咧嘴笑了,湯米也開始大笑,他們都說:“還是老樣子啊。
”我們當中的第四位還在睡覺,我離開的這段時間他一直在睡。
至于我那兩個女兒,她們進來之後,也被這些屍骨吓到了,并問道:“爸爸,你為什麼要把這些東西帶回家?” 因為他是個白癡。
我立馬就知道羅裡會這樣想,但他絕不會當着我孩子的面這樣講出來。
至于克勞迪娅·鄧巴——婚前還被稱為克勞迪娅·柯克比的她,搖了搖頭,牽起了我的手。
她很開心,她是那麼開心,我可能又要失控了,但我确信那是因為我倍感欣慰。
欣慰。
這個詞看起來傻裡傻氣,但我選擇這樣純粹又簡潔地把一切都告訴你們,因為這就是我們原本的樣子。
尤其是我本人,因為我現在熱愛這個廚房,以及這裡曾有過的要麼棒極了要麼糟透了的家庭曆史。
我必須要在這裡做這件事。
這裡十分合适。
聽到我所做的記錄被一點點敲到紙上,我很欣慰。
在我面前,有一台破舊的打字機。
它後面是粗糙的木頭桌面。
上面有不配對的撒鹽罐和胡椒罐,還有一堆永遠掃不幹淨的烤面包渣。
大廳的燈光是黃色的,廚房裡的燈光是白色的。
我在這裡坐着,思考着,敲打着。
我猛烈地敲擊,不停地敲擊着。
寫作總是很難,但有話可說的時候會容易一些: 讓我來告訴你關于我們兄弟的事。
關于鄧巴家的第四個男孩,名字叫克萊。
關于他身上所發生的一切。
我們所有人都因他而改變。
[1]疑為作者虛拟的漫畫書。
——編注
“謝謝您,默奇森太太,那些餅幹把我吃撐了,現在還沒緩過勁來呢。
”我又一次打量這幢房子。
它現在像一個打包好的包裹,被放置在陰影中。
“我真的應該上路了。
”我和他們兩個都握了手,“我真不知道該如何感謝你們。
”我開始往前走,打字機被穩穩當當地夾在胳膊下。
默奇森先生可不允許這種事發生。
“喂!”他直截了當地大喊一聲。
我還能怎麼辦呢? 一定存在為什麼會從土裡挖出這兩隻動物的合理解釋,我從用舊的晾衣架下轉過身——他們和我們一樣,用的也是希爾斯·霍伊斯特牌的晾衣架——等着他開口。
然後他說話了。
“夥計,你是不是忘了什麼東西?” 他朝着狗和蛇的骸骨示意。
我就是這樣開車離開的。
那天,在我那輛舊旅行車的後座上,擺着一條狗的骸骨、一台打字機和一條棕伊澳蛇瘦長的脊骨。
大約走到一半,我把車停下來。
我知道有個地方,雖然去那裡要稍微繞一點路,但那裡能提供一張床,能适當地休息一下,但我決定不去那兒了。
我就躺在車裡休息,蛇骨幾乎緊貼着我的脖子。
在我迷迷糊糊地打起瞌睡的時候,我的腦中充滿了故事開始之前的故事——在之前以及一切發生之前,在一個鎮子上的一個荒廢了的後院裡,那條蛇殺死了那隻狗,那隻狗殺死了那條蛇,那時,有一個小男孩,就跪在地上……但之後故事才逐漸展開。
不,現階段,你隻需要知道這些: 我第二天回到了家裡。
我回到了城裡,回到了阿爾切街,在這裡一切确實在發生,并且有許多不同的發展軌迹。
有關我是哪根筋搭錯了才把這隻狗和這條蛇帶回來的争論,在幾個小時前就消停了,那些本來就要走的離開了,那些本來就要留下的留了下來。
回來之後,我和羅裡對汽車後座的東西的争吵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羅裡隻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員。
他和别人差不多,知道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我們到底是怎樣的人。
一個搖搖欲墜的悲劇之家。
一群仿佛從漫畫書《卡波》中走出來的男孩子,生活充滿鮮血與野獸。
我們仿佛生來就注定與這些曆史遺留物為伴。
在這一問一答的講述過程中,亨利咧嘴笑了,湯米也開始大笑,他們都說:“還是老樣子啊。
”我們當中的第四位還在睡覺,我離開的這段時間他一直在睡。
至于我那兩個女兒,她們進來之後,也被這些屍骨吓到了,并問道:“爸爸,你為什麼要把這些東西帶回家?” 因為他是個白癡。
我立馬就知道羅裡會這樣想,但他絕不會當着我孩子的面這樣講出來。
至于克勞迪娅·鄧巴——婚前還被稱為克勞迪娅·柯克比的她,搖了搖頭,牽起了我的手。
她很開心,她是那麼開心,我可能又要失控了,但我确信那是因為我倍感欣慰。
欣慰。
這個詞看起來傻裡傻氣,但我選擇這樣純粹又簡潔地把一切都告訴你們,因為這就是我們原本的樣子。
尤其是我本人,因為我現在熱愛這個廚房,以及這裡曾有過的要麼棒極了要麼糟透了的家庭曆史。
我必須要在這裡做這件事。
這裡十分合适。
聽到我所做的記錄被一點點敲到紙上,我很欣慰。
在我面前,有一台破舊的打字機。
它後面是粗糙的木頭桌面。
上面有不配對的撒鹽罐和胡椒罐,還有一堆永遠掃不幹淨的烤面包渣。
大廳的燈光是黃色的,廚房裡的燈光是白色的。
我在這裡坐着,思考着,敲打着。
我猛烈地敲擊,不停地敲擊着。
寫作總是很難,但有話可說的時候會容易一些: 讓我來告訴你關于我們兄弟的事。
關于鄧巴家的第四個男孩,名字叫克萊。
關于他身上所發生的一切。
我們所有人都因他而改變。
——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