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所有認知過程都是憂郁的(M Proust,1871—1922)
關燈
小
中
大
百戰的将軍深知戰局不測在分秒間,并不驚慌,一邊嚴守岩頂,維持多重炮擊線,用火網控制住前沿陣地,把對手兵力制約在坡底,一邊頻頻急電總戰部。
回電強調固守勿動,等待助援,将軍也明白,隻要自己奮守下去,把南線一半以上的對手兵力牽制在這裡,南方戰場其他人都能趁機喘口氣,重新布局另做打算,将軍為犧牲準備着,就是要用他來制衡早已出現頹象的大局,他也是慨然接受的。
日夜激戰,血流染遍山崗,犧牲空前殘烈。
強大火力暫時遏制了對方的攻勢,卻也消耗了大量的彈藥,而趁看不見的夜裡,善打隐晦戰的對手在荒石草隙間摸索往上移動已經蠶食到坡麓。
勢态出現逆轉,現在一方比的是耐力,一方追趕的是速度,對手在外線可以主動運用時間和空間,靈活有效地進行補整和攻擊,将軍這邊在内線應戰,居高臨下的優勢現在反成為危據山頭的劣勢,而隔山相望幾乎能望見彼此臉目的友軍們,似乎各有心事各懷打算,救援隻在電報的咄咄聲勢上,那該出現的兵隊卻是望穿秋水,不見對方的蹤影。
将軍的主力軍這時和附近支援軍部隊已經分割,而對戰兩方的距離卻越來越接近了。
十一月的辋川水域,指揮部的岩壁都封上了一層冰,室内比地窖還冷,令人不能閉眼休歇。
苦候的将軍明白這仗一旦打長,越對自己不利,善打遊擊戰的對手能靠當地的人力物資就地整休而緻戰力持久不懈,自己這邊拼後勤靠的是鐵路和飛機,鐵路自然到不了山上,而此刻飛機空投次數和投量都跟不上需求。
回避對手高射炮火飛機不敢低飛,兩軍戰場相距太近而空投場有限,不少物資都誤投去了對方軍營,補整方面将軍這邊已經瀕臨衰竭了。
沒有水源的問題這時也嚴重起來,士兵飲水中斷,輕重機槍管的水冷筒裡無水可加,不能冷卻而連續射擊,精良武器失去功能形同廢置。
态勢繼續壞下去,将軍想,與其等對手攻上山嶺,坐以待斃,不如趁他們尚未立足的時際扭轉被動為主動,突圍出去。
總戰部不再堅持遙制,令将軍當機決策,立付實行,然而将軍也明白,隻靠手榴彈和沖鋒槍從山頂往下沖是一條血路,這下下策不到最後是不得輕易執行的。
這時突然收到第十軍的電訊,通知已派出一旅人馬從右翼進援。
将軍以為援軍到底是來了,迅速調出相應兵力引動右側對手,要和援軍裡外合陣并肩一鼓作氣打出個缺口來,但是援隊始終不見現身,而自己的應接隊伍卻是有去無回全數犧牲了。
變化突兀,軍令模棱,進退兩難,情況暧昧詭急,鏖戰不過三天三夜,坐擁重兵的将軍已成為獨守山頭的孤軍。
他不得不痛下決心,命部屬率領小隊各自相機行動,嘗試突圍,然而對手不知怎的又是先知道了動機,迅速調集火力兵力圍堵,越發箍緊了口袋。
拉扯了數回而不成,封鎖線始終不能破,雙方犧牲都很巨大。
這時候,最令人擔心的冬雪,準時又雍容地下起來了。
雪越下越大,日以繼夜,一尺外的頭臉都看不見了,攻防兩方都暫停。
衣食匮缺,士兵們把能有的衣服都穿上了身,衣上加衣,白天晚上都不脫,臃腫地窩踞在戰壕裡像冬眠的野獸。
饑寒造成的頹勢并不下于彈炮造成的,不過雪水倒是解決了沒水的問題。
四周詭異地靜下來,世界凝結在緊張而冷肅的氣氛中,除了發報機嗡嗡地響着。
鉛沉的天地,蒼秃的丘原,冷漠的岩石,陰郁的森林,壕溝縱橫像深切的割痕,堆堆土垛蹲伏着像披着黑衣的幽靈。
峭寒徹骨,士兵背靠背縮卷而坐,用彼此的身體來抵禦寒冷。
皮肉一塊塊凍僵了,手指腳趾綻開了口,瘀紅色的血紋龜裂了幹瘠的皮膚。
雪不停地下着,空投停止,糧食罄盡,士兵們開始殺騾馬,堡壘這邊生起了火堆,烤肉的香味彌漫在寒冷的空氣中。
冬天家裡的庭院也總是架起一爐這樣熱烘的炭火的,他記起節日時辰爐火旁的忙碌和豐腴。
現在這堆火邊圍着的士兵們,還沒來得及洗去身上抗戰的硝煙味,又被送上了内戰的戰場,這些年輕的士兵,有的還隻是十來歲的孩子呢,都是父母生的,多少出生入死,多少埋骨沙場,都回不了家了。
不過餓成青草色的一張張的臉給火一烤,倒又都紅潤起來,期待着烤肉入口的臉上又都現出了無知的快樂笑容,跳躍的火光之前竟有了幾分節日的景象了。
這雪一止,對方發動總攻擊,就是死生的一搏,短暫地快樂一會吧,将軍倒希望這雪下不停了。
2.雪花 時大時小,日以繼夜,在空中挲劃着或密或疏的白色線條的雪,沒有終止的趨勢。
很多年以後,當将軍坐在長安裡的回廊的藤椅中,回想這一場十天的雪,到底是給他帶來了危機還是轉機,害了他還是救了他,給他下出了死,還是生,依舊是讓他思索的問題。
行動停止,世界甯靜,時空凝聚,又是記憶蠢蠢欲動在鎮壓的托塔下,我們來到前述尚未澄清的一個節落,如你猜測,第一夫人的出走。
是的,正是在開拔千重崗的前夕,夫人離家出走了。
要弄清楚這回事,我們不得不從另件事說起。
兩件或許并無關聯卻接踵而至,幾幾乎摧毀了戰争摧不毀的将軍。
是這樣的—— 對第五軍軍長C将軍的臨陣變節,将軍持有不同的看法。
時局混亂人心惶惶,立場路線策略等等都難以厘定,C将軍必定是聽信誤導一時判斷錯誤,并不是真有背叛的意思,将軍是這麼認為的。
這位
回電強調固守勿動,等待助援,将軍也明白,隻要自己奮守下去,把南線一半以上的對手兵力牽制在這裡,南方戰場其他人都能趁機喘口氣,重新布局另做打算,将軍為犧牲準備着,就是要用他來制衡早已出現頹象的大局,他也是慨然接受的。
日夜激戰,血流染遍山崗,犧牲空前殘烈。
強大火力暫時遏制了對方的攻勢,卻也消耗了大量的彈藥,而趁看不見的夜裡,善打隐晦戰的對手在荒石草隙間摸索往上移動已經蠶食到坡麓。
勢态出現逆轉,現在一方比的是耐力,一方追趕的是速度,對手在外線可以主動運用時間和空間,靈活有效地進行補整和攻擊,将軍這邊在内線應戰,居高臨下的優勢現在反成為危據山頭的劣勢,而隔山相望幾乎能望見彼此臉目的友軍們,似乎各有心事各懷打算,救援隻在電報的咄咄聲勢上,那該出現的兵隊卻是望穿秋水,不見對方的蹤影。
将軍的主力軍這時和附近支援軍部隊已經分割,而對戰兩方的距離卻越來越接近了。
十一月的辋川水域,指揮部的岩壁都封上了一層冰,室内比地窖還冷,令人不能閉眼休歇。
苦候的将軍明白這仗一旦打長,越對自己不利,善打遊擊戰的對手能靠當地的人力物資就地整休而緻戰力持久不懈,自己這邊拼後勤靠的是鐵路和飛機,鐵路自然到不了山上,而此刻飛機空投次數和投量都跟不上需求。
回避對手高射炮火飛機不敢低飛,兩軍戰場相距太近而空投場有限,不少物資都誤投去了對方軍營,補整方面将軍這邊已經瀕臨衰竭了。
沒有水源的問題這時也嚴重起來,士兵飲水中斷,輕重機槍管的水冷筒裡無水可加,不能冷卻而連續射擊,精良武器失去功能形同廢置。
态勢繼續壞下去,将軍想,與其等對手攻上山嶺,坐以待斃,不如趁他們尚未立足的時際扭轉被動為主動,突圍出去。
總戰部不再堅持遙制,令将軍當機決策,立付實行,然而将軍也明白,隻靠手榴彈和沖鋒槍從山頂往下沖是一條血路,這下下策不到最後是不得輕易執行的。
這時突然收到第十軍的電訊,通知已派出一旅人馬從右翼進援。
将軍以為援軍到底是來了,迅速調出相應兵力引動右側對手,要和援軍裡外合陣并肩一鼓作氣打出個缺口來,但是援隊始終不見現身,而自己的應接隊伍卻是有去無回全數犧牲了。
變化突兀,軍令模棱,進退兩難,情況暧昧詭急,鏖戰不過三天三夜,坐擁重兵的将軍已成為獨守山頭的孤軍。
他不得不痛下決心,命部屬率領小隊各自相機行動,嘗試突圍,然而對手不知怎的又是先知道了動機,迅速調集火力兵力圍堵,越發箍緊了口袋。
拉扯了數回而不成,封鎖線始終不能破,雙方犧牲都很巨大。
這時候,最令人擔心的冬雪,準時又雍容地下起來了。
雪越下越大,日以繼夜,一尺外的頭臉都看不見了,攻防兩方都暫停。
衣食匮缺,士兵們把能有的衣服都穿上了身,衣上加衣,白天晚上都不脫,臃腫地窩踞在戰壕裡像冬眠的野獸。
饑寒造成的頹勢并不下于彈炮造成的,不過雪水倒是解決了沒水的問題。
四周詭異地靜下來,世界凝結在緊張而冷肅的氣氛中,除了發報機嗡嗡地響着。
鉛沉的天地,蒼秃的丘原,冷漠的岩石,陰郁的森林,壕溝縱橫像深切的割痕,堆堆土垛蹲伏着像披着黑衣的幽靈。
峭寒徹骨,士兵背靠背縮卷而坐,用彼此的身體來抵禦寒冷。
皮肉一塊塊凍僵了,手指腳趾綻開了口,瘀紅色的血紋龜裂了幹瘠的皮膚。
雪不停地下着,空投停止,糧食罄盡,士兵們開始殺騾馬,堡壘這邊生起了火堆,烤肉的香味彌漫在寒冷的空氣中。
冬天家裡的庭院也總是架起一爐這樣熱烘的炭火的,他記起節日時辰爐火旁的忙碌和豐腴。
現在這堆火邊圍着的士兵們,還沒來得及洗去身上抗戰的硝煙味,又被送上了内戰的戰場,這些年輕的士兵,有的還隻是十來歲的孩子呢,都是父母生的,多少出生入死,多少埋骨沙場,都回不了家了。
不過餓成青草色的一張張的臉給火一烤,倒又都紅潤起來,期待着烤肉入口的臉上又都現出了無知的快樂笑容,跳躍的火光之前竟有了幾分節日的景象了。
這雪一止,對方發動總攻擊,就是死生的一搏,短暫地快樂一會吧,将軍倒希望這雪下不停了。
2.雪花 時大時小,日以繼夜,在空中挲劃着或密或疏的白色線條的雪,沒有終止的趨勢。
很多年以後,當将軍坐在長安裡的回廊的藤椅中,回想這一場十天的雪,到底是給他帶來了危機還是轉機,害了他還是救了他,給他下出了死,還是生,依舊是讓他思索的問題。
行動停止,世界甯靜,時空凝聚,又是記憶蠢蠢欲動在鎮壓的托塔下,我們來到前述尚未澄清的一個節落,如你猜測,第一夫人的出走。
是的,正是在開拔千重崗的前夕,夫人離家出走了。
要弄清楚這回事,我們不得不從另件事說起。
兩件或許并無關聯卻接踵而至,幾幾乎摧毀了戰争摧不毀的将軍。
是這樣的—— 對第五軍軍長C将軍的臨陣變節,将軍持有不同的看法。
時局混亂人心惶惶,立場路線策略等等都難以厘定,C将軍必定是聽信誤導一時判斷錯誤,并不是真有背叛的意思,将軍是這麼認為的。
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