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一家(1942)
關燈
小
中
大
在回家的漫長車程中,亨利陷進座位裡,很少說話。
他想象着自己給父母造成的擔心,真的感覺很差。
但他是非去不可的。
所有後果他會自己承擔。
他心裡有種奇怪的、持續的慰藉感,因為他知道他再不會更嚴重地辜負父親了。
不會了。
他還能怎樣令他失望呢?他還能怎樣控制亨利以示懲罰呢? 可是母親。
他擔心她。
他在枕頭上另留了一張紙條給她。
留下這小小的東西,是為了讓她不要擔心——不要太擔心。
他在紙條上告訴她,他要去看望惠子,有個朋友會陪他一起去,如果順利的話,他會在星期天晚上晚一些的時候回到家裡。
他衣櫥上的存錢罐空了,所以她會知道,他有足夠的錢支付路費。
但他長這麼大,從來沒在外面過過夜。
這會讓她非常擔心,尤其是,父親還生着病。
亨利離開西雅圖的時候,曾想象自己與十三歲離家的父親有同樣的感受。
害怕,興奮,又困惑。
對于父親而言,十三歲離家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可是,在心底,亨利卻感到了極大的空虛和傷悲。
現在,在回家的車上,他知道了父親的感受。
傷痛而孤獨——但仍需要去做該做的正确的事。
對父親來說,是助中國的事業一臂之力。
對亨利來說,是助惠子一臂之力。
終于,他和謝爾登在西雅圖的公交車站說了再見。
盡管已經在車上睡了一整天,亨利仍感到筋疲力盡。
“你回家去不會有問題吧?”謝爾登問。
亨利打了個呵欠,點點頭。
謝爾登看着他,擔憂地擡高了眉毛。
“我不會有事的。
”亨利再次向他保證。
謝爾登伸了個懶腰,說道:“謝謝你,先生,祝你今天過得愉快。
”然後提着箱子,沿着南傑克遜街的方向,朝家走去。
亨利向謝爾登保證過不會有事。
但現在,走在通往公寓的台階上,他意識到,這裡不再有家的感覺了。
它好像變小了,更約束人了。
但他知道,他當初就是從這裡離開的。
門沒有鎖。
是個好兆頭。
裡面漆黑一片,靜悄悄的。
他們小小的家裡聞起來總是潮潮的,混雜着蒸飯的味道和父親最愛的駱駝牌香煙燃燒的味道。
母親也抽這種煙,但沒有父親抽得多。
父親病倒後,這件事情上有了變化。
他抽煙的能力消失了,他也失去了抽煙的欲望。
他剩下的意志好像就在于否認亨利的存在和在地圖上關注中國的戰争。
隻有廚房裡的一盞小陶燈還亮着,那是母親許多年前在玉芬工藝商店做的,那時亨利還沒有出世。
在亨利出世前,她過着那樣不同的一種生活。
他很想知道,如果他離開的話,母親會不會回到那樣的生活裡。
燈的旁邊放着一小盤食物,涼了的米飯和鴨肉做的臘腸。
是亨利最愛吃的。
亨利擡頭望去,父母的房門緊閉。
亨利不知道哪一個更讓他驚訝,是母親留下這樣的一頓晚餐給他,還是她沒有坐在這裡等他,準備揪住他的任何一個借口不放。
靜寂得讓人有些發呆。
他抓過一雙筷子,端起那盤食物朝自己的房間走去,把他的小箱子也放在了房間裡。
他往床上看去的時候,發現那裡放着一套巨大的黑色西服,不禁愣了一下,心生疑惑。
地闆上放着一雙棕色皮鞋,看上去大了兩碼。
西服外套的剪裁明明是西式的,口袋上卻有螺旋狀的刺繡圖案,是母親做的——現代,又加了一點東方的風格。
保持現代世界中的一種存在感。
突然他被一個念頭擊中。
父親死了。
亨利長這麼大,從沒穿過這麼好的西服。
他所穿過的最好的衣服是一次又一次穿去雷尼爾小學的那些。
他每隔幾天穿一套,盡全力保持整潔,然後母親會用手洗幹淨這些衣服,然後晾幹,好讓他可以再次穿。
盡管他在學校因為太窮買不起其他的校服而遭到了無情的取笑,可在母親看來,兒子的形象确實是頭等大事。
亨利摸到這套西服的高檔面料時,意識到它不是白色的。
如果他穿着這樣的一套西服去參加父親的中式葬禮,母親肯定會堅持要他這個親生兒子穿上傳統的顔色。
白色才是葬禮的顔色,不是黑色。
這套西服絕對不行。
亨利打開門,走過走廊,來到父母的房間。
他朝裡偷看,看到母親在睡覺,也看到了父親的輪廓。
他還聽到了父親刺耳的呼吸聲,和三天前他離開時比起來,沒有變好也沒有變糟。
父親沒死。
亨利舒了口氣,心中的内疚感減輕了一點,多了點隐約的輕松。
回到自己的房間,亨利坐在床上,看着西服,吃着已經涼了的晚飯。
臘腸是甜味的,很有嚼頭,也很新鮮。
一定是母親在他不在家的時候做的。
嚼到最後一口時,他看到西服外套内側貼胸口袋裡,一個小小的信封露出了一角。
他伸過手去,打開外套。
這衣服看上去對他來說太大了。
這是母親的一貫做法。
不管什麼東西都要為長個子留下富餘。
不管什麼東西都要能穿很久。
他拉出信封,摸着上面的标簽,“中國共同航運公司”——這是一家輪船公司。
亨利不用打開信封就已經知道裡面是什麼了。
是船票——回中國的船票。
“那是給你的。
是我和你的父親給你的。
”母
他想象着自己給父母造成的擔心,真的感覺很差。
但他是非去不可的。
所有後果他會自己承擔。
他心裡有種奇怪的、持續的慰藉感,因為他知道他再不會更嚴重地辜負父親了。
不會了。
他還能怎樣令他失望呢?他還能怎樣控制亨利以示懲罰呢? 可是母親。
他擔心她。
他在枕頭上另留了一張紙條給她。
留下這小小的東西,是為了讓她不要擔心——不要太擔心。
他在紙條上告訴她,他要去看望惠子,有個朋友會陪他一起去,如果順利的話,他會在星期天晚上晚一些的時候回到家裡。
他衣櫥上的存錢罐空了,所以她會知道,他有足夠的錢支付路費。
但他長這麼大,從來沒在外面過過夜。
這會讓她非常擔心,尤其是,父親還生着病。
亨利離開西雅圖的時候,曾想象自己與十三歲離家的父親有同樣的感受。
害怕,興奮,又困惑。
對于父親而言,十三歲離家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可是,在心底,亨利卻感到了極大的空虛和傷悲。
現在,在回家的車上,他知道了父親的感受。
傷痛而孤獨——但仍需要去做該做的正确的事。
對父親來說,是助中國的事業一臂之力。
對亨利來說,是助惠子一臂之力。
終于,他和謝爾登在西雅圖的公交車站說了再見。
盡管已經在車上睡了一整天,亨利仍感到筋疲力盡。
“你回家去不會有問題吧?”謝爾登問。
亨利打了個呵欠,點點頭。
謝爾登看着他,擔憂地擡高了眉毛。
“我不會有事的。
”亨利再次向他保證。
謝爾登伸了個懶腰,說道:“謝謝你,先生,祝你今天過得愉快。
”然後提着箱子,沿着南傑克遜街的方向,朝家走去。
亨利向謝爾登保證過不會有事。
但現在,走在通往公寓的台階上,他意識到,這裡不再有家的感覺了。
它好像變小了,更約束人了。
但他知道,他當初就是從這裡離開的。
門沒有鎖。
是個好兆頭。
裡面漆黑一片,靜悄悄的。
他們小小的家裡聞起來總是潮潮的,混雜着蒸飯的味道和父親最愛的駱駝牌香煙燃燒的味道。
母親也抽這種煙,但沒有父親抽得多。
父親病倒後,這件事情上有了變化。
他抽煙的能力消失了,他也失去了抽煙的欲望。
他剩下的意志好像就在于否認亨利的存在和在地圖上關注中國的戰争。
隻有廚房裡的一盞小陶燈還亮着,那是母親許多年前在玉芬工藝商店做的,那時亨利還沒有出世。
在亨利出世前,她過着那樣不同的一種生活。
他很想知道,如果他離開的話,母親會不會回到那樣的生活裡。
燈的旁邊放着一小盤食物,涼了的米飯和鴨肉做的臘腸。
是亨利最愛吃的。
亨利擡頭望去,父母的房門緊閉。
亨利不知道哪一個更讓他驚訝,是母親留下這樣的一頓晚餐給他,還是她沒有坐在這裡等他,準備揪住他的任何一個借口不放。
靜寂得讓人有些發呆。
他抓過一雙筷子,端起那盤食物朝自己的房間走去,把他的小箱子也放在了房間裡。
他往床上看去的時候,發現那裡放着一套巨大的黑色西服,不禁愣了一下,心生疑惑。
地闆上放着一雙棕色皮鞋,看上去大了兩碼。
西服外套的剪裁明明是西式的,口袋上卻有螺旋狀的刺繡圖案,是母親做的——現代,又加了一點東方的風格。
保持現代世界中的一種存在感。
突然他被一個念頭擊中。
父親死了。
亨利長這麼大,從沒穿過這麼好的西服。
他所穿過的最好的衣服是一次又一次穿去雷尼爾小學的那些。
他每隔幾天穿一套,盡全力保持整潔,然後母親會用手洗幹淨這些衣服,然後晾幹,好讓他可以再次穿。
盡管他在學校因為太窮買不起其他的校服而遭到了無情的取笑,可在母親看來,兒子的形象确實是頭等大事。
亨利摸到這套西服的高檔面料時,意識到它不是白色的。
如果他穿着這樣的一套西服去參加父親的中式葬禮,母親肯定會堅持要他這個親生兒子穿上傳統的顔色。
白色才是葬禮的顔色,不是黑色。
這套西服絕對不行。
亨利打開門,走過走廊,來到父母的房間。
他朝裡偷看,看到母親在睡覺,也看到了父親的輪廓。
他還聽到了父親刺耳的呼吸聲,和三天前他離開時比起來,沒有變好也沒有變糟。
父親沒死。
亨利舒了口氣,心中的内疚感減輕了一點,多了點隐約的輕松。
回到自己的房間,亨利坐在床上,看着西服,吃着已經涼了的晚飯。
臘腸是甜味的,很有嚼頭,也很新鮮。
一定是母親在他不在家的時候做的。
嚼到最後一口時,他看到西服外套内側貼胸口袋裡,一個小小的信封露出了一角。
他伸過手去,打開外套。
這衣服看上去對他來說太大了。
這是母親的一貫做法。
不管什麼東西都要為長個子留下富餘。
不管什麼東西都要能穿很久。
他拉出信封,摸着上面的标簽,“中國共同航運公司”——這是一家輪船公司。
亨利不用打開信封就已經知道裡面是什麼了。
是船票——回中國的船票。
“那是給你的。
是我和你的父親給你的。
”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