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1942)
關燈
小
中
大
“那裡現在是他們的新家。
”亨利說。
一個戴護士披肩的女人搖下一輛藍色轎車的車窗。
“你們倆一定是去營地的。
要乘車嗎?”她問道。
亨利和謝爾登對視了一眼。
有那麼明顯嗎?好像公交車站的每個人都有理由北上。
他們倆一起用力點頭。
“如果你們要乘車,後面的那輛卡車是裝載遊客的。
” 亨利指向一輛巨大的平闆式裝幹草的卡車,上面裝着臨時的長凳和晃晃悠悠的上車踏闆:“那輛卡車?” “就是它。
如果你們要去的話,最好快點,他們不會等太久的。
” 謝爾登碰碰帽子,抓起行李箱,用胳膊肘推了一下亨利:“謝謝你,夫人——我們非常感謝你。
” 他們走到卡車後面,爬了上去,坐到一對修女和一名牧師身邊,他們正在用像是拉丁語的話交談,偶爾夾雜着一些日語對話。
“看上去好像比你想的要容易,”謝爾登說,把箱子放到兩腳間,“也比你想的要大。
” 亨利點點頭,環視四周。
視線所及,他是唯一的亞洲人,更不要說在卡車上。
但他是中國人,中國是美國的盟友——而且他是美國公民。
這必然是有價值的,不是嗎? 朝地平線望去,亨利能看到五英裡外的營地。
一個巨大的石頭煙囪矗立在幹旱的、塵土飛揚的田野上。
這片田野已經展現出了一個小城市的規劃,一切好像都處于建設之中。
即便是從遠處,亨利也能看見那已經搭建起的一排排巨大的建築物框架。
謝爾登也看見了。
“那一定有一千英畝,輕輕松松。
”他說。
亨利不知道那是多大,但是,确實很大。
“你能相信嗎?”謝爾登問,“好像從斯内克河上突然升起了一座城市。
在這麼靠近北部的地方,一切都無比幹旱、貧瘠,現在他們竟然要把所有的人都扔在這裡。
” 亨利瞪着那片不毛之地。
沒有樹,沒有草,沒有花,連低矮的灌木也幾乎沒有,隻是一片勉強維持生存的土地。
防潮紙做成的營房,點綴在幹旱的沙漠上。
還有人。
成千上萬的人——絕大多數好像都在建築物上幹活,或者在田地裡摘棉花、土豆或甜菜。
就連小孩子和老人也在塵土飛揚的犁溝裡弓着身子幹活。
每個人都在積極地勞作。
卡車笨重地駛過一段坑坑窪窪的路面,刹車一陣尖嘯後,卡車嘎吱嘎吱地停住了。
乘客們下車的時候,那些營地工人們被指引向一個方向,探訪者們被指引向另一個方向。
亨利和謝爾登跟着一小群人湧進一間石頭砌成的探訪室。
風吹過來,亨利聞到了空氣中的沙土味道,皮膚也感到了沙粒的摩擦。
這片土地幹旱、令人焦渴,但空氣中有種難以名狀的味道,有香草的味道,還有将要到來的大雨的味道。
來自西雅圖的亨利對這種味道是再熟悉不過了,一場暴風雨就要來了。
在屋裡,他們聽到了一通關于可以和不可以帶進、帶出營地的東西的講話。
像煙和酒,隻能少量帶進去,但像指甲锉這樣明顯無害的東西卻是被禁止的。
“我想,一把巨大的鋼絲鉗是絕對沒可能帶進去的。
”亨利偷偷對謝爾登說,謝爾登隻是點點頭,摸了摸腦袋。
即便一個中國男孩出現在這裡是不太正常的事,但在米尼多卡營來來往往的鬧哄哄的人群中,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
即便是亨利自己也對此感到十分驚訝,他起初還以為自己會被刺刀指着,帶進營地去。
他們怎麼做得到?有成千上萬的囚犯要處理。
每小時都有更多的巴士運來更多的囚犯。
營地還在喘息和蹒跚,尋找它的節奏——帶刺鐵絲網圍欄後的一個正在成長的社區。
“希望你能在我們離開前洗個澡。
”謝爾登看着窗外說道,“因為他們在那邊挖的正是下水道。
” 亨利聞聞自己的袖子,又是汗味又是黴味,和巴士上的味道一樣。
謝爾登用一塊手絹擦着額頭:“再有幾個月的時間,他們才能用上熱水和抽水馬桶。
” 亨利看着在烈日下勞作的那些日本人。
這讓他慶幸自己和謝爾登是在室内排隊。
三十分鐘後,他們才得到許可,以探訪者的身份登了記。
終于,一個檔案管理員查看起營地記錄,看岡部一家是否已經抵達了。
“他們是教友派信徒。
”謝爾登對亨利說,用頭點着工作人員的方向。
“和賣燕麥粥的那個人一樣?” “差不多。
他們反對戰争。
現在,他們自願到營地來,教書,充當護士或是職員——至少我聽說是這樣。
這裡大部分的白人都是教友派信徒。
不過這裡是愛達荷州,所以可能他們中有一些是基督複臨安息日會信徒。
一樣的,我想是這樣。
” 亨利偷看着桌子後面的白種女人。
她看上去像是貝蒂·克羅克——平凡,樸素,愉快。
女人從文件上擡起頭來,微笑着說:“岡部對嗎?他們在這裡。
另外還有很多家叫岡部的,不過我想我找到了你們要找的那家。
” 謝爾登拍拍亨利的肩膀。
“朝前走,去那間探訪室,”她用手指着那邊,“他們會幫助你們完成探訪的。
這個營地組織得像一個城市,有街道和街區。
通常,是用信函和傳呼電話的方法安排探訪的。
電話隻有從中心辦公室才能打出去,否則就會派一個信使去營地的那個區域,貼一張告示在那家人所分配到的營房外面。
” 亨利竭力想跟上她所說的,他眨着眼睛,用手蹭着前額。
“至少要一天的時間。
”她說,“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在臨時的教室裡,大人們在營地裡幹活。
” “幹什麼活?”亨利好奇地問,他想起了在營地外面勞作的那些人。
“就是幹活。
不是收甜菜,就是建築。
女人們也有許多辦公室的活要做。
”她說的時候歎了口氣,回到了面前的那堆文件上。
亨利填了一張探訪惠子的紙條,他們告訴他,惠子住在第1
”亨利說。
一個戴護士披肩的女人搖下一輛藍色轎車的車窗。
“你們倆一定是去營地的。
要乘車嗎?”她問道。
亨利和謝爾登對視了一眼。
有那麼明顯嗎?好像公交車站的每個人都有理由北上。
他們倆一起用力點頭。
“如果你們要乘車,後面的那輛卡車是裝載遊客的。
” 亨利指向一輛巨大的平闆式裝幹草的卡車,上面裝着臨時的長凳和晃晃悠悠的上車踏闆:“那輛卡車?” “就是它。
如果你們要去的話,最好快點,他們不會等太久的。
” 謝爾登碰碰帽子,抓起行李箱,用胳膊肘推了一下亨利:“謝謝你,夫人——我們非常感謝你。
” 他們走到卡車後面,爬了上去,坐到一對修女和一名牧師身邊,他們正在用像是拉丁語的話交談,偶爾夾雜着一些日語對話。
“看上去好像比你想的要容易,”謝爾登說,把箱子放到兩腳間,“也比你想的要大。
” 亨利點點頭,環視四周。
視線所及,他是唯一的亞洲人,更不要說在卡車上。
但他是中國人,中國是美國的盟友——而且他是美國公民。
這必然是有價值的,不是嗎? 朝地平線望去,亨利能看到五英裡外的營地。
一個巨大的石頭煙囪矗立在幹旱的、塵土飛揚的田野上。
這片田野已經展現出了一個小城市的規劃,一切好像都處于建設之中。
即便是從遠處,亨利也能看見那已經搭建起的一排排巨大的建築物框架。
謝爾登也看見了。
“那一定有一千英畝,輕輕松松。
”他說。
亨利不知道那是多大,但是,确實很大。
“你能相信嗎?”謝爾登問,“好像從斯内克河上突然升起了一座城市。
在這麼靠近北部的地方,一切都無比幹旱、貧瘠,現在他們竟然要把所有的人都扔在這裡。
” 亨利瞪着那片不毛之地。
沒有樹,沒有草,沒有花,連低矮的灌木也幾乎沒有,隻是一片勉強維持生存的土地。
防潮紙做成的營房,點綴在幹旱的沙漠上。
還有人。
成千上萬的人——絕大多數好像都在建築物上幹活,或者在田地裡摘棉花、土豆或甜菜。
就連小孩子和老人也在塵土飛揚的犁溝裡弓着身子幹活。
每個人都在積極地勞作。
卡車笨重地駛過一段坑坑窪窪的路面,刹車一陣尖嘯後,卡車嘎吱嘎吱地停住了。
乘客們下車的時候,那些營地工人們被指引向一個方向,探訪者們被指引向另一個方向。
亨利和謝爾登跟着一小群人湧進一間石頭砌成的探訪室。
風吹過來,亨利聞到了空氣中的沙土味道,皮膚也感到了沙粒的摩擦。
這片土地幹旱、令人焦渴,但空氣中有種難以名狀的味道,有香草的味道,還有将要到來的大雨的味道。
來自西雅圖的亨利對這種味道是再熟悉不過了,一場暴風雨就要來了。
在屋裡,他們聽到了一通關于可以和不可以帶進、帶出營地的東西的講話。
像煙和酒,隻能少量帶進去,但像指甲锉這樣明顯無害的東西卻是被禁止的。
“我想,一把巨大的鋼絲鉗是絕對沒可能帶進去的。
”亨利偷偷對謝爾登說,謝爾登隻是點點頭,摸了摸腦袋。
即便一個中國男孩出現在這裡是不太正常的事,但在米尼多卡營來來往往的鬧哄哄的人群中,幾乎沒有人注意到他。
即便是亨利自己也對此感到十分驚訝,他起初還以為自己會被刺刀指着,帶進營地去。
他們怎麼做得到?有成千上萬的囚犯要處理。
每小時都有更多的巴士運來更多的囚犯。
營地還在喘息和蹒跚,尋找它的節奏——帶刺鐵絲網圍欄後的一個正在成長的社區。
“希望你能在我們離開前洗個澡。
”謝爾登看着窗外說道,“因為他們在那邊挖的正是下水道。
” 亨利聞聞自己的袖子,又是汗味又是黴味,和巴士上的味道一樣。
謝爾登用一塊手絹擦着額頭:“再有幾個月的時間,他們才能用上熱水和抽水馬桶。
” 亨利看着在烈日下勞作的那些日本人。
這讓他慶幸自己和謝爾登是在室内排隊。
三十分鐘後,他們才得到許可,以探訪者的身份登了記。
終于,一個檔案管理員查看起營地記錄,看岡部一家是否已經抵達了。
“他們是教友派信徒。
”謝爾登對亨利說,用頭點着工作人員的方向。
“和賣燕麥粥的那個人一樣?” “差不多。
他們反對戰争。
現在,他們自願到營地來,教書,充當護士或是職員——至少我聽說是這樣。
這裡大部分的白人都是教友派信徒。
不過這裡是愛達荷州,所以可能他們中有一些是基督複臨安息日會信徒。
一樣的,我想是這樣。
” 亨利偷看着桌子後面的白種女人。
她看上去像是貝蒂·克羅克——平凡,樸素,愉快。
女人從文件上擡起頭來,微笑着說:“岡部對嗎?他們在這裡。
另外還有很多家叫岡部的,不過我想我找到了你們要找的那家。
” 謝爾登拍拍亨利的肩膀。
“朝前走,去那間探訪室,”她用手指着那邊,“他們會幫助你們完成探訪的。
這個營地組織得像一個城市,有街道和街區。
通常,是用信函和傳呼電話的方法安排探訪的。
電話隻有從中心辦公室才能打出去,否則就會派一個信使去營地的那個區域,貼一張告示在那家人所分配到的營房外面。
” 亨利竭力想跟上她所說的,他眨着眼睛,用手蹭着前額。
“至少要一天的時間。
”她說,“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在臨時的教室裡,大人們在營地裡幹活。
” “幹什麼活?”亨利好奇地問,他想起了在營地外面勞作的那些人。
“就是幹活。
不是收甜菜,就是建築。
女人們也有許多辦公室的活要做。
”她說的時候歎了口氣,回到了面前的那堆文件上。
亨利填了一張探訪惠子的紙條,他們告訴他,惠子住在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