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1942)

關燈
推給亨利。

    亨利拿起來,還是向她道了謝。

     他把胸章和那張紙條一起放進衣袋裡。

    “好了,走吧。

    ”他對惠子說。

     回家路上,惠子目光空洞地瞪着前方。

    她的驚喜所帶來的歡愉好像氦氣球一樣爆炸了——聲音大而尖厲,除了一條軟塌塌的繩子之外,什麼也沒剩下。

    亨利拿着唱片,竭盡全力想讓她平靜下來:“謝謝你,這是一個絕妙的驚喜。

    這是我收到過的最好的禮物。

    ” “我沒有體會到給予或是感激。

    隻有憤怒。

    ”惠子說,“我在這裡出生,我甚至不會說日語。

    可是,無論我去哪裡,所有的人……他們恨我。

    ” 亨利擠出一個微笑,在她面前揮動唱片,遞給她。

    他看到,唱片讓她忘掉了一點不快。

    “謝謝你。

    ”她說。

     他們邊走,她邊看唱片。

    “我以為我習慣了學校裡的嘲弄。

    無論如何,我爸爸說,他們隻是不懂事的孩子,他們會欺負弱小的男孩和小姑娘,而不管他們是從哪個社區來的。

    我們作為日本人或者中國人,隻是讓這樣的質問變得更容易些——我們是易攻擊的目标。

    但離家這麼遠,在成年人的社區……” “你以為成年人的行為會不一樣。

    ”亨利補充完了她的話,他從自己的經曆中已經了解到,有時候,成年人隻會更惡劣。

    惡劣得多。

     至少我們還有張這唱片,亨利想。

    它會讓你想起一個地方,在那裡,人們似乎不在意你的樣子,你在哪裡出生,或是你的家人來自哪裡。

    音樂響起的時候,無論你姓阿伯内西還是安茹、孔或是小林,似乎都不會有任何區别。

    無論如何,他們有音樂來證明這一點。

     在回家的路上,亨利和惠子就誰來保管這張唱片起了争執。

     “這是我給你的禮物。

    即便你現在不能播放它,也應該由你來保管。

    總有一天你可以播放它的。

    ”她堅持道。

     亨利認為應該由惠子保管,因為她有留聲機,可以播放這張新的黑膠唱盤。

     “另外,”他争論說,“我母親總在家裡,我不确定她是不是贊成——因為我父親不喜歡現代音樂。

    ” 最後,惠子妥協了,接受了唱片。

    因為她的父母喜歡爵士樂,也因為她意識到如果他們還不回家,就太晚了。

     他們盡可能快地沿着景色秀麗的碼頭海岸區往前走,腳下偶爾踩到人行道上散落的蛤蜊殼。

    在空中盤旋的海鳥把整個的貝殼扔到路面上摔裂開來,這樣,它們就可以俯沖下來,享用殼裡那濕軟的、香噴噴的肉了。

    亨利覺得那些四下濺開的貝類生物很讓人惡心。

    他小心翼翼地繞過肮髒的地方,以至于有些分心了,沒有注意到輪渡碼頭附近的那隊士兵。

     他和惠子走到碼頭北側的時候被攔住了去路,和他們一樣的還有一些汽車和在人行道上亂轉的一些人。

    大部分人好奇大于氣憤,有幾個看上去還挺高興。

    亨利不知道這場騷亂是怎麼回事。

     “一定是遊行,我想。

    希望是這樣。

    ”亨利說。

    “我熱愛遊行。

    海洋節的遊行比主幹道上舉行的中國新年遊行還要棒。

    ” “今天幾号?”惠子問,她把唱片遞給亨利,取出放在書包裡的速寫本,坐到路沿上,開始用鉛筆畫眼前的場景。

    那裡有一隊身着軍裝的士兵,肩上挂着帶刺刀的來複槍。

    他們看上去幹淨利落、客氣、有禮貌。

    還很能幹,亨利想。

    後面是停泊在碼頭的科霍羅肯号輪渡,随着普吉特灣冰涼的墨綠色潮頭的漲落,幾乎不為人察覺地移動着。

     亨利琢磨着:“3月30号——據我所知不是什麼節日。

    ” “他們為什麼在這裡?那是班布裡奇島的輪渡,對嗎?”惠子迷惑地用鉛筆敲着自己的面頰。

     亨利同意她的看法。

    他低頭去看惠子畫的畫,心裡對她更佩服了。

    她很優秀。

    不隻是優秀,她真的很有天分。

     然後他們聽到了汽笛聲。

     “一定是開始了。

    ”亨利說。

    朝四周望去,他看到街道兩旁站了更多的人,都一動不動,好像在等一盞壞掉的紅燈變成綠燈。

     又是一聲汽笛聲,輪渡上開始走下長長的隊伍。

    亨利聽到鞋子踏在金屬舷梯上發出的有節奏的叮叮當當聲。

    他們排着整齊的隊伍穿過街道,朝南走去——去哪兒呢,亨利猜不到。

    他隻能看出他們是在朝着唐人街或是日本城的方向走去。

     隊伍無窮無盡。

    隊伍裡有抱着小孩子的母親。

    老人們步履蹒跚,跌跌撞撞跟着隊伍,往同樣的方向走去。

    十幾歲的孩子們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