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1986)

關燈
亨利從報紙上擡起頭,看到馬蒂和他的未婚妻薩曼莎在窗外揮手,于是微笑起來。

    他們走進巴拿馬旅館地下室的這個小小的茶室,門口挂着的佛鈴響了起來。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流連日本茶室的?”馬蒂為薩曼莎拉開一把黑色的藤椅,問道。

     亨利滿不在乎地折起報紙:“我是這裡的常客。

    ”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馬蒂問,不是一點半點的驚訝。

     “從上個星期開始。

    ” “那你一定是翻開了全新的‘一葉’。

    這對我來說真是新聞。

    ”馬蒂轉向薩曼莎,“老爸從不會來這兒。

    說實話,他憎恨到這片社區來,特别是從這裡到神戶公園——就在那個新劇院外面,叫作日本官——” “是日本館劇院。

    ”亨利糾正他。

     “沒錯,就是那個地方。

    我以前常常說老爸是個‘懼日症患者’——這個詞的意思是,害怕所有關于日本的事物的人。

    ”馬蒂邊說,邊故作害怕地揮動着手。

     “為什麼?”薩曼莎問道,聽上去,她好像認為馬蒂是在開玩笑或是嘲弄父親。

     女服務員端來一壺新沏的茶,馬蒂為父親和薩曼莎都斟了一杯。

    亨利也為馬蒂斟了一杯。

    這是亨利所堅持的一個傳統——永遠不為自己斟茶;隻要為其他人斟茶,他也會為你效勞。

     “老爸的老爸,我的祖父,是一個狂熱的傳統主義者。

    他就像中國的法拉坎[1],但他在這裡很有名。

    他為擊退日本人籌錢。

    你知道嗎,在整個太平洋戰争中,他一直在援助中國北方的戰争。

    在那時候,這可是大事,是吧,老爸?” “那,是,保守的提法。

    ”亨利雙手捧着小小的茶杯,啜了口茶說道。

     “老爸在成長期間,從未得到過前去日本城的許可。

    那裡是禁區。

    如果他帶着芥末味回到家中,就會被踢出家門,或者發生其他諸如此類的瘋狂事情。

    ” 薩曼莎看上去被激起了興趣:“那就是你永遠不來這裡,不來日本城的原因嗎——因為你的父親?” 亨利點點頭:“那時候跟現在不一樣。

    1882年左右,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不再允許華人移民美國。

    那是個就業競争殘酷的時代。

    像我父親這樣的華人勞工已經習慣了努力工作,而隻掙少得可憐的一點錢——這樣的情況是如此普遍,以至于當地漁場新增罐裝機時,人們幹脆把那些機器叫作‘鋼鐵中國佬’。

    但當地的産業仍需要廉價勞動力,于是他們繞過了那個排外的法案——允許日裔勞工到美國來。

    不僅是工人,還有‘照片新娘’[2]。

    日本城就這樣繁榮起來,而唐人街則一直不景氣。

    我父親憎恨這一切——而這時,日本開始侵略中國——” “可後來呢?”她問道,“在你長大以後——在他去世以後呢?你是不是感覺好像所有的賭注都已經輸掉,可以我行我素、肆無忌憚了?知道嗎,我就是那樣的。

    要是有誰禁止我做什麼事的話,那隻會讓我變得更狂熱,哪怕我壓根不知道該從哪裡着手。

    ” 亨利看看兒子——馬蒂他正在等着一個連他都沒有問過的問題的答案。

     “在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國際區的大部分地方都曾是日本城。

    所以,我父親禁止我涉足的,是很大的一片地方。

    那讓我感到一種——”亨利斟酌着用詞,“一種神秘。

    經過這麼些年,那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時,把房産出售給非白種人是不合法的,但某些特定區域除外。

    國際區裡甚至還有意大利移民、猶太人、黑人的社區——事實就是如此。

    所以,在日本人被帶走後,所有這些非日本人搬了進去。

    那就好比,你想要進某一個酒吧去喝酒,可當你終于年滿二十一歲的時候,酒吧卻已改成了花店。

    已經物是人非。

    ” “所以你就不想去了?”馬蒂問道,“在被禁止了那麼多年之後?當你終于有機會去的時候,你還是不想去逛逛,哪怕就看一看?” 亨利給薩曼莎添了些茶,皺起眉頭:“哦,我可沒那麼說。

    ” “可你說那裡變了——” “确實變了。

    但我還是想去。

    ” “那麼你為什麼沒去?為什麼拖到現在?”薩曼莎問道。

     亨利終于推開他的茶杯,用手指敲打着玻璃桌面。

    他長長籲出一口氣,似乎打算展示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就像是一個黑暗的舞台上,大幕緩緩拉開,燈光漸漸亮起。

    “我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