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落陰
關燈
小
中
大
個,她忍住自己才沒說出:是,好的,我會把她從名單删除。
但後來她确實秘密地這樣做了。
于是,那個黃昏,如去年在馬倫巴,雖然她不确定那成為時光中某種療傷舊照片,某種過于明亮過于甜蜜的缫絲之屋,那裡頭銀光閃閃千絲萬縷縛纏住的最初時刻:我自己,或我最珍愛的,或即使在最狼狽糟透了的境遇也不願拿出來被别人亵渎的,究竟是那天的客廳(他父親徹底垮掉之前曾按着那些美國雜志或美國影集裡的美國人家屋蓋的許多棟一模一樣的大房子裡其中的一棟),還是那仙女退駕變回十歲小女孩和她們一共八個女生瘋玩在一塊的羅璧玲(而不是那個後來不斷變貌成性感女星、諧星,在屏幕大講黃色笑話、名人八卦,或另一個美豔女星好友在衣櫃自殺時跳出來斥責其男友的那個)? 她們圍着那青花鯉魚缸如夜空繁星的蓮花霓虹燈,她父親從菲律賓托人運來的大型裸女木雕和一些木刻畫,像地獄變的布景矗立在四周。
她母親親自下廚燒了許多拿手的江浙菜,雖然她們模仿(仍是美國電影裡的靈感)老外宴會弄成Buffet的形式,一個叫阿珠的女傭發給每個女孩一人一張碟子、一副筷子叉刀,餐後還有冰淇淋和水果呢。
這期間她母親出來(當然穿着一身旗袍)笑吟吟地招呼了大家一陣,但似乎有意識把那晚女主人的儀杖交在她手上,待了沒一會就進去了。
隻有在一個瞬間,她母親印證了即使混在一群同齡女孩間(她母親親昵地稱她們:唉耶這些瘋丫頭),那羅璧玲仍有辦法讓一個大人被她不自覺吸引的魔力光焰。
她母親進去前,轉身走到那其實已和她們玩得發絲松亂、臉頰通紅、兩眼晶晶發亮的小公主前蹲下: “你就是羅璧玲吧?真漂亮。
你知道,我們家小三當年和你是在同一間醫院生的噢,大約是我出院那天,恰好你媽進去生你。
所以過兩天就是你生日對不對?” 那時的她說不清是虛榮、羞辱或嫉妒。
連她母親這樣一個大美人,都被她帶來的這個小女友(但羅璧玲其實私下一次和她講心底話的交情也沒有)動搖了大人所有優勢該保持的驕矜、含蓄與從容,但現在那優勢全跑到那和她一樣十歲的精緻女孩身上。
她們像兩隻真正的純種母貓嗅聞彼此身上的氣味,爪子藏在肉墊裡。
她母親居然像在大人社交場子遇到某個姿色風華壓倒群芳的美女,用一種迂回的、讨好的,但又綿裡藏針的複雜世故向這顆充滿放射性元素的貴金屬寶石放電。
而她被晾在一旁。
那天晚上,更晚之後,當切完蛋糕、唱完生日歌,所有小女孩被她們的父母或司機陸續接走,她在自己的書房拆着那些黏着鍛帶、精美包裝的禮物:她不記得其他那些禮物了,不外乎是日記本、進口少女卡通鉛筆盒、洋娃娃或絨毛小熊……當然公主陛下的禮物被她拖延至最後。
那像是一個便當盒心不在焉用其他尋常配菜将米飯消耗清空,隻剩最後一塊夢幻逸品的獅子頭、京都子排或蔥燒鲫魚,十歲少女懵懂掌握的俄延最後高潮的小伎倆,所有的味蕾和感官全等在那一刻歡愉地全面地打開,隻為了不放過每一微末細節地消化溶蝕那麼稀罕的、小小的恩寵。
拆開的層瓣蕊心有一股白雪公主泡泡糖的甜香味,那是一支遠超出這年齡小女生半遊戲不當真社交行情的帕克銀質龜殼凸紋鋼筆,紅絨布襯墊筆盒還附了一小盒墨盒,完全的壓倒、震懾以及公主之儀仗派頭。
幾天後,換作羅璧玲邀請她參加她的生日派對,一個秘密的、降尊纡貴的城堡入場券。
邀請的同時,那瓷娃娃一般美麗的臉不忘提醒她那個她們之間不得逾越的差異: “我家可不是随便能來的。
” 确實當天除她之外被挑選的另兩個女生,完全是她不熟識的大女孩,不是每天早晨校車裡的任一張熟面孔,甚至不确定是否和她們同一所小學,她記憶中那也是和羅璧玲同等家世的天鵝類女孩:漂亮、冰冷、用對大人世界的嘲谑展示自己高于同齡者的智力。
事實上她并不真正記得那晚在那真正的豪宅中所見,那一切使她的生活,她父親蓋的房子,她母親的優雅美麗,所有皆成為赝品的純質的櫥窗。
那深色的長桧木條地闆,那挑高大廳古典弧形回旋梯,客廳中央一台掀蓋大腹的演奏型鋼琴(羅璧玲說是斯坦威的古董琴),巨幅的蓮澤畔裸體女神召喚一勁裝騎士的油畫,石磚壁爐上的陶瓶和石裔希臘人頭,一整牆壁從非洲、日本、巴厘島、捷克……世界各地帶回來的人臉狐狸臉羅刹臉女神臉的木雕面具,像宮廷一般的豪華水晶吊燈……她記得她曾問羅璧玲我們可以上二樓去玩嗎?小公主一臉肅穆地說: “不行。
我哥在樓上,他在寫詩。
我們不能吵到他。
”那似乎是她僅餘的,關于真實世界裡那個自己依稀、渺小的回憶。
但那些畫面,其實也不過是與真實脫節的,一幢豪華的大房子和裡頭臉孔透明得淡藍色微血管隐隐浮現的一群美少女。
那個世界,像極了她後來在這旅館房間,每晚打發時間上網進去的那個Vlog世界:那些唯美漫畫制服美少女,她們穿着洛麗塔公主裝、馬甲、宮廷武士黃金铠甲墊肩及護腕、搭配誘惑的短裙與吊帶襪。
像是《奴隸市場》或《CG美女誘惑》這些成人卡通。
她們的頭發,像發出紫光、紅光、綠光、金黃光各種深海魚群的鱗片,總是飄散着并熠熠發光。
這些少女唯一讓人心裡不安的,便是為何每個皆長腿、大奶,但卻有一雙無辜嬰孩渴愛卻必然被男人之性施暴時将童女被奸淫之新鮮芬芳與柔嫩事物被捏破(像生蚝的薄膜在口腔中被咬破之瞬,像葡萄、櫻桃、吹彈欲破的奶酪這些陳腐的象征)的戲劇性提拉至最高。
她心驚膽跳地錯覺着,這些漫畫女孩,像是某種邪惡的人體工程,把她少女時期那些女孩的頭(那個狀态下包括十歲的羅璧玲在内的女孩們的靈魂、感性、純潔的原型)截斷,接上一具具生物年齡要大上十歲的青春女體。
這些吊帶襪夢幻少女簡直全是惡魔的女兒。
她們像一座巨塔(如果這個世界真實就是一座機械狂人打造的巨塔)建築核心,一座巨大玻璃圓柱體标本瓶裡浸泡的,最柔軟易碎的神物。
那些圖畫中确實不乏一兩張豔異又巴洛克風,某具被謀殺的,但同樣睜着受驚小動物大眼的美少女屍體,浸泡在古董浴缸裡的美麗胴體。
天哪,那幾乎是她童年那些貴族女孩原本該在某一平行宇宙被送進的色情集中營。
她們被禁锢保護着不與外面世界的病菌空氣接觸,在那所女子高校裡,所有的少女們全近乎裸身穿着AV版制服形意之性感小圍裙,不,其實隻是一塊遮不太住她們漂亮屁股和胸部,側邊春光全露的系帶遮羞浴巾,加一個水兵領罷了。
或是裡面一絲不挂的女仆裝。
當然那是她不該闖入的秘密世界(她确疑惑了一陣,用那麼精巧唯美的細節打造這個繁複色情烏托邦的人,他的腦袋裡裝着的是怎樣的一個小宇宙?)。
這些美少女漫畫一旁的搜尋關鍵詞是:可愛、自拍、美女、美眉、寫真、性感、熱舞、夜店、辣妹、漂亮、美腿、正妹、視訊、火辣、脫衣、誘惑、挑逗。
她距離這個植株分類區所湊集的森林何其遙遠。
那些色情卡通之外的真實少女,在Vlog琳琅如集郵冊的每一小枚郵票畫框裡,穿着與那些漫畫少女相比寒碜便宜許多的性感辣妹裝:薄紗睡衣、奶罩三角褲,賣力地熱舞,或在一看就是廉價汽車旅館的房間床上擺AV女優的撩人姿勢。
那種粗俗與貧窮感讓她不忍卒睹。
有一個奇怪的類型深深吸引着她。
那是将諸多外國名媛女星的穿幫之瞬剪輯在一塊:熱淚盈眶的桑德拉.布洛克在她的演唱會向觀衆深深一揖于是垂在前胸的兩顆奶頭被一覽無遺;一個整人綜藝節目水從攝影棚上方沖灌下來時,效果出奇地把還不知發生什麼事的女星的比基尼胸罩沖掉;高空彈跳時在橋下被纖維繩上下扯甩,罩衫下翻露出白晳奶子卻無能為力将它們塞回小可愛的年輕女星;美麗的模特兒走秀轉身之瞬那孔雀後尾般無比高貴的钴藍薄紗禮服被高跟鞋踩到,褪下時裡頭竟是秃雞般的肉色内衣妹;或是充滿野性力量的黑人女歌手,在忘我揮舞二頭肌手臂時,舞台裝的遮胸處掉下,她注意到那原先如獵豹般立體的鼻翼、殘忍而美麗的嘴廓,在那一瞬突然無比柔和與無助…… 她想,“穿幫”這件事不光是這些名女人的奶頭有多美,那裡面自然有一種對他人災難的狂歡。
即使那隻是具體而微的災難縮影:羞恥,不知所指,奶頭在一種不夠高雅、沒有昂貴排場托襯的意外狀态下,醜醜地展示給大衆。
很多年後她(同樣是上網)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這樣一段絢麗的描述: 一九三一年日本人把哨船頭街改為日新町、義重町,開始了有鈴蘭燈道的基隆銀座時代,每當華燈初上時,男男女女随着叮當馬車,在燒酒和料理的互動中,在歌舞晃動與摩肩接踵之中,帶出無數紅塵情事,也留下不少世間至情的傳奇,在當時基隆座戲院看黑白辯士默片、在基隆劇場觀賞歌舞演藝、在相撲場觀賞力士搏藝、在公會堂高談港市發展、在基隆俱樂部參與商會藝文活動、在武德殿練習劍道與柔道搏技、在憲兵隊府前觀看衛哨換交步禮、在基隆市役所洽公、在參議巷看社會輿論公報、在基隆港内競渡抓鴨、在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參拜天照大神祈福、在久寶寺參佛祈福、在台灣銀行買彩券……從皮亞諾(鋼琴)到華爾茲、從魚闆壽司到味噌湯、從燒番薯到紅豆餅、從吳服(和服)到西米樂(西裝)、從人力車到福特蒸汽車、從油燈籠柱到鈴蘭燈柱…… (《哨船頭街報》第四期,吳孟潔) 也許該讓這座西夏旅館的創造者看看這一篇文字,她不敢相信這一幅繁織錯繡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她小時候躲在她父親的大房子鮮少接觸的斜坡下的世界。
當然那一片繁華盛景早在一九四七年那次港口登陸二十七師的街道火網屠殺而黯沒成空荒之街。
所有的哨船頭人皆懷着仇恨與屈辱躲回那些歐式建築騎樓的陰影裡。
但原來的那個熙來攘往的港邊樂園,不正是這座旅館想打造卻無力實現的烏托邦?當時為何要将之火燒、鏟平、灰飛、煙滅? 當然,像她這個年紀的人,自然或多或少都讀過幾本關于人造人或結合了基因而成瘋狂計劃與集中營意象的反烏托邦小說: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末世男女》、石黑一雄的《别讓我走》、MichelHouellebecq的《一座島嶼的可能性》,或是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更别提PhilipK.Dick的《銀翼殺手》和《AI人工智能》,對她而言,這些小說才像是真正的小說:既非僅憑追憶不存在事物之執拗狂熱而将虛空中的死物硬生生如搭一座火柴盒城堡那樣巨細靡遺裡外兼顧地矗立在一片曠野中,也非以語言為幻術讓一群裝模作樣的人(在妓院裡?在旅館裡?在機場候客大廳?在醫院裡?在pub裡?在晚餐桌上?或在男生宿舍精神病院捷運地鐵渡輪上回轉壽司吧台或海邊的豪宅?)拼命說話拼命說話,讓他(她)們的心機、教養、壓抑的性欲、嫉妒、嫌貧愛富像花園圍籬的帶刺薔薇叢愈長愈密,塞滿所有的空間…… 那些寄宿學校裡時刻一到便要被送進醫院切下(捐贈)他們體内的肝髒腎髒甚至心髒的“器官人”;那些不知人類曆史(或曰人造人史前史)的複制人;它們單純良善迷惘,有一種水中魚群或失聰之人的緩慢,在感性和表達細微情緒反應時像她少女時在火車站看見三個憲兵穿着釘了鐵鞋跟的長筒靴目不斜視地走路
但後來她确實秘密地這樣做了。
于是,那個黃昏,如去年在馬倫巴,雖然她不确定那成為時光中某種療傷舊照片,某種過于明亮過于甜蜜的缫絲之屋,那裡頭銀光閃閃千絲萬縷縛纏住的最初時刻:我自己,或我最珍愛的,或即使在最狼狽糟透了的境遇也不願拿出來被别人亵渎的,究竟是那天的客廳(他父親徹底垮掉之前曾按着那些美國雜志或美國影集裡的美國人家屋蓋的許多棟一模一樣的大房子裡其中的一棟),還是那仙女退駕變回十歲小女孩和她們一共八個女生瘋玩在一塊的羅璧玲(而不是那個後來不斷變貌成性感女星、諧星,在屏幕大講黃色笑話、名人八卦,或另一個美豔女星好友在衣櫃自殺時跳出來斥責其男友的那個)? 她們圍着那青花鯉魚缸如夜空繁星的蓮花霓虹燈,她父親從菲律賓托人運來的大型裸女木雕和一些木刻畫,像地獄變的布景矗立在四周。
她母親親自下廚燒了許多拿手的江浙菜,雖然她們模仿(仍是美國電影裡的靈感)老外宴會弄成Buffet的形式,一個叫阿珠的女傭發給每個女孩一人一張碟子、一副筷子叉刀,餐後還有冰淇淋和水果呢。
這期間她母親出來(當然穿着一身旗袍)笑吟吟地招呼了大家一陣,但似乎有意識把那晚女主人的儀杖交在她手上,待了沒一會就進去了。
隻有在一個瞬間,她母親印證了即使混在一群同齡女孩間(她母親親昵地稱她們:唉耶這些瘋丫頭),那羅璧玲仍有辦法讓一個大人被她不自覺吸引的魔力光焰。
她母親進去前,轉身走到那其實已和她們玩得發絲松亂、臉頰通紅、兩眼晶晶發亮的小公主前蹲下: “你就是羅璧玲吧?真漂亮。
你知道,我們家小三當年和你是在同一間醫院生的噢,大約是我出院那天,恰好你媽進去生你。
所以過兩天就是你生日對不對?” 那時的她說不清是虛榮、羞辱或嫉妒。
連她母親這樣一個大美人,都被她帶來的這個小女友(但羅璧玲其實私下一次和她講心底話的交情也沒有)動搖了大人所有優勢該保持的驕矜、含蓄與從容,但現在那優勢全跑到那和她一樣十歲的精緻女孩身上。
她們像兩隻真正的純種母貓嗅聞彼此身上的氣味,爪子藏在肉墊裡。
她母親居然像在大人社交場子遇到某個姿色風華壓倒群芳的美女,用一種迂回的、讨好的,但又綿裡藏針的複雜世故向這顆充滿放射性元素的貴金屬寶石放電。
而她被晾在一旁。
那天晚上,更晚之後,當切完蛋糕、唱完生日歌,所有小女孩被她們的父母或司機陸續接走,她在自己的書房拆着那些黏着鍛帶、精美包裝的禮物:她不記得其他那些禮物了,不外乎是日記本、進口少女卡通鉛筆盒、洋娃娃或絨毛小熊……當然公主陛下的禮物被她拖延至最後。
那像是一個便當盒心不在焉用其他尋常配菜将米飯消耗清空,隻剩最後一塊夢幻逸品的獅子頭、京都子排或蔥燒鲫魚,十歲少女懵懂掌握的俄延最後高潮的小伎倆,所有的味蕾和感官全等在那一刻歡愉地全面地打開,隻為了不放過每一微末細節地消化溶蝕那麼稀罕的、小小的恩寵。
拆開的層瓣蕊心有一股白雪公主泡泡糖的甜香味,那是一支遠超出這年齡小女生半遊戲不當真社交行情的帕克銀質龜殼凸紋鋼筆,紅絨布襯墊筆盒還附了一小盒墨盒,完全的壓倒、震懾以及公主之儀仗派頭。
幾天後,換作羅璧玲邀請她參加她的生日派對,一個秘密的、降尊纡貴的城堡入場券。
邀請的同時,那瓷娃娃一般美麗的臉不忘提醒她那個她們之間不得逾越的差異: “我家可不是随便能來的。
” 确實當天除她之外被挑選的另兩個女生,完全是她不熟識的大女孩,不是每天早晨校車裡的任一張熟面孔,甚至不确定是否和她們同一所小學,她記憶中那也是和羅璧玲同等家世的天鵝類女孩:漂亮、冰冷、用對大人世界的嘲谑展示自己高于同齡者的智力。
事實上她并不真正記得那晚在那真正的豪宅中所見,那一切使她的生活,她父親蓋的房子,她母親的優雅美麗,所有皆成為赝品的純質的櫥窗。
那深色的長桧木條地闆,那挑高大廳古典弧形回旋梯,客廳中央一台掀蓋大腹的演奏型鋼琴(羅璧玲說是斯坦威的古董琴),巨幅的蓮澤畔裸體女神召喚一勁裝騎士的油畫,石磚壁爐上的陶瓶和石裔希臘人頭,一整牆壁從非洲、日本、巴厘島、捷克……世界各地帶回來的人臉狐狸臉羅刹臉女神臉的木雕面具,像宮廷一般的豪華水晶吊燈……她記得她曾問羅璧玲我們可以上二樓去玩嗎?小公主一臉肅穆地說: “不行。
我哥在樓上,他在寫詩。
我們不能吵到他。
”那似乎是她僅餘的,關于真實世界裡那個自己依稀、渺小的回憶。
但那些畫面,其實也不過是與真實脫節的,一幢豪華的大房子和裡頭臉孔透明得淡藍色微血管隐隐浮現的一群美少女。
那個世界,像極了她後來在這旅館房間,每晚打發時間上網進去的那個Vlog世界:那些唯美漫畫制服美少女,她們穿着洛麗塔公主裝、馬甲、宮廷武士黃金铠甲墊肩及護腕、搭配誘惑的短裙與吊帶襪。
像是《奴隸市場》或《CG美女誘惑》這些成人卡通。
她們的頭發,像發出紫光、紅光、綠光、金黃光各種深海魚群的鱗片,總是飄散着并熠熠發光。
這些少女唯一讓人心裡不安的,便是為何每個皆長腿、大奶,但卻有一雙無辜嬰孩渴愛卻必然被男人之性施暴時将童女被奸淫之新鮮芬芳與柔嫩事物被捏破(像生蚝的薄膜在口腔中被咬破之瞬,像葡萄、櫻桃、吹彈欲破的奶酪這些陳腐的象征)的戲劇性提拉至最高。
她心驚膽跳地錯覺着,這些漫畫女孩,像是某種邪惡的人體工程,把她少女時期那些女孩的頭(那個狀态下包括十歲的羅璧玲在内的女孩們的靈魂、感性、純潔的原型)截斷,接上一具具生物年齡要大上十歲的青春女體。
這些吊帶襪夢幻少女簡直全是惡魔的女兒。
她們像一座巨塔(如果這個世界真實就是一座機械狂人打造的巨塔)建築核心,一座巨大玻璃圓柱體标本瓶裡浸泡的,最柔軟易碎的神物。
那些圖畫中确實不乏一兩張豔異又巴洛克風,某具被謀殺的,但同樣睜着受驚小動物大眼的美少女屍體,浸泡在古董浴缸裡的美麗胴體。
天哪,那幾乎是她童年那些貴族女孩原本該在某一平行宇宙被送進的色情集中營。
她們被禁锢保護着不與外面世界的病菌空氣接觸,在那所女子高校裡,所有的少女們全近乎裸身穿着AV版制服形意之性感小圍裙,不,其實隻是一塊遮不太住她們漂亮屁股和胸部,側邊春光全露的系帶遮羞浴巾,加一個水兵領罷了。
或是裡面一絲不挂的女仆裝。
當然那是她不該闖入的秘密世界(她确疑惑了一陣,用那麼精巧唯美的細節打造這個繁複色情烏托邦的人,他的腦袋裡裝着的是怎樣的一個小宇宙?)。
這些美少女漫畫一旁的搜尋關鍵詞是:可愛、自拍、美女、美眉、寫真、性感、熱舞、夜店、辣妹、漂亮、美腿、正妹、視訊、火辣、脫衣、誘惑、挑逗。
她距離這個植株分類區所湊集的森林何其遙遠。
那些色情卡通之外的真實少女,在Vlog琳琅如集郵冊的每一小枚郵票畫框裡,穿着與那些漫畫少女相比寒碜便宜許多的性感辣妹裝:薄紗睡衣、奶罩三角褲,賣力地熱舞,或在一看就是廉價汽車旅館的房間床上擺AV女優的撩人姿勢。
那種粗俗與貧窮感讓她不忍卒睹。
有一個奇怪的類型深深吸引着她。
那是将諸多外國名媛女星的穿幫之瞬剪輯在一塊:熱淚盈眶的桑德拉.布洛克在她的演唱會向觀衆深深一揖于是垂在前胸的兩顆奶頭被一覽無遺;一個整人綜藝節目水從攝影棚上方沖灌下來時,效果出奇地把還不知發生什麼事的女星的比基尼胸罩沖掉;高空彈跳時在橋下被纖維繩上下扯甩,罩衫下翻露出白晳奶子卻無能為力将它們塞回小可愛的年輕女星;美麗的模特兒走秀轉身之瞬那孔雀後尾般無比高貴的钴藍薄紗禮服被高跟鞋踩到,褪下時裡頭竟是秃雞般的肉色内衣妹;或是充滿野性力量的黑人女歌手,在忘我揮舞二頭肌手臂時,舞台裝的遮胸處掉下,她注意到那原先如獵豹般立體的鼻翼、殘忍而美麗的嘴廓,在那一瞬突然無比柔和與無助…… 她想,“穿幫”這件事不光是這些名女人的奶頭有多美,那裡面自然有一種對他人災難的狂歡。
即使那隻是具體而微的災難縮影:羞恥,不知所指,奶頭在一種不夠高雅、沒有昂貴排場托襯的意外狀态下,醜醜地展示給大衆。
很多年後她(同樣是上網)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這樣一段絢麗的描述: 一九三一年日本人把哨船頭街改為日新町、義重町,開始了有鈴蘭燈道的基隆銀座時代,每當華燈初上時,男男女女随着叮當馬車,在燒酒和料理的互動中,在歌舞晃動與摩肩接踵之中,帶出無數紅塵情事,也留下不少世間至情的傳奇,在當時基隆座戲院看黑白辯士默片、在基隆劇場觀賞歌舞演藝、在相撲場觀賞力士搏藝、在公會堂高談港市發展、在基隆俱樂部參與商會藝文活動、在武德殿練習劍道與柔道搏技、在憲兵隊府前觀看衛哨換交步禮、在基隆市役所洽公、在參議巷看社會輿論公報、在基隆港内競渡抓鴨、在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參拜天照大神祈福、在久寶寺參佛祈福、在台灣銀行買彩券……從皮亞諾(鋼琴)到華爾茲、從魚闆壽司到味噌湯、從燒番薯到紅豆餅、從吳服(和服)到西米樂(西裝)、從人力車到福特蒸汽車、從油燈籠柱到鈴蘭燈柱…… (《哨船頭街報》第四期,吳孟潔) 也許該讓這座西夏旅館的創造者看看這一篇文字,她不敢相信這一幅繁織錯繡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她小時候躲在她父親的大房子鮮少接觸的斜坡下的世界。
當然那一片繁華盛景早在一九四七年那次港口登陸二十七師的街道火網屠殺而黯沒成空荒之街。
所有的哨船頭人皆懷着仇恨與屈辱躲回那些歐式建築騎樓的陰影裡。
但原來的那個熙來攘往的港邊樂園,不正是這座旅館想打造卻無力實現的烏托邦?當時為何要将之火燒、鏟平、灰飛、煙滅? 當然,像她這個年紀的人,自然或多或少都讀過幾本關于人造人或結合了基因而成瘋狂計劃與集中營意象的反烏托邦小說:瑪格麗特.阿特伍德的《末世男女》、石黑一雄的《别讓我走》、MichelHouellebecq的《一座島嶼的可能性》,或是村上春樹的《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更别提PhilipK.Dick的《銀翼殺手》和《AI人工智能》,對她而言,這些小說才像是真正的小說:既非僅憑追憶不存在事物之執拗狂熱而将虛空中的死物硬生生如搭一座火柴盒城堡那樣巨細靡遺裡外兼顧地矗立在一片曠野中,也非以語言為幻術讓一群裝模作樣的人(在妓院裡?在旅館裡?在機場候客大廳?在醫院裡?在pub裡?在晚餐桌上?或在男生宿舍精神病院捷運地鐵渡輪上回轉壽司吧台或海邊的豪宅?)拼命說話拼命說話,讓他(她)們的心機、教養、壓抑的性欲、嫉妒、嫌貧愛富像花園圍籬的帶刺薔薇叢愈長愈密,塞滿所有的空間…… 那些寄宿學校裡時刻一到便要被送進醫院切下(捐贈)他們體内的肝髒腎髒甚至心髒的“器官人”;那些不知人類曆史(或曰人造人史前史)的複制人;它們單純良善迷惘,有一種水中魚群或失聰之人的緩慢,在感性和表達細微情緒反應時像她少女時在火車站看見三個憲兵穿着釘了鐵鞋跟的長筒靴目不斜視地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