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
關燈
小
中
大
那時,他隻覺得萬事萬物變得無比清晰,仿佛突然之間,他可以了然,從四方八方不可思議的視角,看清之前一片混沌模糊的風景。
雖然那僅發生在一條窄窄的,像電影運鏡捕捉獨自一人在林間小徑行走時,光圈變窄,光度較銳利,且鏡頭輕微搖晃的狀态。
他的球鞋踩在枯葉和腐木屑上,身旁标兵式的楓樹、銀杏或山毛榉掠過耳後,但不像公路電影那樣快速、無細節暫留。
他可以看見那些透光的手掌狀葉片在上千片和它們同一長相的葉片間嘩嘩輕翻這樣貼近的細節,他可以聽見自己的喘息聲,像在密林間警戒追蹤熊那樣程度的感知狀态。
清晨的河面上居然真的飄着一層薄霧,那使他非常驚訝。
河面不寬,河的流速頗急,晨曦中一些彎頸進水面覓食的野鴨,是被水流往下沖帶。
那确實隻是一條小河,比他在台灣印象中見過的河流河道都窄許多,跨河而過的一條人行便橋說穿了就像台北市跨在複興南路上方某一段捷運天橋那樣的距離。
但水面上的白霧,像陽光射在這急流河道上的一場幹冰秀;像穿着薄紗仙子裝的花式滑冰舞者,在每一瞬刻消失的旋渦上螺旋狀朝上緩緩跳起一煙霧狀立柱,此起彼落。
綠草如茵的河畔小徑,偶有一兩個赤膊短褲球鞋随身聽的白人老者,像從事一件非常靜穆神聖之事地慢跑而過。
草坪那邊是空寂得像科幻片裡冷凍貯存失事外星人屍骸基地那樣的美術館和劇場。
畫面實在太幹淨了,偶有松鼠或野兔在那倒插着鏽蝕金屬煙囪造型藝術的綠色草坪間抖竄地移動、靜止、移動,再靜止。
陽光如許明亮,早秋清晨的空氣卻寒冽得腳趾發顫。
他記得出門前,曾打電話問一曾在這大學城待過幾年的美麗女孩,聽說那校園很美吧?不想女孩僅用一種霧中風景般,憂悒而缺乏熱情的夢呓方式,描述他現在置身其畫面的那條河。
她說起另一位也在那所大學攻讀博士的冷隽喜劇大師,當年曾在那條河畔盯着水流,突然恐慌症發作,幾乎是扶着橋柱“爬”回宿舍。
她另說起她初到那所大學的前幾天,才發生了當時轟動全美的華人留學生校園屠殺慘案。
她後來就在兇案發生的那間教室上課。
難以言喻的,周圍豎立而起的透明之牆包圍着她。
據說那些受害者的父母(可能都是一些典型的美國基督教徒)還共同出機票,讓兇手的父母從中國來美國領回那犯案後自妝的兒子的屍體。
是的,她常一個人到那條河邊漫步。
行李中恰好帶着一本U借他的怪書:黃克先著的《原鄉、居地與天家——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曆程》,有一段講到這些流亡者在許多年後記得的,常是極細膩的、逃難過程被視為中介階段的交通過程本身(連車頂上都擠滿人的火車;不得不将小孩丢棄的母親;或是千鈞一發拿到最後一張船票的輪船),反而到了目的地,回憶起來常僅是地名,他引費孝通所謂中國人的社會結構乃是以一種石子投入水中,一圈圈漾出的波紋,由“己”向外推,而血緣,而親疏,而地緣,愈向外推關系愈薄。
書上說: 以費(孝通)的比喻來看流亡者的遭遇,可以說是人被突然降臨的巨變抽離出了原本的差序格局裡,波紋留在水裡,但石子卻被取走,然後再将石子投入另外的水池裡時,卻仿佛蜻蜓點水似的,每個定點都隻是淺觸辄止,尚未激起太多的波紋即又朝下一個定點而去…… 因為被硬生生地自那漣紋般的脈絡拔離出來。
這整個小城皆嚴厲禁煙。
室内不準吸,戶外距建築物七十五英尺以内不準吸、停車場不準吸。
違規者被巡邏之“煙警”逮到,一次罰款一百元美金。
他離開那條河,經過一條已廢棄不再有火車通過的鐵道棧橋,赭紅交混藍灰色的橋身上被人用噴漆噴了一行字: Youarenotwhatyouown 像給每個失魂落魄來此河畔踟蹰的異鄉人一個下馬威似的。
回房,想起一位吸煙前輩傳授的,墊着椅子,把天花闆上煙霧偵測器的電池匣拉開(這樣就可以在屋内吸煙了),但又被那持續眨閃的小紅燈吓唬,歎口氣,把電池盒塞回。
但那之後,開始每隔約一分鐘,那玩意兒便一聲“哔”響。
有幾度他耳中出現幻聽,似乎那哔響終于串成一拔尖高聲撼動整幢旅館的銳響。
那些電影裡熟悉極了的老美消防員和警官們破門而入,把不谙英語的他反手壓制在地闆…… 他在那持續的“哔”響中迷糊人睡。
一個夢接着一個夢。
像在這寂靜的客途中,那條河恒在他夢中貫穿流着,每一個夢似乎都是那水漂打過的昔日漣紋。
第一個夢中在一個類似省道旁極簡陋的炒菜小商家,他和妻子一路從店裡吵到暗黑的街上。
那個房子像建築到一半的工地,磚牆隻砌一半,所以從擺放餐桌這邊可以看到另一邊,他妻子娘家的一位姑姑或嬸嬸穿着膠鞋蹲在一大鋁盆旁洗泡滿的黃豆芽。
濕漉漉的地闆躺着一隻黑貓(他在夢中想:那不是我家屋頂的那隻黑貓嗎?)。
他的妻子像号叫那樣對着站在空蕩蕩街道上的他哭喊:“我的心髒腫大到末期了你知道否?” 他在夢中才知道那是他遭她遺棄的真正原因。
哭泣着醒來。
夢裡不知身是客。
黑暗中想不出來自己這是在哪?哔的一聲,才想起那一切并不是真的。
第二個夢他夢見自己正是大學最後一年,為了不讓将來遺憾虛度青春,他拉了幾個死黨,提議大夥去組一個Band,拉雜瑣碎地和一間陰暗地下室pub的老闆談判,事情差一點就成了,差一點就成了呢。
夢中他變回年輕時一般的漂泊憊懶,無憂無慮。
接着在與第一個夢同樣的黑夜回家,母親給他看一張父親當年留下的遺書。
原來,父親是自殺死的,并不是如他一生在他們面前扮演的那麼光明磊落英雄好漢,他也曾在一些風月場所鬼混,後來被人抓住了把柄,怕被子女瞧不起,遂自殺謝罪。
他仍在哭喊和“哔”的定音單響中驚醒,後昏沉睡去。
第三個夢仍是相同的南國濕熱燥悶之夜,他在夢裡同真實的他一般年紀,卻是另個由二十歲的他為時間起點另外長成的他。
那一個他,沒有遇上現在這個妻子、沒有生孩子、沒有為逃兵而吃胖、沒有變成一個寫小說的人。
那個他,在不同的花街皆無束縛地豢養着一個相好妓女(或被她們豢養),有的年輕,有的年老。
他對她們一般溫柔,一般油嘴滑舌,一般出門即忘。
那個夢中的他即在那樣漫長的夜裡,像管區警員巡邏每一定點,到每一間女人的店裡和她們混混蹭蹭、溫言軟語、叼煙點火…… 如此無出息地回到兒時老家,他那個同樣變成中年人的哥哥躲在閣樓上黏一種極便宜的模型。
奇怪的是那堆疊一整房間将雙膝埋在其中的模型金剛全長得一模一樣。
那使得昏黃燈光中玩物喪志的他哥哥像在做家庭手工業賺零花錢一樣…… 他像個痞子浪子靠在閣樓陽台的牆沿,叼着煙,一不小心,把一隻放在那兒的老瓷碗碰翻落下樓。
那樣清晰地,他預期着會聽見啷一聲,弧形完整結構碎成破片的脆響。
但突然像提前在醒來前,打水漂也似穿透這些成為失落脈絡的夢境,無比清晰地,那隻瓷碗被夢中魔術出現的父親(從那幢老屋的一樓走廊走出)反手接住。
擡起頭,目光炯炯地瞪着他。
那天早晨,他離開旅館之前,遇到那個女人。
之所以稱她“那個女人”,是因之前兩天圖尼克坐在河邊那片草坪的樹下吸煙時,皆看到女人獨自從眼前的小徑漫步走過,她是亞洲人,但圖尼克不确定是韓國人、新加坡人、美裔華人或中國人?但她顯然不會說華語(北京話?台語?廣東話?)。
她穿着一襲泰國女人式的軟紗窄筒長裙,黑底大朵紅色番蓮花錯纏着金黃色的藤蔓,裙後開衩極高,卻因那布料緊緊裹着瘦削的臀部,使得她在一種予人走小碎步印象的行進同時,白皙的大腿後側的裸形便隐隐約約一露一藏。
女人戴着墨鏡,一臉酷相。
她似乎亦未和那些來自各國的住客打成一片。
但她不像圖尼克純因語言障礙使然,而是一種品格之孤僻或對他人之防禦狐疑習慣使然。
圖尼克用殘破的英語和她打招呼,封閉的電梯空間裡,女人客套響應一下即低下頭去,不打算有更多交談。
Yesterday,圖尼克用蹩腳英文說,我看到你,在河那邊。
女人擡起頭來,說是的,我也看到你。
你在那邊看書。
然後女人咕突咕突講了一串英文,圖尼克又聽不懂了。
圖尼克說It’ssobeautiful!真美。
他想象電影裡老外們秘密分享一處美麗風景時的感性口吻說話(哈哈,亂帥的)。
但女人突然用一種詫異的神情低頭從墨鏡後面看了他一眼,語氣柔和下來: hanks. 圖尼克遲了幾秒才會意過來,女人誤以為他在贊美她。
所以她是有自覺地意識自己穿那一襲暗色配明亮紅花的
雖然那僅發生在一條窄窄的,像電影運鏡捕捉獨自一人在林間小徑行走時,光圈變窄,光度較銳利,且鏡頭輕微搖晃的狀态。
他的球鞋踩在枯葉和腐木屑上,身旁标兵式的楓樹、銀杏或山毛榉掠過耳後,但不像公路電影那樣快速、無細節暫留。
他可以看見那些透光的手掌狀葉片在上千片和它們同一長相的葉片間嘩嘩輕翻這樣貼近的細節,他可以聽見自己的喘息聲,像在密林間警戒追蹤熊那樣程度的感知狀态。
清晨的河面上居然真的飄着一層薄霧,那使他非常驚訝。
河面不寬,河的流速頗急,晨曦中一些彎頸進水面覓食的野鴨,是被水流往下沖帶。
那确實隻是一條小河,比他在台灣印象中見過的河流河道都窄許多,跨河而過的一條人行便橋說穿了就像台北市跨在複興南路上方某一段捷運天橋那樣的距離。
但水面上的白霧,像陽光射在這急流河道上的一場幹冰秀;像穿着薄紗仙子裝的花式滑冰舞者,在每一瞬刻消失的旋渦上螺旋狀朝上緩緩跳起一煙霧狀立柱,此起彼落。
綠草如茵的河畔小徑,偶有一兩個赤膊短褲球鞋随身聽的白人老者,像從事一件非常靜穆神聖之事地慢跑而過。
草坪那邊是空寂得像科幻片裡冷凍貯存失事外星人屍骸基地那樣的美術館和劇場。
畫面實在太幹淨了,偶有松鼠或野兔在那倒插着鏽蝕金屬煙囪造型藝術的綠色草坪間抖竄地移動、靜止、移動,再靜止。
陽光如許明亮,早秋清晨的空氣卻寒冽得腳趾發顫。
他記得出門前,曾打電話問一曾在這大學城待過幾年的美麗女孩,聽說那校園很美吧?不想女孩僅用一種霧中風景般,憂悒而缺乏熱情的夢呓方式,描述他現在置身其畫面的那條河。
她說起另一位也在那所大學攻讀博士的冷隽喜劇大師,當年曾在那條河畔盯着水流,突然恐慌症發作,幾乎是扶着橋柱“爬”回宿舍。
她另說起她初到那所大學的前幾天,才發生了當時轟動全美的華人留學生校園屠殺慘案。
她後來就在兇案發生的那間教室上課。
難以言喻的,周圍豎立而起的透明之牆包圍着她。
據說那些受害者的父母(可能都是一些典型的美國基督教徒)還共同出機票,讓兇手的父母從中國來美國領回那犯案後自妝的兒子的屍體。
是的,她常一個人到那條河邊漫步。
行李中恰好帶着一本U借他的怪書:黃克先著的《原鄉、居地與天家——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驗與改宗曆程》,有一段講到這些流亡者在許多年後記得的,常是極細膩的、逃難過程被視為中介階段的交通過程本身(連車頂上都擠滿人的火車;不得不将小孩丢棄的母親;或是千鈞一發拿到最後一張船票的輪船),反而到了目的地,回憶起來常僅是地名,他引費孝通所謂中國人的社會結構乃是以一種石子投入水中,一圈圈漾出的波紋,由“己”向外推,而血緣,而親疏,而地緣,愈向外推關系愈薄。
書上說: 以費(孝通)的比喻來看流亡者的遭遇,可以說是人被突然降臨的巨變抽離出了原本的差序格局裡,波紋留在水裡,但石子卻被取走,然後再将石子投入另外的水池裡時,卻仿佛蜻蜓點水似的,每個定點都隻是淺觸辄止,尚未激起太多的波紋即又朝下一個定點而去…… 因為被硬生生地自那漣紋般的脈絡拔離出來。
這整個小城皆嚴厲禁煙。
室内不準吸,戶外距建築物七十五英尺以内不準吸、停車場不準吸。
違規者被巡邏之“煙警”逮到,一次罰款一百元美金。
他離開那條河,經過一條已廢棄不再有火車通過的鐵道棧橋,赭紅交混藍灰色的橋身上被人用噴漆噴了一行字: Youarenotwhatyouown 像給每個失魂落魄來此河畔踟蹰的異鄉人一個下馬威似的。
回房,想起一位吸煙前輩傳授的,墊着椅子,把天花闆上煙霧偵測器的電池匣拉開(這樣就可以在屋内吸煙了),但又被那持續眨閃的小紅燈吓唬,歎口氣,把電池盒塞回。
但那之後,開始每隔約一分鐘,那玩意兒便一聲“哔”響。
有幾度他耳中出現幻聽,似乎那哔響終于串成一拔尖高聲撼動整幢旅館的銳響。
那些電影裡熟悉極了的老美消防員和警官們破門而入,把不谙英語的他反手壓制在地闆…… 他在那持續的“哔”響中迷糊人睡。
一個夢接着一個夢。
像在這寂靜的客途中,那條河恒在他夢中貫穿流着,每一個夢似乎都是那水漂打過的昔日漣紋。
第一個夢中在一個類似省道旁極簡陋的炒菜小商家,他和妻子一路從店裡吵到暗黑的街上。
那個房子像建築到一半的工地,磚牆隻砌一半,所以從擺放餐桌這邊可以看到另一邊,他妻子娘家的一位姑姑或嬸嬸穿着膠鞋蹲在一大鋁盆旁洗泡滿的黃豆芽。
濕漉漉的地闆躺着一隻黑貓(他在夢中想:那不是我家屋頂的那隻黑貓嗎?)。
他的妻子像号叫那樣對着站在空蕩蕩街道上的他哭喊:“我的心髒腫大到末期了你知道否?” 他在夢中才知道那是他遭她遺棄的真正原因。
哭泣着醒來。
夢裡不知身是客。
黑暗中想不出來自己這是在哪?哔的一聲,才想起那一切并不是真的。
第二個夢他夢見自己正是大學最後一年,為了不讓将來遺憾虛度青春,他拉了幾個死黨,提議大夥去組一個Band,拉雜瑣碎地和一間陰暗地下室pub的老闆談判,事情差一點就成了,差一點就成了呢。
夢中他變回年輕時一般的漂泊憊懶,無憂無慮。
接着在與第一個夢同樣的黑夜回家,母親給他看一張父親當年留下的遺書。
原來,父親是自殺死的,并不是如他一生在他們面前扮演的那麼光明磊落英雄好漢,他也曾在一些風月場所鬼混,後來被人抓住了把柄,怕被子女瞧不起,遂自殺謝罪。
他仍在哭喊和“哔”的定音單響中驚醒,後昏沉睡去。
第三個夢仍是相同的南國濕熱燥悶之夜,他在夢裡同真實的他一般年紀,卻是另個由二十歲的他為時間起點另外長成的他。
那一個他,沒有遇上現在這個妻子、沒有生孩子、沒有為逃兵而吃胖、沒有變成一個寫小說的人。
那個他,在不同的花街皆無束縛地豢養着一個相好妓女(或被她們豢養),有的年輕,有的年老。
他對她們一般溫柔,一般油嘴滑舌,一般出門即忘。
那個夢中的他即在那樣漫長的夜裡,像管區警員巡邏每一定點,到每一間女人的店裡和她們混混蹭蹭、溫言軟語、叼煙點火…… 如此無出息地回到兒時老家,他那個同樣變成中年人的哥哥躲在閣樓上黏一種極便宜的模型。
奇怪的是那堆疊一整房間将雙膝埋在其中的模型金剛全長得一模一樣。
那使得昏黃燈光中玩物喪志的他哥哥像在做家庭手工業賺零花錢一樣…… 他像個痞子浪子靠在閣樓陽台的牆沿,叼着煙,一不小心,把一隻放在那兒的老瓷碗碰翻落下樓。
那樣清晰地,他預期着會聽見啷一聲,弧形完整結構碎成破片的脆響。
但突然像提前在醒來前,打水漂也似穿透這些成為失落脈絡的夢境,無比清晰地,那隻瓷碗被夢中魔術出現的父親(從那幢老屋的一樓走廊走出)反手接住。
擡起頭,目光炯炯地瞪着他。
那天早晨,他離開旅館之前,遇到那個女人。
之所以稱她“那個女人”,是因之前兩天圖尼克坐在河邊那片草坪的樹下吸煙時,皆看到女人獨自從眼前的小徑漫步走過,她是亞洲人,但圖尼克不确定是韓國人、新加坡人、美裔華人或中國人?但她顯然不會說華語(北京話?台語?廣東話?)。
她穿着一襲泰國女人式的軟紗窄筒長裙,黑底大朵紅色番蓮花錯纏着金黃色的藤蔓,裙後開衩極高,卻因那布料緊緊裹着瘦削的臀部,使得她在一種予人走小碎步印象的行進同時,白皙的大腿後側的裸形便隐隐約約一露一藏。
女人戴着墨鏡,一臉酷相。
她似乎亦未和那些來自各國的住客打成一片。
但她不像圖尼克純因語言障礙使然,而是一種品格之孤僻或對他人之防禦狐疑習慣使然。
圖尼克用殘破的英語和她打招呼,封閉的電梯空間裡,女人客套響應一下即低下頭去,不打算有更多交談。
Yesterday,圖尼克用蹩腳英文說,我看到你,在河那邊。
女人擡起頭來,說是的,我也看到你。
你在那邊看書。
然後女人咕突咕突講了一串英文,圖尼克又聽不懂了。
圖尼克說It’ssobeautiful!真美。
他想象電影裡老外們秘密分享一處美麗風景時的感性口吻說話(哈哈,亂帥的)。
但女人突然用一種詫異的神情低頭從墨鏡後面看了他一眼,語氣柔和下來: hanks. 圖尼克遲了幾秒才會意過來,女人誤以為他在贊美她。
所以她是有自覺地意識自己穿那一襲暗色配明亮紅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