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關燈
小
中
大
少年醒來時發現整座旅館空無一人。
他走到一樓大廳,那一整片暈染着鵝黃紋理的大理石地磚竟在從大門玻璃帷幕牆淹進的飽滿光照下,出現一層像電影底片染色之麥浪或幹冰效果之離地三十厘米的金黃光霧。
拉比咖啡座的無人彈奏鋼琴,琴鍵自動在小格小格的凹陷中,懶散零亂地敲擊一些串聯在一塊的單音。
肖邦。
他心裡想,像恐怖片一樣。
無人的咖啡廳。
無人的接待櫃台,發出金色光澤擱置在玻璃旋轉門進來一側的行李小推車。
他知道沿着側門出去,是一座無人的、妖異藍光水波晃蕩的遊泳池,白色遮陽傘,日光浴躺椅。
遠處如悶雷炸響的海浪聲。
沒有倒卧在各角落的屍體。
沒有半個人。
偌大一座旅館,空調兀自開着。
像一場奢侈的、人數上百的躲迷藏。
他擡頭看着大廳挑高拱廊的主牆面挂着巨幅的《夜宴圖》。
除了光更寫實從四面八方的“外面”照射進來,幾乎是和夢中那座旅館一模一樣的場景。
眼睛的不适應有點像從暗室中找出的一枚精雕細琢之玻璃燈罩,放在一百燭光的裸燈上,光源從這棟建築的胎體内,穿刺、割裂、向外噴散而出。
就是人都不知跑哪去了。
他沿着鋪了朝鮮薊的青石闆小徑,經過那漂着一塊熒光橘浮闆的遊泳池,穿過一座架了紫藤篷的小花園,還有一座地闆豬肝紅漆龜裂、挂網也癱癟在地的荒廢網球場,往海邊的方向走去。
草坪上仍有一些灰褐色的蚱蜢竄跳着,花園邊的天堂鳥花上繞着四五隻黃粉蝶。
像核戰後的辰光。
然後他經過一條髒污的溪流,後來他發現那或不是溪流,是這整座旅館将所有的污水廚餘排放至大海的渠道。
那樣漫不經心将旅館内數百間房馬桶排放出的排洩物、浴室的泡沬髒水、廚房裡洗滌油膩餐盤的惡心混合液……使得這可能是穿過海岸公路水泥基座下方的橋洞,從那斷流的黑水裡飄出不可思議的惡臭。
水面結着厚厚一層稠黑油污,漂着一些像蓮類開着鮮豔紫花的水生植物,在那惡臭爛泥裡,依稀可辨是一整片發泡腐爛的飯粒,還有一些(也許是鵝)大型禽鳥的羽毛。
這些廚餘穢物至少證明了這座旅館曾經有住人。
雖然也難以借此推算一整建築裡的人消失之時刻。
但可确定這“空無一人”不是一本來之狀态。
他們,全部的人,是在什麼時候消失的?昨天?今天上午?他醒來前的一小時?或是早在一年前就已是這樣一棟空蕩蕩的,無人旅館? 少年終于走到那片海灘。
這一片海灘上鋪覆着一種黑色、灰色或白色泛着鐵鏽黃紋斑的小卵石,間雜着米粒大小的碎石末。
海灘與海的邊界,圍着一排遠古巨人頭顱般的碎浪石,那四爪箕張的水泥臂上,布滿了海水浸蝕過久的蜂巢狀凹孔,海浪拍擊碎裂的白沬,便像某些犬類動物用舌頭舔過的口涎。
他想起房裡電視氣象報告說有兩個台風以極近距離在太平洋外海相繼成形,可能會互相影響成為所謂“藤原效應”。
确實還在正午,海面上空便油畫般的低壓着濃灰色的厚雲。
海水也呈現一種帶着脅迫氣氛的灰綠色,浪頭一波接一波在眼前拍擊,形成白色的水柱上騰,發出“碰!磅!”的巨響。
少年獨自在一截巨大的漂流木上坐了兩三個小時。
他記起他曾看過一部核爆後僅剩一人在城市廢墟中遊晃之類情節的電影。
那人後來忍不住寂寞,跑進一座廣播電台的播音室内,對着一支麥克風向無人的世界發表演說。
他想起此刻的處境應得趕快走回旅館,翻箱倒櫃尋找未逾保鮮期限的罐頭、食物、各種酒類;或是像雙氧水感冒藥止瀉藥紗布之類的藥品。
最好能找到一柄槍以防身。
坐在這樣一片開闊的海平面前,少年卻有一種在電影院買到第一排座位票,與銀幕過于靠近,眼球之圓弧無法将畫面中左右兩端側翼景物同時收攝,且音響喇叭過于大聲的壓迫感。
濃灰色壓低的雲層、濃灰色劇烈搖晃的海浪、沒有空歇的轟隆轟隆巨響…… 他疲憊地走回旅館。
整個大廳因為中央空調無法對應外面驟然轉陰的天氣而冰冷不已。
他想:即使是這樣幾百個房間隻有我一人的辰光,我還是像流浪貓拿着房卡循原路鑽回自己的那個房間。
但他旋即發現大堂沙發那兒的玫瑰石幾桌上攤開一份報紙,煙灰缸裡有捺熄的四根煙蒂。
空氣裡并沒有煙味。
有人來過了。
不對。
應是:這個旅館裡,除了他,還有另外的人。
他坐下,把頭探向那攤開的報紙。
有一則新聞标題很大: 冥王星可望保住太陽系行星的地位!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下設“行星定義委員會”今天宣布達成行星新定義,等本月廿五日大會投票通過,未來太陽系行星家庭至少增加三個成為十二行星。
行星定義委員會達成的定義如下:“行星這種天體,擁有足夠質量,足以克服扯裂星體的各種力量,以至于形狀近似球形;軌道繞行恒星,而且本身不是恒星,也不
他走到一樓大廳,那一整片暈染着鵝黃紋理的大理石地磚竟在從大門玻璃帷幕牆淹進的飽滿光照下,出現一層像電影底片染色之麥浪或幹冰效果之離地三十厘米的金黃光霧。
拉比咖啡座的無人彈奏鋼琴,琴鍵自動在小格小格的凹陷中,懶散零亂地敲擊一些串聯在一塊的單音。
肖邦。
他心裡想,像恐怖片一樣。
無人的咖啡廳。
無人的接待櫃台,發出金色光澤擱置在玻璃旋轉門進來一側的行李小推車。
他知道沿着側門出去,是一座無人的、妖異藍光水波晃蕩的遊泳池,白色遮陽傘,日光浴躺椅。
遠處如悶雷炸響的海浪聲。
沒有倒卧在各角落的屍體。
沒有半個人。
偌大一座旅館,空調兀自開着。
像一場奢侈的、人數上百的躲迷藏。
他擡頭看着大廳挑高拱廊的主牆面挂着巨幅的《夜宴圖》。
除了光更寫實從四面八方的“外面”照射進來,幾乎是和夢中那座旅館一模一樣的場景。
眼睛的不适應有點像從暗室中找出的一枚精雕細琢之玻璃燈罩,放在一百燭光的裸燈上,光源從這棟建築的胎體内,穿刺、割裂、向外噴散而出。
就是人都不知跑哪去了。
他沿着鋪了朝鮮薊的青石闆小徑,經過那漂着一塊熒光橘浮闆的遊泳池,穿過一座架了紫藤篷的小花園,還有一座地闆豬肝紅漆龜裂、挂網也癱癟在地的荒廢網球場,往海邊的方向走去。
草坪上仍有一些灰褐色的蚱蜢竄跳着,花園邊的天堂鳥花上繞着四五隻黃粉蝶。
像核戰後的辰光。
然後他經過一條髒污的溪流,後來他發現那或不是溪流,是這整座旅館将所有的污水廚餘排放至大海的渠道。
那樣漫不經心将旅館内數百間房馬桶排放出的排洩物、浴室的泡沬髒水、廚房裡洗滌油膩餐盤的惡心混合液……使得這可能是穿過海岸公路水泥基座下方的橋洞,從那斷流的黑水裡飄出不可思議的惡臭。
水面結着厚厚一層稠黑油污,漂着一些像蓮類開着鮮豔紫花的水生植物,在那惡臭爛泥裡,依稀可辨是一整片發泡腐爛的飯粒,還有一些(也許是鵝)大型禽鳥的羽毛。
這些廚餘穢物至少證明了這座旅館曾經有住人。
雖然也難以借此推算一整建築裡的人消失之時刻。
但可确定這“空無一人”不是一本來之狀态。
他們,全部的人,是在什麼時候消失的?昨天?今天上午?他醒來前的一小時?或是早在一年前就已是這樣一棟空蕩蕩的,無人旅館? 少年終于走到那片海灘。
這一片海灘上鋪覆着一種黑色、灰色或白色泛着鐵鏽黃紋斑的小卵石,間雜着米粒大小的碎石末。
海灘與海的邊界,圍着一排遠古巨人頭顱般的碎浪石,那四爪箕張的水泥臂上,布滿了海水浸蝕過久的蜂巢狀凹孔,海浪拍擊碎裂的白沬,便像某些犬類動物用舌頭舔過的口涎。
他想起房裡電視氣象報告說有兩個台風以極近距離在太平洋外海相繼成形,可能會互相影響成為所謂“藤原效應”。
确實還在正午,海面上空便油畫般的低壓着濃灰色的厚雲。
海水也呈現一種帶着脅迫氣氛的灰綠色,浪頭一波接一波在眼前拍擊,形成白色的水柱上騰,發出“碰!磅!”的巨響。
少年獨自在一截巨大的漂流木上坐了兩三個小時。
他記起他曾看過一部核爆後僅剩一人在城市廢墟中遊晃之類情節的電影。
那人後來忍不住寂寞,跑進一座廣播電台的播音室内,對着一支麥克風向無人的世界發表演說。
他想起此刻的處境應得趕快走回旅館,翻箱倒櫃尋找未逾保鮮期限的罐頭、食物、各種酒類;或是像雙氧水感冒藥止瀉藥紗布之類的藥品。
最好能找到一柄槍以防身。
坐在這樣一片開闊的海平面前,少年卻有一種在電影院買到第一排座位票,與銀幕過于靠近,眼球之圓弧無法将畫面中左右兩端側翼景物同時收攝,且音響喇叭過于大聲的壓迫感。
濃灰色壓低的雲層、濃灰色劇烈搖晃的海浪、沒有空歇的轟隆轟隆巨響…… 他疲憊地走回旅館。
整個大廳因為中央空調無法對應外面驟然轉陰的天氣而冰冷不已。
他想:即使是這樣幾百個房間隻有我一人的辰光,我還是像流浪貓拿着房卡循原路鑽回自己的那個房間。
但他旋即發現大堂沙發那兒的玫瑰石幾桌上攤開一份報紙,煙灰缸裡有捺熄的四根煙蒂。
空氣裡并沒有煙味。
有人來過了。
不對。
應是:這個旅館裡,除了他,還有另外的人。
他坐下,把頭探向那攤開的報紙。
有一則新聞标題很大: 冥王星可望保住太陽系行星的地位!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下設“行星定義委員會”今天宣布達成行星新定義,等本月廿五日大會投票通過,未來太陽系行星家庭至少增加三個成為十二行星。
行星定義委員會達成的定義如下:“行星這種天體,擁有足夠質量,足以克服扯裂星體的各種力量,以至于形狀近似球形;軌道繞行恒星,而且本身不是恒星,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