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煙雲
關燈
小
中
大
他座位投來的罕異眼神,絕對不是豔羨,他們看着一個疲不啦唧、服裝過時的小鬼,獨自誇張像對看不見的觀衆打招呼地抽着雪茄,肯定心裡發噱:“哪來的土蛋進城。
” 這些故事是隻對他有意義的失落環節:他跑進去(且遭到屈辱)的那座魔幻之城早已壞頹荒棄,灰頭土臉。
且所有人都心不在焉不再理會這些闖人者得不得體土不土氣了。
他們忙着改名,摘掉“不是”他們的名字,拆掉那些電影裡飄飄搖搖的中國布景,“回去吧,中國太大了,不是你們吃得下去的蘋果。
”他們忙着改掉街道商标上的名稱,并且在一種純潔的情感下堅持用更古老的漢語說話。
“滾回去!中國!”當然他或比所有人更感到那種整個世界的構成元素全被一小格一小格抽遞換置的暈眩。
他那口學了十年仍咬字含糊的國語。
他好不容易讓自己的顔色、氣味趨近,隐匿于其中的整幅背景,突然嘩一下又全幅換過。
他又孤零零,突梯古怪地浮出(套句時髦話:“激凸”)前景。
哎,那些獨臂刀,那些荒漠裡的客找北方的響馬镖客,那些父輩冤仇颠倒的身世,那些失傳的武功秘籍,那些玩腸子刮骨疽的魔術遊戲,那些雙截棍、血滴子,還有那個臉部表情永遠固定成貓科動物恫吓敵人時額頭前頂眼珠上翻脖子内縮下颚龇裂露齒的李小龍——啊,就像那個手機廣告,那個他懷疑臉部每一條小肌肉都被注射了凝固劑的一千零一個表情的李小龍,一如往常在一個畫框屏幕裡搖頭晃腦擠三頭肌且嚎叫着亮pose,突然,上下四方的畫框如機關啟動銅牆鐵壁,朝着他縮擠,愈來愈小,愈來愈小,最後把他狼狽擠扃在一條小小的窄縫裡。
或者像同一時期他看過的一部古怪透頂的好萊塢電影《聯合縮小軍》(同樣地,那樣陳舊、便宜、粗糙的科技狂想和爛特效,深深迷惑了那個困居在第三世界小城裡的少年〉:一個人身體裡感染了一種無藥可醫的病菌,奇怪的是以當時對特殊病菌束手無策的生物科技,卻發展出一種縮小燈,一票醫療團隊縮小成一劑注射針水滴裡的懸浮物,注射到人體裡。
然後這群人像許多年後的“異形”系列電影,在漂流太空艙的各隔艙裡拿着火焰噴槍、重機槍、曳光彈對付那些不斷繁殖且匿藏在各種空間障蔽後的黏鼻涕怪物。
隻是這群科學家的冒險是在一具人體裡的胃囊、動脈、有石灰岩洞般腸絨毛的小腸、鍋爐房般的心髒、無重力室的肺泡……在這樣的迷宮裡對抗邪惡的病菌怪物。
且他們之間亦發生了叛艦喋血之類的情節,他們分裂成兩派,互相狙殺、猜疑、背叛同志、慢慢失去人性……最後幸存的那一兩個人(那一對男女主角)終于找到一處出水閘口,從洶湧激流中被沖出來……原來那是那個巨大病人的一滴眼淚…… 哦。
真是夠了。
但那确是屬于他的那部分的那個國度(他答應那個夜車韓國通緝犯,有一天如果偸渡進去,他會“罩”他的那個“中國”),年輕時他縮坐在戲院黑魅的座椅上,瞠目結舌全身發抖仰視着白色光霧裡的那些巨大人影,那些不可能在現實世界複制的飛天遁地,人體的極限,人生際遇的悲慘、冤憤、虐待或複仇快感之極限,還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幻術和魔性兵器……到了這時全被縮小燈照射,混在淚滴鑽進他的身體裡,他們歡嘩搗蛋,像那些吵吵鬧鬧的小人兒,在他看不見的他自己體内翻筋鬥、長短兵器對打、殺了父親仇家的兒子然後等着他的兒子長大來尋仇,或者,切開肚子喝令那些追殺自己的敵軍立正向他行軍禮……那些小人兒像斷了繩控的戲偶,在他的腸胃肝膽心肺腎髒膀胱裡窸窸窣窣念着他們的戲詞。
當然有一些台詞,因為擠在那黏糊糊不透光不透氣的小世界裡的人物太多,而斷裂遺忘了它們在原來電影情節的邏輯,使得那些小人兒,常得苦惱地對着許多不同類型片不同情境的其他不搭軋角色們,像對抗自己變成泡沬被遺忘,精神抖擻地重複(使他們成為電影經典之橋段的)那些台詞或動作……時日久遠,他總挂惦心憂着他身體裡的這些小人兒,像那部小說《蒙羅醫生之島》(也許那又是一部曾造成他少年時心靈風暴的怪電影?):一個瘋狂科學家想把一座孤島上的動物改造成人類,沒想到最後反遭恢複獸性的動物人襲擊而喪命,他奇異的實驗也就此成為泡影。
但那些豬人、猴男、鹿人、豹人、美洲獅人、鬣狗人、雌狐人、聖伯納人、馬人、犀人、牛人……在終于殺了把它們變成如此怪物的變态造物主之後,言語喪失了明晰和意義,不再用雙腳走路,裸體趴着舔地上的水,獵殺其他動物人果腹。
以相當快的速度退化成動物。
他擔心在他裡面的那些小人兒,因為畫框毀棄布景被拆曠日廢時地困在他身體的幽黑髒器裡,忘了逃難之路,久而久之,他們成為一些片段,然後,開始退化,長出動物毛披,嘴巴發出哇哇嗚嗚非人的哀嗚,并以獵食同類為樂。
當他和這個叫圖尼克的青年并行走在這座城市入夜後的街道,當他們兩人皆陷入沉默隻聽見彼此皮鞋踩在柏油路面的單調聲響,他忍不住豎耳傾聽這城市像藏在霧中風景後面的聲音:遠處垃圾車帶着一種核爆廢墟後孤獨機器人的忠實固執氣氛,轟隆轟隆用膠皮扇葉的電動水車旋轉翻攪着它自己肚腹裡的垃圾。
一些金屬塑膠容器被碾碎的聲音,一些紮好的垃圾袋被擠壓乃至裡頭的空氣終于爆破的聲音,一些瓜果果瓤爛青菜雞骨和在湯汁裡攪爛的零星細響。
偶爾則是改裝過排氣管的重機車引擎吞食油氣嘶吼着扯破空氣而去的,電音吉他将擴大器開到最大、音箱卻破了那樣的一團聲音的彈射。
他忍不住想對這個圖尼克說,啊,即使是那麼的不像,人們還是喜歡,喜歡懷念,喜歡将那個已然回不去的無害場景重建,移放到眼前這個你真正置身其中的世界。
他想說,也許你隻是在觀察我,也許你隻是在唯唯諾諾,用你們理解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方式去想象我所說的,像你的那個西夏旅館。
一個宛然的世界。
一個縮影或拼貼重建的世界。
一個遊樂場。
一些會在所有的小城故事裡出現的套式人物:小學校長、老醫生、妓女、警察或消防隊、火車站站務員、一間旅館的老闆娘,當你們的軌道車經過它們站立的那處轉角時,會壓到按鈕啟動機簧讓它們(穿着制服)從寫上它們身份的小屋推門出來,微笑揮手或做鬼臉或拿噴水壺澆花或拿棒子逐打小偷之類的,重複齒輪關節動作。
或許你可以加一些細節,一些移動的事物(翻牆跳過酒瓶玻璃裂片的黑貓、檐下的紙招風鈴、落葉、巡邏警員騎的老舊腳踏車和街燈下飛舞的蛾群),這些人物各自的心事和往事……那會使它們像真的一樣。
但我要說的是,回憶不等于虛拟回憶,旅店無法取代旅人在漫漫旅途中親眼所見的一切,故事是無法歸檔管理的,經驗不像那些郵局櫃台上打包綁繩磅重蓋戳等着和其他一包一包郵件寄送出去…… 但當他這麼說的時候,他腦海裡已像有好幾雙手,估量琢磨着如何将他記憶裡的那個童年小城,不傷原貌又能折疊進一個故事包裹裡……如何描述那成十字交叉的主幹道和那條河流…… 那條河流叫大田川,穿過這個小城,之間橫跨了大小七八座橋梁,夏天的時候,一些撿紙的乞丐在橋下搭棚子窩聚着。
白天時他們背着一個大竹蒌,手拿一個長鐵夾到處收紙。
各種紙:在灰土中翻飛的報紙、醫院外被随手拋棄的收費單、小學生折成紙飛機的日曆紙、噓趕走貓狗垃圾堆中沾着油醬的薄油紙、草紙……有一個咔嚓咔嚓的節奏,像火車站閘口的檢票員,手指自動持續地按着檢票夾——他小時候隻要聽見街上那撿紙人長夾子咔嚓咔嚓的金屬輕擊聲突然靜止,就表示他瞥見街上一張廢紙,夾住,放進背
” 這些故事是隻對他有意義的失落環節:他跑進去(且遭到屈辱)的那座魔幻之城早已壞頹荒棄,灰頭土臉。
且所有人都心不在焉不再理會這些闖人者得不得體土不土氣了。
他們忙着改名,摘掉“不是”他們的名字,拆掉那些電影裡飄飄搖搖的中國布景,“回去吧,中國太大了,不是你們吃得下去的蘋果。
”他們忙着改掉街道商标上的名稱,并且在一種純潔的情感下堅持用更古老的漢語說話。
“滾回去!中國!”當然他或比所有人更感到那種整個世界的構成元素全被一小格一小格抽遞換置的暈眩。
他那口學了十年仍咬字含糊的國語。
他好不容易讓自己的顔色、氣味趨近,隐匿于其中的整幅背景,突然嘩一下又全幅換過。
他又孤零零,突梯古怪地浮出(套句時髦話:“激凸”)前景。
哎,那些獨臂刀,那些荒漠裡的客找北方的響馬镖客,那些父輩冤仇颠倒的身世,那些失傳的武功秘籍,那些玩腸子刮骨疽的魔術遊戲,那些雙截棍、血滴子,還有那個臉部表情永遠固定成貓科動物恫吓敵人時額頭前頂眼珠上翻脖子内縮下颚龇裂露齒的李小龍——啊,就像那個手機廣告,那個他懷疑臉部每一條小肌肉都被注射了凝固劑的一千零一個表情的李小龍,一如往常在一個畫框屏幕裡搖頭晃腦擠三頭肌且嚎叫着亮pose,突然,上下四方的畫框如機關啟動銅牆鐵壁,朝着他縮擠,愈來愈小,愈來愈小,最後把他狼狽擠扃在一條小小的窄縫裡。
或者像同一時期他看過的一部古怪透頂的好萊塢電影《聯合縮小軍》(同樣地,那樣陳舊、便宜、粗糙的科技狂想和爛特效,深深迷惑了那個困居在第三世界小城裡的少年〉:一個人身體裡感染了一種無藥可醫的病菌,奇怪的是以當時對特殊病菌束手無策的生物科技,卻發展出一種縮小燈,一票醫療團隊縮小成一劑注射針水滴裡的懸浮物,注射到人體裡。
然後這群人像許多年後的“異形”系列電影,在漂流太空艙的各隔艙裡拿着火焰噴槍、重機槍、曳光彈對付那些不斷繁殖且匿藏在各種空間障蔽後的黏鼻涕怪物。
隻是這群科學家的冒險是在一具人體裡的胃囊、動脈、有石灰岩洞般腸絨毛的小腸、鍋爐房般的心髒、無重力室的肺泡……在這樣的迷宮裡對抗邪惡的病菌怪物。
且他們之間亦發生了叛艦喋血之類的情節,他們分裂成兩派,互相狙殺、猜疑、背叛同志、慢慢失去人性……最後幸存的那一兩個人(那一對男女主角)終于找到一處出水閘口,從洶湧激流中被沖出來……原來那是那個巨大病人的一滴眼淚…… 哦。
真是夠了。
但那确是屬于他的那部分的那個國度(他答應那個夜車韓國通緝犯,有一天如果偸渡進去,他會“罩”他的那個“中國”),年輕時他縮坐在戲院黑魅的座椅上,瞠目結舌全身發抖仰視着白色光霧裡的那些巨大人影,那些不可能在現實世界複制的飛天遁地,人體的極限,人生際遇的悲慘、冤憤、虐待或複仇快感之極限,還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幻術和魔性兵器……到了這時全被縮小燈照射,混在淚滴鑽進他的身體裡,他們歡嘩搗蛋,像那些吵吵鬧鬧的小人兒,在他看不見的他自己體内翻筋鬥、長短兵器對打、殺了父親仇家的兒子然後等着他的兒子長大來尋仇,或者,切開肚子喝令那些追殺自己的敵軍立正向他行軍禮……那些小人兒像斷了繩控的戲偶,在他的腸胃肝膽心肺腎髒膀胱裡窸窸窣窣念着他們的戲詞。
當然有一些台詞,因為擠在那黏糊糊不透光不透氣的小世界裡的人物太多,而斷裂遺忘了它們在原來電影情節的邏輯,使得那些小人兒,常得苦惱地對着許多不同類型片不同情境的其他不搭軋角色們,像對抗自己變成泡沬被遺忘,精神抖擻地重複(使他們成為電影經典之橋段的)那些台詞或動作……時日久遠,他總挂惦心憂着他身體裡的這些小人兒,像那部小說《蒙羅醫生之島》(也許那又是一部曾造成他少年時心靈風暴的怪電影?):一個瘋狂科學家想把一座孤島上的動物改造成人類,沒想到最後反遭恢複獸性的動物人襲擊而喪命,他奇異的實驗也就此成為泡影。
但那些豬人、猴男、鹿人、豹人、美洲獅人、鬣狗人、雌狐人、聖伯納人、馬人、犀人、牛人……在終于殺了把它們變成如此怪物的變态造物主之後,言語喪失了明晰和意義,不再用雙腳走路,裸體趴着舔地上的水,獵殺其他動物人果腹。
以相當快的速度退化成動物。
他擔心在他裡面的那些小人兒,因為畫框毀棄布景被拆曠日廢時地困在他身體的幽黑髒器裡,忘了逃難之路,久而久之,他們成為一些片段,然後,開始退化,長出動物毛披,嘴巴發出哇哇嗚嗚非人的哀嗚,并以獵食同類為樂。
當他和這個叫圖尼克的青年并行走在這座城市入夜後的街道,當他們兩人皆陷入沉默隻聽見彼此皮鞋踩在柏油路面的單調聲響,他忍不住豎耳傾聽這城市像藏在霧中風景後面的聲音:遠處垃圾車帶着一種核爆廢墟後孤獨機器人的忠實固執氣氛,轟隆轟隆用膠皮扇葉的電動水車旋轉翻攪着它自己肚腹裡的垃圾。
一些金屬塑膠容器被碾碎的聲音,一些紮好的垃圾袋被擠壓乃至裡頭的空氣終于爆破的聲音,一些瓜果果瓤爛青菜雞骨和在湯汁裡攪爛的零星細響。
偶爾則是改裝過排氣管的重機車引擎吞食油氣嘶吼着扯破空氣而去的,電音吉他将擴大器開到最大、音箱卻破了那樣的一團聲音的彈射。
他忍不住想對這個圖尼克說,啊,即使是那麼的不像,人們還是喜歡,喜歡懷念,喜歡将那個已然回不去的無害場景重建,移放到眼前這個你真正置身其中的世界。
他想說,也許你隻是在觀察我,也許你隻是在唯唯諾諾,用你們理解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方式去想象我所說的,像你的那個西夏旅館。
一個宛然的世界。
一個縮影或拼貼重建的世界。
一個遊樂場。
一些會在所有的小城故事裡出現的套式人物:小學校長、老醫生、妓女、警察或消防隊、火車站站務員、一間旅館的老闆娘,當你們的軌道車經過它們站立的那處轉角時,會壓到按鈕啟動機簧讓它們(穿着制服)從寫上它們身份的小屋推門出來,微笑揮手或做鬼臉或拿噴水壺澆花或拿棒子逐打小偷之類的,重複齒輪關節動作。
或許你可以加一些細節,一些移動的事物(翻牆跳過酒瓶玻璃裂片的黑貓、檐下的紙招風鈴、落葉、巡邏警員騎的老舊腳踏車和街燈下飛舞的蛾群),這些人物各自的心事和往事……那會使它們像真的一樣。
但我要說的是,回憶不等于虛拟回憶,旅店無法取代旅人在漫漫旅途中親眼所見的一切,故事是無法歸檔管理的,經驗不像那些郵局櫃台上打包綁繩磅重蓋戳等着和其他一包一包郵件寄送出去…… 但當他這麼說的時候,他腦海裡已像有好幾雙手,估量琢磨着如何将他記憶裡的那個童年小城,不傷原貌又能折疊進一個故事包裹裡……如何描述那成十字交叉的主幹道和那條河流…… 那條河流叫大田川,穿過這個小城,之間橫跨了大小七八座橋梁,夏天的時候,一些撿紙的乞丐在橋下搭棚子窩聚着。
白天時他們背着一個大竹蒌,手拿一個長鐵夾到處收紙。
各種紙:在灰土中翻飛的報紙、醫院外被随手拋棄的收費單、小學生折成紙飛機的日曆紙、噓趕走貓狗垃圾堆中沾着油醬的薄油紙、草紙……有一個咔嚓咔嚓的節奏,像火車站閘口的檢票員,手指自動持續地按着檢票夾——他小時候隻要聽見街上那撿紙人長夾子咔嚓咔嚓的金屬輕擊聲突然靜止,就表示他瞥見街上一張廢紙,夾住,放進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