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務事
關燈
小
中
大
十五歲的内務總管卡西,烤馕水平極不穩定。
出爐的馕有時完美燦爛,令人稱歎,有時則黑麻麻一團,沒鼻子沒眼。
遇上烤煳的馕,唯一的處理辦法就是趕緊把它吃掉。
但如果還沒吃完就有客人上門了,我唯一能采取的補救措施隻有趕緊把餐布上所有黑馕逐個翻個面,令不太黑的那一面朝上。
客人隻好無可奈何地笑。
每當又一次出爐黑馕時,我無從安慰,隻得說:“行啦,至少沒上次黑。
” 卡西一聽,便更痛苦了。
馕烤黑了的原因無非有二:柴放得太多,烤的時間太長。
但有一次卻另有意外。
烤着烤着,馕坑塌了,塌下來的碎石深深陷入新鮮的面團裡。
等時間到了,扒開馕坑,再撥掉面餅上的石頭一看——何止“面目全非”,根本成了一朵詭異的大花,一隻巨大的破蘑菇。
上面黑一塊黃一塊白一塊,傷口處裹滿泥土和碎草。
卡西非常沮喪。
剛好那天紮克拜媽媽不在家。
我說:“我們三個趕緊把這隻砸壞的馕吃掉,媽媽回來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 誰知她更憂傷了:“哪能吃得完……”她沉痛地将爐鈎探入馕坑,使勁一拖,“還有一個……” 我一看,那隻馕更大,面目更慘。
在别人家吃的馕,大都敷着均勻的淺黃色,看上去清潔又克制。
但我還是更喜歡卡西的金色馕,滿當當的激情。
雖然制作這樣的馕得承擔烤煳的風險。
而在别人家,哪怕是淺色馕,當着客人的面切開之前,還會用小刀把馕身四面那圈顔色稍深的表層象征性地削去,以示尊重。
我家的馕呢,都黑成那樣了,還敢端出來給客人吃。
讓卡西這個家夥理家,紮克拜媽媽失策了。
卡西倒是典型的哈薩克姑娘,相當勤勞的好孩子。
每天一閑下來便不停地擦拭家裡的各種金屬器具,整理箱子上的裝飾品(總共一本小影集、一枚鑲着塑料花的發卡、斯馬胡力的三瓶藥,還有一個印着明星頭像的包裝袋),掃地(隻有碎石子、泥土和泥土上的腳印),背柴。
卡西去别人家串門時也同樣勤快。
如果在座的還有其他客人,她一定會坐到最右側服務的席位,代替主婦侍候大家茶水。
到哪兒都是主人翁。
而正式的做客就更積極了。
吃過主人款待的主食後,她一定會幫着女主人打掃房間,前前後後又洗又擦又掃,全力以赴,直到把房間弄得跟我們剛進門時面目一緻,才與我攜手告辭。
嗯,又想起春牧場上在阿勒瑪罕家遇到的那兩個小客人,飯後不也幫着主人背冰嗎? 勤快歸勤快,卡西這家夥不是一般的大大咧咧。
什麼東西到了她手上,大都完整不過三天。
梳子是半截的,面霜是沒蓋子的,瓶口裹着塑料袋。
炸包爾沙克時,油餅一撈起來,油也不瀝就直接往盆子裡扔,于是冷卻後每隻包爾沙克上都糊着厚厚白白的羊油(用羊油炸的),并且粘成一大坨。
盆上也糊了一層厚厚的白油,特難洗。
為此我想了許多辦法,最後用泥土才搓幹淨。
正是炸包爾沙克那一次,面和得太軟,炸出來的面餅起滿了薄油泡,難看極了。
做到最後一張餅時,有些洩氣的卡西掄起菜刀在上面咚咚咚地剁了二三十刀,又将其拉扯得薄薄大大的投入油鍋,出鍋後果然最為怪模怪樣。
她說:“這個,李娟吃!”我說:“哪裡,還是卡西吃吧!”正互相客氣着,門一閃,有客上門。
我倆低聲驚呼,不約而同地去掖藏那個最醜的。
可那個最醜的實在太大了,一時半會兒遮不住……客人忍不住朝它瞟了好幾眼。
卡西待客,雖說有些混亂,雖說不夠大方,但還算殷勤,作為女主人還算合格。
如果客人茶後要抽煙,找我們借火柴,她會立刻跳起來,翻遍廚台的每一個角落和牆上的每一隻挂袋。
客人等半天,收回煙盒說:“算了算了。
”她還是不肯罷休,把食品角落的紙箱裡的雜物統統傾倒在花氈上,細細檢索,又把所有挂在牆架上的衣服口袋摸了一遍,還掏出鑰匙把上了鎖的那隻木箱也打開翻找一通,還揭起花氈在下面摸了又摸……弄得客人坐立不安。
最後,這家夥一摸自己的褲子口袋,終于找到一匣!大家一起噓了口氣。
客人高興地接過來,打開一看,卻是空的,便無奈地低呼:“不……” 最後卡西扒開鐵皮爐裡的灰燼,找到最後一塊紅木炭,總算完成了任務。
等客人走後,在門口熬牛奶的火坑邊,我看到所有火柴全集中在那裡,撒得到處都是。
家裡用火柴很費,幾乎一天用掉一盒。
至少有兩次,準備做飯呢,發現沒火柴了。
爐坑裡的
出爐的馕有時完美燦爛,令人稱歎,有時則黑麻麻一團,沒鼻子沒眼。
遇上烤煳的馕,唯一的處理辦法就是趕緊把它吃掉。
但如果還沒吃完就有客人上門了,我唯一能采取的補救措施隻有趕緊把餐布上所有黑馕逐個翻個面,令不太黑的那一面朝上。
客人隻好無可奈何地笑。
每當又一次出爐黑馕時,我無從安慰,隻得說:“行啦,至少沒上次黑。
” 卡西一聽,便更痛苦了。
馕烤黑了的原因無非有二:柴放得太多,烤的時間太長。
但有一次卻另有意外。
烤着烤着,馕坑塌了,塌下來的碎石深深陷入新鮮的面團裡。
等時間到了,扒開馕坑,再撥掉面餅上的石頭一看——何止“面目全非”,根本成了一朵詭異的大花,一隻巨大的破蘑菇。
上面黑一塊黃一塊白一塊,傷口處裹滿泥土和碎草。
卡西非常沮喪。
剛好那天紮克拜媽媽不在家。
我說:“我們三個趕緊把這隻砸壞的馕吃掉,媽媽回來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 誰知她更憂傷了:“哪能吃得完……”她沉痛地将爐鈎探入馕坑,使勁一拖,“還有一個……” 我一看,那隻馕更大,面目更慘。
在别人家吃的馕,大都敷着均勻的淺黃色,看上去清潔又克制。
但我還是更喜歡卡西的金色馕,滿當當的激情。
雖然制作這樣的馕得承擔烤煳的風險。
而在别人家,哪怕是淺色馕,當着客人的面切開之前,還會用小刀把馕身四面那圈顔色稍深的表層象征性地削去,以示尊重。
我家的馕呢,都黑成那樣了,還敢端出來給客人吃。
讓卡西這個家夥理家,紮克拜媽媽失策了。
卡西倒是典型的哈薩克姑娘,相當勤勞的好孩子。
每天一閑下來便不停地擦拭家裡的各種金屬器具,整理箱子上的裝飾品(總共一本小影集、一枚鑲着塑料花的發卡、斯馬胡力的三瓶藥,還有一個印着明星頭像的包裝袋),掃地(隻有碎石子、泥土和泥土上的腳印),背柴。
卡西去别人家串門時也同樣勤快。
如果在座的還有其他客人,她一定會坐到最右側服務的席位,代替主婦侍候大家茶水。
到哪兒都是主人翁。
而正式的做客就更積極了。
吃過主人款待的主食後,她一定會幫着女主人打掃房間,前前後後又洗又擦又掃,全力以赴,直到把房間弄得跟我們剛進門時面目一緻,才與我攜手告辭。
嗯,又想起春牧場上在阿勒瑪罕家遇到的那兩個小客人,飯後不也幫着主人背冰嗎? 勤快歸勤快,卡西這家夥不是一般的大大咧咧。
什麼東西到了她手上,大都完整不過三天。
梳子是半截的,面霜是沒蓋子的,瓶口裹着塑料袋。
炸包爾沙克時,油餅一撈起來,油也不瀝就直接往盆子裡扔,于是冷卻後每隻包爾沙克上都糊着厚厚白白的羊油(用羊油炸的),并且粘成一大坨。
盆上也糊了一層厚厚的白油,特難洗。
為此我想了許多辦法,最後用泥土才搓幹淨。
正是炸包爾沙克那一次,面和得太軟,炸出來的面餅起滿了薄油泡,難看極了。
做到最後一張餅時,有些洩氣的卡西掄起菜刀在上面咚咚咚地剁了二三十刀,又将其拉扯得薄薄大大的投入油鍋,出鍋後果然最為怪模怪樣。
她說:“這個,李娟吃!”我說:“哪裡,還是卡西吃吧!”正互相客氣着,門一閃,有客上門。
我倆低聲驚呼,不約而同地去掖藏那個最醜的。
可那個最醜的實在太大了,一時半會兒遮不住……客人忍不住朝它瞟了好幾眼。
卡西待客,雖說有些混亂,雖說不夠大方,但還算殷勤,作為女主人還算合格。
如果客人茶後要抽煙,找我們借火柴,她會立刻跳起來,翻遍廚台的每一個角落和牆上的每一隻挂袋。
客人等半天,收回煙盒說:“算了算了。
”她還是不肯罷休,把食品角落的紙箱裡的雜物統統傾倒在花氈上,細細檢索,又把所有挂在牆架上的衣服口袋摸了一遍,還掏出鑰匙把上了鎖的那隻木箱也打開翻找一通,還揭起花氈在下面摸了又摸……弄得客人坐立不安。
最後,這家夥一摸自己的褲子口袋,終于找到一匣!大家一起噓了口氣。
客人高興地接過來,打開一看,卻是空的,便無奈地低呼:“不……” 最後卡西扒開鐵皮爐裡的灰燼,找到最後一塊紅木炭,總算完成了任務。
等客人走後,在門口熬牛奶的火坑邊,我看到所有火柴全集中在那裡,撒得到處都是。
家裡用火柴很費,幾乎一天用掉一盒。
至少有兩次,準備做飯呢,發現沒火柴了。
爐坑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