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全是謊言,也可以說是水底誘餌。
信件顯然是僞造的——她們不可能讓我那麼輕而易舉地把它們查出來。
我的頭腦裡閃過一個令人憂慮的猜測:我的信件,無論是寄出去的,還是郵進來的,沒有一封不被她們拆閱。
果真如此,她們對艾莉森的真實情況便是始終了如指掌。
康奇斯勸我回去和她結婚的時候,一定知道她已經死了。
莉莉也一定知道她已經死了。
想到這裡,我不禁毛骨悚然,仿佛從世界的邊緣掉了下去,跌入痛苦的深淵。
我曾經看見過有關她們兩姐妹的僞造剪報,因此,如果這些剪報純粹是假的……我向放夾克的地方走過去,那天晚上“朱恩”在校門外看完安·泰勒的信之後,我把它放進了夾克口袋裡。
信還在。
我對信及其附件進行了詳細檢查,想從中找出一切純屬杜撰的痕迹……結果找不到。
我想起了放在房間裡沒拿給她看的另一個信封,上面有艾莉森親筆寫的姓名地址,裡面有一小團凋謝的花。
隻有她才會給她們送那種東西。
艾莉森。
我目不轉睛地注視着鏡子裡面自己的眼睛。
突然間,她的誠實、她的不變節、她忠誠的死,成了僅存的最後精神支柱。
如果她也,如果她……我就徹底完了。
整個生活變成了一個陰謀。
我竭力透過時間到過去去追尋艾莉森,力求完全準确地把握她;超越她愛和恨的力量,超越他們的一切胡謅,抓住艾莉森的本質。
我一時讓自己的思想進入一種無邊無際的瘋狂狀态。
康奇斯常常說,生活從總體上看是一種機遇。
在我的一生中,去年的情況恰好和他說的完全相反。
他常常這樣說,是不是又想來騙我。
羅素廣場的公寓房……我偶然在《新政治家》雜志上看到一則廣告,經過聯系,租下來了。
頭一天晚上就遇見了艾莉森……但是我完全可以不去參加那次派對,不等那幾分鐘……還有瑪格麗特、安·泰勒、其他所有的人……假設終于失去平衡,垮了下來。
我凝視我自己。
他們想把我逼瘋,用一種駭人聽聞的方式給我洗腦。
但是我緊緊抓住現實,同時也緊緊抓住艾莉森身上的某種東西,它像永不背叛的一小塊透明水晶,像最黑暗之夜的一絲光亮,像一滴眼淚。
我永遠不可能變得如此冷酷。
我自己的眼睛裡瞬間形成的眼淚是一種痛苦的保證:她的确已經死了。
這眼淚不僅是為她而悲傷,而且是對康奇斯和莉莉的憤怒。
他們明明知道她已經死了,卻把它當作一個新的疑點來折磨我,一會兒讓我覺得她死了而痛苦不堪,一會兒又讓我覺得她不可能死。
他們為了某種不可理解的原因,在我身上進行極其殘忍的思想活體解剖。
他們似乎一心隻想對我進行懲罰、懲罰,再懲罰。
他們沒有權利,也沒有理由這樣做。
我坐着,雙手握拳,托住下巴。
他們以前說過的話零零碎碎地不斷回到我的腦海中來,而且都有可怕的雙重意義,具有永恒不變的戲劇性諷刺意味。
康奇斯和莉莉說過的話,幾乎每一句都帶有諷刺性,直到最後那一次同“朱恩”的對話,明顯也是語意雙關。
那個空白的周末,他們取消活動當然是為了讓我有充分的時間收到銀行寄來的“推薦信”。
他們暫時攔住我,是為了更快地把我從斜坡上推下去。
朱莉階段的莉莉形象不斷回到我的腦海中來。
熱情奔放的時刻,最後把她自己的身體完全獻出來,其他時候表現出來的溫柔、真誠,都不可能是排練出來的,隻能出于對她所扮演角色的深刻認同而自然流露出來。
我甚至回到自己更早的理論,認為她是在催眠狀态下進行表演,但這是不可想象的事。
我又點燃一支菲利普·莫裡斯香煙。
我試圖隻考慮眼前的事,但是一切都使我感到同樣憤怒,同樣深受屈辱。
隻有一件事能減輕我的痛苦:莉莉所受的屈辱幾乎和我一樣。
想起以前沒有更粗暴地對待她,使我怒不可遏。
傷害一個人的尊嚴莫過于此:我擁有的小小一份莊重,反而被人家用來對付我。
外面有嘈雜的聲音,門開了。
理着平頭的金發水手走進來,後面還有另一個人,同樣的黑褲子、黑上衣、黑運動鞋。
再後面那個“安東”進來了,穿一件醫生的無領白大褂,口袋裡有幾支鋼筆,德國口音,似乎是來巡視的。
現在腳也不跛了。
“你的感覺如何?”
信件顯然是僞造的——她們不可能讓我那麼輕而易舉地把它們查出來。
我的頭腦裡閃過一個令人憂慮的猜測:我的信件,無論是寄出去的,還是郵進來的,沒有一封不被她們拆閱。
果真如此,她們對艾莉森的真實情況便是始終了如指掌。
康奇斯勸我回去和她結婚的時候,一定知道她已經死了。
莉莉也一定知道她已經死了。
想到這裡,我不禁毛骨悚然,仿佛從世界的邊緣掉了下去,跌入痛苦的深淵。
我曾經看見過有關她們兩姐妹的僞造剪報,因此,如果這些剪報純粹是假的……我向放夾克的地方走過去,那天晚上“朱恩”在校門外看完安·泰勒的信之後,我把它放進了夾克口袋裡。
信還在。
我對信及其附件進行了詳細檢查,想從中找出一切純屬杜撰的痕迹……結果找不到。
我想起了放在房間裡沒拿給她看的另一個信封,上面有艾莉森親筆寫的姓名地址,裡面有一小團凋謝的花。
隻有她才會給她們送那種東西。
艾莉森。
我目不轉睛地注視着鏡子裡面自己的眼睛。
突然間,她的誠實、她的不變節、她忠誠的死,成了僅存的最後精神支柱。
如果她也,如果她……我就徹底完了。
整個生活變成了一個陰謀。
我竭力透過時間到過去去追尋艾莉森,力求完全準确地把握她;超越她愛和恨的力量,超越他們的一切胡謅,抓住艾莉森的本質。
我一時讓自己的思想進入一種無邊無際的瘋狂狀态。
康奇斯常常說,生活從總體上看是一種機遇。
在我的一生中,去年的情況恰好和他說的完全相反。
他常常這樣說,是不是又想來騙我。
羅素廣場的公寓房……我偶然在《新政治家》雜志上看到一則廣告,經過聯系,租下來了。
頭一天晚上就遇見了艾莉森……但是我完全可以不去參加那次派對,不等那幾分鐘……還有瑪格麗特、安·泰勒、其他所有的人……假設終于失去平衡,垮了下來。
我凝視我自己。
他們想把我逼瘋,用一種駭人聽聞的方式給我洗腦。
但是我緊緊抓住現實,同時也緊緊抓住艾莉森身上的某種東西,它像永不背叛的一小塊透明水晶,像最黑暗之夜的一絲光亮,像一滴眼淚。
我永遠不可能變得如此冷酷。
我自己的眼睛裡瞬間形成的眼淚是一種痛苦的保證:她的确已經死了。
這眼淚不僅是為她而悲傷,而且是對康奇斯和莉莉的憤怒。
他們明明知道她已經死了,卻把它當作一個新的疑點來折磨我,一會兒讓我覺得她死了而痛苦不堪,一會兒又讓我覺得她不可能死。
他們為了某種不可理解的原因,在我身上進行極其殘忍的思想活體解剖。
他們似乎一心隻想對我進行懲罰、懲罰,再懲罰。
他們沒有權利,也沒有理由這樣做。
我坐着,雙手握拳,托住下巴。
他們以前說過的話零零碎碎地不斷回到我的腦海中來,而且都有可怕的雙重意義,具有永恒不變的戲劇性諷刺意味。
康奇斯和莉莉說過的話,幾乎每一句都帶有諷刺性,直到最後那一次同“朱恩”的對話,明顯也是語意雙關。
那個空白的周末,他們取消活動當然是為了讓我有充分的時間收到銀行寄來的“推薦信”。
他們暫時攔住我,是為了更快地把我從斜坡上推下去。
朱莉階段的莉莉形象不斷回到我的腦海中來。
熱情奔放的時刻,最後把她自己的身體完全獻出來,其他時候表現出來的溫柔、真誠,都不可能是排練出來的,隻能出于對她所扮演角色的深刻認同而自然流露出來。
我甚至回到自己更早的理論,認為她是在催眠狀态下進行表演,但這是不可想象的事。
我又點燃一支菲利普·莫裡斯香煙。
我試圖隻考慮眼前的事,但是一切都使我感到同樣憤怒,同樣深受屈辱。
隻有一件事能減輕我的痛苦:莉莉所受的屈辱幾乎和我一樣。
想起以前沒有更粗暴地對待她,使我怒不可遏。
傷害一個人的尊嚴莫過于此:我擁有的小小一份莊重,反而被人家用來對付我。
外面有嘈雜的聲音,門開了。
理着平頭的金發水手走進來,後面還有另一個人,同樣的黑褲子、黑上衣、黑運動鞋。
再後面那個“安東”進來了,穿一件醫生的無領白大褂,口袋裡有幾支鋼筆,德國口音,似乎是來巡視的。
現在腳也不跛了。
“你的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