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關燈
破壞不了的。

    ” “但是你應該知道,我們會看透你分配給我們的角色。

    ” 他把目光投向大海:“可變劇場的目标正是如此——允許參與者看穿自己的最初角色。

    但那隻是戲劇高潮的前一部分。

    ” “我不太懂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 “它指的是最後一幕之前的那一部分,最後一幕在古希臘悲劇中稱為結局。

    ”他補充道,“或者喜劇也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

    ” “視情況而定?” “這要看我們能否看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分派的角色。

    ” 靜默中我突然以他自己的風格向他提出下一個問題。

     “不喜歡我是你這個角色的一個組成部分,到底不喜歡到什麼程度呢?” 對此他并不覺得窘迫:“在男人之間,喜歡并不重要。

    ” 我感到茴香烈酒的酒性上來了:“即便如此,你還是不喜歡我,對嗎?” 他的黑眼睛轉過來望着我的眼睛:“你真要我回答嗎?”我點頭。

    “我的回答是不喜歡,但是我喜歡的人确實很少。

    在你這樣年齡和性别的人群中,我喜歡的人就更少了。

    如果我們要生活在社會裡面,喜歡别人就意味着對自己抱有幻想。

    在我的生活中,起碼是我在這裡生活的時候,我早已把這種幻想排除在外。

    你希望被别人喜歡,我也是如此。

    也許有一天你會明白這意味着什麼。

    到那時你會覺得想笑,不是反對我,而是跟我一起笑。

    ” 我沉默:“聽你說話倒挺像個外科醫生,你更關心的是手術,而不是病人。

    ” “如果一個外科醫生不是持這種觀點,我可不敢讓他做手術。

    ” “這麼說來,你的……可變劇場是一個醫用劇場?” 瑪麗亞的身影出現在他背後,她端來盛湯的蓋碗,送到在燈光下呈銀白色的桌子上。

     “你可以這樣看。

    但是我更傾向于把它看成一個哲理劇場。

    ”瑪麗亞告訴我們可以入席了。

    他稍微點了一下頭,表示已經聽到了她的話,但是他并沒有動。

    “最重要的是它試圖擺脫諸如此類的形式範疇。

    ” “更像是藝術而不是科學。

    ” “一切優秀的科學都是藝術。

    一切優秀的藝術都是科學。

    ” 随着這一好聽但卻空洞的格言,他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朝飯桌走去。

    我跟在他的後面說: “我猜想,在你看來,這裡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我。

    ” 他走到他的椅子旁才回答我的問題。

     “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己究竟是什麼的問題上沒有任何選擇。

    ” 我站在他的對面。

    “難道我是個假精神分裂症患者?” 一時間他略為有所放松,仿佛我說了什麼幼稚可笑的話。

    他做了個手勢。

     “這沒有什麼關系。

    咱們吃吧。

    ” 我們剛一開始吃飯,我立即聽到後面有兩三個人的腳步聲,是從瑪麗亞農舍旁的礫石地上傳來的。

    我把目光從檸檬蛋湯上挪開,扭頭往後看,可是桌子擺在那裡,什麼都看不到,這無疑是有意安排的。

     “今天晚上我要用圖解的方式來講述我的故事。

    ”康奇斯說。

     “我認為你早就做過了,而且做得太過逼真。

    ” “這些是真正的紀實性影片。

    ” 他示意我應該繼續吃,他不再說什麼了。

    接着我又聽到我們頭頂上有腳步聲,是在他寝室外面的陽台上,還有細小的嘎吱聲,金屬的刮擦聲。

    我喝完了湯,在等瑪麗亞的時候,我再次試圖軟化他。

     “對不起,我不想再聽你戰前的生活故事了。

    ” “主要部分你都聽過了。

    ” “照我的理解,你給我講挪威的故事,說明你拒絕科學。

    可你還是研究精神病學。

    ” 他稍一聳肩:“不過是淺嘗辄止而已。

    ” “我看過你的論文,絕非淺嘗辄止。

    ” “那些論文不是我寫的。

    标題頁是假的。

    ” 我隻好對着他笑,他講這些話的時候态度草率輕蔑,這反倒可以證明他的話是不可信的。

    他當然沒有對我以笑還笑,但是他顯然感到有必要提醒我,他也有嚴肅認真的一面。

     “我對你講的話有一定的真實成分。

    因此你剛才提的問題還是有道理的。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件事情和我杜撰的故事很相似。

    ”他停了一下,後來又決定繼續講下去。

    “在我身上向來存在着神秘與現實之間的沖突。

    作為一個醫生,作為一個社會主義者,一個理性主義者,我追求後者,崇尚後者。

    但是後來我發現,試圖把現實科學化,給它命名歸類,對它進行活體解剖,猶如企圖去除大氣中的空氣。

    制造真空的結果是實驗者自身的死亡,因為他自己也處于真空之中。

    ” “你的緻富經曆是不是跟德康很相似?” “不。

    ”他說,“我一生下來就是富翁,而且不是在英國。

    ” “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 “那純屬杜撰。

    ” 我吸了一口氣,他避開我的目光。

     “你總該有個出生地。

    ” “對這些細枝末節的問題,我早就不感興趣了。

    ” “你一定在英國住過。

    ” 他擡起頭來望着我,臉無笑容,像在搜尋着什麼,但是背後隐藏着譏諷:“難道你就那麼愛聽虛構的故事,永遠也聽不厭嗎?” “起碼我知道你在希臘有一幢别墅。

    ” 他的目光超過我,也越過譏諷,投向黑夜:“我一直渴望擁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