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煙雨

關燈
煙雨,是江南最唯美的精靈,是大自然給江南的恩賜。

    白居易說:“江南好,風景舊曾谙”。我不知道,無數文人騷客歌之詠之的江南,令他們最憶的是什麼?在我,江南的煙雨,總是飄飄灑灑在記憶中。

    我曾經非常喜歡江南的煙雨,我制作了很多江南煙雨的音畫,我寫了很多夢想江南煙雨的文字。我對江南煙雨的迷戀無以複加。

    這麼喜歡江南的煙雨,你來江南吧,擁抱江南煙雨吧!我的一個文友說。

    後來,我真的到了江南,三年内四次到江南。在杭州,在上海,在無錫,在朱家角,在烏鎮……我無數次見到江南煙雨,我激動得跑進煙雨中。

    第一次到江南,就遇上煙雨的季節。

    這是白居易最憶的杭州。白天天氣雖陰陰沉沉,難見明媚,但雨到底沒落下來。到了夜晚,雨就随着風飄灑起來。這雨,給美麗的杭州蒙上一層神秘色彩,更增添妩媚的姿色。

    撐着雨傘,我獨自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慢慢品嘗這個人間天堂夜色的妖娆,尤其是讓我迷戀了很久的江南煙雨。

    眼前的江南煙雨,如絲如針,如詩似畫,美到極緻,美得叫人窒息。

    漫步在煙雨朦胧的杭州,尋找那些關于煙雨江南的詩句,找尋那些魂牽夢萦的感覺。

    也許是受唐詩宋詞的影響,一直喜歡煙雨江南,杏花春雨這樣的意境。想起春天,就想起江南;想起江南,就想起江南的煙雨;看到江南的煙雨,就想起那首讀了千百遍也不厭倦的《雨巷》。

    寫《雨巷》的詩人戴望舒就是杭州人,他的故居就在杭州大塔兒巷11号。于是,我去他的故居尋找“雨巷”,念念不忘他的《雨巷》: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顔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

    這唯美的意境,這雨中的哀怨,還有那個丁香姑娘,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愛江南煙雨的心。今晚,我走在江南的街巷,走在“雨巷”,那雨淅瀝瀝地打在青石闆上,飄灑在我身上,滴答于我心間,濺起紛飛的思緒,彈奏出串串旋律,牽起千古情思。今晚,曾經萦繞于夢裡千百回的江南煙雨,再也不隻是飄灑于詩詞中的平平仄仄,再也不是虛幻的意象。它真實而親切,盈手可握,仿佛是我等了千年的愛人,今晚終于可以攬入我懷中。恍惚中,我就是那個結着愁怨的丁香姑娘,那個撐着油紙傘彷徨在雨巷的書生,向我緩緩走來。

    江南煙雨是種愛戀,是種緣份。江南的煙雨會醉得你忘了回家的路。第一次來江南,恰好就遇到了這樣的“緣份”。江南,待我不薄。

    在江南古鎮烏鎮見到煙雨,跟在繁華都市杭州所見到的煙雨,又是别樣的風情。

    這是我第二次到烏鎮,春天的烏鎮。第一次到烏鎮,是在秋天,隻有秋日萬裡,沒有煙雨迷蒙。

    春天的烏鎮,紛揚着煙雨,絲絲縷縷,密密斜斜,朦朦胧胧,袅袅娜娜,娉娉婷婷,纏纏綿綿,粘粘稠稠。如煙似霧,如夢似幻,如同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恍若一曲如夢令,更是一首婉約詞。吸一口氣,清清涼涼,透心透肺,似乎還有一絲清甜味。

    煙雨是江南的精魂。有人說,天下春色十分,七分在江南;江南春色十分,七分在煙雨中。這說法似乎有點誇張,但對江南煙雨的喜愛卻是明心可鑒。煙雨,早已給江南打上無可替換的标簽;江南,煙雨最惹詩情,最有韻味。

    我走在烏鎮的小石橋,看枕水人家屋後的小河,被煙雨環抱;看河岸上的柳樹,變成煙柳;看欸乃的烏篷船,變成水墨畫。

    我在小石橋上張望,把自己也張望成煙雨,張望成水墨畫裡一縷煙。

    我走在大文豪茅盾故居的觀前街。他小時候走過的青石闆巷子還在,依然逼仄,依然在煙雨中發出平平仄仄的吟唱。

    穿藍花布的江南女子,依然在煙雨中娉婷着,變成一朵朵古色古香的花。

    烏鎮到處是煙雨,連住的地方也打上“煙雨牌”,叫“烏鎮煙雨江南主題民宿”。

    我住在小木屋,當上一回“枕水人家”。從木格窗子上看去,江雨煙雨變成一窗煙雨。

    又是煙雨夜,我無法安安靜靜地呆在小木屋裡,我要走在青石闆。

    不知誰家傳出林俊傑唱的《江南》:風到這裡就是粘/粘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裡纏成線/纏着我們流連人世間/你在身邊就是緣/緣份寫在三生石上面/愛有萬分之一甜/甯願我就葬在這一天/圈圈圓圓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

    聽着熟悉的旋律,我不禁駐足聆聽。喜歡煙雨江南,連同着喜歡聽唱江南的歌。曾經常常唱這首歌,唱出幾分思念,唱出幾多愛戀。今晚,沐浴着纏成線的江南煙雨,聽着關于江南煙雨的歌曲,這樣的情景,這樣的意境,豈一個美字了得!

    夜夜煙雨伴入眠,不辭長作江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