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林觀“獅”

關燈
一 上海離蘇州不過百公裡左右,同樣是地處江南,同樣是陽春三月,可在上海那幾天,天天霧蒙蒙,雨蒙蒙,煙雨杏花,春寒料峭。

    就算雨停了,春光明媚了,仍然冷徹骨。

    從上海坐客車到蘇州,那種寒刺骨的感覺漸漸消失,蘇州比上海溫暖得多了,煙雨也少了。

    遊覽寒山寺,天是晴朗的,遊覽蘇州園林時,天氣也是暖暖的。

     蘇州園林為數不少,到底有多少,沒有誰能說得清。

    最為有名的是獅子林、滄浪亭、拙政園、留園,并稱為“四大名園”。

    蘇州人很有福氣,四季生活在花園中。

    “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是别樣的感覺。

     葉聖陶是蘇州人,他對蘇州園林最為熟悉。

    他寫過一篇文章,叫《蘇州園林》,詳細地介紹了蘇州園林的特點,給蘇州園林很高的評價,把它譽為“我國各地園林的标本”。

    全國各地園林或多或少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誰如果要鑒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這篇文章還收進初中語文教材,哪個中學生不知道蘇州園林呢?來到蘇州的人又有幾人不想看看聞名遐迩的蘇州園林呢? 在蘇州,我們遊覽的第一座園林,是位于蘇州城東北園林路的獅子林。

    獅子林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它的最後一個園主姓貝,解放後貝家人把獅子林捐給國家。

    因此,獅子林既有中國傳統園林構園要素,也有私家住宅的特點。

    整座獅子林的建築分為祠堂、住宅和庭園三部分。

     我們跨進園内,首先來到大方廳的貝家祠堂。

    由燕譽堂往北,按逆時針方向遊覽,一路上的景點不少,小方廳、九獅峰、指柏軒、荷花廳、真趣亭、石舫、暗香疏影樓、飛瀑亭、湖心亭、問梅閣、雙香仙館、扇子亭、文天祥詩碑亭、禦碑亭、立雪堂等。

    園内有假山水榭、亭台樓閣、瀑布水澗、石穴峰孔、修竹松柏等。

    借助古代園林的組景方法,通過對景、借景、夾景、框景、隔景、藏景、露景、題景等手法,構成一幅幅如詩似畫的畫面,讓人驚喜不疊,贊歎不已,浮想聯翩。

     獅子林假山林立,被稱為“假山王國”。

    假山的造型中,像獅子的占大多數。

    獅子林成了名副其實的“獅子林”。

    這些散落園内各處的“獅子”,有的像在春光中欣然撲蝶,有的像剛吃飽怡然自得,有的像在花間酣然入睡,有的像在媽媽懷裡撒嬌,有的像情侶在秋日裡喃喃私語,形态各異,千姿百态。

    據說有五百多頭呢。

     獅子林的假山原材料絕大部分來自太湖石,用太湖石堆疊成各種形狀。

    太湖石又叫窟窿石,假山石。

    這些太湖石不知經曆了多少個世紀,年複一年的太湖水的沖刷、打磨,使本來堅韌的石頭變得瘦、透、漏、皺,甚至有點醜。

    也就是我們眼前看到的模樣。

     二 獅子林之“獅”,有兩處給我印象最深。

     我們一行九人穿過燕譽堂,來到小方廳。

    小方廳為歇山式,廳中有一對聯“獅子窟中岚翠合,細林仙館鶴書頻”。

    這是一寫景抒情聯,情景相融。

    上聯意思是說在獅形石峰的大小孔穴中,飄出的股股岚雲籠罩了周圍的翠色,融合為一體,恰好是對九獅峰的寫照。

     九獅峰就在小方廳北亭院内,峰後有“琴”、“棋”、“書”、“畫”四樘。

    院子不算大,是江南常見的黛瓦粉牆。

    院中有花壇,鮮花怒放,綠草青青,一棵古樹如雲似蓋。

    一座高大的灰青色的石峰就在鮮花、碧樹之間。

    這個用太湖石堆成的石峰就是九獅峰。

    九獅峰很奇妙。

    一妙在疊石技藝,它用大小不一的太湖石層層壘疊,中間有很多大孔小穴,完全沒有錐鑿刀削的痕迹,氣勢磅礴,渾然天成。

    二妙在形态生動,像是有九頭大小獅子在戲嬉。

    最上面的那兩頭大獅子像在咆哮,像在舞動,又像在踩高跷。

    我的家鄉被譽為“中國醒獅之鄉”,這些獅子讓我不由想起家鄉舞獅的情形。

     九獅峰前遊人湧動,很多人争先恐後跟獅子合影留念。

    有的則饒有興趣地數有幾隻獅子。

    一對情侶模樣的小青年在我們來到九獅峰前就開始數了。

    女的說有九頭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