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味蕾間的誘惑

關燈
一 到一個地方旅遊,能夠與美食為鄰,枕着美味入眠,這實是一件幸事。

     在六朝古都南京,我就是一個這樣的幸運者。

     “天下财富出于東南,而金陵為其會”,南京自古繁華地,其美食一樣名揚天下。

    到南京尋美食、特色小吃,夫子廟可是個好地方。

    這裡是金陵小吃的發源地,處于“龍頭”地位。

    其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到明清兩代更是興盛。

    現時的夫子廟更是金陵的一張名片,飯館、茶社、酒樓、小吃鋪遍地開花。

    各地像我這樣慕名而來的遊人,絡繹不絕。

     這裡的美食、小吃品種繁多,琳琅滿目,如鹽水鴨、回味鴨血粉絲、獅王府獅子頭、煮幹絲、如意回鹵幹、什錦豆腐澇、狀元豆、旺雞蛋、活珠子、蝦鮮豆腐澇、赤豆小元宵、鴨油酥餅、重八臭豆腐、蝦仁蒸餃、黑米蓮子羹、三寶牛肉鍋貼、金陵雨花茶等,你想吃的東西幾乎都可以找到。

     我到南京的第二天,白天就在夫子廟附近閑逛,嘗嘗這個,試試那個,大飽眼福、口福,真想把南京所有的特色美食都嘗個遍。

    這時正是初秋,天氣炎熱,但夫子廟高大的梧桐樹,遮天蔽日,擋住火辣辣的酷熱。

    你坐着,或是站着品美食,都不覺得熱氣逼人。

     南京美食最叫我回味的是鹽水鴨。

     中國人有“無雞不成宴”之說,但鴨在南京美食中更具重要地位,就如北京的烤鴨。

    “金陵鴨肴甲天下”,鴨滿南京,到處可見鴨的影子,聞到鴨味的飄香。

    南京跟鴨有關的曆史,早在《陳書》《南史》《齊春秋》等,就有記錄了。

     南京人對鴨的感情更是滲進民俗中。

    據說南京準嶽父母招待準女婿,設的就是鴨宴,用“鴨”傳情。

    如果不喜歡這個未來女婿,就給他夾鴨翅膀。

    翅膀是要飛走的,這婚事就黃了。

    如果看中這個未來女婿給他夾什麼呢?是鴨腿?鴨胸脯?都不是。

    說來你不信,是很多人都不喜歡吃的、鴨最難吃的部分——鴨屁股。

    這南京的準嶽父母也算用心良苦,鴨最難吃的部分他都敢吃了,将來還有什麼苦不能吃?這婚事就這麼搞腚(定)了。

     2005年,當時的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南京。

    怎麼款待這位國民黨主席?南京人動了一番心思,最後拿出招牌菜鹽水鴨。

    因為連戰的夫人是南京人。

    用南京招牌菜招待南京女婿,那是再恰當不過了。

    他品嘗到的不僅是鹽水鴨的美味,也品嘗到了一種濃郁的鄉情。

     南京鴨的制作方法多種多樣,各具特色,鹽水鴨、金陵烤鴨、闆鴨、燒鴨、金陵醬鴨、香酥鴨、八寶珍珠鴨、鹹鴨肫等。

    最有名的要算鹽水鴨,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

    制作過程有個口訣“熟鹽搓、老鹵複、吹得幹、焐得透”。

    《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内有桂花香也。

    ”南京的鹽水鴨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最美味的是中秋前後,這時正是桂花盛開季節。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把送爽的秋風,飄香的丹桂,秋天的詩意,腌進鴨裡,這鴨味道特别好,所以這個季節的鹽水鴨有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名字,叫“桂花鴨”。

    桂花鴨,桂花鴨,光是聽名字就叫人胃口大開,更是詩意盈懷。

     我到南京恰好就是中秋節前幾天,正是“桂花鴨”最美味的時節。

    桂花鴨有“清而旨,久食不厭”之美譽。

    的确,它看起來皮白肉紅,吃起來肥而不膩,口味鮮嫩、香純、骨頭香。

    味道好極了。

    我第一次吃“桂花鴨”,嘗了一口,立刻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