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月光的行闆

關燈
林秀珊每次來到火車站,都有置身牲口棚的感覺。

    火車的汽笛聲在她聽來就像形形色色牲口的叫聲。

    有的像牛叫,有的像驢叫,還有的像餓極了的豬的叫聲。

    所以那一列列的火車,在她眼裡也都是牲口的模樣。

    疾馳舶特快列車像脫缰的野馬,不緊不慢的直快列車像靈巧的羊在野地中漫步,而她常乘坐的慢車,就像吃足了草的牛在安閑地遊走。

     沒有跟王銳打招呼而直接去探望他,這在林秀珊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所以登上火車的那一瞬間,她有些激動,甚至臉熱心跳,就像她第一次被王銳擁抱着一樣。

     這列慢車是由齊齊哈爾開往哈爾濱的。

    林秀珊在大慶讓湖路區的一家毛紡廠的食堂打工,所以她去哈爾濱看王銳,總是由讓湖路站上車。

    能在讓湖路停車的,通常都是慢車。

    林秀珊也不喜歡快車,快車比慢車票貴;還有,高速運行的特快往往使旅客看不清窗外的風景,而坐在慢車上,卻能盡情飽覽沿途風光。

    在林秀珊看來,乘火車不看風景就是傻瓜。

    即便是單調的樹、低矮的土房和田,野出的荒墳,她都覺得那風景是有韻味的。

    這些景緻本來是死氣沉沉的,可因為火車的駛動,它們就仿佛全成了活物。

    那樹木像瘦高的人在急急地趕路,土房就像一台台拖拉機在突突地跑,而荒墳則像一隻隻蠕動的大青蛙。

    由于愛看風景,林秀珊在購票時總要對售票員說一句:"給我一張靠窗口的。

    " 林秀珊和王銳結婚六年了。

    他們是在老家下三營子村結的婚。

    下三營子有一百多家農戶。

    原來那一帶土質肥沃,風調雨順,農作物連年豐收,下三營子的人日子過得衣食無憂、自足康樂。

    可近些年由于附近市縣濫伐林地,大肆開墾荒地,土地沙化越來越嚴重,村中那條原本很豐盈歡騰的地根河業已幹涸,農作物連年減産。

    春季的時候,風沙大得能把下到土裡的種子給掘出來,下三營子的人紛紛外出,另謀出路。

    王銳和林秀珊就是這衆多外逃人員中的一對,他們同大多數農民一樣,選擇的是進城打工的路。

     王銳會瓦工活,他在哈爾濱找到了在恒基建築公司當建築工人的活兒。

    林秀珊本想也在哈爾濱打一份零工,這樣和王銳見面方便些,然而幾經周折,她的願望都落空了。

    林秀珊中等個,圓臉,膚色黝黑,眼睛不大,鼻子有些塌,雖然五官長得不出衆,但因為她面目和善,還比較受看。

    不過,她的牙齒難看極了。

    下三營子的人多年來一直喝地表水,喝得人人都是一口黃牙。

    别的女人生了黃牙并不顯眼,林秀珊卻不同,她太愛笑了,她的黃牙在她溫存敦厚的五官中總是最先搶了人家的視線。

    所以她去應聘時,大多的雇主一見她的黃牙就蹙起了眉,把她打發了。

    王銳曾建議她做個牙齒"貼片"美容,可林秀珊堅決反對。

    她說從下三營子,什麼也沒帶出來,嘴裡有一口黃牙,也算是帶了那裡的水出來了,這樣她在鏡中看見自己的黃牙時,就不那麼想家了。

    王銳拗不過她,由她去了。

    林秀珊最終在大慶的讓湖路找到一份工作,在毛紡廠的食堂做飯。

    除了管吃管住外,她每月還能有四百元的工錢,這使林秀珊很知足。

    何況,讓湖路離哈爾濱并不遠,即便乘慢車,三小時左右也到了。

     林秀珊和王銳并不是每周都能見上一面,但他們每周都會通上一個電話。

    三年來一直如此,風雨不誤。

    林秀珊住的集體宿舍和王銳所住的工棚都沒有電話,他們就想出了一個主意,把各自居所附近的一部公用電話當自家電話來用。

    現在電信業很發達,城市的街道上遍布着話亭,你隻需買一張IC卡就行。

    這些電話亭大都披挂着一個蘋果綠色的罩子,人站在其中,就像是被它給攬在懷中了,所以林秀珊有時覺得電話亭是個情種。

     林秀珊所用的那個電話亭,是王銳幫助她選定的。

    它離毛紡廠隻有五分鐘的路,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

    街邊矗立着一排宛若翠綠的屏風似的高大的楊樹,電話亭附近還有一個公共汽車站。

    王銳覺得這個電話亭最适合妻子,街上車來人往。

    楊樹在風中會發出口琴一樣悠揚的響聲,這樣不僅妻子的安全有了保障,還有了一股浪漫的情調。

    而他自己所用的電話亭,三年來已經變了四次。

    一幢樓竣工後,他們會去下一個建築工地,電話亭就要随之變更。

    通常是林秀珊在每周五的晚上七點來等王銳的電話。

    明明知道見到的是電話,而不是王銳,可她每次來總要梳洗打扮一番,好像王銳傳過來的聲音長着眼睛一樣。

    因為雙方均處于嘈雜的環境,他們不得不大聲地說話,有時簡直是在吼,不然對方會聽不清。

    他們每次相會,總要在電話中約定一個時間,林秀珊去哈爾濱找王銳,或者王銳來讓湖路看她。

    他們從來都是如約前往,從未像今日這麼心血來潮地突然不約而同地去看望對方。

     幾乎是在林秀珊登上火車的同時,王銳也開始了去讓湖路的旅行。

    每次探望林秀珊,他都要穿上那套花了七十元在夜市買的藏藍色西裝,它面料低劣,做工粗糙,不是腋窩開線了,就是褲裆開線了,林秀珊常常在縫補的時候取笑王銳,說他:"褲裆開線我知道為啥,可是你的腋窩長了什麼稀罕物,也會開線?"王銳就揪着妻子的耳朵說:"我看你要學壞了!"他腳上的皮鞋,是冬季時在一家小商鋪買的。

    冬季買夏季的商品,折扣率很大,這雙原價一百二十元的皮鞋,隻花了六十八元就買下來了。

    由于降價處理的皮鞋斷碼,王銳沒買到适合自己的尺碼,這鞋比他平素穿的整整大兩碼,所以他不得不墊兩副鞋墊,不然走路會掉鞋。

     王銳去看林秀珊,通常是在雙休日的第二天晚上。

    林秀珊的宿舍住着五個人,他們睡在那裡不方便,就到附近的私人旅館的地下室開一間房。

    雖然一夜隻有二十五元,已令他們心疼不已了。

    他們聚在一起,先是要熱烈地做完愛,然後才會把攢了許多天的話一股腦兒地說出來。

    王銳會跟她講他在哈爾濱聽到的新鮮事:酒店的食客吃蚌殼吃出了珍珠;浪蕩女人看上了别人家的男人,把自己的丈夫給殺了;一頭從郊區走失的牛把交通堵塞了一個多小時;居民區飛來了貓頭鷹等等。

    有一回王銳講他公司的老總帶着他的寵物狗來視察施工進程,說那狗個頭很高,純黑色,大約值三四萬元。

    這狗在家裡有單獨的居室和床。

    林秀珊聽完後哭了,哭得很哀傷,把王銳吓了一跳,忙問她怎麼了?林秀珊抽抽噎噎地說:"我們在城市裡沒有自己的一張床,可你們老總家的狗卻有。

    "王銳笑了,說:"那我也不做老總家的狗,我還是要做你的狗,沒有自己的床,我們睡在街上也覺得美!"林秀珊不像王銳那樣愛講外面的事,她跟王銳說的都是發生在同一宿舍的人身上的瑣事,王愛玲又做了一次流産;肖榮的頭發脫得厲害,腳跟裂了口子;吳美娟這一段夜夜放臭屁,熏得大家頭昏腦漲的。

    再不就是,王鵑笨得織毛衣不會上袖子等等。

    往往沒等林秀珊說完,王銳就起了鼾聲。

    林秀珊就會在枕畔輕輕揪一下丈夫的耳朵,嗔怪道:"做完你的美事你就沒心思聽我的話了,以後我要先和你說話,後做事。

    "然而到了下一次,他們依舊是急不可耐地先做事,後說話,而輪到林秀珊說話時,王銳的鼾聲如潮水一樣襲來。

    林秀珊很心疼丈夫,他在工地幹了一天活,夜晚時再乘上幾小時的慢車,趕到讓湖路時已是晚上九十點鐘了。

    第二天在睡意正酣時,他又要起早趕淩晨的火車回去,生怕誤了工。

    林秀珊怕王銳起晚了,特意買了一個鬧鐘,無論冬夏,隻要王銳來探望她,鬧鐘總要被設置到淩晨三點。

    因為王銳要在八點趕到工棚。

    鬧鐘本來應該是萬無一失的,可為了保險起見,林秀珊索性不睡,她和鬧鐘一起等待着喚醒丈夫的那一時刻。

    在她的心目中,鬧鐘跟人一樣是有脾氣的,趕上它哪一天氣不順了,不想充當叫醒者的角色了,那麼他們醒來的一瞬所見到的太陽,一定就是砸向他們生活的冰冷的雪球。

    不過王銳從不知道妻子這樣為他守夜,更不知道在暗夜中林秀珊用手指無限憐愛地在他胸脯上撫來撫去。

    她還常常情不自禁悄悄地在他臉頰親上一口。

    她不敢使勁親,怕弄醒了丈夫。

     有時看王銳太辛苦,林秀珊就主動在固定的約會日期中去哈爾濱。

    他們會在工棚附近找家私人旅館,美美過上一夜。

    林秀珊的旅行包裡,除了裝着牙具之外,還要裝上鬧鐘和一條花床單。

    私人旅館的,床單總是污漬斑斑,睡在這樣的床上,就有掉進了臭水溝的污濁感,所以林秀珊花三十多元錢買了兩米斜紋布的花布做床單。

    這床單碧綠的地,上面印滿了大朵大朵的向日葵。

    躺在上面,就有置身花叢的感覺,暖洋洋的,似乎能聞到一股淡淡的馨香。

    他們每次進了旅館的第一件事就是闩門,然後鋪床單。

    王銳一俟床單鋪好,就迫不及待地熄了燈。

    他們在黑暗中 地脫衣服,這聲音總讓林秀珊聯想到老鼠夜間在碗櫃上偷吃東西的聲響。

    通常都是王銳脫得快,他赤條條地鑽進被子裡後,對林秀珊說的話總是那句"快點--",林秀珊常常是越想快越出亂子,不是褲子的拉鎖被拉錯了位,生生地卡住了;就是衣領的挂鈎把頭發纏住了;再不就是摸黑解鞋帶時,把鞋帶弄成了死結,鞋子就像癞皮狗一樣咬着她的腳腕不松口。

    幾次尴尬之後,林秀珊在和王銳相會時就盡量穿那些好脫的衣服,襯衣不帶領鈎和袖扣,褲子是那種寬松的不帶拉鍊的,鞋子是一褪即下的不系帶的船形鞋。

    這樣林秀珊能盡快地投入到王銳的懷抱。

    他們脫衣服時,就像不太會剮魚的人把剝下的鱗片弄得四處皆是。

    在鬧鐘響起來的一瞬,他們打開燈來,往往會發現襪子飛上了暖水瓶,本該是成雙的鞋子,一隻在門口,一隻卻蕩進了床底。

    有一次,她的胸罩竟然落進了洗臉盆裡,那裡存着半盆漂浮着死蒼蠅和煙蒂的髒水,弄得她以後再戴這胸罩時總要蹙蹙眉,好像這胸罩曾是美少女,而今淪落風塵,總讓她覺得别扭。

     他們也有掃興的相會。

    比如林秀珊有一回滿懷溫情地去哈爾濱,火車剛開不久,隻覺得身下一熱,她暗自叫了一聲"不好",去廁所一看,果然見身下飄蕩出紅絲帶一樣的鮮血。

    本該一周後才來的月經,偏偏提前到了,這不速之客自然讓她心生懊惱。

    這樣的客人來了也就來了,你是打發不掉的。

    林秀珊委屈極了,她一見到王銳,淚水就撲簌簌落了下來。

    王銳以為老家下三營子的家人出了事,吓得嘴唇都青了,問清原委後,在長籲一口氣後,他也不由歎口氣說:"我就把你當成商店玻璃櫥窗裡的模特,看看不也好麼?"林秀珊破涕為笑,嗔怪他,"你讓我呆在玻璃櫥窗裡,這不是想悶死我麼?"王銳說:"我要有悶死你的意思,就讓我從腳手架上掉下來摔死!"他這賭咒本來是表忠心的,豈料說到了林秀珊最擔憂的地方,她一旦在電視上看到建築工人出事故的報道,就要為王銳擔驚受怕多日。

    不是夢見他從高樓上墜下來了,就是夢見他砌牆時把自己砌在其中了,牆成了丈夫的墳墓。

    所以他們每次通電話的結尾或是相聚後告别時,林秀珊總要叮囑王銳:"幹活時小心點啊,留神着腳下,别踩空了;也别忘了注意頭頂,誰要是抛個磚頭下來,你可得躲着點啊。

    "林秀珊為此愛幻想,要是王銳生着一雙翅膀多好啊,他要是不慎從腳手架掉下來,落地後會安然無恙,就像老鷹從高空俯沖而下後,會穩穩實實地站在地上一樣。

    王銳的腦殼要是鋼鐵鑄就的就好了,這樣磚頭瓦礫落在頭頂時,也奈何不了他。

    後來王銳與林秀珊約會前,在電話末尾總要小心而羞澀地問一聲:"你身體方便麼?"林秀珊有時調皮,就說"不方便",但她随之笑了起來。

    她的笑聲使王銳提起的心又放了下來,明白她這是開玩笑。

    林秀珊的笑聲中,總是夾雜着人語或者汽車疾馳而過的聲音,這使王銳覺得妻子的笑聲很可憐,好像妻子的笑聲是一根水靈靈的胡蘿蔔,嘈雜的人語和車聲是一把把無形的尖刀,削減了它身上許多的甜味和水分,令他心裡很不是滋味。

    他為此很羨慕那些擁有手機的人,他們随時随地可以撥打電話。

    如果他和林秀珊都擁有手機,那麼夜闌人靜時,他們會說上幾句溫存的悄悄話。

    可他們知道,養一部手機,趕上他們養兒子的費用了。

    他們有一個四歲的兒子在下三營子,由林秀珊的娘家人帶着,王銳和林秀珊每次拿到工錢時,都覺得兒子的腳踝從沙土中拔出了一截,他們立志要攢下一筆錢來,将來把兒子接到城裡來上學。

     慢車悠悠駛上了松花江大橋。

    王銳坐在靠着過道的三人長椅上,他望窗外,就得探着身子,把脖子伸得跟鵝一樣長。

    偏偏靠窗的一個胖子在吸煙,他吞雲吐霧不要緊,把窗外的風景給弄模糊了,王銳沒有看到以往所見的波光閃閃的江水和飄蕩在水面的遊船,不由有些敗興。

    他想起身去别的窗口望風景時,火車已經在震顫中躍過江橋,踏上郊外的農田了。

    王銳不喜歡看農田,他在下三營子的農田裡摸爬滾打了多年。

    他家祖祖輩輩都是種田的。

    他初中畢業的那年初春,就被父親從鄉裡給領回下三營子村務農。

    父親教育他的話永遠都是:認得字再多,也不能當糧食吃。

    王銳在家排行老三,作為"龍風胎"的哥哥和姐姐都是農民,他們隻念到小學,隻有他讀到了初中。

    王銳回到下三營子後第一次跟父親去農田勞動,他在和煦的陽光中邊撒玉米種邊哭泣。

    那一年的玉米大豐收,他相信是種子沾染了他淚水的緣故。

     林秀珊比王銳小兩歲。

    王銳牽着牛去大地耕田時,常見林秀珊在周末時坐着手扶拖拉機去鄉裡上學。

    下三營子隻有小學,林秀珊讀初中跟王銳一樣,必須去鄉裡。

    在那幾個上初中的女孩中,王銳最相中的就是林秀珊。

    她雖然模樣一般,但總是笑盈盈的,似乎不知道憂愁的滋味。

    王銳知道林秀珊家跟自己家一樣貧窮,她的哥哥結婚都是借的債,父親得了半身不遂後家裡更加拮據,料她讀到初中就得跟他一樣回家務農了。

    當時王銳雖然隻有十七歲,但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娶林秀珊。

    果然,兩年之後,林秀珊帶着行李回到了下三營子。

    林秀珊不像王銳失學後第一次下田時委屈得直落淚,她在路上饒有興緻地撿着地上的石子打麻雀玩。

    每打一下,都要笑一聲。

    悄悄跟在她身後的王銳聽到她的笑聲,覺得下三營子的土地蓦然變得開闊了,天也顯得高遠了。

    以往他讨厭牛身上散發的氣味,讨厭在樹上嗚叫的蟬,讨厭在熱浪滾滾的玉米地裡勞作,讨厭那雞冠色的晚霞,現在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可愛的了。

    他觀察到林秀珊喜歡唱歌,就起了無數個大早,到玉米地去練唱,豈料他五音不全,沒能把一首歌唱成歌的樣子,他氣餒了。

    後來他想林秀珊喜歡歌,就一定喜歡聽口琴,于是就請求家人出錢給他買個口琴。

    父親堅決反對,說是買個口琴頂上幾袋糧食了,不能浪費這個錢。

    哥哥也說,一個農民吹着口琴,給人一種不務正業的感覺,不能買,再說買了他也不會吹,等于領個啞巴回家。

    王銳為此絕食三天,母親怕小兒子有個三長兩短的,就偷着塞給他一百元錢。

    口琴在村裡的商店絕無蹤影,王銳去了鄉裡,鄉裡也沒有,他又從鄉搭乘長途車去了縣城,總算如願以償買到了口琴。

    那長條形的扁扁的口琴落人他手中時,他感覺握着的是林秀珊的手。

    王銳買的是比較便宜的一種,他喜歡那嵌在琴身裡的兩行綠色方格小孔,感覺那裡面長滿了碧綠的青草。

    而最貴的那個口琴。

    琴身中用以發音的銅制簧片上鑲嵌的小格子是紅色的。

    王銳想若是吹這樣的口琴,會覺得口唇出血,流進琴身中了,沒有那種美好的感覺。

    由于母親隻給了他一百元錢,除去進城的路費和買燒餅用以果腹的錢,餘下的錢隻夠乘車到張家鋪子的。

    王銳索性就從張家鋪子一路走回家去。

    其間他搭過兩次農用三輪車。

    餓了,就偷地裡的蘿蔔吃;渴了,就到路過的河裡掬一捧水喝。

    夜晚宿在野地裡,望着滿天星鬥,他不由得捧着口琴,悠然吹着。

    他感覺每一個琴音都散發着光芒,它們飛到天上,使星星顯得更亮了。

    當他懷揣着心愛的口琴回到家裡時,有個鄰村的姑娘正在家中等他。

    這姑娘是媒婆金六婆領來的。

    金六婆一口黃牙,但她的黃牙比下三營子人的黃牙值錢,是金牙,她的手指上還戴着一枚金戒指。

    她是下三營子最富的人,不用種地,隻靠給人保媒拉纖,過得衣食無憂。

    王銳生得一表人材,瘦高個,棱角分明的臉,鼻梁挺直,眼睛不大,但很有神,而且言語不多,金六婆說他天生一副"貴人相",可惜投胎到了窮人家。

    她說王銳若是生在富人家,去城裡念了大學,一準能做騎馬坐轎、呼風喚雨的官人。

    她早就跟王銳的父母許願,要給王銳說個這方圓百裡最俊俏的媳婦。

    她領來的姑娘也的确俏麗,瓜子臉,彎而細的柳葉眉,鼻子和嘴生得也好,一雙杏仁眼看人時含情脈脈的,她看了一眼王銳,就抿着嘴笑了。

    而王銳一看她,卻心涼了半截。

    他的心裡隻有一個其貌不揚的林秀珊。

    母親悄悄把王銳拉到竈房,對他說:"這姑娘比你小一歲,多俊啊?她爸是水楊村的村長,兩個哥哥都成家立業了,大哥是養豬專業戶,二哥在縣畜牧局當局長,家裡趁着呢!"王銳步行歸來,疲乏得像拉了一天石磨的驢,本想喝上一碗熱粥後蒙頭大睡,不料從天而降一個"林妹妹"。

    他急得腦袋發暈,說:"我不喜歡她,讓金六婆把她領走吧。

    "母親急了,她狠狠地用手指點着王銳的腦門說:"你真是個死腦瓜子,怎麼這麼不開竅呢?這姑娘可是天上難找、地上難尋啊,錯過了她,你會後悔一輩子!"王銳說:"我嫌她長得像林黛玉,太單薄,沒福相!"母親雖然大字不識,但也聽過《紅樓夢》的故事,她氣急地說:"你還以為自己是含着通靈寶玉來到人世的賈寶玉啊?你天生就是當牛做馬的命!不是你模樣比别人長得好,你連秀姑都娶不上!"母親的話更激起了王銳的反感。

    秀姑是下三營子有名的癡呆,已經三十歲了,整日走街串巷地遊蕩,一樣家務活都不會做。

    她見了女人從不說話,總要不屑一顧地啐她們一口,好像别的女人不配活着,下三營于隻該她一個女人喘氣才對。

    而見着男人,無論長幼,總耍笑嘻嘻地上前拉人家的手。

    王銳就被秀姑扯過兩回手,一回在豆腐房門前,秀姑對他說:"我給你暖被窩去吧!"王銳掙脫了她,說:"我有熱被窩,不用你暖!"還有一回,王銳去食雜店買燈泡,被秀姑撞上了,她咯咯笑着拉了一把王銳的手,說:"你長得美,我想吃了你!"吓得王銳掉頭跑回家中,連燈泡也沒買。

    家裡的燈泡燒壞了,一家人都坐在黑暗中。

    見王銳空手回來,就問他緣由,王銳如實說了,家人都嘲笑他,"一個秀姑就把你吓着了,虧你還算個男人!" 母親說秀姑都不會跟他,等于羞辱了王銳。

    他沖動地說:"好了,我連秀姑都娶不上,我打一輩子光棍好了!"這話被裡屋的姑娘聽到了,她不再像先前那樣抿着嘴端端正正地坐着了,她擡腿就走。

    邊走邊對金六婆說:"三條腿的驢不好找,兩條腿的男人遍地都是!"先前的文靜之态蕩然無存了。

    金六婆氣得罵王銳:"你可真是不識擡舉,給你送隻金鳳凰來你都不識!"王銳說:"我家是個草窩,養不住金鳳凰!"金六婆領着姑娘讪讪地走了。

    家人都埋怨王銳,王銳說:"我心裡有人了。

    "家人追問這人是誰?王銳說:"娶她時你們就知道了。

    "他相信那把口琴能幫他赢得林秀珊。

    沒想到幾天之後,家裡的耕牛突然不見了,跟着,放在野地裡的兩隻羊也失蹤了。

    正當王家為失去了牛羊而急得四處瘋找時,金六婆嗑着瓜子來了。

    金六婆說:"那姑娘可是一眼就相中了王銳。

    王銳跟了她,她爸答應置辦全套嫁妝,你們家的牛羊,損一補十!"王家人至此恍然大悟。

    王銳的父母想那姑娘家如此霸道,若是她進了王家的門,全家還不得把她當祖宗一樣供着啊?王家人便對金六婆說:"我家水淺,養不住這條美人魚!"金六婆說:"活該你們家受窮一輩子!"王銳一旦知道家中牛羊的失蹤與那姑娘家有關,他就不動聲色地去了水楊村。

    他果然發現自家的牛羊在村長家的牲口棚裡!王銳自知勢單力薄,所以他是有備而來。

    他用塑料膠管裝上沙土,纏繞在身上,又用塑料薄膜裹了幾塊磚坯的碎塊綁在身上。

    當他牽着牛羊從村長家的牲口棚裡出來時,村長和他身強力壯的兒子攔住了他的去路。

    王銳厲聲說:"給我閃開!"村長說:"你擅自闖入我家牲口棚,偷我家的牛羊,這是盜竊!我讓人把你送到派出所去!"王銳沉靜地說:"這是我家牛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