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月光的行闆
關燈
小
中
大
領它們回家理所應當!"他剛說完這話,村長的女兒從屋裡出來了。
她撇着嘴對王銳說:"你說這牛羊是你家的,你叫它們一聲,它們會答應嗎?"王銳說:"别以為牛羊跟你們一樣沒人性!"他吆喝了一聲,一直沉默着的牛羊果然發出了溫存的回應,牛哞哞地垂頭叫了兩聲,而兩隻羊咩咩地叫個不停。
姑娘說:"這也不能說明它們就是你們老王家的!"王銳"刷"地一下脫下外衣,他身上披挂的那些僞裝的雷管炸藥一覽無餘地暴露出來,他手握打火機,"咔"地彈出一炷火苗,說:"你們敢不讓我牽回牛羊,我就與你們同歸于盡!"村長吓得腿都軟了,而姑娘則捂着耳朵跑回屋裡,邊跑邊說:"快放他走吧廠村長的兒子賠着笑臉對王銳說:"兄弟,别激動,你說這牛羊是你家的,你領回去就是。
你這麼年輕,千萬别做傻事!"王銳說:"你們攪得我們家雞犬不甯,我也不會讓你們好過!"村長說:"怪我有眼無珠,小瞧了你。
你走吧,隻是你趕緊把打火機給滅了,我家的瓦房可是新蓋的,要是炸飛了可怎麼辦?"王銳說:"我警告你,以後再敢欺負我家,我就把縣城的幾個黑道的哥們都叫來!你們别看我外表蔫,實話告訴你們,我跟人劫過出租車,調戲過别人家的小媳婦,把一個不聽我們話的人打成了殘廢!将來我家裡發生任何事情,我都要算在你們身上,不會放過你們!從今天起,你們就為我們一家人的平安燒香磕頭吧!"村長父子差點沒吓得尿了褲子,趕緊讓開路,讓王銳和牛羊趕快走。
王銳就擎着燃燒的打火機,大搖大擺地橫着肩膀晃蕩出村長家。
一出了水楊村,他就軟了腿腳。
心想萬一村長識破了他身上捆綁的是假雷管炸藥,他又如何牽得回牛羊呢?牛羊的失而複得使王家人分外高興,王銳隻是說在鄰村的莊稼地裡找到了它們,并沒說自己的"壯舉",他怕吓着家人。
果然,從那以後,村長家再沒有對王家"挑釁"。
王銳想村長也許慶幸沒把女兒嫁給他這個"亡命徒"。
隻是金六婆見着王銳總是如驚弓之鳥一樣繞着走,再也不敢登王家的門為他"說媒"。
王銳也就用那把口琴,堂而皇之地為自己"說媒",如願以償地追求到了林秀珊。
慢車的車廂裡坐着的大都是衣着簡樸、神色疲憊的旅人。
從他們的裝扮和舉止上,可看出他們大都是生活中的低收入者。
這是中秋節的日子,不少旅客攜帶着月餅。
林秀珊想這火車上大多的人都是為着和家人團圓而出門的。
林秀珊不像别的旅客看上去無精打采的,她坐在靠窗的位置,一會望窗外的風景,一會打開旅行包,翻翻裡面的東西。
與以往不同的是,包裡除了裝着牙具、床單和鬧鐘外,還多了一袋月餅和一把口琴。
王銳用以追求林秀珊的舊口琴,早已殘破不堪,如今它成了兒子手中的玩具。
兒子出生後,王銳就不再吹口琴,雖然他們在閑聊中還要常常提到它。
王銳當時也沒求教任何人,憑着自己的反複練習和摸索,竟然能把會唱的歌完整無誤地吹奏出來。
林秀珊在下三營子時是多麼喜歡聽那悠悠的口琴聲啊。
王銳經常在她家的農田盡頭吹,林秀珊的哥哥和嫂子看穿了王銳的心思,他們一聽到口琴聲,就對妹妹說:"鴛鴦求偶來了。
"林秀珊也不害羞,她笑吟吟地說:"我聽了這琴聲心裡舒坦,我要是嫁人,就嫁他吧。
"哥哥說:"你要是想常聽這口琴聲,就别讓這小子一下子把你追求到手了。
他追不到你,會一直把口琴吹下去,要是把你娶到家中了,也就沒那情懷了!"林秀珊認為哥哥的話說得在理,就若即若離地和王銳交往,她也果然如飲甘泉般地把口琴聲聽得透徹、舒暢、如醉如癡。
他們結婚時,那口琴的發音已經沙啞得如同老妪了,但洞房花燭夜時,林秀珊還是讓王銳為她吹了一支曲子。
怕家人笑話他們在那樣的夜晚還要吹口琴,他們就把兩床被子合在一起,關了燈,鑽到被窩裡吹琴和聽琴。
王銳憋得直喘粗氣,而林秀珊被捂得滿頭大汗。
最終那支曲子沒有吹完,兩個人都像獲救的溺水者一樣從被窩裡迫不及待地拔出頭來,透徹地喘氣,并忍不住笑了起來。
被大人慫恿來聽窗的小侄聽見這對新人的笑聲,跑回父母房裡大聲報告:"我聽見他們倆的聲音了,是笑聲!原來結婚的人晚上睡覺時得笑啊!" 林秀珊已經好幾年沒有聽見王銳的口琴聲了,她為此想得慌。
有一回她跟王銳說:"真想聽你再吹吹口琴。
"王銳說:"以前那個太賤,現在要買就要買好的,這起碼要一百多塊錢,夠我來看你兩三趟的了。
等有一天發了橫财,買個最好的口琴,我用它當鬧鐘,天天早晨用琴聲叫醒你!" 每到開工資的日子裡,林秀珊總要去一趟銀行。
她會留下一百元錢作一個月的零用錢,其餘的都存起來。
除了到換季時節,她平素幾乎不添置新衣裳。
她用最便宜的牙膏和香皂,從來沒使過化妝品。
一支牙刷足足能使一年,刷毛最終像一蓬亂草糾纏在一起,它們像魚刺一樣,常把她的牙龈刮出血來。
她用的月經紙,不是那種包裝精美、透氣性能好的衛生巾,而是價格低廉的衛生紙。
她把它們一摞摞地疊成衛生巾的樣子。
她和王銳相聚的晚餐,至多不過到小酒館要兩盤水餃或者是兩碗肉絲炸醬面。
大多的情況下,他們會到人聲鼎沸的大排檔喝上兩碗馄饨。
王銳不像林秀珊每月能拿到錢,他總是要等到一個工程完工後,才能見到現錢。
而最終到手的錢,與當時公司許諾的總要少上幾百。
冬季感冒流行時發的闆蘭根沖劑和病毒靈,端午節吃的粽子和雞蛋,最終又攤派到工人們身上。
公司還常以施工質量不過關來克扣他們的工錢,令他們無可奈何。
林秀珊去過王銳住過的幾個工棚,它們的格局都是一樣的,進門就是一溜長長的木闆通鋪,那鋪上相挨相擠地擺着幾十套疊得歪歪扭扭的行李,鋪下是旅行包、臉盆、鞋子等雜物,而狹窄的過道隻能容人走過。
王銳說有時候晚上累乏了,工棚裡燈光又昏暗,他們常常有鑽錯了被窩的時候。
林秀珊每次看到通鋪上丈夫的那一條鋪位,心裡都會一陣陣地抽搐。
他們的錢得之不易,所以在花錢上,他們總是格外的仔細。
他們探望對方,乘坐的永遠都是票價最便宜的慢車。
他們每年最大的開銷,就是春節回鄉。
不但要給家人買上衣服、鞋帽等禮品,還要給雙方的家裡都留一些錢,用以買種子和化肥。
下三營子的莊稼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但農民還是滿懷希望地連年把種子撒下去。
有的農戶哪怕是借債,也要在春季時去播種。
而這些種子即使沒有被風沙刮走,艱難地發了芽,長了苗,也往往由于幹旱而顆粒無收。
留在下三營子種地的,基本都是老人。
年輕力壯的,都出去打工了。
由打工引起的五花八門的故事也就層出不窮了。
有人外出受了騙,轉而又去騙别人,锒铛入獄;有人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動了心,把掙來的錢扔在了"三陪女"身上,回到下三營子就和老婆鬧離婚;有的在打工時受傷落下了殘疾,而雇主對此不理不睬,迫不得已走上了艱難的打官司的道路。
比起其他的打工者,王銳和林秀珊是幸運的,他們雖說也是艱辛,但最終還是能把錢拿到手中。
更為難得的是,他們身心安泰,相親相愛,不似有的夫妻,一旦離開下三營子,就掙斷了婚姻的根,各奔東西了。
林秀珊想給王銳買個口琴的願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次能舍得買,完全是因為她意外得到了六十元錢。
毛紡廠每逢節日時,會給工人搞一些福利。
比如端午節分雞蛋,中秋節分月餅等等。
在食堂工作的人,隻有她不是正式的,所以輪到分東西時,總沒她的份。
林秀珊早已習慣了大家歡天喜地地分領東西,她在一旁淘她的米,擇她的菜。
可這回中秋節卻不同以往,林秀珊破例分到了毛紡廠自家生産的一床拉舍爾毛毯。
前幾天上任的後勤主任來察看食堂工作,林秀珊正套着條油漬斑斑的大圍裙"咣--咣--"地用小斧子砍豬脊骨。
在副食店中,豬骨頭分為三等,最貴的是扇骨,稱為"淨排",最便宜的是大骨棒,居中的是三角形的脊骨。
食堂買來的多數是脊骨。
剁脊骨需要力氣和技巧。
有力氣而無技巧,容易把脊骨剁得支離破碎的,而有技巧卻無力氣,脊骨上的傷痕就會跟魚尾紋一樣多。
林秀珊剁脊骨,總是一斧子就下來一塊,脊骨大小相等,均勻适中,易于烹煮。
後勤主任見林秀珊剁脊骨十分在行,就站在她旁邊看了幾眼。
林秀珊毫無知覺,當她剁完脊骨擡頭的一瞬,看到了後勤主任打量自己的目光,那贊許而又滿含欣賞的目光讓林秀珊紅了臉,她受不了男人對她的好目光。
就是婚後王銳帶着欣賞的成分多看她幾眼,她也會臉紅。
後勤主任問林秀珊是哪兒的人?林秀珊說是下三營子的。
後勤主任不知道下三營子在哪裡,就問她,結果林秀珊給他解釋得一頭霧水。
她不說這個村屬于哪個鄉,又歸屬哪個縣,而是說從讓湖路乘慢車,坐上十幾小時後換另一列火車,再坐三小時後換乘汽車,過四小時就到了。
不但後勤主任聽糊塗了,竈房的其他人也聽糊塗了,大家笑了起來,把本來已經紅了臉的林秀珊笑得臉更紅了,紅得就像她剛剛剁下的脊骨裡嵌着的肉。
食堂組長王愛玲對林秀珊一向很好,她就趁機跟後勤主任誇贊林秀珊脾氣好,能吃苦,溫順,說她每個月除了四百元的固定工錢外,從來沒有享受過任何福利,可她從無怨言。
後勤主任就一揮手說:"過幾天是中秋節,無論分什麼,都給她一份!"這真出乎林秀珊的意料,仿佛童年時在故鄉的地根河望水中的明月,總以為那是虛假的。
直到兩天前她真的跟正式工人一樣得到了一床色彩鮮豔的拉舍爾毛毯,才信以為真。
這種毛毯在百貨公司大約要賣二百,就是出廠價也在一百四十元左右。
林秀珊第一眼看見它,眼裡就橫出一條口琴的形象。
她的鋪蓋是毛紡廠配備的:一條棉花有些闆結的褥子,一床藍方格被子。
雖然褥子有些硬,被子嫌薄了些,可她覺得她用毛毯太奢侈了。
她也知道毛毯墊在褥子上柔軟舒服,而冬天暖氣不足時加蓋在被子上會分外暖和,可她不舍得用它。
她打算着到農貿市場悄悄把它賣掉,用所得的錢給王銳買個口琴。
農貿市場裡經常有流動的商販,一看他們的裝扮,就知他們是郊縣的農民。
他們背着一袋瓜子或是挎着一籃核桃、一籃蘑菇、一籃野果子等等,提着一杆秤,遊走着做生意。
他們做生意不像那些有了店鋪的人那般理直氣壯,他們吆喝時總是東張西望的,惟恐被市場管理所收稅的撞上。
若真是看見戴着大蓋帽、穿着藍灰制服的人走過,他們會吓得落荒而逃。
這種做生意的方式很辛苦,又很有趣和冒險,林秀珊早想一試,可惜沒什麼可賣的東西。
現在這床拉舍爾毛毯适時而來,她就想做一回生意人。
她給它在心中定了個價格,别低于一百二十元。
當她在一天晚飯後提着它要去農貿市場的夜市時,王愛玲叫住了她。
王愛玲說,她弟弟快結婚了,她手中也分了一床毛毯,正想着再買一床湊成雙,不如林秀珊把它賣給自己,省得她費口舌和精力。
萬一賣不掉,被收費的人發現了,東西沒收了不說,還得交罰款。
林秀珊就爽快地說,幹脆你就把它拿去吧,算我送你弟弟的結婚禮物!林秀珊明白,沒有王愛玲,她也不會得到這份"福利"。
王愛玲說:"那怎麼行,你要是不要錢,我甯肯再買一床!"林秀珊說:"那行,你就少給我點錢吧。
"王愛玲掏出一百元給她,林秀珊心裡"咯噔"了一下,心想這比她要賣的少二十塊呢,她仿佛看見王銳的口琴有幾個小孔不會發音了。
但她嘴上說的卻是:"太多了!太多了!"兩個人各自虛僞地争執着,一個非說給多了,一個非說給少了,最終林秀珊要了王愛玲六十元錢。
剛開始她有些沮喪,覺得王銳的口琴有一半不能發音了,但她很快又高興起來,因為王愛玲許諾她,中秋節時給她一天假,讓她去哈爾濱看望王銳,這真讓她喜出望外。
她從銀行取出一百五十塊錢,加上那六十元,給王銳買了一把價值一百三十元的口琴,又買了一袋月餅,餘下的錢用于購車票和到哈爾濱吃住的費用。
林秀珊撫摩着口琴,就像觸到了王銳柔軟溫熱的唇。
她要給他一個驚喜。
她估計王銳上午在工地,打算着下車後就直奔工地找他。
中午兩個人可以在一家小飯館叫上兩屜蒸餃,晚上時吃月餅。
她打算晚上六點之後再去登記房間,不然,要多交半天的房費。
慢車就像一個慣于施舍的人,對于那些快車不屑于停靠的小站,它卻仁慈地站下來了。
它走一走,就要停一停。
一般的旅客厭煩慢車的這種"逢站必停",林秀珊卻不。
那些小站常讓她想起下三營子。
下三營子不通火車,連這樣的小站都沒有。
要是火車對所有的小站都呼嘯着一掠而過,那不就跟财大氣粗的人對沿途的乞讨者置之不理一樣可惡麼?上下小站的人大都神色倦怠,衣着破舊,他們看人時的表情有幾分呆滞,幾分膽怯,幾分平和,又有幾分微微的好奇。
有的慢車不對号入座,上車的旅客就先要緊張地奔着空位置東竄西跳,往往沒等他們坐下來,火車就啟動了。
火車在小站的停車時間通常是三分鐘,最長的不過五分鐘。
上下車的人永遠都是慌慌張張的。
林秀珊在火車上坐得悶了,就喜歡打量新上來的乘客。
有的婦女的花衣裳好看,她就盯着人家的衣裳看;有的小孩子的臉蛋紅撲撲的,她就盯着小孩的臉蛋看。
有一回她見一個男人的發式好看,就盯着人家的頭發看,心想王銳若是梳個這樣的發式也不錯。
結果那個花心的農民以為林秀珊看上了他,悄悄地把腿從茶桌下伸到她腿旁,輕輕地踢她,暗示和試探她。
林秀珊就張開嘴,長時間地把一口黃牙暴露出來,宛若打開糧倉曬金燦燦的玉米一樣,這一招果然把那男人吓着了,他連忙起身去尋别的座位,林秀珊就合上嘴,趴在茶桌上偷偷笑了。
她想,幸虧沒給自己的這口壞牙做美容,它們的醜陋是射向那些對她心懷不軌的人的子彈。
林秀珊看了一會口琴,把它放回包裡,又調皮地玩了一會鬧鐘,依然又把它放回包裡。
雖然已是初秋了,風微微涼了,可陽光卻依然明媚。
她仰望藍天下的那一朵朵雪白的雲--它們在她讀過的小學課文中被比喻為羊群。
林秀珊覺得再貼切不過了。
她想天上放出來的羊群到底是不一樣,它們肥美而潔淨。
隻是她不知牧羊者是誰。
是太陽麼?也許是,因為太陽投下的光在她看來就像一條條羊鞭。
林秀珊是個有着奇思妙想的人,比如這火車的車軌,在她眼裡分明就是兩條長長的腿。
而城市街道上伫立着的電話亭,在她看來就是一隻隻大耳朵。
現在她的包裡多了一把口琴,她就覺得這不停發出聲響的火車是一把琴,而能讓這琴發音的,是那弓弦一樣的鐵軌。
現在她是坐在一把小提琴上去看望王銳,生活中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事情呢?火車響着,車廂内有說話聲、咳嗽聲、小孩子的哭鬧聲,而窗外又有公路上汽車的喇叭聲傳來,她覺得這些聲音都是幫助這列小提琴似的火車來合奏一首内容豐富的樂曲的。
她喜歡這樣的聲音,嘈雜、瑣碎、親切、溫存。
慢車經過龍鳳站時,王銳的對面上來一對男女。
女人被攙扶着,面色蒼黃,有氣無力的。
攙她的瘦高男人刀條臉,一嘴的酒氣。
王銳猜他是那女人的丈夫。
女人雖然滿面病容,但她的美麗仍然像河面上的月光一樣動人。
她坐下來後哀憐地看了一眼王銳,王銳就很想問候她一聲。
他的包裡,有幾個橘子,兩塊月餅,還有一條絲巾。
月餅是他要和林秀珊賞月時吃的,而絲巾是要送她做禮物的。
讓湖路春秋時風大,林秀珊早就想擁有一塊絲巾來包裹頭發,可她一直沒舍得買。
王銳就在國貿地下商城的攤床為妻子買了一條藍地紫花的絲巾。
他不敢去大商城,那裡的商品貴得令人咋舌,而地下商城的東西,從來都可以講價。
這條要價六十元的絲巾,他花了三十五元就買下來了。
他先是要了藍地白花的,它豁亮極了,一眼望去像是晴空下飄蕩的一片白雲。
後來他怕妻子戴這樣的絲巾太招人眼,萬一她在周五的傍晚等他的電話時戴這樣的絲巾被壞男人盯上了怎麼辦?于是他就換了一條藍地紫花的,它不那麼顯眼,也很漂亮,有如暗夜草地上的花,雖然看上去影影綽綽的,但給人一種典雅的美。
既然絲巾和月餅是不能給對面的女病人的,王銳就掏出一隻橘子給她,說:"吃個橘子解解渴吧。
"那女人努力擠出幾絲笑容,搖了搖頭。
而她身邊的男人,充滿敵意地瞟了他一眼,對那女人嘀咕了一句:"你病成這樣了,還這麼勾人的魂兒!"王銳很想說那男人幾句,你女人病成這樣了,怎麼還說風涼話?可他怕人家罵自己多管閑事,也就沒說什麼,并且在那女人搖頭之後,把那個沒送出去的橘子又收回包裡,免得惹是生非。
那男人坐下來後點起一棵煙,在煙霧中眯縫着眼問王銳:"兄弟,去哪兒啊?"王銳沒說目的地,而是說了他要看望的對象:"看媳婦去!"這時那女人揚着手對男人說:"我還是痛,再給我一片止痛藥。
"男人一手掐着煙,一手在兜裡翻騰藥片,數落那女人:"我早就跟你說過,跟着情人跑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你精精神神、漂漂亮亮的時候他就跟你歡歡喜喜的,你一旦有個病有個災,他就一腳把你踢出門了,還不得原來的主兒侍候你?!你保證以後不跟你那情人交往了,我就把酒戒了,煙也戒了,你就是要天上的月亮,我也會架個雲梯給你去摘!"說完,他摸出藥片,把它填到女人嘴裡,又從旅行包裡拿出礦泉水瓶,擰開蓋,喂那女人吃藥。
女人大約嫌他在陌生人面前揭她的短,吃過藥後,就合上眼睛佯睡了。
王銳這才明白,這女人原來有個情人!先前對那女人的同情也就一落千丈,他忽然同情起對面的男人來了。
他想林秀珊若是跟了别人,他可沒有這麼寬闊的胸懷再接納她。
王銳主動問那男人:"大哥,回家過八月十五啊?"那男人說:"對,回讷河。
"王銳指着那女人問:"你媳婦?"男人吐了一口痰,說:"哼,是我媳婦!"他瞪了那女人一眼,歎了一口氣,說:"你說去看媳婦,那麼你和媳婦是兩地生活啊?"王銳點了點頭。
那男人狠狠地吸了一口煙,說:"不是我喝多了跟你說瘋話,你聽我一句話,趕快想辦法整到一塊吧,不在一塊的夫妻不出事才怪!像我們,一個在讷河,一個在龍鳳,你知道她天天晚上跟誰躺在被窩裡數星星啊!"王銳笑了,他輕聲說:"我媳婦可不是那種人。
"那男人撇了一下嘴,一本正經地闆着臉教訓他:"兄弟,可别說大話,自古以來最不敢打賭的就是自己的女人不出去養漢!"說完,他咂摸了幾下嘴。
他講話時舌頭微微有些發硬,足見他喝了過量的酒。
王銳想他如果不喝那麼多酒的話,也就不會當着陌生人不顧自尊、口無遮攔地展覽"家醜"了。
林秀珊就說過酒是"魔術水",人若是喝多了它,完全就不是本來的樣子了,文靜的女人變得浪蕩了,木讷少言的男人變得跟八哥一樣喋喋不休了。
王銳就和妻子開玩笑說:"哪天我把你灌醉了,也讓你浪蕩浪蕩!"林秀珊說:"你嫌我不風騷,是不是?"王銳說:"你要是真學得風騷了,我在工棚裡還不得夜夜失眠啊。
"林秀珊就露出她那一口黃牙,帶着幾分嬌嗔,幾分得意,幾分甜蜜,如盛開的金蓮花一樣地笑了。
車廂的過道裡響起了流動小貨車走來的吱扭扭的聲音。
那男人掐滅了煙,神情亢奮地吆喝貨車停下來,要了兩瓶啤酒,一袋花生米,兩根香腸。
他用牙齒把兩個瓶蓋麻利地咬下來,遞給王銳一瓶,說:"兄弟,吹一!"吧廣王銳連忙說:"我不會喝酒,你喝你喝!"那男人邊撕花生米的包裝袋邊說:"酒是好東西啊,喝了它心裡舒坦!"說完,他聳了一下肩膀,說:"有時我覺得心裡亂七八糟的,堵得慌,就像塞滿了垃圾,可是酒一落肚,咳,就覺得心裡敞亮了!酒就像小掃把一樣,把那些髒東西都給我清除掉了!"他一用力,花生米的袋口被撕裂了,"嘩"的一聲,袋中的花生米有多半灑在地上,花生米咕噜噜地四處滾動,那男人罵:"我操,你們又不是黃花閨女,天生就是被人吃的,還溜,就是溜了,我吃不上你,老鼠也會把你們吃了!"他的話把王銳逗笑了。
就連那女人也微微睜開眼,偷偷看了一眼對着遺落的花生米發牢騷的丈夫,嘴角浮出幾絲不易察覺的微笑,然後又合上了眼睛。
王銳已經快到站了。
他看着對面的男人咕嘟嘟地喝啤酒。
一喝上酒,他的話就更多了。
他罵這車廂裡
她撇着嘴對王銳說:"你說這牛羊是你家的,你叫它們一聲,它們會答應嗎?"王銳說:"别以為牛羊跟你們一樣沒人性!"他吆喝了一聲,一直沉默着的牛羊果然發出了溫存的回應,牛哞哞地垂頭叫了兩聲,而兩隻羊咩咩地叫個不停。
姑娘說:"這也不能說明它們就是你們老王家的!"王銳"刷"地一下脫下外衣,他身上披挂的那些僞裝的雷管炸藥一覽無餘地暴露出來,他手握打火機,"咔"地彈出一炷火苗,說:"你們敢不讓我牽回牛羊,我就與你們同歸于盡!"村長吓得腿都軟了,而姑娘則捂着耳朵跑回屋裡,邊跑邊說:"快放他走吧廠村長的兒子賠着笑臉對王銳說:"兄弟,别激動,你說這牛羊是你家的,你領回去就是。
你這麼年輕,千萬别做傻事!"王銳說:"你們攪得我們家雞犬不甯,我也不會讓你們好過!"村長說:"怪我有眼無珠,小瞧了你。
你走吧,隻是你趕緊把打火機給滅了,我家的瓦房可是新蓋的,要是炸飛了可怎麼辦?"王銳說:"我警告你,以後再敢欺負我家,我就把縣城的幾個黑道的哥們都叫來!你們别看我外表蔫,實話告訴你們,我跟人劫過出租車,調戲過别人家的小媳婦,把一個不聽我們話的人打成了殘廢!将來我家裡發生任何事情,我都要算在你們身上,不會放過你們!從今天起,你們就為我們一家人的平安燒香磕頭吧!"村長父子差點沒吓得尿了褲子,趕緊讓開路,讓王銳和牛羊趕快走。
王銳就擎着燃燒的打火機,大搖大擺地橫着肩膀晃蕩出村長家。
一出了水楊村,他就軟了腿腳。
心想萬一村長識破了他身上捆綁的是假雷管炸藥,他又如何牽得回牛羊呢?牛羊的失而複得使王家人分外高興,王銳隻是說在鄰村的莊稼地裡找到了它們,并沒說自己的"壯舉",他怕吓着家人。
果然,從那以後,村長家再沒有對王家"挑釁"。
王銳想村長也許慶幸沒把女兒嫁給他這個"亡命徒"。
隻是金六婆見着王銳總是如驚弓之鳥一樣繞着走,再也不敢登王家的門為他"說媒"。
王銳也就用那把口琴,堂而皇之地為自己"說媒",如願以償地追求到了林秀珊。
慢車的車廂裡坐着的大都是衣着簡樸、神色疲憊的旅人。
從他們的裝扮和舉止上,可看出他們大都是生活中的低收入者。
這是中秋節的日子,不少旅客攜帶着月餅。
林秀珊想這火車上大多的人都是為着和家人團圓而出門的。
林秀珊不像别的旅客看上去無精打采的,她坐在靠窗的位置,一會望窗外的風景,一會打開旅行包,翻翻裡面的東西。
與以往不同的是,包裡除了裝着牙具、床單和鬧鐘外,還多了一袋月餅和一把口琴。
王銳用以追求林秀珊的舊口琴,早已殘破不堪,如今它成了兒子手中的玩具。
兒子出生後,王銳就不再吹口琴,雖然他們在閑聊中還要常常提到它。
王銳當時也沒求教任何人,憑着自己的反複練習和摸索,竟然能把會唱的歌完整無誤地吹奏出來。
林秀珊在下三營子時是多麼喜歡聽那悠悠的口琴聲啊。
王銳經常在她家的農田盡頭吹,林秀珊的哥哥和嫂子看穿了王銳的心思,他們一聽到口琴聲,就對妹妹說:"鴛鴦求偶來了。
"林秀珊也不害羞,她笑吟吟地說:"我聽了這琴聲心裡舒坦,我要是嫁人,就嫁他吧。
"哥哥說:"你要是想常聽這口琴聲,就别讓這小子一下子把你追求到手了。
他追不到你,會一直把口琴吹下去,要是把你娶到家中了,也就沒那情懷了!"林秀珊認為哥哥的話說得在理,就若即若離地和王銳交往,她也果然如飲甘泉般地把口琴聲聽得透徹、舒暢、如醉如癡。
他們結婚時,那口琴的發音已經沙啞得如同老妪了,但洞房花燭夜時,林秀珊還是讓王銳為她吹了一支曲子。
怕家人笑話他們在那樣的夜晚還要吹口琴,他們就把兩床被子合在一起,關了燈,鑽到被窩裡吹琴和聽琴。
王銳憋得直喘粗氣,而林秀珊被捂得滿頭大汗。
最終那支曲子沒有吹完,兩個人都像獲救的溺水者一樣從被窩裡迫不及待地拔出頭來,透徹地喘氣,并忍不住笑了起來。
被大人慫恿來聽窗的小侄聽見這對新人的笑聲,跑回父母房裡大聲報告:"我聽見他們倆的聲音了,是笑聲!原來結婚的人晚上睡覺時得笑啊!" 林秀珊已經好幾年沒有聽見王銳的口琴聲了,她為此想得慌。
有一回她跟王銳說:"真想聽你再吹吹口琴。
"王銳說:"以前那個太賤,現在要買就要買好的,這起碼要一百多塊錢,夠我來看你兩三趟的了。
等有一天發了橫财,買個最好的口琴,我用它當鬧鐘,天天早晨用琴聲叫醒你!" 每到開工資的日子裡,林秀珊總要去一趟銀行。
她會留下一百元錢作一個月的零用錢,其餘的都存起來。
除了到換季時節,她平素幾乎不添置新衣裳。
她用最便宜的牙膏和香皂,從來沒使過化妝品。
一支牙刷足足能使一年,刷毛最終像一蓬亂草糾纏在一起,它們像魚刺一樣,常把她的牙龈刮出血來。
她用的月經紙,不是那種包裝精美、透氣性能好的衛生巾,而是價格低廉的衛生紙。
她把它們一摞摞地疊成衛生巾的樣子。
她和王銳相聚的晚餐,至多不過到小酒館要兩盤水餃或者是兩碗肉絲炸醬面。
大多的情況下,他們會到人聲鼎沸的大排檔喝上兩碗馄饨。
王銳不像林秀珊每月能拿到錢,他總是要等到一個工程完工後,才能見到現錢。
而最終到手的錢,與當時公司許諾的總要少上幾百。
冬季感冒流行時發的闆蘭根沖劑和病毒靈,端午節吃的粽子和雞蛋,最終又攤派到工人們身上。
公司還常以施工質量不過關來克扣他們的工錢,令他們無可奈何。
林秀珊去過王銳住過的幾個工棚,它們的格局都是一樣的,進門就是一溜長長的木闆通鋪,那鋪上相挨相擠地擺着幾十套疊得歪歪扭扭的行李,鋪下是旅行包、臉盆、鞋子等雜物,而狹窄的過道隻能容人走過。
王銳說有時候晚上累乏了,工棚裡燈光又昏暗,他們常常有鑽錯了被窩的時候。
林秀珊每次看到通鋪上丈夫的那一條鋪位,心裡都會一陣陣地抽搐。
他們的錢得之不易,所以在花錢上,他們總是格外的仔細。
他們探望對方,乘坐的永遠都是票價最便宜的慢車。
他們每年最大的開銷,就是春節回鄉。
不但要給家人買上衣服、鞋帽等禮品,還要給雙方的家裡都留一些錢,用以買種子和化肥。
下三營子的莊稼收成一年不如一年,但農民還是滿懷希望地連年把種子撒下去。
有的農戶哪怕是借債,也要在春季時去播種。
而這些種子即使沒有被風沙刮走,艱難地發了芽,長了苗,也往往由于幹旱而顆粒無收。
留在下三營子種地的,基本都是老人。
年輕力壯的,都出去打工了。
由打工引起的五花八門的故事也就層出不窮了。
有人外出受了騙,轉而又去騙别人,锒铛入獄;有人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動了心,把掙來的錢扔在了"三陪女"身上,回到下三營子就和老婆鬧離婚;有的在打工時受傷落下了殘疾,而雇主對此不理不睬,迫不得已走上了艱難的打官司的道路。
比起其他的打工者,王銳和林秀珊是幸運的,他們雖說也是艱辛,但最終還是能把錢拿到手中。
更為難得的是,他們身心安泰,相親相愛,不似有的夫妻,一旦離開下三營子,就掙斷了婚姻的根,各奔東西了。
林秀珊想給王銳買個口琴的願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次能舍得買,完全是因為她意外得到了六十元錢。
毛紡廠每逢節日時,會給工人搞一些福利。
比如端午節分雞蛋,中秋節分月餅等等。
在食堂工作的人,隻有她不是正式的,所以輪到分東西時,總沒她的份。
林秀珊早已習慣了大家歡天喜地地分領東西,她在一旁淘她的米,擇她的菜。
可這回中秋節卻不同以往,林秀珊破例分到了毛紡廠自家生産的一床拉舍爾毛毯。
前幾天上任的後勤主任來察看食堂工作,林秀珊正套着條油漬斑斑的大圍裙"咣--咣--"地用小斧子砍豬脊骨。
在副食店中,豬骨頭分為三等,最貴的是扇骨,稱為"淨排",最便宜的是大骨棒,居中的是三角形的脊骨。
食堂買來的多數是脊骨。
剁脊骨需要力氣和技巧。
有力氣而無技巧,容易把脊骨剁得支離破碎的,而有技巧卻無力氣,脊骨上的傷痕就會跟魚尾紋一樣多。
林秀珊剁脊骨,總是一斧子就下來一塊,脊骨大小相等,均勻适中,易于烹煮。
後勤主任見林秀珊剁脊骨十分在行,就站在她旁邊看了幾眼。
林秀珊毫無知覺,當她剁完脊骨擡頭的一瞬,看到了後勤主任打量自己的目光,那贊許而又滿含欣賞的目光讓林秀珊紅了臉,她受不了男人對她的好目光。
就是婚後王銳帶着欣賞的成分多看她幾眼,她也會臉紅。
後勤主任問林秀珊是哪兒的人?林秀珊說是下三營子的。
後勤主任不知道下三營子在哪裡,就問她,結果林秀珊給他解釋得一頭霧水。
她不說這個村屬于哪個鄉,又歸屬哪個縣,而是說從讓湖路乘慢車,坐上十幾小時後換另一列火車,再坐三小時後換乘汽車,過四小時就到了。
不但後勤主任聽糊塗了,竈房的其他人也聽糊塗了,大家笑了起來,把本來已經紅了臉的林秀珊笑得臉更紅了,紅得就像她剛剛剁下的脊骨裡嵌着的肉。
食堂組長王愛玲對林秀珊一向很好,她就趁機跟後勤主任誇贊林秀珊脾氣好,能吃苦,溫順,說她每個月除了四百元的固定工錢外,從來沒有享受過任何福利,可她從無怨言。
後勤主任就一揮手說:"過幾天是中秋節,無論分什麼,都給她一份!"這真出乎林秀珊的意料,仿佛童年時在故鄉的地根河望水中的明月,總以為那是虛假的。
直到兩天前她真的跟正式工人一樣得到了一床色彩鮮豔的拉舍爾毛毯,才信以為真。
這種毛毯在百貨公司大約要賣二百,就是出廠價也在一百四十元左右。
林秀珊第一眼看見它,眼裡就橫出一條口琴的形象。
她的鋪蓋是毛紡廠配備的:一條棉花有些闆結的褥子,一床藍方格被子。
雖然褥子有些硬,被子嫌薄了些,可她覺得她用毛毯太奢侈了。
她也知道毛毯墊在褥子上柔軟舒服,而冬天暖氣不足時加蓋在被子上會分外暖和,可她不舍得用它。
她打算着到農貿市場悄悄把它賣掉,用所得的錢給王銳買個口琴。
農貿市場裡經常有流動的商販,一看他們的裝扮,就知他們是郊縣的農民。
他們背着一袋瓜子或是挎着一籃核桃、一籃蘑菇、一籃野果子等等,提着一杆秤,遊走着做生意。
他們做生意不像那些有了店鋪的人那般理直氣壯,他們吆喝時總是東張西望的,惟恐被市場管理所收稅的撞上。
若真是看見戴着大蓋帽、穿着藍灰制服的人走過,他們會吓得落荒而逃。
這種做生意的方式很辛苦,又很有趣和冒險,林秀珊早想一試,可惜沒什麼可賣的東西。
現在這床拉舍爾毛毯适時而來,她就想做一回生意人。
她給它在心中定了個價格,别低于一百二十元。
當她在一天晚飯後提着它要去農貿市場的夜市時,王愛玲叫住了她。
王愛玲說,她弟弟快結婚了,她手中也分了一床毛毯,正想着再買一床湊成雙,不如林秀珊把它賣給自己,省得她費口舌和精力。
萬一賣不掉,被收費的人發現了,東西沒收了不說,還得交罰款。
林秀珊就爽快地說,幹脆你就把它拿去吧,算我送你弟弟的結婚禮物!林秀珊明白,沒有王愛玲,她也不會得到這份"福利"。
王愛玲說:"那怎麼行,你要是不要錢,我甯肯再買一床!"林秀珊說:"那行,你就少給我點錢吧。
"王愛玲掏出一百元給她,林秀珊心裡"咯噔"了一下,心想這比她要賣的少二十塊呢,她仿佛看見王銳的口琴有幾個小孔不會發音了。
但她嘴上說的卻是:"太多了!太多了!"兩個人各自虛僞地争執着,一個非說給多了,一個非說給少了,最終林秀珊要了王愛玲六十元錢。
剛開始她有些沮喪,覺得王銳的口琴有一半不能發音了,但她很快又高興起來,因為王愛玲許諾她,中秋節時給她一天假,讓她去哈爾濱看望王銳,這真讓她喜出望外。
她從銀行取出一百五十塊錢,加上那六十元,給王銳買了一把價值一百三十元的口琴,又買了一袋月餅,餘下的錢用于購車票和到哈爾濱吃住的費用。
林秀珊撫摩着口琴,就像觸到了王銳柔軟溫熱的唇。
她要給他一個驚喜。
她估計王銳上午在工地,打算着下車後就直奔工地找他。
中午兩個人可以在一家小飯館叫上兩屜蒸餃,晚上時吃月餅。
她打算晚上六點之後再去登記房間,不然,要多交半天的房費。
慢車就像一個慣于施舍的人,對于那些快車不屑于停靠的小站,它卻仁慈地站下來了。
它走一走,就要停一停。
一般的旅客厭煩慢車的這種"逢站必停",林秀珊卻不。
那些小站常讓她想起下三營子。
下三營子不通火車,連這樣的小站都沒有。
要是火車對所有的小站都呼嘯着一掠而過,那不就跟财大氣粗的人對沿途的乞讨者置之不理一樣可惡麼?上下小站的人大都神色倦怠,衣着破舊,他們看人時的表情有幾分呆滞,幾分膽怯,幾分平和,又有幾分微微的好奇。
有的慢車不對号入座,上車的旅客就先要緊張地奔着空位置東竄西跳,往往沒等他們坐下來,火車就啟動了。
火車在小站的停車時間通常是三分鐘,最長的不過五分鐘。
上下車的人永遠都是慌慌張張的。
林秀珊在火車上坐得悶了,就喜歡打量新上來的乘客。
有的婦女的花衣裳好看,她就盯着人家的衣裳看;有的小孩子的臉蛋紅撲撲的,她就盯着小孩的臉蛋看。
有一回她見一個男人的發式好看,就盯着人家的頭發看,心想王銳若是梳個這樣的發式也不錯。
結果那個花心的農民以為林秀珊看上了他,悄悄地把腿從茶桌下伸到她腿旁,輕輕地踢她,暗示和試探她。
林秀珊就張開嘴,長時間地把一口黃牙暴露出來,宛若打開糧倉曬金燦燦的玉米一樣,這一招果然把那男人吓着了,他連忙起身去尋别的座位,林秀珊就合上嘴,趴在茶桌上偷偷笑了。
她想,幸虧沒給自己的這口壞牙做美容,它們的醜陋是射向那些對她心懷不軌的人的子彈。
林秀珊看了一會口琴,把它放回包裡,又調皮地玩了一會鬧鐘,依然又把它放回包裡。
雖然已是初秋了,風微微涼了,可陽光卻依然明媚。
她仰望藍天下的那一朵朵雪白的雲--它們在她讀過的小學課文中被比喻為羊群。
林秀珊覺得再貼切不過了。
她想天上放出來的羊群到底是不一樣,它們肥美而潔淨。
隻是她不知牧羊者是誰。
是太陽麼?也許是,因為太陽投下的光在她看來就像一條條羊鞭。
林秀珊是個有着奇思妙想的人,比如這火車的車軌,在她眼裡分明就是兩條長長的腿。
而城市街道上伫立着的電話亭,在她看來就是一隻隻大耳朵。
現在她的包裡多了一把口琴,她就覺得這不停發出聲響的火車是一把琴,而能讓這琴發音的,是那弓弦一樣的鐵軌。
現在她是坐在一把小提琴上去看望王銳,生活中還有什麼比這更美好的事情呢?火車響着,車廂内有說話聲、咳嗽聲、小孩子的哭鬧聲,而窗外又有公路上汽車的喇叭聲傳來,她覺得這些聲音都是幫助這列小提琴似的火車來合奏一首内容豐富的樂曲的。
她喜歡這樣的聲音,嘈雜、瑣碎、親切、溫存。
慢車經過龍鳳站時,王銳的對面上來一對男女。
女人被攙扶着,面色蒼黃,有氣無力的。
攙她的瘦高男人刀條臉,一嘴的酒氣。
王銳猜他是那女人的丈夫。
女人雖然滿面病容,但她的美麗仍然像河面上的月光一樣動人。
她坐下來後哀憐地看了一眼王銳,王銳就很想問候她一聲。
他的包裡,有幾個橘子,兩塊月餅,還有一條絲巾。
月餅是他要和林秀珊賞月時吃的,而絲巾是要送她做禮物的。
讓湖路春秋時風大,林秀珊早就想擁有一塊絲巾來包裹頭發,可她一直沒舍得買。
王銳就在國貿地下商城的攤床為妻子買了一條藍地紫花的絲巾。
他不敢去大商城,那裡的商品貴得令人咋舌,而地下商城的東西,從來都可以講價。
這條要價六十元的絲巾,他花了三十五元就買下來了。
他先是要了藍地白花的,它豁亮極了,一眼望去像是晴空下飄蕩的一片白雲。
後來他怕妻子戴這樣的絲巾太招人眼,萬一她在周五的傍晚等他的電話時戴這樣的絲巾被壞男人盯上了怎麼辦?于是他就換了一條藍地紫花的,它不那麼顯眼,也很漂亮,有如暗夜草地上的花,雖然看上去影影綽綽的,但給人一種典雅的美。
既然絲巾和月餅是不能給對面的女病人的,王銳就掏出一隻橘子給她,說:"吃個橘子解解渴吧。
"那女人努力擠出幾絲笑容,搖了搖頭。
而她身邊的男人,充滿敵意地瞟了他一眼,對那女人嘀咕了一句:"你病成這樣了,還這麼勾人的魂兒!"王銳很想說那男人幾句,你女人病成這樣了,怎麼還說風涼話?可他怕人家罵自己多管閑事,也就沒說什麼,并且在那女人搖頭之後,把那個沒送出去的橘子又收回包裡,免得惹是生非。
那男人坐下來後點起一棵煙,在煙霧中眯縫着眼問王銳:"兄弟,去哪兒啊?"王銳沒說目的地,而是說了他要看望的對象:"看媳婦去!"這時那女人揚着手對男人說:"我還是痛,再給我一片止痛藥。
"男人一手掐着煙,一手在兜裡翻騰藥片,數落那女人:"我早就跟你說過,跟着情人跑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你精精神神、漂漂亮亮的時候他就跟你歡歡喜喜的,你一旦有個病有個災,他就一腳把你踢出門了,還不得原來的主兒侍候你?!你保證以後不跟你那情人交往了,我就把酒戒了,煙也戒了,你就是要天上的月亮,我也會架個雲梯給你去摘!"說完,他摸出藥片,把它填到女人嘴裡,又從旅行包裡拿出礦泉水瓶,擰開蓋,喂那女人吃藥。
女人大約嫌他在陌生人面前揭她的短,吃過藥後,就合上眼睛佯睡了。
王銳這才明白,這女人原來有個情人!先前對那女人的同情也就一落千丈,他忽然同情起對面的男人來了。
他想林秀珊若是跟了别人,他可沒有這麼寬闊的胸懷再接納她。
王銳主動問那男人:"大哥,回家過八月十五啊?"那男人說:"對,回讷河。
"王銳指着那女人問:"你媳婦?"男人吐了一口痰,說:"哼,是我媳婦!"他瞪了那女人一眼,歎了一口氣,說:"你說去看媳婦,那麼你和媳婦是兩地生活啊?"王銳點了點頭。
那男人狠狠地吸了一口煙,說:"不是我喝多了跟你說瘋話,你聽我一句話,趕快想辦法整到一塊吧,不在一塊的夫妻不出事才怪!像我們,一個在讷河,一個在龍鳳,你知道她天天晚上跟誰躺在被窩裡數星星啊!"王銳笑了,他輕聲說:"我媳婦可不是那種人。
"那男人撇了一下嘴,一本正經地闆着臉教訓他:"兄弟,可别說大話,自古以來最不敢打賭的就是自己的女人不出去養漢!"說完,他咂摸了幾下嘴。
他講話時舌頭微微有些發硬,足見他喝了過量的酒。
王銳想他如果不喝那麼多酒的話,也就不會當着陌生人不顧自尊、口無遮攔地展覽"家醜"了。
林秀珊就說過酒是"魔術水",人若是喝多了它,完全就不是本來的樣子了,文靜的女人變得浪蕩了,木讷少言的男人變得跟八哥一樣喋喋不休了。
王銳就和妻子開玩笑說:"哪天我把你灌醉了,也讓你浪蕩浪蕩!"林秀珊說:"你嫌我不風騷,是不是?"王銳說:"你要是真學得風騷了,我在工棚裡還不得夜夜失眠啊。
"林秀珊就露出她那一口黃牙,帶着幾分嬌嗔,幾分得意,幾分甜蜜,如盛開的金蓮花一樣地笑了。
車廂的過道裡響起了流動小貨車走來的吱扭扭的聲音。
那男人掐滅了煙,神情亢奮地吆喝貨車停下來,要了兩瓶啤酒,一袋花生米,兩根香腸。
他用牙齒把兩個瓶蓋麻利地咬下來,遞給王銳一瓶,說:"兄弟,吹一!"吧廣王銳連忙說:"我不會喝酒,你喝你喝!"那男人邊撕花生米的包裝袋邊說:"酒是好東西啊,喝了它心裡舒坦!"說完,他聳了一下肩膀,說:"有時我覺得心裡亂七八糟的,堵得慌,就像塞滿了垃圾,可是酒一落肚,咳,就覺得心裡敞亮了!酒就像小掃把一樣,把那些髒東西都給我清除掉了!"他一用力,花生米的袋口被撕裂了,"嘩"的一聲,袋中的花生米有多半灑在地上,花生米咕噜噜地四處滾動,那男人罵:"我操,你們又不是黃花閨女,天生就是被人吃的,還溜,就是溜了,我吃不上你,老鼠也會把你們吃了!"他的話把王銳逗笑了。
就連那女人也微微睜開眼,偷偷看了一眼對着遺落的花生米發牢騷的丈夫,嘴角浮出幾絲不易察覺的微笑,然後又合上了眼睛。
王銳已經快到站了。
他看着對面的男人咕嘟嘟地喝啤酒。
一喝上酒,他的話就更多了。
他罵這車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