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百王孫
關燈
小
中
大
來一路上他騎馬,卻讓一個比自己老得多的人牽馬步行,心中還大大過意不去。
這時卻驚覺,那老奴腳力頗健,似是技擊中人。
才到曲江池邊,就聽得一人哈哈大笑:“……王孫自可病,逶迤卧斜陽……好句啊好句。
怎麼,硯兄弟今日風雅之病已好,可以出來臨水憑風了?良辰美景,斯逢盛世,咱們今日正該好好一樂。
” 隻見說話之人衣衫輕簡,體态豐腴,年紀輕輕,卻大腹便便,扶着一個伶俐的小胡奴,從曲江池邊王子宴間迎了出來。
——那人正是李泰,他引用的,卻是那日瞿長史到連雲第上門拜會時,聽李淺墨念的詩句。
這都記得住,可見他對李淺墨的用心。
與他同迎上來的還有高祖之孫,李泰的堂兄弟豫章王李亶。
李亶溫和儒雅,年紀要長李泰幾歲。
卻聽李泰笑道:“硯兄弟當真脫略,就這麼輕衫簡從,連騎的馬兒也這麼瘦。
要是為初到長安,還未及搜羅好馬,小兄馬廄裡倒還有幾匹,隻管去選。
好不好難說,倒是匹匹膘肥體壯。
” 李淺墨心下一笑,騎的馬太瘦,果然是要招人驚訝的。
卻見豫章王李亶湊上前來,伸手摸了摸李淺墨所乘之馬,笑沖李泰道:“魏王這話外行了,想來沒看清這馬額頭上的紫暈。
” 李泰一愣,看了眼,笑道:“這又有什麼說道?” 卻聽李亶笑道:“也沒什麼,不過聖上當年六駿中之‘飒露紫’也是這樣罷了,看來這馬兒跟飒露紫是同種同源,卻不知硯兄弟哪兒選來的好種,太仆寺掌管天下牧政,四處搜求,也未曾搜求到的。
” 李淺墨聽了反而微微一愕,沒想到枇杷這麼細心,弄出這般低調的奢華來妝點自己。
卻聽李泰笑道:“好好好,看來我弄個什麼弘文館,在一班文士中泡得酸傻了,連家中寶馬之同胤血脈也不識得。
” 說着,他重轉身望向李淺墨,笑道:“硯兄弟,怎麼跟的隻有一個老奴?如果初到長安,人手不便,我那裡閑着沒事幹的人多了去。
明日,我就叫瞿長史挑百把個家奴過去服侍硯兄弟可好?都是小兄粗心,明知硯兄弟年輕,不慣家務,也未曾過問。
這照應不到之處,該罰該罰,一會兒宴上,我先自罰三杯才是。
” 沒想那老奴這時卻開口接話。
他目光銳利,遠遠地已看見了珀奴與龔小三兩人,插話笑應道:“我家公子倒也帶來了兩個小的服侍。
隻是公子生性和善,放縱他們,遣他們先去玩耍了。
” 說着伸手一招,沖龔小三那邊叫道:“公子來了,還不過來服侍?隻管玩你們的去!” 龔小三與珀奴遙遙立着,見到李淺墨下馬,又見到魏王李泰與豫章王李亶遠遠相迎,他們這麼遠遠看着,隻見李淺墨身姿削挺,一身鵝黃軟衫,襯着那匹青馬,正是說不出的風神卓逸。
兩人齊齊歡喜,已把排場什麼的都忘了,再不怕被人比下去。
這時聽見相召,龔小三不由沖珀奴吐了吐舌頭,知道再避不開,雖怕李淺墨責怪,也隻有挨了上來。
李亶見那老奴開口,不由有些驚詫,忍不住看了他兩眼,忽問道:“老人家,恕我眼拙,原來好像在衛國公府上見過。
” 那老人含笑行禮,不卑不亢地回道:“豫章王好記性。
小的阿九,确實在衛國公府上目睹過豫章王的風儀。
” 他氣度從容,分明是見到李淺墨不擅長與人應對,所以才開口幫他分憂。
卻見李亶神色一驚,卻故作鎮定地道:“原來是曾跟從衛國公大破東突厥的阿九老。
人人都道阿九老雖名為奴仆,直抵得過衛國公帳下十将。
據說,連衛國公的性命有數次都是阿九老救的。
隻不知阿九老如何自晦至此,一直甘于仆役之職。
” 卻聽那阿九老笑道:“老奴不就這個命?當年老奴全家蒙受衛國公大恩,哪怕結草銜環,也自當終生為報。
豫章王過獎,折煞老奴了。
” ——李淺墨至此才知道此老竟有此等來曆。
一直以來,他見阿九老的面甚少,隻道是李靖派來看守連雲第的一個閑人罷了,這時不由慚然地望了阿九老一眼。
阿九老的目光卻一派明睿,眼中含笑,分明全無責怪之意。
李淺墨不由暗道:魏王一見自己,即不停示好,枇杷想來也是有見于此,才會如此細心安排。
哪怕自己不肯盛為鋪排,隻一人一騎,攜一老奴前來,她也要與自己安排得妥帖,好讓那魏王全無示好之餘地。
不過如此一來,确實讓自己都覺得自己身份高漲,那魏王想來也斷不敢輕看自己。
他若再要收買自己,卻也需要額外多花些力氣。
想到這些心機暗鬥,他不覺有些好笑。
可接着一轉念,不由想到,以王子婳的智識謀略,特派枇杷來相幫自己,直要把自己推向一個絕頂高處去,她如此作為,确實僅隻為一面之緣,也果然全不求回報的嗎? 他這麼一想,卻覺得後背森森地滲出了點汗來。
一邊卻不由心頭自責:果然長安城為利欲之都,自己是不是也被熏染得沾上了些利欲猜疑的俗氣? 好在珀奴與龔小三已經趕到,他們随從着李淺墨,在魏王李泰與豫章王李亶的雙雙肅客之下,就向筵席走去。
筵間客人基本已經到齊。
今日,李淺墨卻是主客。
隻見他身姿俊逸,一身鵝黃衫子如初春曉月,何況身邊兩個小随
這時卻驚覺,那老奴腳力頗健,似是技擊中人。
才到曲江池邊,就聽得一人哈哈大笑:“……王孫自可病,逶迤卧斜陽……好句啊好句。
怎麼,硯兄弟今日風雅之病已好,可以出來臨水憑風了?良辰美景,斯逢盛世,咱們今日正該好好一樂。
” 隻見說話之人衣衫輕簡,體态豐腴,年紀輕輕,卻大腹便便,扶着一個伶俐的小胡奴,從曲江池邊王子宴間迎了出來。
——那人正是李泰,他引用的,卻是那日瞿長史到連雲第上門拜會時,聽李淺墨念的詩句。
這都記得住,可見他對李淺墨的用心。
與他同迎上來的還有高祖之孫,李泰的堂兄弟豫章王李亶。
李亶溫和儒雅,年紀要長李泰幾歲。
卻聽李泰笑道:“硯兄弟當真脫略,就這麼輕衫簡從,連騎的馬兒也這麼瘦。
要是為初到長安,還未及搜羅好馬,小兄馬廄裡倒還有幾匹,隻管去選。
好不好難說,倒是匹匹膘肥體壯。
” 李淺墨心下一笑,騎的馬太瘦,果然是要招人驚訝的。
卻見豫章王李亶湊上前來,伸手摸了摸李淺墨所乘之馬,笑沖李泰道:“魏王這話外行了,想來沒看清這馬額頭上的紫暈。
” 李泰一愣,看了眼,笑道:“這又有什麼說道?” 卻聽李亶笑道:“也沒什麼,不過聖上當年六駿中之‘飒露紫’也是這樣罷了,看來這馬兒跟飒露紫是同種同源,卻不知硯兄弟哪兒選來的好種,太仆寺掌管天下牧政,四處搜求,也未曾搜求到的。
” 李淺墨聽了反而微微一愕,沒想到枇杷這麼細心,弄出這般低調的奢華來妝點自己。
卻聽李泰笑道:“好好好,看來我弄個什麼弘文館,在一班文士中泡得酸傻了,連家中寶馬之同胤血脈也不識得。
” 說着,他重轉身望向李淺墨,笑道:“硯兄弟,怎麼跟的隻有一個老奴?如果初到長安,人手不便,我那裡閑着沒事幹的人多了去。
明日,我就叫瞿長史挑百把個家奴過去服侍硯兄弟可好?都是小兄粗心,明知硯兄弟年輕,不慣家務,也未曾過問。
這照應不到之處,該罰該罰,一會兒宴上,我先自罰三杯才是。
” 沒想那老奴這時卻開口接話。
他目光銳利,遠遠地已看見了珀奴與龔小三兩人,插話笑應道:“我家公子倒也帶來了兩個小的服侍。
隻是公子生性和善,放縱他們,遣他們先去玩耍了。
” 說着伸手一招,沖龔小三那邊叫道:“公子來了,還不過來服侍?隻管玩你們的去!” 龔小三與珀奴遙遙立着,見到李淺墨下馬,又見到魏王李泰與豫章王李亶遠遠相迎,他們這麼遠遠看着,隻見李淺墨身姿削挺,一身鵝黃軟衫,襯着那匹青馬,正是說不出的風神卓逸。
兩人齊齊歡喜,已把排場什麼的都忘了,再不怕被人比下去。
這時聽見相召,龔小三不由沖珀奴吐了吐舌頭,知道再避不開,雖怕李淺墨責怪,也隻有挨了上來。
李亶見那老奴開口,不由有些驚詫,忍不住看了他兩眼,忽問道:“老人家,恕我眼拙,原來好像在衛國公府上見過。
” 那老人含笑行禮,不卑不亢地回道:“豫章王好記性。
小的阿九,确實在衛國公府上目睹過豫章王的風儀。
” 他氣度從容,分明是見到李淺墨不擅長與人應對,所以才開口幫他分憂。
卻見李亶神色一驚,卻故作鎮定地道:“原來是曾跟從衛國公大破東突厥的阿九老。
人人都道阿九老雖名為奴仆,直抵得過衛國公帳下十将。
據說,連衛國公的性命有數次都是阿九老救的。
隻不知阿九老如何自晦至此,一直甘于仆役之職。
” 卻聽那阿九老笑道:“老奴不就這個命?當年老奴全家蒙受衛國公大恩,哪怕結草銜環,也自當終生為報。
豫章王過獎,折煞老奴了。
” ——李淺墨至此才知道此老竟有此等來曆。
一直以來,他見阿九老的面甚少,隻道是李靖派來看守連雲第的一個閑人罷了,這時不由慚然地望了阿九老一眼。
阿九老的目光卻一派明睿,眼中含笑,分明全無責怪之意。
李淺墨不由暗道:魏王一見自己,即不停示好,枇杷想來也是有見于此,才會如此細心安排。
哪怕自己不肯盛為鋪排,隻一人一騎,攜一老奴前來,她也要與自己安排得妥帖,好讓那魏王全無示好之餘地。
不過如此一來,确實讓自己都覺得自己身份高漲,那魏王想來也斷不敢輕看自己。
他若再要收買自己,卻也需要額外多花些力氣。
想到這些心機暗鬥,他不覺有些好笑。
可接着一轉念,不由想到,以王子婳的智識謀略,特派枇杷來相幫自己,直要把自己推向一個絕頂高處去,她如此作為,确實僅隻為一面之緣,也果然全不求回報的嗎? 他這麼一想,卻覺得後背森森地滲出了點汗來。
一邊卻不由心頭自責:果然長安城為利欲之都,自己是不是也被熏染得沾上了些利欲猜疑的俗氣? 好在珀奴與龔小三已經趕到,他們随從着李淺墨,在魏王李泰與豫章王李亶的雙雙肅客之下,就向筵席走去。
筵間客人基本已經到齊。
今日,李淺墨卻是主客。
隻見他身姿俊逸,一身鵝黃衫子如初春曉月,何況身邊兩個小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