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車馬客
關燈
小
中
大
客一撥接一撥的,不由訝聲問道:“卻又是誰?”
隻聽龔小三笑禀道:“是城陽府的杜驸馬親自前來。
” 李淺墨不由一怔,一回頭,卻見枇杷沖自己粲然一笑。
李淺墨頑皮之念頓起,笑看了瞿長史一眼,對龔小三吩咐道:“就說我這裡有請了……” 然後轉頭沖瞿長史笑道:“杜驸馬想來也是瞿長史舊識。
正好正好,咱們已有三人,恰可成宴,我就吩咐下去,咱們與杜驸馬當此良辰,适此機緣,正可小酌一番如何?” 卻見瞿長史面上略露尴尬之色——他們魏王府與東宮之人,一般能回避就盡量回避着不見,連忙笑回道:“多謝殿下美意。
不過,下官還是先告退的好。
下官此次前來,卻是身負魏王所托,專門邀約王子,五月十五,于曲江池邊,相與盛會的。
” 說着,他立起身來,從袖中掏出了一張請柬,恭恭敬敬地遞上來。
枇杷上前接過,轉呈與李淺墨。
李淺墨展開一看,微微一愕,喃喃道:“百王子之會?” 卻聽瞿長史笑道:“如今國泰民安,聖上位尊天可汗,京城之中,正所謂萬國衣冠齊聚。
各國王子,身在長安的也多。
魏王得知息王子蹤迹,興動之下,突發奇想,要辦個百王子之會,與殿下接風洗塵。
到時想必文采齊集,風雲畢聚,人人也皆渴見息王子的風采。
下官今日前來,就是特意代魏王相約的。
殿下務請駕臨,方不負此韻事。
” 說着,又是躬身一禮,含笑道:“下官已布達魏王之意。
魏王還專在府中等訊,下官還是先就此告辭,以免魏王久候吧。
” 李淺墨也隻有笑起送客。
瞿長史身影才轉出假山,這時,枇杷即對李淺墨低聲笑道:“小王子,是不是今日方有了身為王孫之感?” 李淺墨微微一笑:“确是有,不過我這王子,卻是假的。
” 旁邊珀奴憋了半天,這時終得插話,也笑道:“公子,剛才你咿咿呀呀的,念的是什麼?那就是你們漢人的詩嗎?” 正說着,遙遙的,卻聽假山那邊,已傳出一個聲音道:“誤會,誤會!” 那人語笑連連,人未到,聲先到。
及至轉出身形,可不正是現今的城陽府驸馬杜荷,卻又是誰? 李淺墨連忙含笑起身相迎。
卻見杜荷遙遙一見,已朗聲笑道:“硯兄弟,别來無恙?當日參合莊一别後,不說我,可真真想死太子了!” 他與瞿長史身份不同,說起來,他迎娶了城陽公主,李淺墨論起來也是城陽公主嫡親的堂弟,他兩人本有郎舅之親,所以杜荷這一聲“硯兄弟”,卻也叫得極是親切。
不知怎麼,李淺墨卻覺得,這句“可想死太子了!”哪怕是出自杜荷之口,也還有三分可信,隻怕較諸瞿長史口中的魏王對自己“每每相思”靠譜得多。
他心厭杜荷為人,卻對李承乾,不知怎麼,始終還存有一分好感。
當下隻有自謙道:“杜兄言重。
小可蒹葭之姿,怎值得太子牽念?” 卻聽杜荷大笑道:“當日一别之後,太子每每于酒筵之間,不由得就撫膺慨歎,說他枉愛烈酒、快刀、名姬,烈酒不知硯兄弟可肯相讓,可那快刀、名姬兩事,硯兄弟卻比他更配得多了。
所以時常吩咐手下,要認真尋找硯兄弟的蹤迹,恨不得立時就延入眼前。
” 說着略一頓,隻見他滿面含笑:“沒成想,硯兄弟現在正隐迹長安,我們還全不知道!尤為可笑的是,好像我那些孟浪的屬下們,居然不知不覺間,竟已開罪了硯兄弟。
” 他一時呵呵而笑:“他們哪知道,硯兄弟與我是何等親故?硯兄弟千萬見諒則個,些許小事,勿為挂懷。
公主與我,得以安享盛世,本當再無别念。
無奈手下一些人,總念着我們是他們主子,想讓我們住得更寬敞些,所以生出許多不軌之情事來。
我前日一得知,就吩咐下去,叫他們再不得去烏瓦肆胡鬧!否則,他們不擔心我的責怪,也要擔心太子的責怪!連那兩個不知從哪兒竄出來的二尤——公主因為憐老惜貧,一時養着,現在也被我得知之下,逐出府去了。
咱們兄弟,豈可為此等小事結怨?” 說着,他快步上前,口裡疾道:“走、走、走!我今日專為賠罪而來。
咱們且回我那府裡去,公主渴見她兄弟甚矣,咱們親眷之間,正好小備酒菜,快飲一場,以慰彼此契闊重逢之情。
” 他這裡熱剌剌地說着,心下卻不免狐疑——他此時當然已知道李淺墨的身世,卻還隻道他不過前隐太子留下來的一個孽子,且已身入草莽,就算習得絕技,生計怕不也寒窘得可憐?心裡未免略同情兼之鄙夷着:好端端的一個出身,卻混至如此凄涼境況。
所以他此來之前,隻覺李淺墨年紀既輕,兼之身家寒窘
” 李淺墨不由一怔,一回頭,卻見枇杷沖自己粲然一笑。
李淺墨頑皮之念頓起,笑看了瞿長史一眼,對龔小三吩咐道:“就說我這裡有請了……” 然後轉頭沖瞿長史笑道:“杜驸馬想來也是瞿長史舊識。
正好正好,咱們已有三人,恰可成宴,我就吩咐下去,咱們與杜驸馬當此良辰,适此機緣,正可小酌一番如何?” 卻見瞿長史面上略露尴尬之色——他們魏王府與東宮之人,一般能回避就盡量回避着不見,連忙笑回道:“多謝殿下美意。
不過,下官還是先告退的好。
下官此次前來,卻是身負魏王所托,專門邀約王子,五月十五,于曲江池邊,相與盛會的。
” 說着,他立起身來,從袖中掏出了一張請柬,恭恭敬敬地遞上來。
枇杷上前接過,轉呈與李淺墨。
李淺墨展開一看,微微一愕,喃喃道:“百王子之會?” 卻聽瞿長史笑道:“如今國泰民安,聖上位尊天可汗,京城之中,正所謂萬國衣冠齊聚。
各國王子,身在長安的也多。
魏王得知息王子蹤迹,興動之下,突發奇想,要辦個百王子之會,與殿下接風洗塵。
到時想必文采齊集,風雲畢聚,人人也皆渴見息王子的風采。
下官今日前來,就是特意代魏王相約的。
殿下務請駕臨,方不負此韻事。
” 說着,又是躬身一禮,含笑道:“下官已布達魏王之意。
魏王還專在府中等訊,下官還是先就此告辭,以免魏王久候吧。
” 李淺墨也隻有笑起送客。
瞿長史身影才轉出假山,這時,枇杷即對李淺墨低聲笑道:“小王子,是不是今日方有了身為王孫之感?” 李淺墨微微一笑:“确是有,不過我這王子,卻是假的。
” 旁邊珀奴憋了半天,這時終得插話,也笑道:“公子,剛才你咿咿呀呀的,念的是什麼?那就是你們漢人的詩嗎?” 正說着,遙遙的,卻聽假山那邊,已傳出一個聲音道:“誤會,誤會!” 那人語笑連連,人未到,聲先到。
及至轉出身形,可不正是現今的城陽府驸馬杜荷,卻又是誰? 李淺墨連忙含笑起身相迎。
卻見杜荷遙遙一見,已朗聲笑道:“硯兄弟,别來無恙?當日參合莊一别後,不說我,可真真想死太子了!” 他與瞿長史身份不同,說起來,他迎娶了城陽公主,李淺墨論起來也是城陽公主嫡親的堂弟,他兩人本有郎舅之親,所以杜荷這一聲“硯兄弟”,卻也叫得極是親切。
不知怎麼,李淺墨卻覺得,這句“可想死太子了!”哪怕是出自杜荷之口,也還有三分可信,隻怕較諸瞿長史口中的魏王對自己“每每相思”靠譜得多。
他心厭杜荷為人,卻對李承乾,不知怎麼,始終還存有一分好感。
當下隻有自謙道:“杜兄言重。
小可蒹葭之姿,怎值得太子牽念?” 卻聽杜荷大笑道:“當日一别之後,太子每每于酒筵之間,不由得就撫膺慨歎,說他枉愛烈酒、快刀、名姬,烈酒不知硯兄弟可肯相讓,可那快刀、名姬兩事,硯兄弟卻比他更配得多了。
所以時常吩咐手下,要認真尋找硯兄弟的蹤迹,恨不得立時就延入眼前。
” 說着略一頓,隻見他滿面含笑:“沒成想,硯兄弟現在正隐迹長安,我們還全不知道!尤為可笑的是,好像我那些孟浪的屬下們,居然不知不覺間,竟已開罪了硯兄弟。
” 他一時呵呵而笑:“他們哪知道,硯兄弟與我是何等親故?硯兄弟千萬見諒則個,些許小事,勿為挂懷。
公主與我,得以安享盛世,本當再無别念。
無奈手下一些人,總念着我們是他們主子,想讓我們住得更寬敞些,所以生出許多不軌之情事來。
我前日一得知,就吩咐下去,叫他們再不得去烏瓦肆胡鬧!否則,他們不擔心我的責怪,也要擔心太子的責怪!連那兩個不知從哪兒竄出來的二尤——公主因為憐老惜貧,一時養着,現在也被我得知之下,逐出府去了。
咱們兄弟,豈可為此等小事結怨?” 說着,他快步上前,口裡疾道:“走、走、走!我今日專為賠罪而來。
咱們且回我那府裡去,公主渴見她兄弟甚矣,咱們親眷之間,正好小備酒菜,快飲一場,以慰彼此契闊重逢之情。
” 他這裡熱剌剌地說着,心下卻不免狐疑——他此時當然已知道李淺墨的身世,卻還隻道他不過前隐太子留下來的一個孽子,且已身入草莽,就算習得絕技,生計怕不也寒窘得可憐?心裡未免略同情兼之鄙夷着:好端端的一個出身,卻混至如此凄涼境況。
所以他此來之前,隻覺李淺墨年紀既輕,兼之身家寒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