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渭水濱
關燈
小
中
大
一灣白水在夏日裡明晃晃地漾着,水面上波光粼粼。
這裡是渭水與一條支流交彙處的河灣,幾十匹馬兒正在那淺灣裡飲水。
那一灣水本已映得人心明眼亮,更哪堪那幾十匹馬兒點綴其中。
隻見那群馬兒匹匹骁駿:紅的、黃的、白的、黑的……在這河灣的一方明水中投下一條條倒影,映襯得河邊的青草越發碧綠齊整。
本來這一帶風景就靜美如畫,又值初夏,正是草木蔥茏之際。
此時芒種已過,農事頗閑,正是閑暇好時光。
誰想就在這河灣附近,卻響起了一片殺伐之聲。
那厮殺之聲聲勢頗大,竟似有好幾百人在對陣拼殺一般。
這裡本靠近帝都之側,卻是什麼人這麼大膽子,敢在這太平年間,京畿之地展開攻伐? ——卻聽得一聲痛呼聲起。
另有一個年輕沙啞的聲音大笑道:“痛快痛快,好不痛快!” 原來距那河灣好有半裡遠的去處,有一片雜樹林。
那林前的一片空場裡,聚集了好幾百号人。
那是兩班人馬正在厮殺。
奇怪的是,那兩班人馬俱是突厥裝扮,短衣怒馬,髡發紋身。
兩支人馬身後不遠處各建着兩所穹廬大帳,大帳之側,餘下的就是一溜兒五人一落的羊氈小帳。
那些小帳篷群星搭拱鬥似地襯得那兩頂穹廬大帳越發威武。
而牙帳密集處,有一側還高高地建了一杆五狼頭大纛。
一時隻見——大纛之上,狼頭嘶風;大纛四周,幡旗羅列;大纛之下,分戟為陣。
空場間那片沙地上,這時已攪起了滿天塵土。
那五狼頭大纛下面,卻擺着一張胡床。
那胡床裝飾極為華貴,螺钿密布,就是突厥部中左右賢王坐卧之具,想來也無此華麗。
此時胡床之上,半倚半卧了一位貴族公子,隻見他瘦削的臉兒,薄薄的嘴唇,長相分明不像胡人,卻一身胡人裝扮,穿了條隻有突厥人才穿的鞣皮褲兒,赤着腳,光着上身,頭發用一枚金環束住。
這時他光着的上身在太陽底下汗珠兒閃耀,正興奮地用一隻腳不停蹬踏着胡床。
眼見己方部下又有一人負創倒地,他忽然一躍而起,在胡床側邊僮兒手裡接過一把狼牙鐵棒,手按着一個壯奴的肩,竟以那壯奴為馬,直沖進陣中。
鐵棒起處,當者披靡。
隻聽他邊舞邊大笑道:“他日我若為天子,使我有天下,當率數萬騎疾馳至金城,解發袒衽,委身思摩,縱橫搏命,豈不快哉!” 與他對陣之敵中,一名壯年敵将卻高聲笑道:“願誠如太子願!” 他聲音一出,隻見戰陣之中,兩方對陣之人一時人人放下兵器,跪地歡呼道:“願誠如太子願!” 那貴公子看着滿地黑壓壓拜倒的人頭,一時哈哈大笑,随手棄了那根狼牙鐵棒,拍拍胯下壯奴,大笑道:“好了,我餓了,今天且玩到這裡,我要吃東西去了。
” 他那頂穹廬大帳前,此時正支着幾口大鍋。
那大鍋俱是純銅所制,當時人稱大銅爐,此外還有六熟鼎。
這兩樣東西,就是尋遍整個長安城,隻怕也找不到比它們更大的了。
隻見那幾口大鍋中,這時正整頭地烹着牛羊。
那貴公子随手一揮,指向一匹馬,笑盈盈道:“那匹馬兒不大中用了。
” 一語未完,就有他帳下豪奴,飛奔過去,捉着那匹馬,四蹄一捆,登時摞倒在地,一刀結果了性命。
更有他手雜役在旁邊準備好了幾大桶清水,不一時,整匹馬的皮已被熟練地剝下,沙地上殷殷地浸滿了血水,空氣中一時湧起了一股淡淡的腥甜味兒。
那貴公子似全不介意,還很喜歡聞那味道一般,鼻子專門向空中吸了兩下,随口笑問手下健奴道:“今兒的肉是哪兒偷來的?手腳可還利索?别又留下什麼把柄,惹得那些鄉巴佬兒又去長安尹那兒哭告。
” 他手下笑嘻嘻地禀告着那偷來的兩頭牛的來曆,果然所用手段大不地道:卻是用一根竹竿子,一面懸了鐵鈎,上面裹滿了牛最愛吃的青草,草上還撒了鹽,引得那牛來吃。
牛一吃,鈎子就卡在喉嚨裡面,待奔上前頂人,又被竹竿隔着,待要逃,又被鈎住了,隻能乖乖地跟着人走。
那貴公子聽罷大笑,邊笑邊還跟身邊他适才對敵之将說道:“叔父,你卻不知,這個還不算有趣……記得那一次在孟頭坳偷牛,偷得最是精彩。
事後我叫人打聽,據說那個鄉巴佬兒事後去告,說是他家牛圈建得稍微遠了一點,半夜就聽到牛兒痛哼,似是得病了一般,天冷,他也沒理論,沒想清早去看,卻見他的那頭牛還在,也還活着,隻是四條腿被生生卸了下來。
丢了腿的牛卧在雪地裡,那傷口被雪凍住了,所以失血不多,一時竟不得死。
他自己怎麼想都想不通,好好的一頭牛,怎麼過了一夜,就少了四條腿呢? “……哈哈,我記得那天正是大雪,這輩子,要數那天那頓牛肉吃得最是痛快!” 他身邊的叔父聽了一時也不由哈哈大笑。
——原來這貴公子并非别人,正是當今天子所出,已故的長孫皇後的長子,當今的太子李承乾。
他是嫡長子,自然也是太子。
今日,他是趁着父皇巡幸東都之際,得了空,在這渭水之濱,與自己的叔父漢王元昌帶領府下家奴,披挂起來,兩軍對陣,自顧自尋樂呢。
李承乾幼長戎
這裡是渭水與一條支流交彙處的河灣,幾十匹馬兒正在那淺灣裡飲水。
那一灣水本已映得人心明眼亮,更哪堪那幾十匹馬兒點綴其中。
隻見那群馬兒匹匹骁駿:紅的、黃的、白的、黑的……在這河灣的一方明水中投下一條條倒影,映襯得河邊的青草越發碧綠齊整。
本來這一帶風景就靜美如畫,又值初夏,正是草木蔥茏之際。
此時芒種已過,農事頗閑,正是閑暇好時光。
誰想就在這河灣附近,卻響起了一片殺伐之聲。
那厮殺之聲聲勢頗大,竟似有好幾百人在對陣拼殺一般。
這裡本靠近帝都之側,卻是什麼人這麼大膽子,敢在這太平年間,京畿之地展開攻伐? ——卻聽得一聲痛呼聲起。
另有一個年輕沙啞的聲音大笑道:“痛快痛快,好不痛快!” 原來距那河灣好有半裡遠的去處,有一片雜樹林。
那林前的一片空場裡,聚集了好幾百号人。
那是兩班人馬正在厮殺。
奇怪的是,那兩班人馬俱是突厥裝扮,短衣怒馬,髡發紋身。
兩支人馬身後不遠處各建着兩所穹廬大帳,大帳之側,餘下的就是一溜兒五人一落的羊氈小帳。
那些小帳篷群星搭拱鬥似地襯得那兩頂穹廬大帳越發威武。
而牙帳密集處,有一側還高高地建了一杆五狼頭大纛。
一時隻見——大纛之上,狼頭嘶風;大纛四周,幡旗羅列;大纛之下,分戟為陣。
空場間那片沙地上,這時已攪起了滿天塵土。
那五狼頭大纛下面,卻擺着一張胡床。
那胡床裝飾極為華貴,螺钿密布,就是突厥部中左右賢王坐卧之具,想來也無此華麗。
此時胡床之上,半倚半卧了一位貴族公子,隻見他瘦削的臉兒,薄薄的嘴唇,長相分明不像胡人,卻一身胡人裝扮,穿了條隻有突厥人才穿的鞣皮褲兒,赤着腳,光着上身,頭發用一枚金環束住。
這時他光着的上身在太陽底下汗珠兒閃耀,正興奮地用一隻腳不停蹬踏着胡床。
眼見己方部下又有一人負創倒地,他忽然一躍而起,在胡床側邊僮兒手裡接過一把狼牙鐵棒,手按着一個壯奴的肩,竟以那壯奴為馬,直沖進陣中。
鐵棒起處,當者披靡。
隻聽他邊舞邊大笑道:“他日我若為天子,使我有天下,當率數萬騎疾馳至金城,解發袒衽,委身思摩,縱橫搏命,豈不快哉!” 與他對陣之敵中,一名壯年敵将卻高聲笑道:“願誠如太子願!” 他聲音一出,隻見戰陣之中,兩方對陣之人一時人人放下兵器,跪地歡呼道:“願誠如太子願!” 那貴公子看着滿地黑壓壓拜倒的人頭,一時哈哈大笑,随手棄了那根狼牙鐵棒,拍拍胯下壯奴,大笑道:“好了,我餓了,今天且玩到這裡,我要吃東西去了。
” 他那頂穹廬大帳前,此時正支着幾口大鍋。
那大鍋俱是純銅所制,當時人稱大銅爐,此外還有六熟鼎。
這兩樣東西,就是尋遍整個長安城,隻怕也找不到比它們更大的了。
隻見那幾口大鍋中,這時正整頭地烹着牛羊。
那貴公子随手一揮,指向一匹馬,笑盈盈道:“那匹馬兒不大中用了。
” 一語未完,就有他帳下豪奴,飛奔過去,捉着那匹馬,四蹄一捆,登時摞倒在地,一刀結果了性命。
更有他手雜役在旁邊準備好了幾大桶清水,不一時,整匹馬的皮已被熟練地剝下,沙地上殷殷地浸滿了血水,空氣中一時湧起了一股淡淡的腥甜味兒。
那貴公子似全不介意,還很喜歡聞那味道一般,鼻子專門向空中吸了兩下,随口笑問手下健奴道:“今兒的肉是哪兒偷來的?手腳可還利索?别又留下什麼把柄,惹得那些鄉巴佬兒又去長安尹那兒哭告。
” 他手下笑嘻嘻地禀告着那偷來的兩頭牛的來曆,果然所用手段大不地道:卻是用一根竹竿子,一面懸了鐵鈎,上面裹滿了牛最愛吃的青草,草上還撒了鹽,引得那牛來吃。
牛一吃,鈎子就卡在喉嚨裡面,待奔上前頂人,又被竹竿隔着,待要逃,又被鈎住了,隻能乖乖地跟着人走。
那貴公子聽罷大笑,邊笑邊還跟身邊他适才對敵之将說道:“叔父,你卻不知,這個還不算有趣……記得那一次在孟頭坳偷牛,偷得最是精彩。
事後我叫人打聽,據說那個鄉巴佬兒事後去告,說是他家牛圈建得稍微遠了一點,半夜就聽到牛兒痛哼,似是得病了一般,天冷,他也沒理論,沒想清早去看,卻見他的那頭牛還在,也還活着,隻是四條腿被生生卸了下來。
丢了腿的牛卧在雪地裡,那傷口被雪凍住了,所以失血不多,一時竟不得死。
他自己怎麼想都想不通,好好的一頭牛,怎麼過了一夜,就少了四條腿呢? “……哈哈,我記得那天正是大雪,這輩子,要數那天那頓牛肉吃得最是痛快!” 他身邊的叔父聽了一時也不由哈哈大笑。
——原來這貴公子并非别人,正是當今天子所出,已故的長孫皇後的長子,當今的太子李承乾。
他是嫡長子,自然也是太子。
今日,他是趁着父皇巡幸東都之際,得了空,在這渭水之濱,與自己的叔父漢王元昌帶領府下家奴,披挂起來,兩軍對陣,自顧自尋樂呢。
李承乾幼長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