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豐炙
關燈
小
中
大
力。
” 說着他在桌上叩了叩指,随口低哼道:“……人生不滿百,長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那生殺的時世是已過了,那生殺過後不得不生養的時世也慢慢生養得可供剝奪了。
” “那為了剝奪而互相争搶的時勢……” 他含笑看看窗外的滿街雪意: “……還會遠麼?” 大家被他三言兩語,猛地把一顆心打入了時世倥偬的冰窟雪洞裡。
連旁邊那小店夥都不由聽入了神。
就在這時,街上傳來一陣辘辘的車聲。
那車聲很怪,夾着脆響,一拍一闆,若合音節。
小店夥好奇心起,彎了彎腰,就着門口簾底的縫隙處向外望去。
那縫隙很低,上面全看不到,隻見得到車子底下的兩隻輪子。
——那是一對朱紅的車輪。
那紅色映着雪,越顯得明麗觸目。
滿街全是雪,輪子上也就幹淨。
漆是全新的,并無一絲脫落,而輪毂之上,竟鑲着一串銀制的響器。
那音樂之聲就是它發出的。
近日新豐大雪,據說郊外的雪堆積得已近盈尺。
路乏行人,商旅困頓。
雪白的街上,卻忽駛來這麼一輛朱輪的車子。
這車子的出現,就仿佛一場奇迹。
單看那輪子,就讓人平白對它生出無限遐想:寶馬雕車,朱輪銀飾,真不知它是從哪裡駛來? 可惜小店夥兒放不下手裡的活計,無法追出門去細看。
腦中卻不自禁幻想起那輪上的車廂和拉車的駿馬,正不知該是何等的端正都麗。
為那車聲引動,鄧遠公三人一時也住了口,望向窗外。
隻見魯晉的口微微張開,那車的檀毂桂轅,芳簾珠幕,想來華麗得讓久經世面的他都覺得駭異。
鄧遠公與謝衣的臉上卻浮現出一絲詫異。
——那車恰恰停在了門口。
窗邊這三人雖自稱遠避于世,可還是忍不住對那車子起了好奇,等着看會有什麼人掀簾進來。
等了好一會兒,等得人都不耐煩了,才見門口那簾子一掀,先探進門的居然是一截拐杖。
那拐杖蟠蟠曲曲,脫漆落色,仿佛千年古藤,随時會蛻化為蒼龍鱗蛇。
拐杖後跟進的人哈着腰,臉朝着地,一個背扭曲彎駝,一頭白發稀疏的蓬起,人竟似比那拐杖還老。
可再老也看得出那是一個老媪。
那老媪拐杖“笃笃”地觸着地,沿着牆壁,竟一聲聲向鄧遠公三人的桌前靠近。
走到距他三人最近的桌邊時,她一手扶桌,喘了會兒,依舊臉沖着地,看也不看地問道:“誰是晉中十七堡的魯堡主?” 魯晉一愕。
那老婦人雖不擡頭,也仿佛感覺到了一般,咳嗽了兩聲:“我家想小姐請堡主一見。
” 說着,她慢慢地從懷中掏出了一張名刺。
魯晉沒想到他鄉客旅,還有人會找到自己,專門拜會,下意識伸手去接。
那老婦人的手忽一縮。
她這一縮,魯晉竟一下沒有接到。
隻聽她咳聲道:“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
如果不是,這名刺可太重,你須接它不起。
” 魯晉大奇之下,倒要掂量掂量這老婆子的本事。
他臂已伸直,無可再探,卻不回縮,隻聽他肩頭咯巴一響,那本已伸直之臂竟又向前伸了半尺。
他指尖才觸及那名刺,猛覺得一股針紮似的内息直紮向自己指上。
魯晉大驚之下,急忙提氣。
那老媪内息一發即收,已将名刺交到他手裡,和聲道:“通臂的功夫,加上胼胝之氣,看來是真的無疑。
” 魯晉沒來由被一個老婆子掂量了一回,不由又可笑又可氣。
他掂掂那名刺,口裡譏諷道:“你說這名刺重,我怎麼覺得輕飄飄的?” 老媪咳了一聲:“因為名刺上附帶的東西還沒擡進來。
” 說着,她用拐杖頓了兩下地。
門簾一掀,隻見兩個壯漢擡着個沉重的箱子走了進來,按那老媪示意,直接把那箱子放到魯晉面前。
老媪咳聲道:“魯堡主親啟。
” 她以拐示意——名刺中居然夾了把鑰匙。
魯晉一頭霧水,又忍不住好奇,一邊大笑掩飾着,一邊開那箱子。
隻見那箱子卻也似前朝宮裡古物,盤頭獸口,所值不菲。
魯晉口裡喃喃道:“我倒要看看是什麼東西。
” 箱子微啟,他就朝裡面看了一眼。
他出身本是綠林大盜,見過寶貨多矣,可箱子才開一縫,他砰地一下就合了箱蓋子,這直覺之下的掩飾,不欲露财的習性,露出了他當年在道上混時的脾氣。
魯晉一時臉色凝重,全變回一方雄豪的姿态,雙目直逼向那老婦道:“你家主人何人?為何送我這般重禮?” 老婦人不答,邊咳邊伸拐指了指那張名刺。
鄧遠公和謝衣因為适才眼角裡金光一閃,也不由把眼角餘光略略瞥向那張名刺。
隻見名刺上是一列行草字迹,當中一個“王”字卻好辨認。
魯晉臉色微變,愕然道:“汲镂……王家?” ——要知“汲镂”王姓名列“天下五姓”。
五姓中前四姓原是為天下人公認仰慕的大姓,都有數百年家世,哪怕朝更代改,一直聲名不墜,即所謂“崗頭”盧,“澤底”李,“荥陽”鄭,“土門”崔。
這四姓發源或自東漢,或自魏晉,名門家聲,響徹一世。
而太原王家,雖排在最後,可這一姓最為前四姓推祟。
四姓婚姻之時,也最願娶王家之女。
甚至不稱其為“太原王”,而直稱為“汲镂王家”——意謂與此王家結親,有鑲金镂玉之美。
可惜王姓這一門一向人丁不太興旺,常常數代單傳。
甚至生女亦少,由此反而聲價愈高。
那老媪一點頭,“堡主即請移步。
” “我家小姐就在門外車裡。
” 魯晉站在那兒一時遲疑,他回味起那老媪适才的内息家數,猛然問道:“你可是蔔老姬?” 老媪淡淡道:“老婦不過一老婢子,姓甚名誰有何重要?倒是小姐正在專侯,魯堡主勿再讓她久侯。
” 看着她一副甯定定的神态,魯晉倒信了從來不輕易與人結交的王家真的是找上了自己。
要知蔔老姬本是“昆侖奴”一脈中的挺尖高手。
他們這一門,一向最喜歡與他人做奴婢。
當然,如果不是世家大族,權傾一方的豪門,卻也請他們不到。
相傳當年她就曾在前隋楊素府裡,多少楊素的政敵仇家,都是死在她的手裡。
魯晉與鄧遠公和謝衣此聚本為“消寒之會”,他一時不由猶疑:如果現在就去,未免被他二人笑自己禁不住那‘汲镂’王家的聲勢貨利之誘。
可猶疑之下,他畢竟是有一大攤家業要養的,一定心神,朗聲笑向鄧遠公二人道:“我倒要去看看,‘太原王’還有什麼事要托求于我嗎?” 說着一拍那箱子,砰地合上了鎖,仿佛不屑地即向門口大笑行去。
他消失在門外,那老媪還在用拐杖頓着地,仿佛想對謝衣與鄧遠公兩人說些什麼。
那
” 說着他在桌上叩了叩指,随口低哼道:“……人生不滿百,長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那生殺的時世是已過了,那生殺過後不得不生養的時世也慢慢生養得可供剝奪了。
” “那為了剝奪而互相争搶的時勢……” 他含笑看看窗外的滿街雪意: “……還會遠麼?” 大家被他三言兩語,猛地把一顆心打入了時世倥偬的冰窟雪洞裡。
連旁邊那小店夥都不由聽入了神。
就在這時,街上傳來一陣辘辘的車聲。
那車聲很怪,夾着脆響,一拍一闆,若合音節。
小店夥好奇心起,彎了彎腰,就着門口簾底的縫隙處向外望去。
那縫隙很低,上面全看不到,隻見得到車子底下的兩隻輪子。
——那是一對朱紅的車輪。
那紅色映着雪,越顯得明麗觸目。
滿街全是雪,輪子上也就幹淨。
漆是全新的,并無一絲脫落,而輪毂之上,竟鑲着一串銀制的響器。
那音樂之聲就是它發出的。
近日新豐大雪,據說郊外的雪堆積得已近盈尺。
路乏行人,商旅困頓。
雪白的街上,卻忽駛來這麼一輛朱輪的車子。
這車子的出現,就仿佛一場奇迹。
單看那輪子,就讓人平白對它生出無限遐想:寶馬雕車,朱輪銀飾,真不知它是從哪裡駛來? 可惜小店夥兒放不下手裡的活計,無法追出門去細看。
腦中卻不自禁幻想起那輪上的車廂和拉車的駿馬,正不知該是何等的端正都麗。
為那車聲引動,鄧遠公三人一時也住了口,望向窗外。
隻見魯晉的口微微張開,那車的檀毂桂轅,芳簾珠幕,想來華麗得讓久經世面的他都覺得駭異。
鄧遠公與謝衣的臉上卻浮現出一絲詫異。
——那車恰恰停在了門口。
窗邊這三人雖自稱遠避于世,可還是忍不住對那車子起了好奇,等着看會有什麼人掀簾進來。
等了好一會兒,等得人都不耐煩了,才見門口那簾子一掀,先探進門的居然是一截拐杖。
那拐杖蟠蟠曲曲,脫漆落色,仿佛千年古藤,随時會蛻化為蒼龍鱗蛇。
拐杖後跟進的人哈着腰,臉朝着地,一個背扭曲彎駝,一頭白發稀疏的蓬起,人竟似比那拐杖還老。
可再老也看得出那是一個老媪。
那老媪拐杖“笃笃”地觸着地,沿着牆壁,竟一聲聲向鄧遠公三人的桌前靠近。
走到距他三人最近的桌邊時,她一手扶桌,喘了會兒,依舊臉沖着地,看也不看地問道:“誰是晉中十七堡的魯堡主?” 魯晉一愕。
那老婦人雖不擡頭,也仿佛感覺到了一般,咳嗽了兩聲:“我家想小姐請堡主一見。
” 說着,她慢慢地從懷中掏出了一張名刺。
魯晉沒想到他鄉客旅,還有人會找到自己,專門拜會,下意識伸手去接。
那老婦人的手忽一縮。
她這一縮,魯晉竟一下沒有接到。
隻聽她咳聲道:“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
如果不是,這名刺可太重,你須接它不起。
” 魯晉大奇之下,倒要掂量掂量這老婆子的本事。
他臂已伸直,無可再探,卻不回縮,隻聽他肩頭咯巴一響,那本已伸直之臂竟又向前伸了半尺。
他指尖才觸及那名刺,猛覺得一股針紮似的内息直紮向自己指上。
魯晉大驚之下,急忙提氣。
那老媪内息一發即收,已将名刺交到他手裡,和聲道:“通臂的功夫,加上胼胝之氣,看來是真的無疑。
” 魯晉沒來由被一個老婆子掂量了一回,不由又可笑又可氣。
他掂掂那名刺,口裡譏諷道:“你說這名刺重,我怎麼覺得輕飄飄的?” 老媪咳了一聲:“因為名刺上附帶的東西還沒擡進來。
” 說着,她用拐杖頓了兩下地。
門簾一掀,隻見兩個壯漢擡着個沉重的箱子走了進來,按那老媪示意,直接把那箱子放到魯晉面前。
老媪咳聲道:“魯堡主親啟。
” 她以拐示意——名刺中居然夾了把鑰匙。
魯晉一頭霧水,又忍不住好奇,一邊大笑掩飾着,一邊開那箱子。
隻見那箱子卻也似前朝宮裡古物,盤頭獸口,所值不菲。
魯晉口裡喃喃道:“我倒要看看是什麼東西。
” 箱子微啟,他就朝裡面看了一眼。
他出身本是綠林大盜,見過寶貨多矣,可箱子才開一縫,他砰地一下就合了箱蓋子,這直覺之下的掩飾,不欲露财的習性,露出了他當年在道上混時的脾氣。
魯晉一時臉色凝重,全變回一方雄豪的姿态,雙目直逼向那老婦道:“你家主人何人?為何送我這般重禮?” 老婦人不答,邊咳邊伸拐指了指那張名刺。
鄧遠公和謝衣因為适才眼角裡金光一閃,也不由把眼角餘光略略瞥向那張名刺。
隻見名刺上是一列行草字迹,當中一個“王”字卻好辨認。
魯晉臉色微變,愕然道:“汲镂……王家?” ——要知“汲镂”王姓名列“天下五姓”。
五姓中前四姓原是為天下人公認仰慕的大姓,都有數百年家世,哪怕朝更代改,一直聲名不墜,即所謂“崗頭”盧,“澤底”李,“荥陽”鄭,“土門”崔。
這四姓發源或自東漢,或自魏晉,名門家聲,響徹一世。
而太原王家,雖排在最後,可這一姓最為前四姓推祟。
四姓婚姻之時,也最願娶王家之女。
甚至不稱其為“太原王”,而直稱為“汲镂王家”——意謂與此王家結親,有鑲金镂玉之美。
可惜王姓這一門一向人丁不太興旺,常常數代單傳。
甚至生女亦少,由此反而聲價愈高。
那老媪一點頭,“堡主即請移步。
” “我家小姐就在門外車裡。
” 魯晉站在那兒一時遲疑,他回味起那老媪适才的内息家數,猛然問道:“你可是蔔老姬?” 老媪淡淡道:“老婦不過一老婢子,姓甚名誰有何重要?倒是小姐正在專侯,魯堡主勿再讓她久侯。
” 看着她一副甯定定的神态,魯晉倒信了從來不輕易與人結交的王家真的是找上了自己。
要知蔔老姬本是“昆侖奴”一脈中的挺尖高手。
他們這一門,一向最喜歡與他人做奴婢。
當然,如果不是世家大族,權傾一方的豪門,卻也請他們不到。
相傳當年她就曾在前隋楊素府裡,多少楊素的政敵仇家,都是死在她的手裡。
魯晉與鄧遠公和謝衣此聚本為“消寒之會”,他一時不由猶疑:如果現在就去,未免被他二人笑自己禁不住那‘汲镂’王家的聲勢貨利之誘。
可猶疑之下,他畢竟是有一大攤家業要養的,一定心神,朗聲笑向鄧遠公二人道:“我倒要去看看,‘太原王’還有什麼事要托求于我嗎?” 說着一拍那箱子,砰地合上了鎖,仿佛不屑地即向門口大笑行去。
他消失在門外,那老媪還在用拐杖頓着地,仿佛想對謝衣與鄧遠公兩人說些什麼。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