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豐炙
關燈
小
中
大
霸二風交用,以天下山林為炭,官吏為架,文法為缶,德政為鹽,威權做火,細烤慢煎,把風馬牛不相及的幾樣東西硬生生混成一味,随手糊弄出了這個開唐盛世來?老朽愛吃上兩口,卻也不算太過鄙俗。
” 謝衣不由莞爾一笑。
魯晉愣了愣,立即朗聲大樂,心下不由納罕佩服道:這老古董,倒底有些名門氣慨,屁大點小事兒都能扯得出這番感慨! 魯晉笑過後問道:“遠公,您老慧眼高識,且看看這個是個什麼玩藝兒,随口批注批注,也好給我和謝兄長長見識,添添酒興。
” 說着,他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來。
那是一張薄薄的響脆的紙,風一吹來,紙就脆脆地響。
紙上的字迹工整太過,仿佛是衙門小吏的筆意。
鄧遠公向那紙上看去,卻見紙上題頭有三個大字: 西州募 鄧遠公眯起眼,一字一字照着那紙上念道:“邊庭之事,國之重務也……自高昌授首以來,西胡歸心。
然異種之人,多有反覆……今朝廷特置西州重鎮,以備邊防,專敕武德以來,天下流死亡匿之徒,往戍西州……” 他一邊念,一邊以指扣桌,另一隻手卻在空中揮灑,念畢笑道:“李世民這小兒卻也有些本事。
登朝不過十幾載,就北平突厥,西伏吐谷渾,兼收薛延陀,南方軍力可達交趾,與吐蕃結親以成甥舅之親,建北庭都衛之軍與安西都衛之兵。
如今天下版圖之大,可謂數百年所未有,真可上比前漢了。
” 謝衣與魯晉順着他的手勢望去,仿佛看到了那個慢慢漲開來的大唐。
——這唐,是從五胡亂華以來日漸瘠薄的土地上,重新稼穑,重新滋長起來的。
它竟漸漸漫出雄關,漫出長城,覆蓋了沙碛廣漠,朔風海雨,竟漫出來一片雄闊的氣象來! 鄧遠公伸指一點:“你們說那外面都是什麼?” 謝衣與魯晉不由一愕。
鄧遠公笑道:“那就是李唐啊!” “那是一幅廣被天下,正在加緊密織着的錦。
那錦托依巴蜀,直達吳越,越織越密,暖體之餘,上面還漸漸富麗堂皇地織出花朵來……飽暖思淫欲,終究它要窮奢極麗起來的。
可惜你我不在那澤被之内,所以不用光說它的好,隻管去挑剔它的不好。
以我看來,他們自謂織錦,卻不免終将成繭。
直到那繭縛生民,各自不安,各自礙手時,也終将撕破,最後終落得個褴褛遍體……不過那隻怕已不是你我所能看到的了。
” 他手勢往左一揮,那裡仿佛就是數千裡外的西州。
那一片片綠州就座落在數千裡荒涼沙路之中。
唐于西州開建重鎮,是于平高昌國之後,也是為維護西向的一條重要商道。
那商道之遠,據說可直達萬裡之外的大秦。
—— 一匹匹織錦疊花的絲綢就延着那條路鋪了出去,上面溢着茶香,帶着瓷器叮咚的脆響,也帶着衣冠古國千年未有的氣度,那是一個日漸飽漲的唐向外的流溢;而一馱馱西域的香料、玉器、珍寶、名馬,和着那西涼散樂,連同着印度梵經,就從那條道上逶迤東來。
——荒涼已久的長安重将成為一個名姬寶馬的都城。
李世民這“天可汗”稱号可真不是虛的。
謝衣與魯晉對看一眼,覺得鄧遠公說得着實不錯:這門外的李唐,确是一幅無邊大錦。
隻不過他們不在那澤被之内。
他們都自視為操錦手,當年争這織機失利,于是也不屑享用那床錦被。
——可這個朝廷确實強大了。
謝衣拿眼一掃,隻見連這小店的主婦頭上也插了八寶簪子,耳上鑲珠,頭上插發的钗子都是包金的。
謝衣面色幽寒,似乎享用着這煌煌盛世外自己自處冷僻的涼意。
可魯晉意似不服,哂然道:“确是堂皇。
可普天之下,未必已盡入他李姓掌控?盡是順民?” 鄧遠公微微一笑:“魯老弟可是想聽些‘盛世危言’?” 他語氣裡淺含谑意。
可魯晉感覺不出,故作豪态道:“我是袖手已久了。
可普天之下,豈少英豪?未必盡可為那李家驅使。
” 鄧遠公含笑道:“英豪何嘗少?不過,時也,命也,勢也。
不錯,他們李家出身不過關隴貴族,論起天下門弟,較之山東大姓,江左名門,倒是他們資曆為淺。
所以當朝的無論李氏、長孫氏……都極為忌刻山東士族與江左名門,為這個,還專修《氏族志》,以貶抑其它大姓,專以當朝品第、現時富貴來甄别天下士族。
” “甚至為了這個,他們還不惜大開科舉,大舉引進寒族,貶抑天下大姓,以期重構朝廷基石。
” “不過依我看,這批尚未成形的寒門與他們關隴貴族之争也就為期不遠了。
” 說着,他似被引發起來指點天下的豪氣。
“可所謂‘崗頭澤底’,天下五姓。
那‘崗頭’盧,‘澤底’李,‘荥陽’鄭,‘土門’崔,與太原王家,又何嘗服氣?五姓之中,不乏英豪子弟。
李唐王朝的體制之争,此事必成其一。
” “再說隋末以來,天下闆蕩,當日大野龍蛇,不甘雌伏的猶不勝枚舉。
‘大野龍蛇會’這一股岔力,拼合上李姓旁枝王族的諸侯之勢,亦可為動蕩之源。
” “比如廬江郡王李瑗,漢王元昌,近來皆私自養士,普天下大野龍蛇,每蒙其召,優寵厚待,必成其亂,此其二也。
” “李世民雄才大略,廣收異族,無論突厥可汗,還是薛延陀之屬,招降之後,往往動辄十數萬人,大舉遷徒,或入衛京師,或保守邊境。
如今幽掖一帶,盡多雜種之胡。
以李世民之胸懷與他之魄力,有生之世盡可壓服得住,可誰保得住他子孫就有他一樣的魄力勇慨?此其三也。
” “不說這個,單說那太子儲位之争,已見端倪。
魏王李泰與太子承乾,如今為了太子之位,正争鬥得火熱。
李世民對外雄材大略,可家門之事,他一樣提得起放得下嗎?” 說着他一笑:“不過我是鄉裡老兒,這些大事閑話則可,細說可沒意思。
說個二位可能沒注意的。
二位可曾關注,近日長安城中,‘不良帥’的聲勢雖不驚人,卻已漸漸滋長?” 謝衣與魯晉怔了怔,不知此老怎麼會突然提起那官卑人微的“不良帥”來了? ——所謂“不良帥”,其實是當時人們對衙門中輯捕流氓小竊的捕役的一種稱呼,也偶或用來稱呼長安城中那些賭狠鬥勇、混迹街巷的不良之徒的首腦頭領。
隻聽鄧遠公笑道:“這個時世是日漸繁盛了。
東西兩市流動的貨物寶貝越來越多,公主王孫們的宅弟私苑也偷偷地越起越華燦,連李世民也遠非當時的李世民了,他興建翠華宮,雖遠遜于隋,還多做茅茨蓬舍,可奢欲之心已啟,那滋長其中的利欲不法之事也就越加難以控制。
” “那些不甘身世,铤而走險的青皮地痞們,也就會日漸其多。
别小看他們,我說過,這是一個漸入剝奪的時世了。
剝奪者之間總會有沖突,這些不良之人們,日後也必将會推波助瀾,成為長安城中公主皇親,卿相貴族們彼此惡鬥時的助
” 謝衣不由莞爾一笑。
魯晉愣了愣,立即朗聲大樂,心下不由納罕佩服道:這老古董,倒底有些名門氣慨,屁大點小事兒都能扯得出這番感慨! 魯晉笑過後問道:“遠公,您老慧眼高識,且看看這個是個什麼玩藝兒,随口批注批注,也好給我和謝兄長長見識,添添酒興。
” 說着,他從懷裡掏出一張紙來。
那是一張薄薄的響脆的紙,風一吹來,紙就脆脆地響。
紙上的字迹工整太過,仿佛是衙門小吏的筆意。
鄧遠公向那紙上看去,卻見紙上題頭有三個大字: 西州募 鄧遠公眯起眼,一字一字照着那紙上念道:“邊庭之事,國之重務也……自高昌授首以來,西胡歸心。
然異種之人,多有反覆……今朝廷特置西州重鎮,以備邊防,專敕武德以來,天下流死亡匿之徒,往戍西州……” 他一邊念,一邊以指扣桌,另一隻手卻在空中揮灑,念畢笑道:“李世民這小兒卻也有些本事。
登朝不過十幾載,就北平突厥,西伏吐谷渾,兼收薛延陀,南方軍力可達交趾,與吐蕃結親以成甥舅之親,建北庭都衛之軍與安西都衛之兵。
如今天下版圖之大,可謂數百年所未有,真可上比前漢了。
” 謝衣與魯晉順着他的手勢望去,仿佛看到了那個慢慢漲開來的大唐。
——這唐,是從五胡亂華以來日漸瘠薄的土地上,重新稼穑,重新滋長起來的。
它竟漸漸漫出雄關,漫出長城,覆蓋了沙碛廣漠,朔風海雨,竟漫出來一片雄闊的氣象來! 鄧遠公伸指一點:“你們說那外面都是什麼?” 謝衣與魯晉不由一愕。
鄧遠公笑道:“那就是李唐啊!” “那是一幅廣被天下,正在加緊密織着的錦。
那錦托依巴蜀,直達吳越,越織越密,暖體之餘,上面還漸漸富麗堂皇地織出花朵來……飽暖思淫欲,終究它要窮奢極麗起來的。
可惜你我不在那澤被之内,所以不用光說它的好,隻管去挑剔它的不好。
以我看來,他們自謂織錦,卻不免終将成繭。
直到那繭縛生民,各自不安,各自礙手時,也終将撕破,最後終落得個褴褛遍體……不過那隻怕已不是你我所能看到的了。
” 他手勢往左一揮,那裡仿佛就是數千裡外的西州。
那一片片綠州就座落在數千裡荒涼沙路之中。
唐于西州開建重鎮,是于平高昌國之後,也是為維護西向的一條重要商道。
那商道之遠,據說可直達萬裡之外的大秦。
—— 一匹匹織錦疊花的絲綢就延着那條路鋪了出去,上面溢着茶香,帶着瓷器叮咚的脆響,也帶着衣冠古國千年未有的氣度,那是一個日漸飽漲的唐向外的流溢;而一馱馱西域的香料、玉器、珍寶、名馬,和着那西涼散樂,連同着印度梵經,就從那條道上逶迤東來。
——荒涼已久的長安重将成為一個名姬寶馬的都城。
李世民這“天可汗”稱号可真不是虛的。
謝衣與魯晉對看一眼,覺得鄧遠公說得着實不錯:這門外的李唐,确是一幅無邊大錦。
隻不過他們不在那澤被之内。
他們都自視為操錦手,當年争這織機失利,于是也不屑享用那床錦被。
——可這個朝廷确實強大了。
謝衣拿眼一掃,隻見連這小店的主婦頭上也插了八寶簪子,耳上鑲珠,頭上插發的钗子都是包金的。
謝衣面色幽寒,似乎享用着這煌煌盛世外自己自處冷僻的涼意。
可魯晉意似不服,哂然道:“确是堂皇。
可普天之下,未必已盡入他李姓掌控?盡是順民?” 鄧遠公微微一笑:“魯老弟可是想聽些‘盛世危言’?” 他語氣裡淺含谑意。
可魯晉感覺不出,故作豪态道:“我是袖手已久了。
可普天之下,豈少英豪?未必盡可為那李家驅使。
” 鄧遠公含笑道:“英豪何嘗少?不過,時也,命也,勢也。
不錯,他們李家出身不過關隴貴族,論起天下門弟,較之山東大姓,江左名門,倒是他們資曆為淺。
所以當朝的無論李氏、長孫氏……都極為忌刻山東士族與江左名門,為這個,還專修《氏族志》,以貶抑其它大姓,專以當朝品第、現時富貴來甄别天下士族。
” “甚至為了這個,他們還不惜大開科舉,大舉引進寒族,貶抑天下大姓,以期重構朝廷基石。
” “不過依我看,這批尚未成形的寒門與他們關隴貴族之争也就為期不遠了。
” 說着,他似被引發起來指點天下的豪氣。
“可所謂‘崗頭澤底’,天下五姓。
那‘崗頭’盧,‘澤底’李,‘荥陽’鄭,‘土門’崔,與太原王家,又何嘗服氣?五姓之中,不乏英豪子弟。
李唐王朝的體制之争,此事必成其一。
” “再說隋末以來,天下闆蕩,當日大野龍蛇,不甘雌伏的猶不勝枚舉。
‘大野龍蛇會’這一股岔力,拼合上李姓旁枝王族的諸侯之勢,亦可為動蕩之源。
” “比如廬江郡王李瑗,漢王元昌,近來皆私自養士,普天下大野龍蛇,每蒙其召,優寵厚待,必成其亂,此其二也。
” “李世民雄才大略,廣收異族,無論突厥可汗,還是薛延陀之屬,招降之後,往往動辄十數萬人,大舉遷徒,或入衛京師,或保守邊境。
如今幽掖一帶,盡多雜種之胡。
以李世民之胸懷與他之魄力,有生之世盡可壓服得住,可誰保得住他子孫就有他一樣的魄力勇慨?此其三也。
” “不說這個,單說那太子儲位之争,已見端倪。
魏王李泰與太子承乾,如今為了太子之位,正争鬥得火熱。
李世民對外雄材大略,可家門之事,他一樣提得起放得下嗎?” 說着他一笑:“不過我是鄉裡老兒,這些大事閑話則可,細說可沒意思。
說個二位可能沒注意的。
二位可曾關注,近日長安城中,‘不良帥’的聲勢雖不驚人,卻已漸漸滋長?” 謝衣與魯晉怔了怔,不知此老怎麼會突然提起那官卑人微的“不良帥”來了? ——所謂“不良帥”,其實是當時人們對衙門中輯捕流氓小竊的捕役的一種稱呼,也偶或用來稱呼長安城中那些賭狠鬥勇、混迹街巷的不良之徒的首腦頭領。
隻聽鄧遠公笑道:“這個時世是日漸繁盛了。
東西兩市流動的貨物寶貝越來越多,公主王孫們的宅弟私苑也偷偷地越起越華燦,連李世民也遠非當時的李世民了,他興建翠華宮,雖遠遜于隋,還多做茅茨蓬舍,可奢欲之心已啟,那滋長其中的利欲不法之事也就越加難以控制。
” “那些不甘身世,铤而走險的青皮地痞們,也就會日漸其多。
别小看他們,我說過,這是一個漸入剝奪的時世了。
剝奪者之間總會有沖突,這些不良之人們,日後也必将會推波助瀾,成為長安城中公主皇親,卿相貴族們彼此惡鬥時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