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關燈
小
中
大
口,似乎很值得注意。
他們的口,一例是練得極其尖刻的;一面自然也是地方性使然。
他們大約是“甯可輸在腿上,不肯輸在嘴上”。
所以即使是同伴之間,往往因為一句有意的或無意的,不相幹的話,動了真氣,掄眉豎目的恨恨半天而不已。
這時臉上全失了平時冷靜的顔色,而換上熱烈的猙獰了。
但也終于隻是口頭“恨恨”而已,真個拔拳來打,舉腳來踢的,倒也似乎沒有。
語雲,“君子動口,小人動手;”茶房們雖有所争乎,殆仍不失為君子之道也。
有人說,“這正是南方人之所以為南方人,”我想,這話也有理。
茶房之于客人,雖也“不肯輸在嘴上”,但全是玩弄的态度,動真氣的似乎很少;而且你愈動真氣,他倒愈可以玩弄你。
這大約因為對于客人,是以他們的團體為靠山的;客人總是孤單的多,他們“倚衆欺”起來,不怕你不就範的:所以用不着動真氣。
而且萬一吃了客人的虧,那也必是許多同伴陪着他同吃的,不是一個人失了面子:又何必動真氣呢?尅實說來,客人要他們動真氣,還不夠資格哪!至于他們同伴間的争執,那才是切身的利害,而且單槍匹馬做去,毫無可恃的現成的力量;所以便是小題,也不得不大做了。
茶房若有向客人微笑的時候,那必是收酒資的幾分鐘了。
酒資的數目照理雖無一定,但卻有不成文的譜。
你按着譜斟酌給與,雖也不能得着一聲“謝謝”,但言語的壓迫是不會來的了。
你若給得太少,離譜太遠,他們會始而嘲你,繼而罵你,你還得加錢給他們;其實既受了罵,大可以不加的了,但事實上大多數受罵的客人,懾于他們的威勢,總是加給他們的。
加了以後,還得聽許多唠叨才罷。
有一回,和我同船的一個學生,本該給一元錢的酒資的,他隻給了小洋四角。
茶房狠狠力争,終不得要領,于是說:“你好帶回去做車錢吧!”将錢向鋪上一撂,忿然而去。
那學生後來終于添了一些錢重交給他;他這才默然拿走,面孔仍是闆闆的,若有所不屑然。
——付了酒資,便該打鋪蓋了;這時仍是要慢慢來的,一急還是要受教訓,雖然你已給過酒資了。
鋪蓋打好以後,茶房的壓迫才算是完了,你再預備受碼頭工人和旅館茶房的壓迫吧。
我原是聲明了叙述通州輪船中事的,但卻做了一首“詛茶房文”;在這裡,我似乎有些自己矛盾。
不,“天下老鴉一般黑,”我們若很謹慎的将這句話隻用在各輪船裡的甯波茶房身上,我想是不會悖謬的。
所以我雖就一般立說,通州輪船的茶房卻已包括在内;特别指明與否,是無關重要的。
論無話可說 這年頭要的是“代言人”, 而且将一切說話的都看作“代言人”; 壓根兒就無所謂自己的話。
十年前我寫過詩;後來不寫詩了,寫散文;入中年以後,散文也不大寫得出了——現在是,比散文還要“散”的無話可說!許多人苦于有話說不出,另有許多人苦于有話無處說;他們的苦還在話中,我這無話可說的苦卻在話外。
我覺得自己是一張枯葉,一張爛紙,在這個大時代裡。
在别處說過,我的“憶的路”是“平如砥”“直如矢”的;我永遠不曾有過驚心動魄的生活,即使在别人想來最風華的少年時代。
我的顔色永遠是灰的。
我的職業是三個教書;我的朋友永遠是那麼幾個,我的女人永遠是那麼一個。
有些人生活太豐富了,太複雜了,會忘記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是什麼時候都“了了玲玲地”知道,記住,自己是怎樣簡單的一個人。
但是為什麼還會寫出詩文呢?——雖然都是些廢話。
這是時代為之!十年前正是五四運動的時期,大夥兒蓬蓬勃勃的朝氣,緊逼着我這個年輕的學生;于是乎跟着人家的腳印,也說說什麼自然,什麼人生。
但這隻是些範疇而已。
我是個懶人,平心而論,又不曾遭過怎樣了不得的逆境;既不深思力索,又未親自體驗,範疇終于隻是範疇,此處也隻是廉價的,新瓶裡裝舊酒的感傷。
當時芝麻黃豆大的事,都不惜鄭重地寫出來,現在看看,苦笑而已。
先驅者告訴我們說自己的話。
不幸這些自己往往是簡單的,說來說去是那一套;終于說的聽的都膩了。
——我便是其中的一個。
這些人自己其實并沒有什麼話,隻是說些中外賢哲說過的和并世少年将說的話。
真正有自己的話要說的是不多的幾個人;因為真正一面生活一面吟味那生活的隻有不多的幾個人。
一般人隻是生活,按着不同的程度照例生活。
這點簡單的意思也還是到中年才覺出的;少年時多少有些熱氣,想不到這裡。
中年人無論怎樣不好,但看事看得清楚,看得開,卻是可取的。
這時候眼前沒有霧,頂上沒有雲彩,有的隻是自己的路。
他負着經驗的擔子,一步步踏上這條無盡的然而實在的路。
他回看少年人那些情感的玩意,覺得一種輕松的意味。
他樂意分析他背上的經驗,不止是少年時的那些;他不願遠遠地捉摸,而願剝開來細細地看。
也知道剝開後便沒了那跳躍着的力量,但他不在乎這個,他明白在冷靜中有他所需要的。
這時候他若偶然說話,決不會是感傷的或印象的,他要告訴你怎樣走着他的路,不然就是,所剝開的是些什麼玩意。
但中年人是很膽小的;他聽别人的話漸漸多了,說了的他不說,說得好的他不說。
所以終于往往無話可說——特别是一個尋常的人像我。
但沉默又是尋常的人所難堪的,我說苦在話外,以此。
中年人若還打着少年人的調子,——姑不論調子的好壞——原也未嘗不可,隻總覺“像煞有介事”。
他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寫出那冒着熱氣或流着眼淚的話;一個神經敏銳的人對于這個是不容易忍耐的,無論在自己在别人。
這好比上了年紀的太太小姐們還塗脂抹粉地到大庭廣衆裡去賣弄一般,是殊可不必的了。
其實這些都可以說是廢話,隻要想一想咱們這年頭。
這年頭要的是“代言人”,而且将一切說話的都看作“代言人”;壓根兒就無所謂自己的話。
這樣一來,如我輩者,倒可以将從前狂妄之罪減輕,而現在是更無話可說了。
但近來在戴譯《唯物史觀的文學論》裡看到,法國俗語“無話可說”竟與“一切皆好”同意。
嗚呼,這是多麼損的一句話,對于我,對于我的時代! 談抽煙 煙有好有壞, 味有濃有淡, 能夠辨味的是内行, 不擇煙而抽的是大方之家。
有人說,“抽煙有什麼好處?還不如吃點口香糖,甜甜的,倒不錯。
”不用說,你知道這準是外行。
口香糖也許不錯,可是喜歡的怕是女人孩子居多;男人很少賞識這種玩意兒的;除非在美國,那兒怕有些個例外。
一塊口香糖得咀嚼老半天,還是嚼不完,憑你怎麼斯文,那朵頤的樣子,總遮掩不住,總有點兒不雅相。
這其實不像抽煙,倒像銜橄榄。
你見過銜着橄榄的人?腮幫子上凸出一塊,嘴裡不時地嗞兒嗞兒的。
抽煙可用不着這麼費勁;煙卷兒尤其省事,随便一叼上,悠然的就吸起來,誰也不來注意你。
抽煙說不上是什麼味道;勉強說,也許有點兒苦吧。
但抽煙的不稀罕那“苦”而稀罕那“有點兒”。
他的嘴太悶了,或者太閑了,就要這麼點兒來湊個熱鬧,讓他覺得嘴還是他的。
嚼一塊口香糖可就太多,甜甜的,夠多膩味;而且有了糖也許便忘記了“我”。
抽煙其實是個玩意兒。
就說抽卷煙吧,你打開匣子或罐子,抽出煙來,在桌上頓幾下,銜上,擦洋火,點上。
這其間每一個動作都帶股勁兒,像做戲一般。
自己也許不覺得,但到沒有煙抽的時候,便覺得了。
那時候你必然閑得無聊;特别是兩隻手,簡直沒放處。
再說那吐出的煙,袅袅地缭繞着,也夠你一回兩回地捉摸;它可以領你走到頂遠的地方去。
——即便在百忙當中,也可以讓你輕松一忽兒。
所以老于抽煙的人,一叼上煙,真能悠然遐想。
他霎時間是個自由自在的身子,無論他是靠在沙發上的紳士,還是蹲在台階上的瓦匠。
有時候他還能夠叼着煙和人說閑話;自然有些含含糊糊的,但是可喜的是那滿不在乎的神氣。
這些大概也算得遊戲三昧吧。
好些人抽煙,為的有個伴兒。
譬如說一個人單身住在北平,和朋友在一塊兒,倒是有說有笑的,回家來,空屋子像水一樣,這時候他可以摸出一支煙抽起來,借點兒暖氣。
黃昏來了,屋子裡的東西隻剩些輪廓,暫時懶得開燈,也可以點上一支煙,看煙頭上的火一閃一閃的,像親密的低語,隻有自己聽得出。
要是生氣,也不妨遷怒一下,使勁兒吸他十來口。
客來了,若你倦了說不得話,或者找不出可說的,幹坐着豈不着急?這時候最好拈起一支煙将嘴堵上等你對面的人。
若是他也這麼辦,便盡時間在煙子裡爬過去。
各人抓着一個新伴兒,大可以盤桓一會的。
從前抽水煙旱煙,不過一種不傷大雅的嗜好,現在抽煙卻成了派頭。
抽煙卷兒指頭黃了,由他去。
用煙嘴不獨麻煩,也小氣,又跟煙隔得那麼老遠的。
今兒大褂上一個窟籠,明兒坎肩上一個,由他去。
一支煙裡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個小麻雀,也由他去。
總之,蹩蹩扭扭的,其實也還是個“滿不在乎”罷了。
煙有好有壞,味有濃有淡,能夠辨味的是内行,不擇煙而抽的是大方之家。
論誠意 誠僞是品性, 卻又是态度。
誠僞是品性,卻又是态度。
從前論人的誠僞,大概就品性而言。
誠實,誠笃,至誠,都是君子之德;不誠便是詐僞的小人。
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養;品性的表現出于自然,是整個兒的為人。
說一個人是誠實的君子或詐僞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總算賬。
君子大概總是君子,小人大概總是小人。
雖然說氣質可以變化,蓋了棺才能論定人,那隻是些特例。
不過一個社會裡,這種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這兩界之間。
所謂浮沉,是說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
他們的口,一例是練得極其尖刻的;一面自然也是地方性使然。
他們大約是“甯可輸在腿上,不肯輸在嘴上”。
所以即使是同伴之間,往往因為一句有意的或無意的,不相幹的話,動了真氣,掄眉豎目的恨恨半天而不已。
這時臉上全失了平時冷靜的顔色,而換上熱烈的猙獰了。
但也終于隻是口頭“恨恨”而已,真個拔拳來打,舉腳來踢的,倒也似乎沒有。
語雲,“君子動口,小人動手;”茶房們雖有所争乎,殆仍不失為君子之道也。
有人說,“這正是南方人之所以為南方人,”我想,這話也有理。
茶房之于客人,雖也“不肯輸在嘴上”,但全是玩弄的态度,動真氣的似乎很少;而且你愈動真氣,他倒愈可以玩弄你。
這大約因為對于客人,是以他們的團體為靠山的;客人總是孤單的多,他們“倚衆欺”起來,不怕你不就範的:所以用不着動真氣。
而且萬一吃了客人的虧,那也必是許多同伴陪着他同吃的,不是一個人失了面子:又何必動真氣呢?尅實說來,客人要他們動真氣,還不夠資格哪!至于他們同伴間的争執,那才是切身的利害,而且單槍匹馬做去,毫無可恃的現成的力量;所以便是小題,也不得不大做了。
茶房若有向客人微笑的時候,那必是收酒資的幾分鐘了。
酒資的數目照理雖無一定,但卻有不成文的譜。
你按着譜斟酌給與,雖也不能得着一聲“謝謝”,但言語的壓迫是不會來的了。
你若給得太少,離譜太遠,他們會始而嘲你,繼而罵你,你還得加錢給他們;其實既受了罵,大可以不加的了,但事實上大多數受罵的客人,懾于他們的威勢,總是加給他們的。
加了以後,還得聽許多唠叨才罷。
有一回,和我同船的一個學生,本該給一元錢的酒資的,他隻給了小洋四角。
茶房狠狠力争,終不得要領,于是說:“你好帶回去做車錢吧!”将錢向鋪上一撂,忿然而去。
那學生後來終于添了一些錢重交給他;他這才默然拿走,面孔仍是闆闆的,若有所不屑然。
——付了酒資,便該打鋪蓋了;這時仍是要慢慢來的,一急還是要受教訓,雖然你已給過酒資了。
鋪蓋打好以後,茶房的壓迫才算是完了,你再預備受碼頭工人和旅館茶房的壓迫吧。
我原是聲明了叙述通州輪船中事的,但卻做了一首“詛茶房文”;在這裡,我似乎有些自己矛盾。
不,“天下老鴉一般黑,”我們若很謹慎的将這句話隻用在各輪船裡的甯波茶房身上,我想是不會悖謬的。
所以我雖就一般立說,通州輪船的茶房卻已包括在内;特别指明與否,是無關重要的。
論無話可說 這年頭要的是“代言人”, 而且将一切說話的都看作“代言人”; 壓根兒就無所謂自己的話。
十年前我寫過詩;後來不寫詩了,寫散文;入中年以後,散文也不大寫得出了——現在是,比散文還要“散”的無話可說!許多人苦于有話說不出,另有許多人苦于有話無處說;他們的苦還在話中,我這無話可說的苦卻在話外。
我覺得自己是一張枯葉,一張爛紙,在這個大時代裡。
在别處說過,我的“憶的路”是“平如砥”“直如矢”的;我永遠不曾有過驚心動魄的生活,即使在别人想來最風華的少年時代。
我的顔色永遠是灰的。
我的職業是三個教書;我的朋友永遠是那麼幾個,我的女人永遠是那麼一個。
有些人生活太豐富了,太複雜了,會忘記自己,看不清楚自己,我是什麼時候都“了了玲玲地”知道,記住,自己是怎樣簡單的一個人。
但是為什麼還會寫出詩文呢?——雖然都是些廢話。
這是時代為之!十年前正是五四運動的時期,大夥兒蓬蓬勃勃的朝氣,緊逼着我這個年輕的學生;于是乎跟着人家的腳印,也說說什麼自然,什麼人生。
但這隻是些範疇而已。
我是個懶人,平心而論,又不曾遭過怎樣了不得的逆境;既不深思力索,又未親自體驗,範疇終于隻是範疇,此處也隻是廉價的,新瓶裡裝舊酒的感傷。
當時芝麻黃豆大的事,都不惜鄭重地寫出來,現在看看,苦笑而已。
先驅者告訴我們說自己的話。
不幸這些自己往往是簡單的,說來說去是那一套;終于說的聽的都膩了。
——我便是其中的一個。
這些人自己其實并沒有什麼話,隻是說些中外賢哲說過的和并世少年将說的話。
真正有自己的話要說的是不多的幾個人;因為真正一面生活一面吟味那生活的隻有不多的幾個人。
一般人隻是生活,按着不同的程度照例生活。
這點簡單的意思也還是到中年才覺出的;少年時多少有些熱氣,想不到這裡。
中年人無論怎樣不好,但看事看得清楚,看得開,卻是可取的。
這時候眼前沒有霧,頂上沒有雲彩,有的隻是自己的路。
他負着經驗的擔子,一步步踏上這條無盡的然而實在的路。
他回看少年人那些情感的玩意,覺得一種輕松的意味。
他樂意分析他背上的經驗,不止是少年時的那些;他不願遠遠地捉摸,而願剝開來細細地看。
也知道剝開後便沒了那跳躍着的力量,但他不在乎這個,他明白在冷靜中有他所需要的。
這時候他若偶然說話,決不會是感傷的或印象的,他要告訴你怎樣走着他的路,不然就是,所剝開的是些什麼玩意。
但中年人是很膽小的;他聽别人的話漸漸多了,說了的他不說,說得好的他不說。
所以終于往往無話可說——特别是一個尋常的人像我。
但沉默又是尋常的人所難堪的,我說苦在話外,以此。
中年人若還打着少年人的調子,——姑不論調子的好壞——原也未嘗不可,隻總覺“像煞有介事”。
他要用很大的力量去寫出那冒着熱氣或流着眼淚的話;一個神經敏銳的人對于這個是不容易忍耐的,無論在自己在别人。
這好比上了年紀的太太小姐們還塗脂抹粉地到大庭廣衆裡去賣弄一般,是殊可不必的了。
其實這些都可以說是廢話,隻要想一想咱們這年頭。
這年頭要的是“代言人”,而且将一切說話的都看作“代言人”;壓根兒就無所謂自己的話。
這樣一來,如我輩者,倒可以将從前狂妄之罪減輕,而現在是更無話可說了。
但近來在戴譯《唯物史觀的文學論》裡看到,法國俗語“無話可說”竟與“一切皆好”同意。
嗚呼,這是多麼損的一句話,對于我,對于我的時代! 談抽煙 煙有好有壞, 味有濃有淡, 能夠辨味的是内行, 不擇煙而抽的是大方之家。
有人說,“抽煙有什麼好處?還不如吃點口香糖,甜甜的,倒不錯。
”不用說,你知道這準是外行。
口香糖也許不錯,可是喜歡的怕是女人孩子居多;男人很少賞識這種玩意兒的;除非在美國,那兒怕有些個例外。
一塊口香糖得咀嚼老半天,還是嚼不完,憑你怎麼斯文,那朵頤的樣子,總遮掩不住,總有點兒不雅相。
這其實不像抽煙,倒像銜橄榄。
你見過銜着橄榄的人?腮幫子上凸出一塊,嘴裡不時地嗞兒嗞兒的。
抽煙可用不着這麼費勁;煙卷兒尤其省事,随便一叼上,悠然的就吸起來,誰也不來注意你。
抽煙說不上是什麼味道;勉強說,也許有點兒苦吧。
但抽煙的不稀罕那“苦”而稀罕那“有點兒”。
他的嘴太悶了,或者太閑了,就要這麼點兒來湊個熱鬧,讓他覺得嘴還是他的。
嚼一塊口香糖可就太多,甜甜的,夠多膩味;而且有了糖也許便忘記了“我”。
抽煙其實是個玩意兒。
就說抽卷煙吧,你打開匣子或罐子,抽出煙來,在桌上頓幾下,銜上,擦洋火,點上。
這其間每一個動作都帶股勁兒,像做戲一般。
自己也許不覺得,但到沒有煙抽的時候,便覺得了。
那時候你必然閑得無聊;特别是兩隻手,簡直沒放處。
再說那吐出的煙,袅袅地缭繞着,也夠你一回兩回地捉摸;它可以領你走到頂遠的地方去。
——即便在百忙當中,也可以讓你輕松一忽兒。
所以老于抽煙的人,一叼上煙,真能悠然遐想。
他霎時間是個自由自在的身子,無論他是靠在沙發上的紳士,還是蹲在台階上的瓦匠。
有時候他還能夠叼着煙和人說閑話;自然有些含含糊糊的,但是可喜的是那滿不在乎的神氣。
這些大概也算得遊戲三昧吧。
好些人抽煙,為的有個伴兒。
譬如說一個人單身住在北平,和朋友在一塊兒,倒是有說有笑的,回家來,空屋子像水一樣,這時候他可以摸出一支煙抽起來,借點兒暖氣。
黃昏來了,屋子裡的東西隻剩些輪廓,暫時懶得開燈,也可以點上一支煙,看煙頭上的火一閃一閃的,像親密的低語,隻有自己聽得出。
要是生氣,也不妨遷怒一下,使勁兒吸他十來口。
客來了,若你倦了說不得話,或者找不出可說的,幹坐着豈不着急?這時候最好拈起一支煙将嘴堵上等你對面的人。
若是他也這麼辦,便盡時間在煙子裡爬過去。
各人抓着一個新伴兒,大可以盤桓一會的。
從前抽水煙旱煙,不過一種不傷大雅的嗜好,現在抽煙卻成了派頭。
抽煙卷兒指頭黃了,由他去。
用煙嘴不獨麻煩,也小氣,又跟煙隔得那麼老遠的。
今兒大褂上一個窟籠,明兒坎肩上一個,由他去。
一支煙裡的尼古丁可以毒死一個小麻雀,也由他去。
總之,蹩蹩扭扭的,其實也還是個“滿不在乎”罷了。
煙有好有壞,味有濃有淡,能夠辨味的是内行,不擇煙而抽的是大方之家。
論誠意 誠僞是品性, 卻又是态度。
誠僞是品性,卻又是态度。
從前論人的誠僞,大概就品性而言。
誠實,誠笃,至誠,都是君子之德;不誠便是詐僞的小人。
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養;品性的表現出于自然,是整個兒的為人。
說一個人是誠實的君子或詐僞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總算賬。
君子大概總是君子,小人大概總是小人。
雖然說氣質可以變化,蓋了棺才能論定人,那隻是些特例。
不過一個社會裡,這種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這兩界之間。
所謂浮沉,是說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