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
關燈
小
中
大
匆匆
我赤裸裸
來到這世界,
轉眼間也将
赤裸裸的回去罷?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複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漸漸空虛了。
在默默裡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裡,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着;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
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
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歎息。
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裡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隻有徘徊罷了,隻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什麼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遊絲樣的痕迹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複返呢? 航船中的文明 在黑暗裡征服了兩個女人, 這正是我們的光榮…… 第一次乘夜航船,從紹興府橋到西興渡口。
紹興到西興本有汽油船,我因急于來杭,又因年來逐逐于火車輪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裡,領略先代生活的異樣的趣味;所以不顧親戚們的堅留和勸說(他們說航船裡是很苦的),毅然決然的于下午六時左右下了船。
有了“物質文明”的汽油船,卻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們徘徊其間,左右顧而樂之,真是二十世紀中國人的幸福了! 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兩個軍弁是例外。
滿船沒有一個士大夫;我區區或者可充個數兒,——因為我曾讀過幾年書,又忝為大夫之後——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裡去了呢?這不消說得,都到了輪船裡去了!士大夫雖也擎着大旗擁護精神文明,但千慮不免一失,竟為那物質文明的孫兒,滿身洋油氣的小頑意兒騙得定定的,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
于是航船雖然照常行駛,而光彩已減少許多!這确是一件可以慨歎的事;而“國粹将亡”的呼聲,似也不是徒然的了。
嗚呼,是誰之咎欤? 既然來到這“精神文明”的航船裡,正可将船裡的精神文明考察一番,才不虛此一行。
但從哪裡下手呢?這可有些為難。
躊躇之間,恰好來了一個女人。
——我說“來了”,仿佛親眼看見,而孰知不然;我知道她“來了”,是在聽見她尖銳的語音的時候。
至于她的面貌,我至今還沒有看見呢。
這第一要怪我的近視眼,第二要怪那襲人的暮色,第三要怪——哼——要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
女人坐在前面,男人坐在後面;那女人離我至少有兩丈遠,所以便不可見其臉了。
且慢,這樣左怪右怪,“其詞若有憾焉”,你們或者猜想那女人怎樣美呢。
而孰知又大大的不然!我也曾“約略的”看來,都是鄉下的黃面婆而已。
至于尖銳的語音,那是少年的婦女所常有的,倒也不足為奇。
然而這一次,那來了的女人的尖銳的語音竟緻勞動區區的執筆者,卻又另有緣故。
在那語音裡,表示出對于航船裡精神文明的抗議;她說,“男人女人都是人!”她要坐到後面來,(因前面太擠,實無他故,合并聲明,)而航船裡的“規矩”是不許的。
船家攔住她,她仗着她不是姑娘了,便老了臉皮,大着膽子,慢慢的說了那句話。
她随即坐在原處,而“批評家”的議論繁然了。
一個船家在船沿上走着,随便的說,“男人女人都是人,是的,不錯。
做秤鈎的也是鐵,做秤錘的也是鐵,做鐵錨的也是鐵,都是鐵呀!”這一段批評大約十分巧妙,說出諸位“批評家”所要說的,于是衆喙都息,這便成了定論。
至于那女人,事實上早已坐下了;“孤掌難鳴”,或者她飽饫了諸位“批評家”的宏論,也不要鳴了罷。
“是非之心”,雖然“人皆有之”,而撐船經商者流,對于名教之大防,竟能剖辨得這樣“詳明”,也着實虧他們了。
中國畢竟是禮義之邦,文明之古國呀!——我悔不該亂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 “禍不單行”,湊巧又來了一個女人。
她是帶着男人來的。
——呀,帶着男人!正是;所以才“禍不單行”呀!——說得滿口好紹興的杭州話,在黑暗裡隐隐露着一張白臉;帶着五六分城市氣。
船家照他們的“規矩”,要将這一對兒生剌剌的分開;男人不好意思做聲,女的卻搶着說,“我們是‘一堆生’的!”太親熱的字眼,竟在“規規矩矩的”航船裡說了!于是船家命令的嚷道:“我們有我們的規矩,不管你‘一堆生’不‘一堆生’的!”大家都微笑了。
有的沉吟的說:“一堆生的?”有的驚奇的說:“一‘堆’生的!”有的嘲諷的說:“哼,一堆生的!”在這四面楚歌裡,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隻得服從了!“婦者,服也”,這原是她的本行呀。
隻看她毫不置辯,毫不懊惱,還是若無其事的和人攀談,便知她确乎是“服也”了。
這不能不感謝船家和乘客諸公“衛道”之功;而論功行賞,船家尤當首屈一指。
嗚呼,可以風矣! 在黑暗裡征服了兩個女人,這正是我們的光榮;而航船中的精神文明,也粲然可見了——于是乎書。
刹那 言盡于此, 相信我的,不要再想, 趕快去做你今晚的事吧; 不相信的, 也不要再想, 趕快去做你今晚的事吧! 我所謂“刹那”,指“極短的現在”而言。
在這個題目下面,我想略略說明我對于人生的态度。
現在人說到人生,總要談它的意義與價值;我覺得這種“談”是沒有意義與價值的。
且看古今多少哲人,他們對于人生,都曾試作解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他們“各思以其道易天下”,但是誰肯真個信從呢?——他們隻有自慰自驅罷了!我覺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橫豎是尋不着的;——至少現在的我們是如此——而求生的意志卻是人人都有的。
既然求生,當然要求好好的生。
如何求好好的生,是我們各人“眼前的”最大的問題;而全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卻反是大而無當的東西,盡可擱在一旁,存而不論。
因為要求好好的生,斷不能用總解決的辦法;若用總解決的辦法,便是“好好的”三個字的意義,也盡夠你一生的研究了,而“好好的生”終于不能努力去求的!這不是走入牛角灣裡去了麼?要求好好的生,須零碎解決,須随時随地去體會我生“相當的”意義與價值;我們所要體會的是刹那間的人生,不是上下古今東西南北的全人生! 着眼于全人生的人,往往忘記了他自己現在的生活。
他們或以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于過去;時時回顧着從前的黃金時代,涎垂三尺!而不知他們所回顧的黃金時代,實是傳說的黃金時代!——就是真有黃金時代;區區的回顧又豈能将它招回來呢?他們又因為念舊的情懷,往往将自己的過去任情擴大,加以點染,作為回顧的資料,惆怅的因由。
這種人将在惆怅,惋惜之中度了一生,永沒有滿足的現在——一刹那也沒有!惆怅惋惜常與彷徨相伴;他們将彷徨一生而無一刹那的成功的安息!這是何等的空虛呀。
着眼于全人生的,或以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于将來;時時等待着将來的奇迹。
而将來的奇迹真成了奇迹,永不降臨于籠着手,墊着腳,伸着頸,隻知道“等待”的人!他們事事都等待“明天”去做,“今天”卻專作為等待之用;自然的,到了明天,又須等待明天的明天了。
這種人到了死的一日,将還留着許許多多明天“要”做的事——隻好來生再做了吧!他們以将來自驅,在徒然的盼望裡送了一生,成功的安慰不用說是沒有的,于是也沒有滿足的一刹那!“虛空的虛空”便是他們的運命了!這兩種人的毛病,都在遠離了現在——尤其是眼前的一刹那。
着眼于現在的人未嘗沒有。
自古所謂“及時行樂”,正是此種。
但重在行樂,容易流于縱欲;結果偏向一端,仍不能得着健全的,諧和的發展——仍不能得着好好的生!況且所謂“及時行樂”,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不過借此掩蓋悲哀,并非真正在行樂。
楊恽說,“及時行樂耳;須富貴何時!”明明是不得志時的牢騷語。
“遇飲酒時須飲酒,得高歌處且高歌”,明明是哀時事不可為而厭世的話。
這都是消極的!消極的行樂,雖屬及時,而意别有所寄;所以便不能認真做去,所以便不能體會行樂的一刹那的意義與價值——雖然行樂,不滿足還是依然,甚至變本加厲呢!歐洲的頹廢派,自荒于酒色,以求得刹那間官能的享樂為滿足;在這些時候,他們見着美麗的幻象,認識了自己。
他們的官能雖較從前人敏銳多多,但心情與縱欲的及時行樂的人正是大同小異。
他們覺到現世的苦痛,已至忍無可忍的時候,才用頹廢的方法,以求暫時的遺忘;正如糖面金雞納霜丸一般,面子上一點甜,裡面卻到心都是苦呀!友人某君說,頹廢便是慢性的自殺,實能道出這一派的精微處。
總之,無論行樂派,頹廢派,深淺雖有不同,卻都是“傷心人别有懷抱”;他們有意的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複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漸漸空虛了。
在默默裡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裡,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着;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
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轉。
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着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歎息。
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歎息裡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隻有徘徊罷了,隻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什麼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遊絲樣的痕迹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複返呢? 航船中的文明 在黑暗裡征服了兩個女人, 這正是我們的光榮…… 第一次乘夜航船,從紹興府橋到西興渡口。
紹興到西興本有汽油船,我因急于來杭,又因年來逐逐于火車輪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裡,領略先代生活的異樣的趣味;所以不顧親戚們的堅留和勸說(他們說航船裡是很苦的),毅然決然的于下午六時左右下了船。
有了“物質文明”的汽油船,卻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們徘徊其間,左右顧而樂之,真是二十世紀中國人的幸福了! 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兩個軍弁是例外。
滿船沒有一個士大夫;我區區或者可充個數兒,——因為我曾讀過幾年書,又忝為大夫之後——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裡去了呢?這不消說得,都到了輪船裡去了!士大夫雖也擎着大旗擁護精神文明,但千慮不免一失,竟為那物質文明的孫兒,滿身洋油氣的小頑意兒騙得定定的,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
于是航船雖然照常行駛,而光彩已減少許多!這确是一件可以慨歎的事;而“國粹将亡”的呼聲,似也不是徒然的了。
嗚呼,是誰之咎欤? 既然來到這“精神文明”的航船裡,正可将船裡的精神文明考察一番,才不虛此一行。
但從哪裡下手呢?這可有些為難。
躊躇之間,恰好來了一個女人。
——我說“來了”,仿佛親眼看見,而孰知不然;我知道她“來了”,是在聽見她尖銳的語音的時候。
至于她的面貌,我至今還沒有看見呢。
這第一要怪我的近視眼,第二要怪那襲人的暮色,第三要怪——哼——要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
女人坐在前面,男人坐在後面;那女人離我至少有兩丈遠,所以便不可見其臉了。
且慢,這樣左怪右怪,“其詞若有憾焉”,你們或者猜想那女人怎樣美呢。
而孰知又大大的不然!我也曾“約略的”看來,都是鄉下的黃面婆而已。
至于尖銳的語音,那是少年的婦女所常有的,倒也不足為奇。
然而這一次,那來了的女人的尖銳的語音竟緻勞動區區的執筆者,卻又另有緣故。
在那語音裡,表示出對于航船裡精神文明的抗議;她說,“男人女人都是人!”她要坐到後面來,(因前面太擠,實無他故,合并聲明,)而航船裡的“規矩”是不許的。
船家攔住她,她仗着她不是姑娘了,便老了臉皮,大着膽子,慢慢的說了那句話。
她随即坐在原處,而“批評家”的議論繁然了。
一個船家在船沿上走着,随便的說,“男人女人都是人,是的,不錯。
做秤鈎的也是鐵,做秤錘的也是鐵,做鐵錨的也是鐵,都是鐵呀!”這一段批評大約十分巧妙,說出諸位“批評家”所要說的,于是衆喙都息,這便成了定論。
至于那女人,事實上早已坐下了;“孤掌難鳴”,或者她飽饫了諸位“批評家”的宏論,也不要鳴了罷。
“是非之心”,雖然“人皆有之”,而撐船經商者流,對于名教之大防,竟能剖辨得這樣“詳明”,也着實虧他們了。
中國畢竟是禮義之邦,文明之古國呀!——我悔不該亂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 “禍不單行”,湊巧又來了一個女人。
她是帶着男人來的。
——呀,帶着男人!正是;所以才“禍不單行”呀!——說得滿口好紹興的杭州話,在黑暗裡隐隐露着一張白臉;帶着五六分城市氣。
船家照他們的“規矩”,要将這一對兒生剌剌的分開;男人不好意思做聲,女的卻搶着說,“我們是‘一堆生’的!”太親熱的字眼,竟在“規規矩矩的”航船裡說了!于是船家命令的嚷道:“我們有我們的規矩,不管你‘一堆生’不‘一堆生’的!”大家都微笑了。
有的沉吟的說:“一堆生的?”有的驚奇的說:“一‘堆’生的!”有的嘲諷的說:“哼,一堆生的!”在這四面楚歌裡,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隻得服從了!“婦者,服也”,這原是她的本行呀。
隻看她毫不置辯,毫不懊惱,還是若無其事的和人攀談,便知她确乎是“服也”了。
這不能不感謝船家和乘客諸公“衛道”之功;而論功行賞,船家尤當首屈一指。
嗚呼,可以風矣! 在黑暗裡征服了兩個女人,這正是我們的光榮;而航船中的精神文明,也粲然可見了——于是乎書。
刹那 言盡于此, 相信我的,不要再想, 趕快去做你今晚的事吧; 不相信的, 也不要再想, 趕快去做你今晚的事吧! 我所謂“刹那”,指“極短的現在”而言。
在這個題目下面,我想略略說明我對于人生的态度。
現在人說到人生,總要談它的意義與價值;我覺得這種“談”是沒有意義與價值的。
且看古今多少哲人,他們對于人生,都曾試作解人,議論紛紛,莫衷一是;他們“各思以其道易天下”,但是誰肯真個信從呢?——他們隻有自慰自驅罷了!我覺得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橫豎是尋不着的;——至少現在的我們是如此——而求生的意志卻是人人都有的。
既然求生,當然要求好好的生。
如何求好好的生,是我們各人“眼前的”最大的問題;而全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卻反是大而無當的東西,盡可擱在一旁,存而不論。
因為要求好好的生,斷不能用總解決的辦法;若用總解決的辦法,便是“好好的”三個字的意義,也盡夠你一生的研究了,而“好好的生”終于不能努力去求的!這不是走入牛角灣裡去了麼?要求好好的生,須零碎解決,須随時随地去體會我生“相當的”意義與價值;我們所要體會的是刹那間的人生,不是上下古今東西南北的全人生! 着眼于全人生的人,往往忘記了他自己現在的生活。
他們或以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于過去;時時回顧着從前的黃金時代,涎垂三尺!而不知他們所回顧的黃金時代,實是傳說的黃金時代!——就是真有黃金時代;區區的回顧又豈能将它招回來呢?他們又因為念舊的情懷,往往将自己的過去任情擴大,加以點染,作為回顧的資料,惆怅的因由。
這種人将在惆怅,惋惜之中度了一生,永沒有滿足的現在——一刹那也沒有!惆怅惋惜常與彷徨相伴;他們将彷徨一生而無一刹那的成功的安息!這是何等的空虛呀。
着眼于全人生的,或以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在于将來;時時等待着将來的奇迹。
而将來的奇迹真成了奇迹,永不降臨于籠着手,墊着腳,伸着頸,隻知道“等待”的人!他們事事都等待“明天”去做,“今天”卻專作為等待之用;自然的,到了明天,又須等待明天的明天了。
這種人到了死的一日,将還留着許許多多明天“要”做的事——隻好來生再做了吧!他們以将來自驅,在徒然的盼望裡送了一生,成功的安慰不用說是沒有的,于是也沒有滿足的一刹那!“虛空的虛空”便是他們的運命了!這兩種人的毛病,都在遠離了現在——尤其是眼前的一刹那。
着眼于現在的人未嘗沒有。
自古所謂“及時行樂”,正是此種。
但重在行樂,容易流于縱欲;結果偏向一端,仍不能得着健全的,諧和的發展——仍不能得着好好的生!況且所謂“及時行樂”,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不過借此掩蓋悲哀,并非真正在行樂。
楊恽說,“及時行樂耳;須富貴何時!”明明是不得志時的牢騷語。
“遇飲酒時須飲酒,得高歌處且高歌”,明明是哀時事不可為而厭世的話。
這都是消極的!消極的行樂,雖屬及時,而意别有所寄;所以便不能認真做去,所以便不能體會行樂的一刹那的意義與價值——雖然行樂,不滿足還是依然,甚至變本加厲呢!歐洲的頹廢派,自荒于酒色,以求得刹那間官能的享樂為滿足;在這些時候,他們見着美麗的幻象,認識了自己。
他們的官能雖較從前人敏銳多多,但心情與縱欲的及時行樂的人正是大同小異。
他們覺到現世的苦痛,已至忍無可忍的時候,才用頹廢的方法,以求暫時的遺忘;正如糖面金雞納霜丸一般,面子上一點甜,裡面卻到心都是苦呀!友人某君說,頹廢便是慢性的自殺,實能道出這一派的精微處。
總之,無論行樂派,頹廢派,深淺雖有不同,卻都是“傷心人别有懷抱”;他們有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