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章 青樓尋歡

關燈
一行人談談說說,沒多久便已走到路的盡頭。

     遠遠望去,一大片樹林當中,兩幢塔形的高樓平地而起,矗立在林中,樓裡燈火通明,樓外懸挂各色彩燈,點綴得五彩缤紛,恍如在過元宵燈節。

     蔣弘武遠遠看到這兩座被裝點得燈光璀璨的高樓,便忍不住笑道:“他奶奶的,把這兩座寶塔樣的高樓挂滿了燈籠,便像過節一樣,看起來真是熱鬧。

    ” 曹大成得意地道:“這正是歡喜閣的特色之一,也是歡喜閣能在蘇州上百家青樓裡排名前三名的部份原因。

    ” 根據他的介紹,這歡喜閣的所在,數十年前原是一片廣達五百多畝的桑林,原先屬于高氏家族所有。

     高家三代都從事養蠶抽絲的事業,後來設有機房,雇人織換绫綢,最盛時曾有員工數百人,機杵之聲通宵徹夜,織出的綢匹绫羅再經由高家經營的綢緞行銷出去,每季獲利極豐,成為蘇州的巨富。

     無奈三代累積的财富,到了這一代,落在纨褲子弟手裡,僅是短短的幾年,便把祖産敗光,最後餓死在城外的土地廟裡,幾乎連葬身之地都沒有。

     諸葛明輕歎道:“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

    這是最好的寫照。

    ” 蔣弘武嘿嘿笑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誰都不敢說會富一輩子,這是常理,有什麼大驚小怪?” 曹大成說道:“兩位大人說的都是至理名言,讓人儆醒,其實高家之所以敗亡,還真的敗在風水上。

    ” 據曹大成表示,這片桑林裡有個金贍寶穴,如果挑對了時辰葬下先人骸骨,不到二十年便可大發,子孫并可得到庇蔭,成為億萬巨富。

     二十多年前,蘇州的知府姓吳,是福建人,他的尊翁那兩年過世,到處尋找風水寶地要為先人下葬,卻一直找不到一塊好風水。

     後來他聽到一位有名的地理師指出桑林中有金蟾寶穴,于是便設法找來當時高家的主人高明,商量要買十畝地。

     當時吳知府也沒明說買地是為了什麼,隻是要劉師爺出面,許以高價購地,可是高明鑒于這片桑林都是祖産,林中除了搭建養蠶房之外,并無其他建築,如果劉師爺把十畝分割出去,會影響種桑養蠶的業務,于是便加以婉拒。

     吳知府得到師爺的回禀之後,極為震怒,于是和師爺設下計謀,使出各種不法的手段對付高明,不僅讓他一夜之間輸掉城裡的兩間綢緞行,并且連占地十多畝的機房都在半年内賣掉。

     到了最後,這整片廣達五百多畝的桑林也都落在他新納的小妾手裡,而終被掃地出門,落得個人财兩空。

     他所納的那個小妾劉氏,原來便是劉師爺嫡親的妹妹,原先的設計便是取得整片桑林的産權,不過桑林剛一到手,吳知府還沒來得及把先人的骨骸遷葬,便已死于任上,而劉師爺也莫名其妙的暴斃,于是這樁搶奪風水寶地的事情就此結束。

     劉氏後來嫁給一個賣茶葉的田姓商人,生了兩個女兒,這座雙塔形的高樓就是在田姓商人手裡建成的,不過高樓建好之後,沒有多久這對夫婦便相繼撒手西歸。

     當時,田家兩個女兒都因遇人不淑,一個被棄,一個不堪夫家虐待而逃回故鄉,于是兩姐妹便靠着這兩幢樓經營起青樓來…… 蔣弘武聽完曹大成的一番叙述,笑道:“由此可見風水之說無憑,再好的風水也敵不過官府的力量!枉那姓高的家夥,取了個‘高明’的好名字,卻不見得怎麼高明,不然又怎會接二連三的中了劉現爺的圈套,把偌大的一片祖産敗掉?” 周大富搭腔道:“蔣大人,不單單這樣,高明他老子叫高道德,其實道德一點都沒有,為富不仁,一肚子壞水,一生娶了十七、八個小妾,卻隻得高明這個獨子,故老傳說,他這個兒子還是第五個小妾懷有身孕被他強娶過來的,其實也不是他的兒子!” 蔣弘武斜睨了他一眼,忖道:“我看你這個家夥,名字雖叫大富,雖是富商,卻隻生了三個女兒,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顯然也不見得比高道德好到哪裡去!” 諸葛明道:“天下間名不副實的事太多了,又何止這一樁?依老夫的看法,這幢歡喜閣雖然名為歡喜,其實對許多人來說該稱為傷心樓才對!” 蔣弘武撫掌笑道:“諸葛兄說得不錯,對于那些在歡喜閣裡傾囊賣笑,最後卻落得床頭金盡的嫖客來說,這幢歡喜閣正是傷心閣!” 曹大成幹笑一聲,道:“兩位大人,這歡喜閣的取名,是按照兩位田姑娘的名字而定的,因為她們一個叫歡歡,一個叫喜喜,所以這幢樓便取名為歡喜閣了。

    ” 蔣弘武大笑道:“他娘的,原來這幢樓還有這麼個典故,我真是頭一回聽過,想必那位喜娘便是田二姑娘喽!” 曹大成點頭道:“大人說得不錯,歡娘和喜娘開始經營養蠶抽絲的工作,卻因為是十足的外行,不但沒賺到錢,三年不到的光景,還逼得把五百多畝的桑林賣掉了一大半,隻剩下這幢樓房和一百多畝桑林,後來無計可施,隻得找小人一起經營青樓,那時歡娘看上個從福州來的商人,于是把一半的産數讓給小人,嫁到福州去了,所以這座樓我有一半的産權。

    ” 諸葛明恍然大悟,道:“怪不得周老丈說你是歡喜閣幕後的老闆,原來是這個緣故!” 他們說話之際,已經來到雙喜閣之前,但見大門敞開,高牆之前站有二十多名衙役守衛着,顯然這些差人都是奉王正英的指示,來此替蔣弘武和諸葛明等一幹官員護衛安全的。

     敞開的大門邊,站着一個年約二十多歲,身穿綢衣花裙,頭梳盤龍髻的标緻女子,她長得一張瓜子臉,五官小巧而細緻,臉上薄施脂粉,在燈光下映照得恍如姑射仙子一般,讓人頗有驚豔之感。

     曹大成對蔣弘武和諸葛明道:“禀報兩位大人,這位便是田喜喜姑娘,歡喜閣的閣主了。

    ” 蔣弘武斜眼一睨,但見除了喜娘領着八名穿紅着綠的年輕女子恭立門口,她的身後還有十六名龜奴和保镖護院束手躬身而立,看來迎賓的排場擺得極大。

     他笑着對諸葛明道:“諸葛兄,我逛過上百家妓院青樓,從沒見過有這麼年輕的老鸨子,看來曹兄若不說出來,我還當她是樓裡的姑娘呢!” 諸葛明笑道:“蔣兄莫非也對喜娘有意思?不過恐怕曹兄不會肯吧?” 曹大成惶恐地道:“小人一向把喜娘當成是自己的親妹子一樣,我們之間是純粹的合夥人關系,絕無任何苟且之事。

    ” 他咽了口唾沫道:“不過,如果大人對喜娘有興趣的話,小人可以替大人穿針引線。

    ” 蔣弘武大笑着拍了曹大成的肩膀一下,罵道:“去你娘的穿針引線,老子若是喜歡上一個女人,還用得着你來拉皮條嗎?老曹,你可太小看我蔣某人了。

    ” 曹大成被他在肩膀上拍了一下,骨頭已酥了三分,再被他一罵,又酥了兩分,最後聽他稱自己一聲“老曹”,簡直全身都已酥軟,彎着腰,仰顧蔣弘武那張狹長的馬臉,隻覺得那是世上最可愛的一張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