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酒樓慘案
關燈
小
中
大
浙江巡撫蔡大人都要親臨,便覺得事情極為荒謬。
因為周大富僅是個成功的商人而已,雖然财富累積不少,可是連個衙門差人都沒把他放在眼裡,更何況是一個大捕頭了。
王正英認識這個人,可是從沒跟周大富打過什麼交道,以往都是由羅三泰等捕頭到周大富經營的行業去收取每月的份子錢,王正英是從來都不出面,也沒給過周大富好臉色! 大明皇朝時所謂的份子錢,是一般商人和攤販,按月提供給官差的供養,這種錢按照現在的說法便是保護費。
除了官方抽取的稅捐之外,這類付給差人的份子錢絕不可少,尤其是經營一些見不得光的行業,如賭坊、娼館、賣私鹽、人販子等,除了要付出高額的份子錢來賄賂官差之外,還要付出一筆錢給當地的黑道堂口,避免麻煩,才能繼續經營下去。
所謂和氣生财、做生意的人争财不争氣,付錢給黑,白兩道,買個保險,求個平安也是應該的。
這種行為五百年前如此,五百年後亦是如此,絲毫不覺得奇怪,自古至今,要成為世商大賈,非得官商勾結不可。
而小官要想飛黃騰達、平步青雲,也得要拜恩師、結黨羽,跟對了長官,這才能官運亨通、一帆風順。
古話說:朝中無人莫做官,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誰都無法否認,不承認的人,永遠都無法往上爬。
王正英望著頂頭上司宋知府那張白淨肥胖的臉孔,卻怎麼也想不出周大富究竟長得什麼樣子,他心中訝異於周大富究竟是生了個怎樣花容月貌的女兒,竟要勞動浙江巡撫、三司大人、知府大人一齊出面向他求親? 當宋登高見到王正英滿臉驚愕的表情時,笑著把張永之言說了出來。
王正英大吃一驚,震駭無比,因為到這時候他才知道,這整樁荒謬的事情竟是由執掌錦衣衛的張永太監一手主導的。
張永之所以下這道命令,完全是為了讓仇钺能夠順利的得到周大富應允,把女兒嫁給他。
仇钺是何許人?隻不過是蘇州城一個地痞李強的外甥而已,憑著王正英的身份,可以掌控李強的生死,當然不會把仇钺放在眼裡。
可是就這麼個毫不起眼的年輕人,竟然讓張永下了命令,要浙江巡撫、三司大人、知府大人一起陪同他去木渎鎮向周大富求親。
王正英在那一瞬之間,幾乎弄不清楚自己身處在什麼時代,竟然遇到如此荒謬的事情,完全超出他的想像範圍。
羅師爺見到他在發呆,連忙解釋這個仇钺如今已是神槍霸王金玄白新收的弟子,張永是沖著金玄白的面子,才做出這個決定。
王正英的腦筋還沒轉過來的時候,宋登高知府神秘兮兮,卻又滿臉慎重的悄聲說出,張永已經上奏朝廷,請求聖上策封金玄白為武威侯。
不久之後,當聖旨從北京頒發,金玄白的身份将淩駕於浙江巡撫之上,成為一位不折不扣的侯爺。
王正英一生之中遇見的稀奇古怪事情不少,他也自認閱曆豐富,眼光獨特,卻怎麼都沒料到會碰到這等稀奇的事,頓時整個人都呆住了,完全不能思考。
好不容易回過神來,他還是弄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金玄白的武功,他是親眼目睹過,的确不愧為武林中超絕的高手,可是錦衣衛裡人材濟濟,為何要攏絡他呢? 何況就算張永賞識金玄白,将他延攬進錦衣衛就行了,又何必把朝廷的名譽賜給他,讓他在數日之間,從一個鄉野武人連升數十級,成為享有爵位的侯爺,這件事未免太荒謬了吧? 荒謬雖是荒謬,可是事實擺在眼前,王正英非得要打起精神,完成宋登高交付給自己的任務不可。
經過一番布署,金玄白攜徒在張永、蔡巡撫、三司大人、宋知府等陪同下,到了木渎鎮周家求親之行,總算圓滿的結束了。
可是蔡巡撫和三司大人,除了都指揮使王凱旋要提前返家之外,其他的兩位布政使何庭禮和按察使洪亮都還有酒興,知府宋登高為了巴結這三位頂頭上司,領著他們到煙雨閣去飲酒作樂。
由於蘇州城裡第一流的天香樓被朱天壽大爺包了下來,沒有對外營業,所以其他的青樓生意極好,可說是應接不暇。
蔡巡撫臨時決定要再找地方飲酒作樂,宋知府一時之間幾乎擺不平,好在身邊有羅師爺獻計,把周大富也拖了進來,并且命令王正英一方面派人先到煙雨閣疏通,讓老闆把所有客人遣走,空出整座的煙雨閣,以備巡撫等重要官員尋歡作樂;另一方面派人到其他幾問青樓去徵調十名貌美年輕的青倌人,一起攜進煙雨閣,供蔡巡撫等挑選,務必讓蔡巡撫和二位大人盡興。
王正英除了派出三十多位手下差人在煙雨閣四周警戒護外,自己還帶人連跑了五家青樓,挑來了十名年僅及笄的青倌人,用小轎擡到煙雨閣,供諸位大人尋歡作樂。
羅師爺見他忙裡忙外辛苦了幾個時辰,於是體恤地叫他先行回家休息,不必留在煙雨閣照顧了。
可是王正英在回家的路上,遠遠看到衙門前站崗的兩位差人,忍不住又拐了過去,想要打個招呼,豈知他剛說了幾句話,便見東廠大人諸葛明領著長白雙鶴、紅黑雙煞等人,帶著二十多個東廠番子,押著兩輛大車來到衙門。
王正英上前行禮之後,諸葛明和顔悅色的跟他打了個招呼,本來王正英還以為自己可以就此回家睡覺了,誰知諸葛明卻叫他帶幾個差人幫忙從大車上搬犯人,押進牢裡去。
王正英不敢多問,指揮著數名差人,帶著東廠的番子把人犯搬下大車,擡進牢裡。
當時,他可不敢多問,但是諸葛明卻興緻勃勃的說出,這幾個彪形大漢便是縱橫北六省的飛賊千裡無影。
王正英當時可吓了一跳,沒想到朝廷通緝數年的飛賊千裡無影,竟然會到了蘇州作案,自己非但毫不知情,并且這個飛賊還讓東廠的大人擒獲了,如果他們怪罪…… 他越想越是害怕,唯恐諸葛明怪罪自己不夠警覺,竟讓飛賊進了蘇州地界而渾然不覺,那麼自己不但有失察之罪,遭到革職查辦,甚至嚴重的可能會因此丢了性命或被判流放邊荒…… 王正英站在牢裡,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看著那幾個彪形大漢被擡進牢中一一套上戒具,看著四個獄卒忙著替犯人上腳鐐,恍惚之間,他覺得自己很可能會是下一個被押進獄中,遭到同等待遇的人。
可是事情并非如他所料,諸葛明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神情非常愉快的邀他在旁參觀夜審飛賊的戲碼。
他們到了審問犯人的囚室,紅黑雙煞帶著幾個番子正在準備刑具,牆上已吊了個擒來的犯人,全身都被剝光,沒穿寸縷,就那麼吊著。
王正英多看了幾眼,才發現東廠懸吊犯人和一般衙門不同,按照慣例,犯人若要懸吊起來,是以鐵鍊或繩索系住手腕,而東廠的手法則是以細麻繩緊系人犯的兩隻大拇指,然後将麻繩穿過釘在牆上的鐵環,把人犯拉起。
王正英明白這種吊法較之一般衙門的手法,要殘酷多了,因為隻要拉緊繩索,把人犯懸吊起來,任何人都不能憑藉兩根拇指之力,支撐整個體重,要不了半個時辰,拇指便會血肉模糊,甚至被扯斷,隻要兩根拇指一斷,這個人犯縱然能夠活命,也從此成了廢人。
他在驚懔之際,發現擺在桌下的一些刑具倒沒有什麼特别之處,僅是二三十根粗細不一的竹簽和木刀而已,至於地上則是放著一盆炭火和一根鎯頭,那根鎯頭跟一般木匠所用的工具沒有差别。
王正英以往審訊人犯,罕得用過酷刑,就算遇到一些桀骛不馴的犯人,也僅是施以鞭笞之刑而已。
什麼炭火烙身、竹簽剔指甲這些酷刑,他是聽過,卻從未用過,當然不明白那十幾柄小小的木刀和鎯頭又有什麼用。
武俠屋掃校獨家連載
因為周大富僅是個成功的商人而已,雖然财富累積不少,可是連個衙門差人都沒把他放在眼裡,更何況是一個大捕頭了。
王正英認識這個人,可是從沒跟周大富打過什麼交道,以往都是由羅三泰等捕頭到周大富經營的行業去收取每月的份子錢,王正英是從來都不出面,也沒給過周大富好臉色! 大明皇朝時所謂的份子錢,是一般商人和攤販,按月提供給官差的供養,這種錢按照現在的說法便是保護費。
除了官方抽取的稅捐之外,這類付給差人的份子錢絕不可少,尤其是經營一些見不得光的行業,如賭坊、娼館、賣私鹽、人販子等,除了要付出高額的份子錢來賄賂官差之外,還要付出一筆錢給當地的黑道堂口,避免麻煩,才能繼續經營下去。
所謂和氣生财、做生意的人争财不争氣,付錢給黑,白兩道,買個保險,求個平安也是應該的。
這種行為五百年前如此,五百年後亦是如此,絲毫不覺得奇怪,自古至今,要成為世商大賈,非得官商勾結不可。
而小官要想飛黃騰達、平步青雲,也得要拜恩師、結黨羽,跟對了長官,這才能官運亨通、一帆風順。
古話說:朝中無人莫做官,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誰都無法否認,不承認的人,永遠都無法往上爬。
王正英望著頂頭上司宋知府那張白淨肥胖的臉孔,卻怎麼也想不出周大富究竟長得什麼樣子,他心中訝異於周大富究竟是生了個怎樣花容月貌的女兒,竟要勞動浙江巡撫、三司大人、知府大人一齊出面向他求親? 當宋登高見到王正英滿臉驚愕的表情時,笑著把張永之言說了出來。
王正英大吃一驚,震駭無比,因為到這時候他才知道,這整樁荒謬的事情竟是由執掌錦衣衛的張永太監一手主導的。
張永之所以下這道命令,完全是為了讓仇钺能夠順利的得到周大富應允,把女兒嫁給他。
仇钺是何許人?隻不過是蘇州城一個地痞李強的外甥而已,憑著王正英的身份,可以掌控李強的生死,當然不會把仇钺放在眼裡。
可是就這麼個毫不起眼的年輕人,竟然讓張永下了命令,要浙江巡撫、三司大人、知府大人一起陪同他去木渎鎮向周大富求親。
王正英在那一瞬之間,幾乎弄不清楚自己身處在什麼時代,竟然遇到如此荒謬的事情,完全超出他的想像範圍。
羅師爺見到他在發呆,連忙解釋這個仇钺如今已是神槍霸王金玄白新收的弟子,張永是沖著金玄白的面子,才做出這個決定。
王正英的腦筋還沒轉過來的時候,宋登高知府神秘兮兮,卻又滿臉慎重的悄聲說出,張永已經上奏朝廷,請求聖上策封金玄白為武威侯。
不久之後,當聖旨從北京頒發,金玄白的身份将淩駕於浙江巡撫之上,成為一位不折不扣的侯爺。
王正英一生之中遇見的稀奇古怪事情不少,他也自認閱曆豐富,眼光獨特,卻怎麼都沒料到會碰到這等稀奇的事,頓時整個人都呆住了,完全不能思考。
好不容易回過神來,他還是弄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金玄白的武功,他是親眼目睹過,的确不愧為武林中超絕的高手,可是錦衣衛裡人材濟濟,為何要攏絡他呢? 何況就算張永賞識金玄白,将他延攬進錦衣衛就行了,又何必把朝廷的名譽賜給他,讓他在數日之間,從一個鄉野武人連升數十級,成為享有爵位的侯爺,這件事未免太荒謬了吧? 荒謬雖是荒謬,可是事實擺在眼前,王正英非得要打起精神,完成宋登高交付給自己的任務不可。
經過一番布署,金玄白攜徒在張永、蔡巡撫、三司大人、宋知府等陪同下,到了木渎鎮周家求親之行,總算圓滿的結束了。
可是蔡巡撫和三司大人,除了都指揮使王凱旋要提前返家之外,其他的兩位布政使何庭禮和按察使洪亮都還有酒興,知府宋登高為了巴結這三位頂頭上司,領著他們到煙雨閣去飲酒作樂。
由於蘇州城裡第一流的天香樓被朱天壽大爺包了下來,沒有對外營業,所以其他的青樓生意極好,可說是應接不暇。
蔡巡撫臨時決定要再找地方飲酒作樂,宋知府一時之間幾乎擺不平,好在身邊有羅師爺獻計,把周大富也拖了進來,并且命令王正英一方面派人先到煙雨閣疏通,讓老闆把所有客人遣走,空出整座的煙雨閣,以備巡撫等重要官員尋歡作樂;另一方面派人到其他幾問青樓去徵調十名貌美年輕的青倌人,一起攜進煙雨閣,供蔡巡撫等挑選,務必讓蔡巡撫和二位大人盡興。
王正英除了派出三十多位手下差人在煙雨閣四周警戒護外,自己還帶人連跑了五家青樓,挑來了十名年僅及笄的青倌人,用小轎擡到煙雨閣,供諸位大人尋歡作樂。
羅師爺見他忙裡忙外辛苦了幾個時辰,於是體恤地叫他先行回家休息,不必留在煙雨閣照顧了。
可是王正英在回家的路上,遠遠看到衙門前站崗的兩位差人,忍不住又拐了過去,想要打個招呼,豈知他剛說了幾句話,便見東廠大人諸葛明領著長白雙鶴、紅黑雙煞等人,帶著二十多個東廠番子,押著兩輛大車來到衙門。
王正英上前行禮之後,諸葛明和顔悅色的跟他打了個招呼,本來王正英還以為自己可以就此回家睡覺了,誰知諸葛明卻叫他帶幾個差人幫忙從大車上搬犯人,押進牢裡去。
王正英不敢多問,指揮著數名差人,帶著東廠的番子把人犯搬下大車,擡進牢裡。
當時,他可不敢多問,但是諸葛明卻興緻勃勃的說出,這幾個彪形大漢便是縱橫北六省的飛賊千裡無影。
王正英當時可吓了一跳,沒想到朝廷通緝數年的飛賊千裡無影,竟然會到了蘇州作案,自己非但毫不知情,并且這個飛賊還讓東廠的大人擒獲了,如果他們怪罪…… 他越想越是害怕,唯恐諸葛明怪罪自己不夠警覺,竟讓飛賊進了蘇州地界而渾然不覺,那麼自己不但有失察之罪,遭到革職查辦,甚至嚴重的可能會因此丢了性命或被判流放邊荒…… 王正英站在牢裡,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看著那幾個彪形大漢被擡進牢中一一套上戒具,看著四個獄卒忙著替犯人上腳鐐,恍惚之間,他覺得自己很可能會是下一個被押進獄中,遭到同等待遇的人。
可是事情并非如他所料,諸葛明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神情非常愉快的邀他在旁參觀夜審飛賊的戲碼。
他們到了審問犯人的囚室,紅黑雙煞帶著幾個番子正在準備刑具,牆上已吊了個擒來的犯人,全身都被剝光,沒穿寸縷,就那麼吊著。
王正英多看了幾眼,才發現東廠懸吊犯人和一般衙門不同,按照慣例,犯人若要懸吊起來,是以鐵鍊或繩索系住手腕,而東廠的手法則是以細麻繩緊系人犯的兩隻大拇指,然後将麻繩穿過釘在牆上的鐵環,把人犯拉起。
王正英明白這種吊法較之一般衙門的手法,要殘酷多了,因為隻要拉緊繩索,把人犯懸吊起來,任何人都不能憑藉兩根拇指之力,支撐整個體重,要不了半個時辰,拇指便會血肉模糊,甚至被扯斷,隻要兩根拇指一斷,這個人犯縱然能夠活命,也從此成了廢人。
他在驚懔之際,發現擺在桌下的一些刑具倒沒有什麼特别之處,僅是二三十根粗細不一的竹簽和木刀而已,至於地上則是放著一盆炭火和一根鎯頭,那根鎯頭跟一般木匠所用的工具沒有差别。
王正英以往審訊人犯,罕得用過酷刑,就算遇到一些桀骛不馴的犯人,也僅是施以鞭笞之刑而已。
什麼炭火烙身、竹簽剔指甲這些酷刑,他是聽過,卻從未用過,當然不明白那十幾柄小小的木刀和鎯頭又有什麼用。
武俠屋掃校獨家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