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與豹子的較量

關燈
然而,人猿們還需要其他的助力,因為他們的牙齒和指甲隻能撕碎兔子,再大的就無能為力。

    有幸的是:大自然早已提供最适合的工具,隻等待他們智力發展到懂得去利用。

     首先,有一種粗糙但很有效的刀鋸,其式樣足可為人猿服務達三百萬年之久。

    那就是現成的羚羊帶齒下颚骨;這件工具在發明鋼鐵之前将不會經過實質上的改進。

    還有小羚羊角,那是現成的錐子或匕首;而幾乎任何小動物的完整下颚,都可以制成刮擦的工具。

     石棒、牙鋸、角刃、骨刮——這些就是人猿賴以生存下去的神妙發明。

     人猿已經有了這第一次幸遇。

    機會不會再來;未來實際上将完全操在他們自己的手中。

     人猿們再也不會由于饑餓而變得冥頑不靈,他們有了閑空,也有了進行最初步思考的時間。

    他們對新的生活方式已經習以為常,盡管那闆塊還豎立在河邊小徑旁邊,誰也沒把它同新的生活方式聯系起來。

    如果他們竟而停下來考慮一下事情的經過,他們也隻會吹噓自己是通過本身的努力才取得其地位的改善的;實際上,他們早已忘記還有過其他的生存方式了。

     那一族人猿偶然也還會遇到匮乏的日子,雖然這種日于已經不緻再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有一天直到黃昏他們還未捕殺到任何東西;望月帶領着疲乏、不滿的夥伴們回家,洞穴已經有望。

    就在他們洞門口,他們發現了大自然難得提供的好運氣。

     一隻成熟的大羚羊就躺在小徑旁邊。

    它的一條前腿折斷了,但它的鬥志并未大減.圍攏在四周的豺狼還遠遠避開它那一雙利刃般的犄角。

    豺狼并不怕等候;它們理解隻須要伺機而動就成。

     但是豺狼們忘記了生存的競争,人猿一到,隻好悻悻而退。

     人猿們也小心地圍着轉,保持在那雙危險的犄角觸及範圍之外;然後他們開始使用棍棒和石塊進行攻擊。

     攻擊進行得并不十分有效,也并不協調;等到那隻可憐的羊一命嗚呼,天已接近全黑——豺狼們又恢複了勇氣。

    望月左右為難,棄之則餓肚子,留下來又害怕,逐漸意識到也許自費了氣力。

    再呆下去太危險了。

     接着,絕非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他表現出是個天才。

     經過巨大的努力,他想象到把這隻死羚羊——置于他自己洞穴的安全地點。

    他開始拖着羚羊走向峭壁;其他人猿馬上懂得他的意圖,群起相助。

     如果他事先知道這任務的艱難,他是不會試着去幹的。

    隻是靠了他的蠻力氣,以及爬樹祖先遺傳給他的敏捷,才使他把那具獸屍拖上陡坡。

    有好幾次面臨挫敗,傷心得要哭,幾乎舍棄掉那獵獲物,但是象饑餓一樣源遠流長的堅韌性格,驅使他堅持了下來。

    其他人猿有時候是助力,有時候反而成了阻力,多數情況下是礙手礙腳的。

    然而最後終于成功;血肉模糊的羚羊被拖進了洞口,這時太陽的餘光已在天空中消散;于是大嚼開始。

     幾小時後,腸滿肚脹的望月一覺醒來。

    不知為什麼,他在黑暗中坐起來,吃得同樣飽飽的夥伴們橫七豎八地躺在四周,他卻竭力聽着外邊黑夜中的動靜。

     除了他周圍的低沉鼾聲,什麼也聽不見;整個外界似乎都已入睡。

    在明月高照下,洞口外的磐石色如白骨。

    任何災難的預感都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