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語石
關燈
小
中
大
“有,”矽石錐體人用石頭互相摩擦的聲音歎息着說。
“有三套數字,”沃納茨基說。
必定得有三套數字。
在太空中,三套數字再加上日期,可以标出小行星繞日軌道的三個方位。
根據這些數據可以全面計算出它的軌道,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可以測定其位置。
甚至連行星星際的攝動,也能約略地推算出來。
“是的,”矽石錐體人說,聲音比前更低了。
“是什麼?是什麼數字?霍金斯,把數字記下,拿紙來。
” 可是,矽石錐體人說:“不知道。
數字并不要緊。
吃飯的地方在那邊兒。
” 霍金斯說:“這很明顯,它不需要坐标,因此沒有注意到。
” 矽石人又說:“很快不”——一陣長長的停頓,然後才慢慢地、仿佛在試着說一方新的陌生字眼兒——“活着了,很快”——又一陣更長的停頓——“死去了。
死了後什麼?” “繼續說下去,”沃納茨基央告道。
“告訴我,船長把那些數字寫在什麼地方上了嗎?” 足足有一分鐘,矽石錐體人沒有答話。
爾後,兩人彎着腰靠得很近,頭在死亡的石頭上面差點碰到一起。
矽石錐體人說:“死了後什麼?” 沃納茨基呼喊起來。
“再回答一聲,就一聲.船長想必記下了數字。
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 矽石錐體人喊喊喳喳地說:“在小行星上面。
” 它再也沒有吱聲。
矽石錐體人變成一塊死寂的石頭,猶如賦予它生命的石頭一樣死寂,猶如飛船艙壁一樣死寂,猶如一個死人一樣死寂。
沃納茨基和霍金斯直膝站立起來,絕望地互相凝視着。
“這些話毫無意義,”霍金斯說。
“他為什麼把坐标寫在那顆小行星上呢?這正如把鑰匙鎖在還要打開的櫃櫥裡。
” 沃納茨基搖了搖頭。
“一大筆鐳礦财富。
有史以來最大的運氣,然而我們不曉得在哪裡。
” 賽吞-戴文波特環顧四周,感到一陣莫名的興奮。
即使在心境平靜的時刻,他那鼻子凸出的、滿布皺紋的臉上,也往往帶有一種硬綁綁的表情。
右頰上的傷疤,黑色的頭發,令人驚異的眉毛,以及那黝黑的膚色,所有這一切結合起來,使他看上去哪一點都俨然是一個廉潔奉公的地球情報局的工作人員。
他也确實是這樣的。
然而現在,一絲笑意綻開了他的嘴唇。
他朝周圍打量着那個大房間。
房間裡,光線昏暗,一排排縮微膠卷書籍顯得神秘莫測,數也數不完,還有那些誰也不曉得是什麼、誰也不曉得從哪裡弄來的大塊的标本。
那種完全的雜亂無章,那與世隔絕的幾乎是與世絕緣的氛圍,使房間顯得不太真實,正如房間的主人不太真實一樣。
主人坐在和扶手椅連結在一起的寫字台前。
寫字台沉浸在房間裡唯一的明亮光線的焦點之内。
他慢慢騰騰地翻動着手裡拿着的官方報告書。
他的手隻在扶正眼鏡時才移動一下。
粗壯的眼鏡,随時都有可能從滾圓的、小玉米穗般的、毫不惹人矚目的鼻子滑下來.他看着報告書,肚子也随着靜靜地一起一次。
這位就是溫代爾-俄思博士。
如果專家們的評斷有什麼價值的話,俄思博士是地球上最傑出的地外學家。
雖然俄思博士在他成年的生活中,從來沒有離開大學校園裡的家,步行到一小時以外的地方去過,但是,關于地球以外的問題,人們還是來找他。
他擡頭肅然地望望戴文波特巡官。
“這個年輕的沃納茨基,可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說。
“從矽石錐體人的出現推論出他所推論出的一切?十分聰明,”戴文波特說。
“不,不是的。
推論倒是一件簡單的事。
事實上,也不可能不進行推論。
一個傻瓜也能看得出來。
我是說——”他的眼神變得帶有一絲挑剔的神色——“那個年青人讀了有關我進行的小行星矽石錐體人伽馬射線敏感性實驗的文章。
” “噢,是啊,”戴文波特說。
當然啦,俄思博士是研究一切矽石錐體人的專家。
這也就是戴文波特來求教于他的原因。
他隻有一個問題請教博士,一個簡單的問題。
然而,俄思博士嘴唇完全翹起來,搖搖笨重的頭顱,想要看一看有關這一案件的全部文件。
一般說來,這是辦不到的,不過近些日子餓思博士對地球情報局幫了大忙,巡官還是同意了。
俄思博士讀完文件,放在寫字台上,嘴裡咕哝着,把襯衣下擺使勁從系得緊緊的腰帶中拉出來,擦拭着眼鏡。
他透過鏡片瞅着燈光,看看擦拭得效果怎樣,然後又不牢靠地架在鼻子上。
雙手握在一起放在肚子上面,短粗的手指互相交叉着。
“再談談您的問題,巡官。
” 戴文波特耐心地說:“在您看來,報告中描述的那種大矽石錐體人,隻能在這樣的世界上成長起來,是正确的?這種世界富産鐳礦——” “放射性物質,”俄思博士插嘴說。
“可能是钍礦,雖然也可能是鐳礦。
” “那麼,您的回答是肯定的?” “對啦。
” “那個世界有多大?” “可能直徑有一英裡,”地外學家若有所思。
“也許更大。
” “有多少噸鐳,或者不如說有多少噸放射性物質?” “有數萬億噸,起碼來說。
” “您願意把全部意見用書面形式記錄下來,簽署您的名字嗎?” “當然願意。
” “那麼很好,俄思博士。
”戴文波特站起身,一手拿過帽子,一手撿起報告檔案。
“我們需要請教的就是這些。
” 然而俄思博土的手移向報告書,使勁地按在上面。
“等等。
您怎麼樣找到那顆小行星呢?” “靠着搜索。
我們給所能搞到的每一隻飛船,分派一定的空間間——進行搜索。
” “那要花代價、時間和精力的!而且,您永遠找不到它。
” “我們可能在一千次中有一次機會。
” “你們在一百萬次中也沒有一次機會。
” “我們不能袖手讓鐳跑掉哇。
您的職業性意見,使得這件寶物太珍貴了。
” “吓過,還有一個更好的找法。
我能夠找到小行星。
” 戴文波特墓地死盯盯地望着地外學家。
如果抛開他的外貌不論,俄思博士絕不是個傻瓜。
這他有親身體會。
因此,他說話時,語調中稍稍含着希望。
“您怎樣找到它呢?” “首先,”俄思博士說,“談談我的價格。
” “價格?” “或者說費用,如果您願意的話。
政府到達那顆小行星時,上面也許還有大号的矽石錐體人。
矽石錐體人是非常珍貴的。
它是利用固态矽酮構成組織,利用液态矽酮作為循環液的獨一無二的生命形式。
這些小行星是否一度是個單一的行星天體,這一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向它們尋求。
還有衆多的其它問題……明白嗎? “您的意思是要我們帶給您一個大矽石錐體人?” “要活的、好的,而且免費贈送。
就是這樣。
” 戴文波特點了點頭。
“我敢說政府能夠同意。
現在,談談您心裡在想什麼?” 俄思博士慢吞吞地說起來,仿佛在解釋事情的方方面面。
“在想矽石錐體人所說的那句話。
” 戴文波特顯得困惑不解:“什麼話?” “寫在報告書中的那句話。
就是在它死去以前說的那句話。
沃納茨基問它,船長是否把坐标寫下來了,矽石錐體人說‘在小行星上面’。
” 一陣極度失望的神色掠過戴文波特的臉龐。
“老天哪,博士,那個我們曉得,而且從所有角度研究過它,所有可能的角度。
那句話根本沒有意義。
” “什麼意義也沒有嗎,巡官?” “沒有什麼重要意義。
可以再看看那份報告書。
那個矽石錐體人甚至連沃納茨基講的話都沒有聽。
它感到生命正在離開它,它感到奇怪。
它問過兩次:‘死了後什麼?’爾後,由于沃納茨基緊緊地追問,它才說:‘在小行星上面。
’也許它壓根沒有聽見沃納波基問的話。
它是在回答自己的問題。
它尋思着死了之後返回自己的小行星上面去,回到它自己家裡去,在家裡可以再次得到安全。
不過如此。
” 俄思博士搖首。
“您太富于詩人氣質,你明白。
你過于耽于幻想。
得啦,這是個很
“有三套數字,”沃納茨基說。
必定得有三套數字。
在太空中,三套數字再加上日期,可以标出小行星繞日軌道的三個方位。
根據這些數據可以全面計算出它的軌道,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可以測定其位置。
甚至連行星星際的攝動,也能約略地推算出來。
“是的,”矽石錐體人說,聲音比前更低了。
“是什麼?是什麼數字?霍金斯,把數字記下,拿紙來。
” 可是,矽石錐體人說:“不知道。
數字并不要緊。
吃飯的地方在那邊兒。
” 霍金斯說:“這很明顯,它不需要坐标,因此沒有注意到。
” 矽石人又說:“很快不”——一陣長長的停頓,然後才慢慢地、仿佛在試着說一方新的陌生字眼兒——“活着了,很快”——又一陣更長的停頓——“死去了。
死了後什麼?” “繼續說下去,”沃納茨基央告道。
“告訴我,船長把那些數字寫在什麼地方上了嗎?” 足足有一分鐘,矽石錐體人沒有答話。
爾後,兩人彎着腰靠得很近,頭在死亡的石頭上面差點碰到一起。
矽石錐體人說:“死了後什麼?” 沃納茨基呼喊起來。
“再回答一聲,就一聲.船長想必記下了數字。
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 矽石錐體人喊喊喳喳地說:“在小行星上面。
” 它再也沒有吱聲。
矽石錐體人變成一塊死寂的石頭,猶如賦予它生命的石頭一樣死寂,猶如飛船艙壁一樣死寂,猶如一個死人一樣死寂。
沃納茨基和霍金斯直膝站立起來,絕望地互相凝視着。
“這些話毫無意義,”霍金斯說。
“他為什麼把坐标寫在那顆小行星上呢?這正如把鑰匙鎖在還要打開的櫃櫥裡。
” 沃納茨基搖了搖頭。
“一大筆鐳礦财富。
有史以來最大的運氣,然而我們不曉得在哪裡。
” 賽吞-戴文波特環顧四周,感到一陣莫名的興奮。
即使在心境平靜的時刻,他那鼻子凸出的、滿布皺紋的臉上,也往往帶有一種硬綁綁的表情。
右頰上的傷疤,黑色的頭發,令人驚異的眉毛,以及那黝黑的膚色,所有這一切結合起來,使他看上去哪一點都俨然是一個廉潔奉公的地球情報局的工作人員。
他也确實是這樣的。
然而現在,一絲笑意綻開了他的嘴唇。
他朝周圍打量着那個大房間。
房間裡,光線昏暗,一排排縮微膠卷書籍顯得神秘莫測,數也數不完,還有那些誰也不曉得是什麼、誰也不曉得從哪裡弄來的大塊的标本。
那種完全的雜亂無章,那與世隔絕的幾乎是與世絕緣的氛圍,使房間顯得不太真實,正如房間的主人不太真實一樣。
主人坐在和扶手椅連結在一起的寫字台前。
寫字台沉浸在房間裡唯一的明亮光線的焦點之内。
他慢慢騰騰地翻動着手裡拿着的官方報告書。
他的手隻在扶正眼鏡時才移動一下。
粗壯的眼鏡,随時都有可能從滾圓的、小玉米穗般的、毫不惹人矚目的鼻子滑下來.他看着報告書,肚子也随着靜靜地一起一次。
這位就是溫代爾-俄思博士。
如果專家們的評斷有什麼價值的話,俄思博士是地球上最傑出的地外學家。
雖然俄思博士在他成年的生活中,從來沒有離開大學校園裡的家,步行到一小時以外的地方去過,但是,關于地球以外的問題,人們還是來找他。
他擡頭肅然地望望戴文波特巡官。
“這個年輕的沃納茨基,可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他說。
“從矽石錐體人的出現推論出他所推論出的一切?十分聰明,”戴文波特說。
“不,不是的。
推論倒是一件簡單的事。
事實上,也不可能不進行推論。
一個傻瓜也能看得出來。
我是說——”他的眼神變得帶有一絲挑剔的神色——“那個年青人讀了有關我進行的小行星矽石錐體人伽馬射線敏感性實驗的文章。
” “噢,是啊,”戴文波特說。
當然啦,俄思博士是研究一切矽石錐體人的專家。
這也就是戴文波特來求教于他的原因。
他隻有一個問題請教博士,一個簡單的問題。
然而,俄思博士嘴唇完全翹起來,搖搖笨重的頭顱,想要看一看有關這一案件的全部文件。
一般說來,這是辦不到的,不過近些日子餓思博士對地球情報局幫了大忙,巡官還是同意了。
俄思博士讀完文件,放在寫字台上,嘴裡咕哝着,把襯衣下擺使勁從系得緊緊的腰帶中拉出來,擦拭着眼鏡。
他透過鏡片瞅着燈光,看看擦拭得效果怎樣,然後又不牢靠地架在鼻子上。
雙手握在一起放在肚子上面,短粗的手指互相交叉着。
“再談談您的問題,巡官。
” 戴文波特耐心地說:“在您看來,報告中描述的那種大矽石錐體人,隻能在這樣的世界上成長起來,是正确的?這種世界富産鐳礦——” “放射性物質,”俄思博士插嘴說。
“可能是钍礦,雖然也可能是鐳礦。
” “那麼,您的回答是肯定的?” “對啦。
” “那個世界有多大?” “可能直徑有一英裡,”地外學家若有所思。
“也許更大。
” “有多少噸鐳,或者不如說有多少噸放射性物質?” “有數萬億噸,起碼來說。
” “您願意把全部意見用書面形式記錄下來,簽署您的名字嗎?” “當然願意。
” “那麼很好,俄思博士。
”戴文波特站起身,一手拿過帽子,一手撿起報告檔案。
“我們需要請教的就是這些。
” 然而俄思博土的手移向報告書,使勁地按在上面。
“等等。
您怎麼樣找到那顆小行星呢?” “靠着搜索。
我們給所能搞到的每一隻飛船,分派一定的空間間——進行搜索。
” “那要花代價、時間和精力的!而且,您永遠找不到它。
” “我們可能在一千次中有一次機會。
” “你們在一百萬次中也沒有一次機會。
” “我們不能袖手讓鐳跑掉哇。
您的職業性意見,使得這件寶物太珍貴了。
” “吓過,還有一個更好的找法。
我能夠找到小行星。
” 戴文波特墓地死盯盯地望着地外學家。
如果抛開他的外貌不論,俄思博士絕不是個傻瓜。
這他有親身體會。
因此,他說話時,語調中稍稍含着希望。
“您怎樣找到它呢?” “首先,”俄思博士說,“談談我的價格。
” “價格?” “或者說費用,如果您願意的話。
政府到達那顆小行星時,上面也許還有大号的矽石錐體人。
矽石錐體人是非常珍貴的。
它是利用固态矽酮構成組織,利用液态矽酮作為循環液的獨一無二的生命形式。
這些小行星是否一度是個單一的行星天體,這一問題的答案可能要向它們尋求。
還有衆多的其它問題……明白嗎? “您的意思是要我們帶給您一個大矽石錐體人?” “要活的、好的,而且免費贈送。
就是這樣。
” 戴文波特點了點頭。
“我敢說政府能夠同意。
現在,談談您心裡在想什麼?” 俄思博士慢吞吞地說起來,仿佛在解釋事情的方方面面。
“在想矽石錐體人所說的那句話。
” 戴文波特顯得困惑不解:“什麼話?” “寫在報告書中的那句話。
就是在它死去以前說的那句話。
沃納茨基問它,船長是否把坐标寫下來了,矽石錐體人說‘在小行星上面’。
” 一陣極度失望的神色掠過戴文波特的臉龐。
“老天哪,博士,那個我們曉得,而且從所有角度研究過它,所有可能的角度。
那句話根本沒有意義。
” “什麼意義也沒有嗎,巡官?” “沒有什麼重要意義。
可以再看看那份報告書。
那個矽石錐體人甚至連沃納茨基講的話都沒有聽。
它感到生命正在離開它,它感到奇怪。
它問過兩次:‘死了後什麼?’爾後,由于沃納茨基緊緊地追問,它才說:‘在小行星上面。
’也許它壓根沒有聽見沃納波基問的話。
它是在回答自己的問題。
它尋思着死了之後返回自己的小行星上面去,回到它自己家裡去,在家裡可以再次得到安全。
不過如此。
” 俄思博士搖首。
“您太富于詩人氣質,你明白。
你過于耽于幻想。
得啦,這是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