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問題
關燈
小
中
大
來,已經越來越少新的自我出現,以加入這個無比強大的行列。
但那又有什麼關系呢?反正宇宙中已越來越少空間可供新的個體居住。
思尊者在他的沉思冥想中,被另一個移近的心靈的飄渺觸角所驚醒。
“我是思尊者。
”思尊者說:“你呢?” “我是大十暈。
你的銀河叫什麼名字?” “我們就叫它做銀河?你的呢?” “我們也是這樣叫。
所有人都稱他們的銀河做‘他們的銀河’,僅此而已。
不過,這也是挺自然的。
” “是呀。
反正所有的銀河都是一樣。
” “并非所有銀河都是一樣的。
在某一個獨特的銀河之中,必定有一處地方是人類的發源地。
那不是使這個銀河與别不同嗎?” 思尊者說:“那麼是那一個呢?” “我也不大清楚。
不過,‘宇宙模’會知道的。
” “我們不如問問它吧。
我突然感到很好奇。
” 思尊者擴大了他的感覺範圍,直至那些銀河越縮越小,成為一個更大更漆黑的背景上的散落光點;這盈億上兆的星河,載着那些不朽的居客、那些智能的形體,而這些形體的心靈,卻都在深空之中自由飄泊。
然而,其中有一個銀河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人類就是從這銀河發轫和茁壯長大。
在那朦胧的遙遠歲月之中,曾經有一段時期,這是惟一有人類居住的地方。
思尊者受好奇之火熬炙着,極欲看看這銀河是怎麼的一個模樣。
他叫道:“‘宇宙模’!人類是從那個銀河中起源的?” “宇宙模”立即便已聽到這一呼喚,因為在每一個世界及太空中每一個角落,“宇宙模”都有它的接收器在默默地守待。
而每一個接收器通過了超太空,都直接駁到一處不為人知的地點——“宇宙模”孤伶獨處,踞策一切的地方。
思尊者所認識的人之中,隻有一個的思維曾經穿透至“宇宙模”的可見範圍内。
按照他後來所說,所見到的就隻是一個耀眼的、直徑大概隻有兩英尺的球體,而且還是模糊不清的。
“但那怎可能是‘宇宙模’的全部呢?”思尊者曾經問道。
“‘宇宙模’的大部份都在超太空。
不過,它究竟以一種怎樣的狀态在那兒存在,我實在難以想象。
”這就是思尊者所得到的回答。
事實上,不單回答的人難以想象,任何人也同樣無法想象。
思尊者知道,這是因為在很久以前,人類已沒有參予任何一副“宇宙模”制造過程中的任何部份。
每一副“宇宙模”都親自設計并建造它的繼承者。
每一副電腦,在其存在的上百萬年的歲月中,都不斷搜集及累積必需的資料,用以造成一個更好、更精巧、更能幹的繼承者。
它所有的知識及自我的意識,将融入這繼承電腦之中,混成一體。
“宇宙模”打斷了思尊者的遊蕩心思,但不是用語言,而是通過引導。
思尊者的心神,被帶領至一幅黯淡星河海洋的圖景,在這圖景中,其中一個星河擴大起來,直至其内的星辰清晰可辨。
一個思想随即而來。
無比的遙遠,卻又無比的清晰:“這就是人類原先的星河。
” 但不論怎樣看,也看不出這星河與其它的有什麼分别。
思尊者抑遏着心中的失望。
大十暈一路伴随着思尊者的心靈,現在突然說:“而其中的一顆星就是人類起源時的星體嗎?” “宇宙模”說:“人類原先的星球已變成了新星。
現在它是一顆白矮星。
” “那上面的人都死了嗎?”思尊者錯愕地,不加思索地問。
“宇宙模”說:“像其餘類似的情況一樣,我們及時造了一個新的世界,好讓他們的肉體有所栖息。
” “唔!當然。
”思尊者說。
但就在他如此說的當兒,一陣失落的感覺湧上心頭。
他的心神放開了對人類那原先星河的掌握,讓它跳回那星河海洋之中,再度成為朦胧的光點。
他永不想再看見這星河了。
大十暈說:“幹嗎?” “星辰逐一的消逝。
那原先的星球已死掉了。
” “它們橫豎都要死的嘛。
有什麼不妥呢?” “但當所有能量都耗盡了,我們的軀體最終也會死亡。
就是我和你也不能幸免。
” “那要經過數十億年呢。
” “就是數十億年以後,我也不想這事發生。
‘宇宙模’!我們怎樣才可以使星辰長生不滅呢?” 大十暈覺得很有趣,說:“你是在問,熵的方向是否可以被逆轉?” “宇宙模”随着回答:“資料不足,無可奉告。
” 思尊者的思維頭也不回的飛返他自己的星河。
他再也沒有理會大十暈,無論大十暈的軀體是在億兆光年外的一個星河那兒等待,抑或隻是在思尊者星球旁邊的那顆星球之上。
那實在沒有什麼關系。
悒悒不樂地,思尊者開始搜集星空間的氫氣,去制造屬于他自己的一顆小星。
假若所有星星真的終有一天全部死去,至少,如今還可以有些星球被建造起來。
※※※ 人類顧影自度。
在某一意義而言,人類的心靈已混然成為一體。
他由無數億萬兆的萬古長青的軀體所組成。
每一軀體都不衰不朽的卧在它所處的地方,靜靜地休息着。
每個皆由一些完美無瑕,同樣不衰不朽的機械人侍奉左右。
所有這些軀體的心靈,則自由自在地慢慢融會在一起,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
人類說:“宇宙要死了。
” 人類環顧四周昏黯的星河。
所有的巨族星球,那些揮霍無度的浪費者,在最最暗淡遙遠的過去,便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差不多所有的星辰都已成了白矮星,在暮景餘年中苟延殘喘。
星辰與星辰之間,有些新的星星從塵埃中誕生,有些是通過自然的途徑,有些則是人類的制作。
然而,就是這些也在逐步走向死亡。
若把幾顆白矮星糾集起來,叫它們碰撞在一起。
其中釋出的巨大能量,可用來制造一些新的恒星。
可是大約要一千顆白矮星,才能造成一顆新的星球。
而且就是這些“新星”,也有壽終正寝的一日。
人類說:“隻要好好地使用,藉着‘萬宗模’的監督和指示,宇宙間現時仍剩下的能量,也能持續數十億年。
” “就是這樣。
”人類說:“終有一天,一切都盡歸塵土。
無論怎樣的巧妙利用,怎樣的延長節約,能量一經花費,就逃逸四散,不可捕回。
熵
但那又有什麼關系呢?反正宇宙中已越來越少空間可供新的個體居住。
思尊者在他的沉思冥想中,被另一個移近的心靈的飄渺觸角所驚醒。
“我是思尊者。
”思尊者說:“你呢?” “我是大十暈。
你的銀河叫什麼名字?” “我們就叫它做銀河?你的呢?” “我們也是這樣叫。
所有人都稱他們的銀河做‘他們的銀河’,僅此而已。
不過,這也是挺自然的。
” “是呀。
反正所有的銀河都是一樣。
” “并非所有銀河都是一樣的。
在某一個獨特的銀河之中,必定有一處地方是人類的發源地。
那不是使這個銀河與别不同嗎?” 思尊者說:“那麼是那一個呢?” “我也不大清楚。
不過,‘宇宙模’會知道的。
” “我們不如問問它吧。
我突然感到很好奇。
” 思尊者擴大了他的感覺範圍,直至那些銀河越縮越小,成為一個更大更漆黑的背景上的散落光點;這盈億上兆的星河,載着那些不朽的居客、那些智能的形體,而這些形體的心靈,卻都在深空之中自由飄泊。
然而,其中有一個銀河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人類就是從這銀河發轫和茁壯長大。
在那朦胧的遙遠歲月之中,曾經有一段時期,這是惟一有人類居住的地方。
思尊者受好奇之火熬炙着,極欲看看這銀河是怎麼的一個模樣。
他叫道:“‘宇宙模’!人類是從那個銀河中起源的?” “宇宙模”立即便已聽到這一呼喚,因為在每一個世界及太空中每一個角落,“宇宙模”都有它的接收器在默默地守待。
而每一個接收器通過了超太空,都直接駁到一處不為人知的地點——“宇宙模”孤伶獨處,踞策一切的地方。
思尊者所認識的人之中,隻有一個的思維曾經穿透至“宇宙模”的可見範圍内。
按照他後來所說,所見到的就隻是一個耀眼的、直徑大概隻有兩英尺的球體,而且還是模糊不清的。
“但那怎可能是‘宇宙模’的全部呢?”思尊者曾經問道。
“‘宇宙模’的大部份都在超太空。
不過,它究竟以一種怎樣的狀态在那兒存在,我實在難以想象。
”這就是思尊者所得到的回答。
事實上,不單回答的人難以想象,任何人也同樣無法想象。
思尊者知道,這是因為在很久以前,人類已沒有參予任何一副“宇宙模”制造過程中的任何部份。
每一副“宇宙模”都親自設計并建造它的繼承者。
每一副電腦,在其存在的上百萬年的歲月中,都不斷搜集及累積必需的資料,用以造成一個更好、更精巧、更能幹的繼承者。
它所有的知識及自我的意識,将融入這繼承電腦之中,混成一體。
“宇宙模”打斷了思尊者的遊蕩心思,但不是用語言,而是通過引導。
思尊者的心神,被帶領至一幅黯淡星河海洋的圖景,在這圖景中,其中一個星河擴大起來,直至其内的星辰清晰可辨。
一個思想随即而來。
無比的遙遠,卻又無比的清晰:“這就是人類原先的星河。
” 但不論怎樣看,也看不出這星河與其它的有什麼分别。
思尊者抑遏着心中的失望。
大十暈一路伴随着思尊者的心靈,現在突然說:“而其中的一顆星就是人類起源時的星體嗎?” “宇宙模”說:“人類原先的星球已變成了新星。
現在它是一顆白矮星。
” “那上面的人都死了嗎?”思尊者錯愕地,不加思索地問。
“宇宙模”說:“像其餘類似的情況一樣,我們及時造了一個新的世界,好讓他們的肉體有所栖息。
” “唔!當然。
”思尊者說。
但就在他如此說的當兒,一陣失落的感覺湧上心頭。
他的心神放開了對人類那原先星河的掌握,讓它跳回那星河海洋之中,再度成為朦胧的光點。
他永不想再看見這星河了。
大十暈說:“幹嗎?” “星辰逐一的消逝。
那原先的星球已死掉了。
” “它們橫豎都要死的嘛。
有什麼不妥呢?” “但當所有能量都耗盡了,我們的軀體最終也會死亡。
就是我和你也不能幸免。
” “那要經過數十億年呢。
” “就是數十億年以後,我也不想這事發生。
‘宇宙模’!我們怎樣才可以使星辰長生不滅呢?” 大十暈覺得很有趣,說:“你是在問,熵的方向是否可以被逆轉?” “宇宙模”随着回答:“資料不足,無可奉告。
” 思尊者的思維頭也不回的飛返他自己的星河。
他再也沒有理會大十暈,無論大十暈的軀體是在億兆光年外的一個星河那兒等待,抑或隻是在思尊者星球旁邊的那顆星球之上。
那實在沒有什麼關系。
悒悒不樂地,思尊者開始搜集星空間的氫氣,去制造屬于他自己的一顆小星。
假若所有星星真的終有一天全部死去,至少,如今還可以有些星球被建造起來。
※※※ 人類顧影自度。
在某一意義而言,人類的心靈已混然成為一體。
他由無數億萬兆的萬古長青的軀體所組成。
每一軀體都不衰不朽的卧在它所處的地方,靜靜地休息着。
每個皆由一些完美無瑕,同樣不衰不朽的機械人侍奉左右。
所有這些軀體的心靈,則自由自在地慢慢融會在一起,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
人類說:“宇宙要死了。
” 人類環顧四周昏黯的星河。
所有的巨族星球,那些揮霍無度的浪費者,在最最暗淡遙遠的過去,便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差不多所有的星辰都已成了白矮星,在暮景餘年中苟延殘喘。
星辰與星辰之間,有些新的星星從塵埃中誕生,有些是通過自然的途徑,有些則是人類的制作。
然而,就是這些也在逐步走向死亡。
若把幾顆白矮星糾集起來,叫它們碰撞在一起。
其中釋出的巨大能量,可用來制造一些新的恒星。
可是大約要一千顆白矮星,才能造成一顆新的星球。
而且就是這些“新星”,也有壽終正寝的一日。
人類說:“隻要好好地使用,藉着‘萬宗模’的監督和指示,宇宙間現時仍剩下的能量,也能持續數十億年。
” “就是這樣。
”人類說:“終有一天,一切都盡歸塵土。
無論怎樣的巧妙利用,怎樣的延長節約,能量一經花費,就逃逸四散,不可捕回。
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