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很大膽,可是我想不出——" "不,沒那麼瘋狂。

    我不是指其它幾個在我們周圍,而我們又看不見的太陽。

    我談論的太陽離我們很遠,他們發出的光芒還不夠亮,所以我們根本看不見他們。

    如果他們靠我們很近,就會像奧納斯,也許塔諾和西撒那麼明亮。

    可是正因為這樣,他們發出的光芒在我們看來就僅僅是微小的一個光點,更多的光全被我們那6個太陽不間斷的強光所掩蓋了。

    " 謝林說:"可是怎麼解釋萬有引力定理呢?你沒有忽略它?如果其它太陽确實存在,他們就不會像卡爾蓋什第二一樣幹擾我們的軌迹嗎?還有,難道你們沒有觀察到這種現象嗎?" "想法不錯。

    "比尼說,"可是我們說,這些太陽确實離我們很遠,也許有5光年,甚至更遠。

    " "一光年是多長?"塞裡蒙問。

     "不是多長,而是多遠。

    光年是距離的單位——也就是光在一年中運行的距離,它可是一個巨大的英裡數。

    光速太快了。

    我們測出它大約有185,000英裡/小時,我懷疑這還不是它完全精确的數字,要是有精良的設備,我們就會知道光速其實要比這個數字大許多。

    不過測算出光速有185,000英裡/小時,就能算出奧納斯離我們大概有10光分,塔諾和西撒離我們大約是這個距離的11倍那麼遠等等。

    因此,一顆太陽離我們有幾光年遠,這個距離确實 不近。

    我們永遠也不會發覺他們可能對卡爾蓋什的軌迹所産生的影響,因為他們太小了。

    好了,我們可以這麼說:在我們以外,在遠離我們四到八光年的宇宙中,在我們周圍的其它地方,還有許多太陽——一打,或許兩打太陽。

    " 塞裡蒙吹了聲口哨。

    "這個想法對報紙的周末增刊,倒是一條不錯的新聞。

    在距離我們這個星球八光年的宇宙中有兩打太陽!天啊!這會使我們的宇宙變小,并失去其舉足輕重的地位!想想吧——卡爾蓋什和它的幾顆太陽在浩瀚的宇宙中,何足挂齒,可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我們就是宇宙的全部,存在于太空中的隻有我們和我們的六顆太陽!" "這隻是一個大膽的設想。

    "比尼嘴巴一咧,笑着說,"不過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圖。

    日食期間,這20幾個太陽會突然出現,因為有片刻時間沒有真正的陽光來遮掩他們。

    由于他們離我們太遠,出現時看上去會很渺小,宛如許許多多石子兒,可是你會發現:它們就是星星,突然出現的點點光亮就是火焰派承諾會出現的星星。

    " "信徒們談到‘數不清’的星星,"謝林說,"我覺得好像不止一打或者兩打星星,更像是幾百萬顆星星,你們也這麼看嗎?" "這太誇張了。

    "比尼說,"宇宙中沒有那麼大的地方容得下百萬顆太陽——即使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擠在一起,相互碰撞,也裝不下。

    " "此外,"塞裡蒙又說,"一旦太陽有一打或兩打之多,我們真的能掌握他們具體的數目嗎?兩打太陽看起來是‘數不清’的數字,我打賭——特别是如果碰巧日食發生了,大家望着黑暗,都發狂了。

    你知道,有幾個生活在叢林地帶的部落,他們的語言中隻有3個數詞——‘1’、‘2’和‘許多’。

    我們的語言要複雜一些,因為我們的數詞是從1到4,然後是‘無數’。

    "他激動得渾身顫抖。

    "一打太陽,突然同時出現!想想吧!" 比尼說:"這還沒完呢!我還有另外一個怪想法。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太陽系的結構十分簡單而有效,萬有引力将會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對嗎?假如在宇宙中一顆行星隻有一顆太陽,行星繞太陽運行的軌迹是一個完整的橢圓形,萬有引力的作用就十分顯而易見,并被當做公理來接受。

    生活在這顆行星上的天文學家們也許在望遠鏡發明之前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因為單憑肉眼觀察就足以解決問題了。

    " 謝林不解地問:"可是這樣的體系從動力學上講穩定嗎?" "當然!這叫‘一對一’體系。

    數學計算已證明了這種可能性,但我感興趣的是從中引發的哲學思考。

    " "考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