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ot "用你的話說,那些在隧道裡發——發瘋的人真不幸,他們沒有足夠的心理适應能力,來戰勝黑暗吞噬他們時所造成的幽閉恐怖。

    那是一種非常強烈的恐怖感。

    請相信我,因為我有隧道中的親身體會。

    剛才,你們僅在房間裡經曆幾分鐘沒有光亮的體驗,我覺得你們都有害怕的感覺。

    你不妨想一想十五分鐘像什麼樣子。

    " "難道事後他們都沒有恢複嗎?" "一些得到了恢複,一些将多年受到折磨,或許終生都得不到恢複。

    他們對黑暗和封閉的潛在恐怖已在頭腦中具體化,或者可以稱之為根深蒂固。

    而另一些,如我所說,猝死于恐怖。

    至于恢複,又從何談起呢?這就是十五分鐘黑暗的威力。

    " "對一些人會這樣。

    "比尼頑固地說道,他蹙着眉,額頭上布滿了皺紋,"我仍然認為,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不會有那麼糟。

    當然也不會包括我了。

    " 謝林憤怒地歎了口氣。

    "試想一下——到處都是黑暗。

    所見範圍沒有亮光,房屋、樹木、田野、大地、天空——漆黑一片!星星進入你的視野。

    如果你聽過那些信徒的說教——無論它們是什麼,都稱之為星星。

    這一切你可以想象嗎?" "是的。

    我能想像。

    "比尼鄭重地說道,語氣更加尖刻。

     "不!不!你不能!"謝林突然沖動,将拳頭重重地擊在桌面上,"你在欺騙自己!你根本就想像不出來。

    你的大腦根本就不具備想像那一概念的能力——瞧你自己,比尼,你是個數學家,對嗎?你能真正确切地想像出什麼是無窮大嗎?或者什麼是永恒嗎?對它,你隻能談論,或者把它簡化成方程式,假定這些抽象的數字是真實的,其實它們隻是些寫在紙上的符号。

    但當你試圖真正地想讓你的大腦充滿無窮大這一概念時,我敢肯定,你很快就會暈頭轉向。

    一小部分事實讓你害怕,它就跟你剛才所嘗到的一小部分黑暗一樣。

    當真正的東西出現時,你的大腦就會受到限制,無法對這一現象進行理解。

    于是,你就會完全或永久地喪失理智。

    總之,我對此深信不疑。

    " 房間裡突然又是一陣可怕的寂靜。

     最後,阿瑟終于開了口。

    "那就是你的結論?謝林博士?大部分人都會失去理智?" "至少75%的人會失去理性,或許85%,甚至100%。

    " 阿瑟搖了搖頭。

    "真是駭人聽聞,荒謬絕頂,一場無法讓人置信的劫難。

    不過,我必須告訴你,我的想法跟比尼的一樣——無論如何我們會戰勝它,人們所受到的影響将遠遠沒有你說的那麼嚴重。

    盡管我上了年紀,但我還是能感到幾分樂觀,幾分希望——" 西弗娜突然說道:"阿瑟先生,我可以說話嗎?" "當然可以!否則,你來這裡幹嗎?" 這位考古學家站了起來,走到屋子的中間。

    "從某種意義上說來,我對我來到這裡感到吃驚。

    當我第一次與比尼在這裡讨論我在薩吉坎半島的發現時,我請求他一定要保守秘密。

    我是在擔心我的科學聲譽,因為我知道我所發現的數據很容易構成支持某些宗教言論的證據。

    那些教徒是存在于我們這個社會中的一群最無理性、最恐怖、最危險的宗教狂徒。

    不用解釋,你們知道我說的是火焰派那夥人。

     但是後來不久,比尼又帶着他的新發現——多維姆日食的周期時間——回到了我這裡。

    我明白我必須将我所知道的東西向大家公布。

    我這裡帶來了湯姆博土丘的照片和發掘圖,這一土丘位于薩吉坎半島上的貝克裡莫特主考古現場附近。

    比尼,這些照片你都看過,但勞駕你把它們遞給阿瑟博士和謝林博士——" 西弗娜等着他們把材料看完,然後繼續說道:"如果你們把湯姆博土丘上的古居民區想像成一個層層重疊的大蛋糕——自然,最年輕的一層就是頂層——對這些圖表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最頂層我們稱之為貝克裡莫特文化層,下一層為同樣的人所建造,我們認為,它處于貝克裡莫特文明的萌芽時期。

    下面又重疊了一層一層又一層,總共至少有七層,甚至還多。

     "先生們,每一居住層都因被大火毀滅而告終。

    我想,你們都能夠看見每層之間的黑色線條,它們是火燒線——炭灰層。

    最先,我僅憑直覺對這些城池興衰的時間進行猜測,認為每次大火的發生的時間大約相隔兩千年,最近發生的一次離現在也在兩千年左右,略早于被認為是創史文化的貝克裡莫特文化。

     "但炭的年代最适宜采用碳定法加以測定,這種測定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個較為準确的時間。

    湯姆博土丘的發掘物一送到薩羅城後,我們系的實驗室就忙個不停,對它們進行碳定法測定,現在結果已經出來了。

    憑記憶,我可以将它們告訴你們。

    湯姆博的頂層毀于距今2050年的一場大火,數字偏差正負20年;從頂向下第二層的炭灰距今4100年,正負偏差40年;第三層毀于距今6200年的大火,正負偏差80年;第四層為8300年,正負偏差100年;第五層——" "天啦!"謝林大叫道,"它們之間的間隔都那麼相等嗎?" "每層都是這樣。

    大火每隔兩個世紀多一點間斷性地發生。

    除去測定中不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