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禁忌世界
關燈
小
中
大
或不想要的東西,例如荊棘和蒺藜,也許是維持生态平衡所必需的。
” 寶绮思微微一笑。
“實在不可思議,裴,怎麼每件事都會讓你想起一則傳說,而它們有時又那麼有啟發性。
人類在改造一個世界時,總是忽略了荊棘和蒺藜,姑且不管那些是什麼東西,然後他們便得竭力使這個世界維持正常發展。
它不像蓋啞是個自給自足的有機體,而是一群混雜的孤立體構成的集合,但這群混雜的孤立體卻未臻完美,因此無法使得生态平衡永遠維持下去。
假如人類消失了,就如同指導者的雙手不見了,整個世界的生命型态注定會開始崩潰,行星本身将出現反改造的現象。
” 崔維茲以懷疑的口吻說:“假如真會發生這種事,它也不會很快發生。
這個世界也許已經兩萬年毫無人迹,但大部分似乎仍舊‘照常營業’。
” “當然啦,”寶绮思說:“這要看當初的生态平衡建立得多完善。
如果一開始是個相當良好的平衡,在失去人類之後,仍然可能維持長久的時間。
畢竟,兩萬年對人類而言雖然很長,跟行星的壽命比較起來,卻隻是一夕之間的事。
” “我想,”裴洛拉特一面說,一面專心凝視行星的景觀。
“如果這顆行星的環境正在惡化,我們就能确定人類都走光了。
” 寶绮思說:“我仍然偵測不到人類層次的精神活動,所以我猜這顆行星确實沒有任何人類。
不過,一直有些較低層意識産生的嗡嗡聲,層次的高度足以代表鳥類和哺乳動物。
可是我仍無法确定,反改造的秤谌是否足以顯示人類已經絕迹。
即使一顆行星上有人類居住,如果那個社會不正常,不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生态環境還是有可能惡化。
” “不用說,”裴洛拉特說:“這樣的社會很快就會遭到毀滅。
我不相信有任何人類,會不了解保護自己賴以維生的資源有多重要。
” 寶绮思說:“我沒有你那種對人類理性的樂觀信心,裴。
我覺得,如果一個行星社會完全由孤立體組成,那麼可想而知,為了局部的利益,甚至為了個人的利益,就很容易使人忘卻行星整體的安危。
” “我不認為那是可想而知,”崔維茲說:“我站在裴洛拉特這一方。
事實上,既然有人居住的世界數以千萬計,卻沒一個因為反改造而使環境惡化,你對孤立體的恐懼可能誇大了,寶绮思。
” 太空艇此時駛出晝半球,進入黑夜的範圍。
感覺上像是暮色迅疾加深,然後外面就成了一片黑暗,隻有在經過晴朗的天空時,還能看到一些星光。
藉着精确監看大氣壓與重力強度,遠星号得以維持精确的高度。
他們目前保持的這個高度,絕對不會撞到隆起的群山,因為這顆行星已經許久未有造山運動。
不過為了預防萬一,電腦仍然利用“微波指尖”在前面探路。
崔維茲一面凝視逃陟絨般的黑夜,一面若有所思地說:“我總是認為,要确定一顆行星毫無人迹,最可靠的徵狀就是暗面完全沒有可見光。
任何擁有科技的文明,都無法忍受黑暗的環境——一旦進入日面,我們就要降低高度。
” “那樣做有什麼用?”裴洛拉特說:“下面什麼都沒有。
” “誰說什麼都沒有?” “寶绮思說的,你也這麼說過。
” “不是的,詹諾夫。
我是說沒有科技導緻的輻射,寶绮思是說沒有人類精神活動的迹象,但這并不代表下面什麼也沒有。
即使這顆行星上沒有人類,也一定會有某些遺迹。
我要尋找的是線索,詹諾夫,就這點而言,科技文明的殘留物就可能有用。
” “經過兩萬年之後?”裴洛拉特的音調逐漸提高,“你認為有什麼東西能維持兩萬年?這裡不會有任何的膠卷、紙張、印刷品。
金屬會生銹,木材會腐爛,塑料會碎成顆粒,甚至石頭都會粉碎或遭到侵蝕。
” “也許沒有兩萬年那麼久,”崔維茲耐心地說:“我提到這個時間,是說這顆行星上如果沒有人類,最長也不會超過兩萬年。
因為根據康普隆的傳說,在此之前這個世界極為繁榮。
可是,或許在一千年前,最後一批人類才死亡或消失,或者逃到别處去。
” 他們到達夜面另一個盡頭,曙光随即降臨,然後幾乎在同一刻,出現了燦爛奪目的陽光。
遠星号一面開始降低高度,一面慢慢減速,直到地表的一切都清晰可見。
陸地沿岸點綴着許多小島,現在每個都能看得相當清楚,大多數布滿了綠油油的植群。
崔維茲說:“照我看來,我們該去研究那些受損特别嚴重的地區。
我認為人類最集中的區域,便是生态最失衡的地方,反改造可能就以那些地方為源頭,不斷向外擴散開來。
你的意見如何,寶绮思?” “的确有可能。
總之,我們對此地缺乏了解,還是從最容易找的地方下手較好。
草原和森林會吞噬人類活動的迹象,搜尋那些地方可能隻是浪費時間。
” “我突然想到,”裴洛拉特說:“一個世界不論有些什麼東西,最終都應該達到一種平衡,而且可能會發展出新的物種,使環境惡劣的區域着新改頭換面。
” “是有這個可能,裴,”寶绮思說:“這要看當初那個世界的失衡有多嚴重。
至于說一個世界會自我治療,經由演化達到新的平衡,所需的時間要比兩萬年多得多,恐怕要好幾百萬年的時間。
” 此時遠星号不再環繞這個世界飛行,它緩緩飄了大約五百公裡,下面的地表長滿了石南樹與金雀花,其間還穿插着一些小樹叢。
“你們認為那是什麼?”崔維茲突然伸手向前指去。
太空艇此時停留在半空中,不再飄移。
着力發動機調到了最高檔,将行星着力場幾乎完全中和,艙内因而傳來一種輕微但持續不斷的嗡嗡聲。
崔維茲所指的地方,其實沒什麼值得一看的。
放眼望去,隻有些亂七八糟的土堆,上面長着稀稀疏疏的雜草。
“我看不出什麼名堂。
”裴洛拉特說。
“那堆破爛中有個四四方方的結構,有幾條平行線,還有一些互相垂直的模糊線條,看到沒有?看到沒有?那不可能是天然形成的,一定是人工建築物,看得出原本是地基和圍牆,清楚得好像它們依舊聳立在那裡。
” “即使真的是,”裴洛拉特說:“那也隻不過是個廢墟。
如果我們想要做考古研究,我們就得拼命地挖呀挖,專業人士要花上好幾年才能妥善……” “沒錯,不過我們沒時間妥善處理。
那也許是一座被湮沒的古城外圍,某些部分可能尚未傾倒。
讓我們跟着那些線條走,看看會把我們帶到哪裡。
” 在那個區域的某一端,樹木叢距較密之處,她們發現幾堵聳立的牆垣。
或者應該說,隻有部分仍舊屹立。
崔維茲說:“這是個不錯的開始,我們要着陸了。
”
” 寶绮思微微一笑。
“實在不可思議,裴,怎麼每件事都會讓你想起一則傳說,而它們有時又那麼有啟發性。
人類在改造一個世界時,總是忽略了荊棘和蒺藜,姑且不管那些是什麼東西,然後他們便得竭力使這個世界維持正常發展。
它不像蓋啞是個自給自足的有機體,而是一群混雜的孤立體構成的集合,但這群混雜的孤立體卻未臻完美,因此無法使得生态平衡永遠維持下去。
假如人類消失了,就如同指導者的雙手不見了,整個世界的生命型态注定會開始崩潰,行星本身将出現反改造的現象。
” 崔維茲以懷疑的口吻說:“假如真會發生這種事,它也不會很快發生。
這個世界也許已經兩萬年毫無人迹,但大部分似乎仍舊‘照常營業’。
” “當然啦,”寶绮思說:“這要看當初的生态平衡建立得多完善。
如果一開始是個相當良好的平衡,在失去人類之後,仍然可能維持長久的時間。
畢竟,兩萬年對人類而言雖然很長,跟行星的壽命比較起來,卻隻是一夕之間的事。
” “我想,”裴洛拉特一面說,一面專心凝視行星的景觀。
“如果這顆行星的環境正在惡化,我們就能确定人類都走光了。
” 寶绮思說:“我仍然偵測不到人類層次的精神活動,所以我猜這顆行星确實沒有任何人類。
不過,一直有些較低層意識産生的嗡嗡聲,層次的高度足以代表鳥類和哺乳動物。
可是我仍無法确定,反改造的秤谌是否足以顯示人類已經絕迹。
即使一顆行星上有人類居住,如果那個社會不正常,不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生态環境還是有可能惡化。
” “不用說,”裴洛拉特說:“這樣的社會很快就會遭到毀滅。
我不相信有任何人類,會不了解保護自己賴以維生的資源有多重要。
” 寶绮思說:“我沒有你那種對人類理性的樂觀信心,裴。
我覺得,如果一個行星社會完全由孤立體組成,那麼可想而知,為了局部的利益,甚至為了個人的利益,就很容易使人忘卻行星整體的安危。
” “我不認為那是可想而知,”崔維茲說:“我站在裴洛拉特這一方。
事實上,既然有人居住的世界數以千萬計,卻沒一個因為反改造而使環境惡化,你對孤立體的恐懼可能誇大了,寶绮思。
” 太空艇此時駛出晝半球,進入黑夜的範圍。
感覺上像是暮色迅疾加深,然後外面就成了一片黑暗,隻有在經過晴朗的天空時,還能看到一些星光。
藉着精确監看大氣壓與重力強度,遠星号得以維持精确的高度。
他們目前保持的這個高度,絕對不會撞到隆起的群山,因為這顆行星已經許久未有造山運動。
不過為了預防萬一,電腦仍然利用“微波指尖”在前面探路。
崔維茲一面凝視逃陟絨般的黑夜,一面若有所思地說:“我總是認為,要确定一顆行星毫無人迹,最可靠的徵狀就是暗面完全沒有可見光。
任何擁有科技的文明,都無法忍受黑暗的環境——一旦進入日面,我們就要降低高度。
” “那樣做有什麼用?”裴洛拉特說:“下面什麼都沒有。
” “誰說什麼都沒有?” “寶绮思說的,你也這麼說過。
” “不是的,詹諾夫。
我是說沒有科技導緻的輻射,寶绮思是說沒有人類精神活動的迹象,但這并不代表下面什麼也沒有。
即使這顆行星上沒有人類,也一定會有某些遺迹。
我要尋找的是線索,詹諾夫,就這點而言,科技文明的殘留物就可能有用。
” “經過兩萬年之後?”裴洛拉特的音調逐漸提高,“你認為有什麼東西能維持兩萬年?這裡不會有任何的膠卷、紙張、印刷品。
金屬會生銹,木材會腐爛,塑料會碎成顆粒,甚至石頭都會粉碎或遭到侵蝕。
” “也許沒有兩萬年那麼久,”崔維茲耐心地說:“我提到這個時間,是說這顆行星上如果沒有人類,最長也不會超過兩萬年。
因為根據康普隆的傳說,在此之前這個世界極為繁榮。
可是,或許在一千年前,最後一批人類才死亡或消失,或者逃到别處去。
” 他們到達夜面另一個盡頭,曙光随即降臨,然後幾乎在同一刻,出現了燦爛奪目的陽光。
遠星号一面開始降低高度,一面慢慢減速,直到地表的一切都清晰可見。
陸地沿岸點綴着許多小島,現在每個都能看得相當清楚,大多數布滿了綠油油的植群。
崔維茲說:“照我看來,我們該去研究那些受損特别嚴重的地區。
我認為人類最集中的區域,便是生态最失衡的地方,反改造可能就以那些地方為源頭,不斷向外擴散開來。
你的意見如何,寶绮思?” “的确有可能。
總之,我們對此地缺乏了解,還是從最容易找的地方下手較好。
草原和森林會吞噬人類活動的迹象,搜尋那些地方可能隻是浪費時間。
” “我突然想到,”裴洛拉特說:“一個世界不論有些什麼東西,最終都應該達到一種平衡,而且可能會發展出新的物種,使環境惡劣的區域着新改頭換面。
” “是有這個可能,裴,”寶绮思說:“這要看當初那個世界的失衡有多嚴重。
至于說一個世界會自我治療,經由演化達到新的平衡,所需的時間要比兩萬年多得多,恐怕要好幾百萬年的時間。
” 此時遠星号不再環繞這個世界飛行,它緩緩飄了大約五百公裡,下面的地表長滿了石南樹與金雀花,其間還穿插着一些小樹叢。
“你們認為那是什麼?”崔維茲突然伸手向前指去。
太空艇此時停留在半空中,不再飄移。
着力發動機調到了最高檔,将行星着力場幾乎完全中和,艙内因而傳來一種輕微但持續不斷的嗡嗡聲。
崔維茲所指的地方,其實沒什麼值得一看的。
放眼望去,隻有些亂七八糟的土堆,上面長着稀稀疏疏的雜草。
“我看不出什麼名堂。
”裴洛拉特說。
“那堆破爛中有個四四方方的結構,有幾條平行線,還有一些互相垂直的模糊線條,看到沒有?看到沒有?那不可能是天然形成的,一定是人工建築物,看得出原本是地基和圍牆,清楚得好像它們依舊聳立在那裡。
” “即使真的是,”裴洛拉特說:“那也隻不過是個廢墟。
如果我們想要做考古研究,我們就得拼命地挖呀挖,專業人士要花上好幾年才能妥善……” “沒錯,不過我們沒時間妥善處理。
那也許是一座被湮沒的古城外圍,某些部分可能尚未傾倒。
讓我們跟着那些線條走,看看會把我們帶到哪裡。
” 在那個區域的某一端,樹木叢距較密之處,她們發現幾堵聳立的牆垣。
或者應該說,隻有部分仍舊屹立。
崔維茲說:“這是個不錯的開始,我們要着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