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告别康普隆
關燈
小
中
大
26
“依照康普隆的規範,議員先生,的确不禮貌。
不過既然你們是客人,不妨依循你們的規範,如果你們想要談正經事,而不認為或不介意那樣會破壞食欲,那就請便吧,我願意奉陪。
” 崔維茲說:“謝謝你。
李劄樂部長曾經暗示——不,她很不客氣地明說——懷疑論者在這個世界下受歡迎,這是真的嗎?” 丹尼亞多的好心情似乎更上一層樓。
“當然啦,如果不是這樣,我們會多傷心呢。
康普隆,你知道,是個充滿挫折感的世界。
盡避過去的曆史沒有人清楚,一般人卻有一種空幻的信仰,認為在許多千年以前,住人的銀河規模還很小的時候,康普隆曾是領袖群倫的世界,這點我們一直念念不忘。
而在可考的曆史中,我們卻從未居于領導地位,這個事實令我們很不舒服,讓我們——我是說,一般的民衆——心中有種忿忿不平的感覺。
“可是我們能怎麼辦?政府曾經被迫效忠帝國的皇帝,如今則是基地的忠誠附庸。
我們越是明了自己的次等地位,就越相信傳說中那段偉大的歲月。
“那麼,康普隆人能做些什麼呢?過去他們無法與帝國抗争,如今又不能公開向基地挑釁。
因此他們攻擊我們、憎恨我們,用這種方式來尋求慰藉,因為我們不相信那些傳說,并且對那些迷信嗤之以鼻。
“然而,我們不必擔心受到更大的迫害。
我們控制了科技,在大學擔任教職的也是我們這些人。
其中有些人特别敢說話,因而難以公開授課。
比如說,我自己就有這個麻煩,不過我還是有學生,我們在校外定期悄悄聚會。
但是,如果真禁止我們公開活動,那麼科技将要停擺,大學将會失去全銀河的認可。
事實上,這種學術自殺的嚴重後果,也許還無法令他們收斂仇恨的心态,想必這就是人類的愚昧,不過還好有基地支持我們。
所以說,雖然我們不斷受到漫罵、譏嘲和公開抨擊,卻仍舊能安然無事。
” 崔維茲說:“是不是由于大衆的反對,使你不願告訴我們地球在哪裡?雖然你剛才那麼說,但你是否害怕如果做得太過分,反懷疑論者的情緒會升高到危險的秤谌?” 丹尼亞多搖了搖頭。
“不是這樣,地球的位置的确無人知曉。
我并非由于恐懼,或是任何其他原因,而對你們有所隐瞞。
” “可是你聽我說,”崔維茲急切地說:“在銀河這一星區中,自然條件适于住人的行星數量有限,而且,大多數的可住人行星必定都已有人居住,因此你們應該相當熟悉。
想要在這個星區尋找一顆特殊的行星——除了帶有放射性外,它具有一切适于住人的條件,這會有多困難呢?此外你還有另一個線索,就是那顆行星有顆巨大的衛星相伴。
既然有了放射性和巨大衛星兩個特征,地球絕不會被錯認,甚至隻是随便找一找,也應該找得到。
或許需要花點時間,不過這是唯一的麻煩。
” 丹尼亞多說:“就懷疑論者的觀點而言,地球的放射性和旁邊那顆巨大衛星,都隻不過是傳說而已。
如果我們去尋找這些特征,那就跟尋找麻雀奶和兔子羽毛一樣荒唐。
” “也許吧,可是那不至于使康普隆人完全放棄。
如果他們能找到一個充滿放射性的世界,大小正好适于住人,旁邊還有顆巨大的衛星,康普隆民間傳說的可信度将因此大大提高。
” 丹尼亞多大笑幾聲。
“也許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康普隆才從未進行這類探索。
假如我們失敗,或是找到一個跟傳說顯然不符的地球,便會産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康普隆的民間傳說将馬上垮台,變成大家的笑柄。
康普隆不會冒這個險。
” 崔維茲頓了一下,再用非常認真的口氣說:“那麼,即使我們不強調放射性和巨大衛星這兩個‘唯一點’——姑且假設銀河标準語有這種說法,根據定義,一定還有第三個唯一點,它和任何的傳說都毫無瓜葛。
那就是如今在地球上,即使沒有衆多生機盎然、多采多姿的生命型态,也總會有一些留存下來,不然至少應該保有化石紀錄。
” 丹尼亞多說:“議員先生,雖然康普隆未曾有組織地計劃找尋地球,我們有時還是得做些太空旅行。
偶爾會有船艦由于種種原因而迷途,那些船艦照例要将經過做成報告。
躍遷不是每次都完美無缺,這點或許你也知道。
然而,所有的報告中,從未提到跟傳說中的地球性質相似的世界,也沒發現過擠滿各種生命型态的行星。
船艦又不可能隻為了搜集化石,而在一顆看似無人居住的行星登陸。
如果說,過去數千年來,從來沒有疑似地球的報告出現,我就絕對願意相信找尋地球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地球根本不在那裡,又怎麼找得到呢。
” 崔維茲以充滿挫折感的語調說:“可是地球一定在某個地方。
在銀河的某個角落,存在着一顆行星,人類以及人類熟悉的其他生命型态,都是從那裡演化出來的。
如果地球不在銀河這一區,就一定在其他星區。
” “或許如此吧,”丹尼亞多冷冷地說:“但是直到目前為止,它還沒在任何一處出現過。
” “大家未曾真正仔細找過。
” “嗯,顯然你們就會。
我祝你們好運,但我絕不會賭你們成功。
” 崔維茲說:“有沒有人試圖以間接的方法,就是除了直接尋找之外的其他方法,來判定地球可能的位置?” “有——”兩個聲音同時響起。
丹尼亞多是其中之一,他對裴洛拉特說:“你是否想到了亞瑞弗計劃?” “是的。
”裴洛拉特答道。
“那麼可否請你跟議員先生解釋一下?我想他比較容易相信你的話。
” 于是裴洛拉特說:“你可知道,葛蘭,在帝國末期,所謂的‘起源尋找’研究曾經風靡一時,許多人把它當作一種消遣,也許是為了逃避周遭令人不快的現實。
當時帝國已漸漸崩潰瓦解,這你是知道的。
“黎維的一位曆史學家韓波·亞瑞弗,就想到了一個間接的方法。
他的依據是,不論起源行星是哪一顆,它一定會先在較近的行星建立殖民世界。
一般說來,一個世界距離那個原點越遠,殖民者抵達的時間就越晚。
“那麼,假使将銀河所有住人行星的創建日期整理出來,然後以仟年為單位,把曆史同樣久遠的行星連成網絡。
比如說,具有一萬年曆史的行星構成一個網絡;具有一萬兩千年曆史的行星構成另一個網絡;具有一萬五千年曆史的行星又構成另一個網絡。
理論上來說,每個網絡都近似一個球面,而且差不多是同心球。
較古老的行星所構成的網絡,半徑應該小于較年輕的行星網絡。
如果把每個網絡的球心找出來,它們在太空中的分布範圍應該相當小,而那個範圍就該包含了起源行星——地球。
” 裴洛拉特雙手做成杯狀,劃出一個個的球面,臉上的表情極其認真。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葛蘭?” 崔維茲點了點頭。
“明白,不過我猜他沒有成功。
” “理論上應該辦得到,老夥伴。
麻煩的是創建年代都不正确,每個世界多少會将本身的曆史誇大拉長,可是除了傳說,又沒有其他簡單的方法可以斷定曆史的長短。
” 寶绮思說:“古老樹木中的碳十四衰變。
” “當然啦,親愛的,”裴洛拉特說:“但你必須得到那些世界的合作才行,事實上從來沒人願意那麼做,每個世界都不希望誇大的曆史被人推翻。
帝國當時又不能為了這麼小的事,就強行壓制各地的反對聲浪,它有更着要的事需要操心。
“因此亞瑞弗所能做的,隻是利用那些曆史頂多兩千年,而且創建經過在可靠的情況下,曾經仔細記錄下來的世界。
那些世界沒有多少,雖然它們的分布大緻符合球對稱,球心卻相當接近川陀,昔日帝國的首都。
因為那些為數不多的新世界,最初的殖民者全部源自川陀。
“那當然是另一個問題。
地球并非星際殖民的唯一起點,一段時日之後,較古老的殖民世界便會送出自己的殖民隊伍,而在帝國全盛時期,川陀成了殖民者的主要出産地。
說來真不公平,亞瑞弗因此就成為衆人的笑柄,他的學術聲譽也因此而斷送。
” 崔維茲說:“來龍去脈我聽懂了,詹諾夫。
丹尼亞多博士,照這麼說來,你甚至連一絲渺茫的
不過既然你們是客人,不妨依循你們的規範,如果你們想要談正經事,而不認為或不介意那樣會破壞食欲,那就請便吧,我願意奉陪。
” 崔維茲說:“謝謝你。
李劄樂部長曾經暗示——不,她很不客氣地明說——懷疑論者在這個世界下受歡迎,這是真的嗎?” 丹尼亞多的好心情似乎更上一層樓。
“當然啦,如果不是這樣,我們會多傷心呢。
康普隆,你知道,是個充滿挫折感的世界。
盡避過去的曆史沒有人清楚,一般人卻有一種空幻的信仰,認為在許多千年以前,住人的銀河規模還很小的時候,康普隆曾是領袖群倫的世界,這點我們一直念念不忘。
而在可考的曆史中,我們卻從未居于領導地位,這個事實令我們很不舒服,讓我們——我是說,一般的民衆——心中有種忿忿不平的感覺。
“可是我們能怎麼辦?政府曾經被迫效忠帝國的皇帝,如今則是基地的忠誠附庸。
我們越是明了自己的次等地位,就越相信傳說中那段偉大的歲月。
“那麼,康普隆人能做些什麼呢?過去他們無法與帝國抗争,如今又不能公開向基地挑釁。
因此他們攻擊我們、憎恨我們,用這種方式來尋求慰藉,因為我們不相信那些傳說,并且對那些迷信嗤之以鼻。
“然而,我們不必擔心受到更大的迫害。
我們控制了科技,在大學擔任教職的也是我們這些人。
其中有些人特别敢說話,因而難以公開授課。
比如說,我自己就有這個麻煩,不過我還是有學生,我們在校外定期悄悄聚會。
但是,如果真禁止我們公開活動,那麼科技将要停擺,大學将會失去全銀河的認可。
事實上,這種學術自殺的嚴重後果,也許還無法令他們收斂仇恨的心态,想必這就是人類的愚昧,不過還好有基地支持我們。
所以說,雖然我們不斷受到漫罵、譏嘲和公開抨擊,卻仍舊能安然無事。
” 崔維茲說:“是不是由于大衆的反對,使你不願告訴我們地球在哪裡?雖然你剛才那麼說,但你是否害怕如果做得太過分,反懷疑論者的情緒會升高到危險的秤谌?” 丹尼亞多搖了搖頭。
“不是這樣,地球的位置的确無人知曉。
我并非由于恐懼,或是任何其他原因,而對你們有所隐瞞。
” “可是你聽我說,”崔維茲急切地說:“在銀河這一星區中,自然條件适于住人的行星數量有限,而且,大多數的可住人行星必定都已有人居住,因此你們應該相當熟悉。
想要在這個星區尋找一顆特殊的行星——除了帶有放射性外,它具有一切适于住人的條件,這會有多困難呢?此外你還有另一個線索,就是那顆行星有顆巨大的衛星相伴。
既然有了放射性和巨大衛星兩個特征,地球絕不會被錯認,甚至隻是随便找一找,也應該找得到。
或許需要花點時間,不過這是唯一的麻煩。
” 丹尼亞多說:“就懷疑論者的觀點而言,地球的放射性和旁邊那顆巨大衛星,都隻不過是傳說而已。
如果我們去尋找這些特征,那就跟尋找麻雀奶和兔子羽毛一樣荒唐。
” “也許吧,可是那不至于使康普隆人完全放棄。
如果他們能找到一個充滿放射性的世界,大小正好适于住人,旁邊還有顆巨大的衛星,康普隆民間傳說的可信度将因此大大提高。
” 丹尼亞多大笑幾聲。
“也許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康普隆才從未進行這類探索。
假如我們失敗,或是找到一個跟傳說顯然不符的地球,便會産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康普隆的民間傳說将馬上垮台,變成大家的笑柄。
康普隆不會冒這個險。
” 崔維茲頓了一下,再用非常認真的口氣說:“那麼,即使我們不強調放射性和巨大衛星這兩個‘唯一點’——姑且假設銀河标準語有這種說法,根據定義,一定還有第三個唯一點,它和任何的傳說都毫無瓜葛。
那就是如今在地球上,即使沒有衆多生機盎然、多采多姿的生命型态,也總會有一些留存下來,不然至少應該保有化石紀錄。
” 丹尼亞多說:“議員先生,雖然康普隆未曾有組織地計劃找尋地球,我們有時還是得做些太空旅行。
偶爾會有船艦由于種種原因而迷途,那些船艦照例要将經過做成報告。
躍遷不是每次都完美無缺,這點或許你也知道。
然而,所有的報告中,從未提到跟傳說中的地球性質相似的世界,也沒發現過擠滿各種生命型态的行星。
船艦又不可能隻為了搜集化石,而在一顆看似無人居住的行星登陸。
如果說,過去數千年來,從來沒有疑似地球的報告出現,我就絕對願意相信找尋地球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地球根本不在那裡,又怎麼找得到呢。
” 崔維茲以充滿挫折感的語調說:“可是地球一定在某個地方。
在銀河的某個角落,存在着一顆行星,人類以及人類熟悉的其他生命型态,都是從那裡演化出來的。
如果地球不在銀河這一區,就一定在其他星區。
” “或許如此吧,”丹尼亞多冷冷地說:“但是直到目前為止,它還沒在任何一處出現過。
” “大家未曾真正仔細找過。
” “嗯,顯然你們就會。
我祝你們好運,但我絕不會賭你們成功。
” 崔維茲說:“有沒有人試圖以間接的方法,就是除了直接尋找之外的其他方法,來判定地球可能的位置?” “有——”兩個聲音同時響起。
丹尼亞多是其中之一,他對裴洛拉特說:“你是否想到了亞瑞弗計劃?” “是的。
”裴洛拉特答道。
“那麼可否請你跟議員先生解釋一下?我想他比較容易相信你的話。
” 于是裴洛拉特說:“你可知道,葛蘭,在帝國末期,所謂的‘起源尋找’研究曾經風靡一時,許多人把它當作一種消遣,也許是為了逃避周遭令人不快的現實。
當時帝國已漸漸崩潰瓦解,這你是知道的。
“黎維的一位曆史學家韓波·亞瑞弗,就想到了一個間接的方法。
他的依據是,不論起源行星是哪一顆,它一定會先在較近的行星建立殖民世界。
一般說來,一個世界距離那個原點越遠,殖民者抵達的時間就越晚。
“那麼,假使将銀河所有住人行星的創建日期整理出來,然後以仟年為單位,把曆史同樣久遠的行星連成網絡。
比如說,具有一萬年曆史的行星構成一個網絡;具有一萬兩千年曆史的行星構成另一個網絡;具有一萬五千年曆史的行星又構成另一個網絡。
理論上來說,每個網絡都近似一個球面,而且差不多是同心球。
較古老的行星所構成的網絡,半徑應該小于較年輕的行星網絡。
如果把每個網絡的球心找出來,它們在太空中的分布範圍應該相當小,而那個範圍就該包含了起源行星——地球。
” 裴洛拉特雙手做成杯狀,劃出一個個的球面,臉上的表情極其認真。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葛蘭?” 崔維茲點了點頭。
“明白,不過我猜他沒有成功。
” “理論上應該辦得到,老夥伴。
麻煩的是創建年代都不正确,每個世界多少會将本身的曆史誇大拉長,可是除了傳說,又沒有其他簡單的方法可以斷定曆史的長短。
” 寶绮思說:“古老樹木中的碳十四衰變。
” “當然啦,親愛的,”裴洛拉特說:“但你必須得到那些世界的合作才行,事實上從來沒人願意那麼做,每個世界都不希望誇大的曆史被人推翻。
帝國當時又不能為了這麼小的事,就強行壓制各地的反對聲浪,它有更着要的事需要操心。
“因此亞瑞弗所能做的,隻是利用那些曆史頂多兩千年,而且創建經過在可靠的情況下,曾經仔細記錄下來的世界。
那些世界沒有多少,雖然它們的分布大緻符合球對稱,球心卻相當接近川陀,昔日帝國的首都。
因為那些為數不多的新世界,最初的殖民者全部源自川陀。
“那當然是另一個問題。
地球并非星際殖民的唯一起點,一段時日之後,較古老的殖民世界便會送出自己的殖民隊伍,而在帝國全盛時期,川陀成了殖民者的主要出産地。
說來真不公平,亞瑞弗因此就成為衆人的笑柄,他的學術聲譽也因此而斷送。
” 崔維茲說:“來龍去脈我聽懂了,詹諾夫。
丹尼亞多博士,照這麼說來,你甚至連一絲渺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