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言兩語話十一年
關燈
小
中
大
活有了保障。
他們隻是無法離開紮拉爾島,返回大浮冰附近,再度穿過極圈。
當初“珍妮”号受到狂風暴雨襲擊,流冰撞擊,冰雹和雪暴威脅,曆盡千難萬險,終于打開了極圈的通道! 至于說建造一條可以經受如此危險航行的小船,威廉·蓋伊和他的夥伴們沒有必要的工具,隻使用自己唯一的武器,長槍、手槍和短刀,怎麼能造得出來呢?…… 所以,隻能考慮盡好地安頓下來,等待時機離開島嶼。
這種時機來自何方?當然隻能來自唯有上帝才能支配的偶然性…… 首先,按照船長和大副的意見,決定在西北海岸建立營地。
從克羅克—克羅克村莊,眺望不到海面。
而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經常不斷看見大海,以待——唉!恐怕是不大可能的——在紮拉爾附近海域出現一艘船! 威廉·蓋伊船長、帕特森和他們的五位夥伴于是穿過山谷走下山來。
崩塌小山的碎石亂土填滿了半個山谷。
發酥的火山岩渣,黑色的大塊花崗岩和碎成粉末的粘土中間,有點點金屬物閃閃發光。
在阿瑟·皮姆看來,這荒涼地區的景象正是如此,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裡就是化為廢墟的巴比倫遺址!……” 離開峽谷以前,威廉·蓋伊想起去搜索一下右側的裂隙,阿瑟·皮姆、德克·彼得斯和阿倫就是從那裡消逝的。
裂隙已被堵塞,他無法進入堅實大塊的内部。
因此他根本不知道這一側也存在着一個天然的或人造的迷宮,與他剛剛離開的山洞極其相似。
說不定,在已經幹涸的激流河床下面,兩個山洞是相通的。
混亂紛雜的壁壘,切斷了向北的去路。
這小隊人馬越過這個障礙,迅速朝西北方向走去。
到了那裡,在距離克羅克—克羅克村約三海裡的沿海地帶,他們最後在一個山洞裡安下身來。
那個山洞與我們此刻在哈勒布雷納地岸邊所居住的山洞十分相像。
就在那個地方,“珍妮”号的七位幸存者活下來,度過了漫長而傷心絕望的年代。
我們自己也即将開始這種生活了。
——當然他們的條件比我們要好一些:紮拉爾島土壤肥沃,能提供食物來源,而哈勒布雷納地則缺少食物來源。
實際上,待我們的給養枯竭以後,我們注定要喪生,而他們則不會。
他們可以無限期地等待下去……而且他們也等了…… 阿瑟·皮姆、德克·彼得斯和阿倫已死于崩塌,這在他們心目中是無可置疑的事——對阿倫來說,這當然已經确定無疑。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阿瑟·皮姆和混血兒竟然奪取了一條小船,泛舟海上去了!…… 正如威廉·蓋伊給我們講述的那樣,沒有一件意外變故來打破這十一年的單調生活。
島民竟然也沒有一次出現過,恐懼使他們不敢接近紮拉爾島。
這個階段中,也沒有任何危險威脅他們。
另一方面,随着時光的流逝,他們越來越失去了有朝一日能被人搭救的希望。
開始的時候,每當暖季來臨,大海重又成為自由流動的海洋,他們便在心中暗想,會派遣一艘船前來尋找“珍妮”号的。
但是,過了四五年之後,他們便失去了一切希望…… 除了土壤生長的産品以外——其中有抗敗血症的珍貴作物,辣根菜,褐芹,在岩洞四周,生長茂盛——威廉·蓋伊還從村裡帶回了一些家禽,雞,良種鴨,還有大量黑豬,在島上迅速繁殖。
此外,無需借助于火器,輕而易舉地便可打下羽毛烏黑的麻鸻。
這各種食物來源之外,還應加上信天翁和加拉帕戈斯龜産的卵,數以百計,埋在沙灘的沙土中。
光有那軀體龐大的龜,龜肉滋補身體、有益于健康,就足夠這些在南極洲過冬的人享用了。
還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中儲藏,珍妮灣中直到小海灣深處都盛産各種魚類——鲑魚,鳕魚,鳐魚,鳎,鲂■,鲻魚,菱鲆,鹦嘴魚。
這還沒有算上軟體動物中味道鮮美的海參。
英國雙桅帆船本來打算裝滿一船海參,然後運到天朝帝國①市場上去出售的。
①指中國。
對于一八二八年到一八三九年這個階段,我想無需贅叙了。
冬季自然是艱苦的。
确實,夏季慷慨大方地使紮拉爾群島感受到它施恩于人的影響;而當大雪、暴雨、狂風、暴風雪伴随着寒季來臨的時候,冬季的嚴寒也不曾赦免他們。
在整個南極陸地上,奇寒逞威。
海面擁塞着浮冰,海水一般冰封長達六七個月。
要等到太陽重新出現,才能再度見到自由流動的海水。
這就是阿瑟·皮姆親眼目睹的自由流動的海洋,也是我們自度過大浮冰以來遇到的自由流動的海洋。
總而言之,在紮拉爾島生存下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在我們占據的哈勒布雷納地,這寸
他們隻是無法離開紮拉爾島,返回大浮冰附近,再度穿過極圈。
當初“珍妮”号受到狂風暴雨襲擊,流冰撞擊,冰雹和雪暴威脅,曆盡千難萬險,終于打開了極圈的通道! 至于說建造一條可以經受如此危險航行的小船,威廉·蓋伊和他的夥伴們沒有必要的工具,隻使用自己唯一的武器,長槍、手槍和短刀,怎麼能造得出來呢?…… 所以,隻能考慮盡好地安頓下來,等待時機離開島嶼。
這種時機來自何方?當然隻能來自唯有上帝才能支配的偶然性…… 首先,按照船長和大副的意見,決定在西北海岸建立營地。
從克羅克—克羅克村莊,眺望不到海面。
而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經常不斷看見大海,以待——唉!恐怕是不大可能的——在紮拉爾附近海域出現一艘船! 威廉·蓋伊船長、帕特森和他們的五位夥伴于是穿過山谷走下山來。
崩塌小山的碎石亂土填滿了半個山谷。
發酥的火山岩渣,黑色的大塊花崗岩和碎成粉末的粘土中間,有點點金屬物閃閃發光。
在阿瑟·皮姆看來,這荒涼地區的景象正是如此,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裡就是化為廢墟的巴比倫遺址!……” 離開峽谷以前,威廉·蓋伊想起去搜索一下右側的裂隙,阿瑟·皮姆、德克·彼得斯和阿倫就是從那裡消逝的。
裂隙已被堵塞,他無法進入堅實大塊的内部。
因此他根本不知道這一側也存在着一個天然的或人造的迷宮,與他剛剛離開的山洞極其相似。
說不定,在已經幹涸的激流河床下面,兩個山洞是相通的。
混亂紛雜的壁壘,切斷了向北的去路。
這小隊人馬越過這個障礙,迅速朝西北方向走去。
到了那裡,在距離克羅克—克羅克村約三海裡的沿海地帶,他們最後在一個山洞裡安下身來。
那個山洞與我們此刻在哈勒布雷納地岸邊所居住的山洞十分相像。
就在那個地方,“珍妮”号的七位幸存者活下來,度過了漫長而傷心絕望的年代。
我們自己也即将開始這種生活了。
——當然他們的條件比我們要好一些:紮拉爾島土壤肥沃,能提供食物來源,而哈勒布雷納地則缺少食物來源。
實際上,待我們的給養枯竭以後,我們注定要喪生,而他們則不會。
他們可以無限期地等待下去……而且他們也等了…… 阿瑟·皮姆、德克·彼得斯和阿倫已死于崩塌,這在他們心目中是無可置疑的事——對阿倫來說,這當然已經确定無疑。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阿瑟·皮姆和混血兒竟然奪取了一條小船,泛舟海上去了!…… 正如威廉·蓋伊給我們講述的那樣,沒有一件意外變故來打破這十一年的單調生活。
島民竟然也沒有一次出現過,恐懼使他們不敢接近紮拉爾島。
這個階段中,也沒有任何危險威脅他們。
另一方面,随着時光的流逝,他們越來越失去了有朝一日能被人搭救的希望。
開始的時候,每當暖季來臨,大海重又成為自由流動的海洋,他們便在心中暗想,會派遣一艘船前來尋找“珍妮”号的。
但是,過了四五年之後,他們便失去了一切希望…… 除了土壤生長的産品以外——其中有抗敗血症的珍貴作物,辣根菜,褐芹,在岩洞四周,生長茂盛——威廉·蓋伊還從村裡帶回了一些家禽,雞,良種鴨,還有大量黑豬,在島上迅速繁殖。
此外,無需借助于火器,輕而易舉地便可打下羽毛烏黑的麻鸻。
這各種食物來源之外,還應加上信天翁和加拉帕戈斯龜産的卵,數以百計,埋在沙灘的沙土中。
光有那軀體龐大的龜,龜肉滋補身體、有益于健康,就足夠這些在南極洲過冬的人享用了。
還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海中儲藏,珍妮灣中直到小海灣深處都盛産各種魚類——鲑魚,鳕魚,鳐魚,鳎,鲂■,鲻魚,菱鲆,鹦嘴魚。
這還沒有算上軟體動物中味道鮮美的海參。
英國雙桅帆船本來打算裝滿一船海參,然後運到天朝帝國①市場上去出售的。
①指中國。
對于一八二八年到一八三九年這個階段,我想無需贅叙了。
冬季自然是艱苦的。
确實,夏季慷慨大方地使紮拉爾群島感受到它施恩于人的影響;而當大雪、暴雨、狂風、暴風雪伴随着寒季來臨的時候,冬季的嚴寒也不曾赦免他們。
在整個南極陸地上,奇寒逞威。
海面擁塞着浮冰,海水一般冰封長達六七個月。
要等到太陽重新出現,才能再度見到自由流動的海水。
這就是阿瑟·皮姆親眼目睹的自由流動的海洋,也是我們自度過大浮冰以來遇到的自由流動的海洋。
總而言之,在紮拉爾島生存下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在我們占據的哈勒布雷納地,這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