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言兩語話十一年

關燈
多,長滿山坡。

    他們用一塊塊軟木和一塊塊硬木摩擦取火。

    軟木、硬木在他們四周俯拾即是。

     最後,囚禁了七天之後,阿瑟·皮姆和混血兒終于——衆所周知——離開了他們的藏身之地,下到岸邊,奪取了小船,離開了紮拉爾島。

    而威廉·蓋伊及其夥伴直到那時尚未找到逃跑的機會。

     過了二十一天,“珍妮”号的船長及其手下人馬一直囚禁在迷宮中,眼看他們賴以為生的鳥類要消耗殆盡了。

    為了逃脫饑餓的威脅——倒不存在口渴的問題,因為洞内有一泉,可供給他們清澈的泉水——,隻有一個辦法:抵達沿海地帶,坐上一艘土著小船到海上去碰運氣……說真的,他們能往哪裡逃呢?沒有給養,他們的命運将如何呢?……如果能利用幾小時的黑夜,他們會毫不猶豫地去冒險。

    可是,那時節,太陽還沒有落到距南極24度緯線的地平線後面。

     若不是發生了下面的情況使形勢發生了變化,很可能他們隻好坐以待斃,以結束這一切苦難了。

     事情發生在一天早晨——那天是二月二十二日。

    上午,威廉·蓋伊和帕特森,心急如焚,在洞口聊天。

    洞口朝着田野。

    那時他們已到了隻靠榛子果腹的地步,引起大家頭部和腸胃劇烈疼痛。

    怎樣找到七個人的食物呢?他們再也無計可施了。

    他們遙遙望見巨大海龜在岸邊爬行。

    但是,數百紮拉爾人占據着沙灘,來來往往,忙于他們的活計,一面發出他們持續一貫的“代凱利—利”的喊聲。

    躲在洞内的人怎麼能冒險去追趕海龜呢? 突然,人群騷動起來。

    男女老幼四下逃散。

    有的野人跳上小船,似乎什麼極大的危險威脅着他們…… 出了什麼事情?…… 島嶼這部分海岸上發生如此激烈的騷動,原因何在,他們很快就明白了。

     原來是剛才出現了一頭動物,一頭四足獸。

    這野獸撲到島民中間,跳到他們脖頸上,拼命撕咬,口中飛沫四濺,發出嘶啞的吼聲。

     然而,這四足獸不過單槍匹馬,完全可以用石塊、弓箭将它打死……為什麼數百野人表現得如此驚慌失措,為什麼匆忙逃走,為什麼面對向他們撲去的野獸似乎不敢自衛呢? 原來這動物長着白毛。

    一見它,便發生了以前曾經見過的現象,紮拉爾全體土著居民對白色的恐懼,毫無例外,無法解釋……不!他們除了高喊“代凱利—利”以外,還叫喊“阿那莫莫”和”拉瑪—拉瑪”,那種驚恐萬狀的情景,簡直難以想象! 等到威廉·蓋伊和他的夥伴認出那就是小狗“老虎”時,他真是驚呆了!…… 是的!“老虎”躲過了小山崩塌,逃到島嶼内地……它在克羅克—克羅克村附近徘徊了數日,現在回來了,在野人中引起一陣慌亂…… 想必大家還記得,這可憐的小畜生在“逆戟鲸”号貨艙裡就曾出現過恐水症的症狀……這一次,它可是真的得了狂犬病!……是的!它發狂了,到處咬人,威脅着驚恐萬狀的居民…… 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紮拉爾島居民都已逃散的緣故!他們的首領“太聰明”以及克羅克—克羅克村的主要人物萬波斯家族也逃走了……就是在這種不同尋常的情況下,他們不僅放棄了村莊,而且丢棄了整座島嶼。

    任何強大的力量都挽留不住,大概他們永遠也不會再次踏上這塊土地了!…… 可是,小船隻夠将大部分居民運送到鄰近的島嶼上去,有幾百土著居民,無法逃走,隻好留在紮拉爾島。

    有幾個人已被“老虎”咬傷,經過短暫的潛伏期,發生了狂犬病。

    于是,——真是無法描述的慘狀——他們彼此撲向對方,彼此用牙齒撕碎皮肉……我們在克羅克—克羅克村附近遇到的成堆的骨頭,就是這些野人的骸骨。

    十一年來,已在那裡成為白骨!…… 至于那可憐的小狗,它走到海邊一個角落裡死掉了。

    德克·彼得斯後來找到了它的骷髅,上面還套着刻有阿瑟·皮姆名字的項圈…… 就這樣,由于這場災難——隻有像埃德加·愛倫·波那樣的奇才才可能臆造出來——,紮拉爾島被徹底遺棄了。

    土著居民逃到西南方的群島上去,永遠離開了“白獸”适才帶來了恐懼和死亡的這個島嶼…… 未能逃走的人在這場狂犬病大流行中全部死光以後,威廉·蓋伊、帕特森、特裡因科、科文、羅伯茨、福布斯、賴克斯頓,才壯着膽子走出迷宮,他們在洞裡已經餓得奄奄一息了。

     此後數年,這次探險的七位幸存者又是怎樣過活的呢?…… 一言以蔽之,并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艱苦。

    極其肥沃的土壤,提供了大自然的産品,還有一定數量的家禽,使他們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