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德克·彼得斯躍入海中
關燈
小
中
大
岸上的高山在航海望遠鏡的鏡頭中清晰地顯露出來。
這到底是海峽這一側邊緣上的大陸呢,還僅僅是一座島嶼?……無論屬于哪種情況,大陸也好,島嶼也好,大概也都像西部的土地一樣,寸草不生,無人居住,無法居住。
我的思路又轉向紮拉爾島。
那裡地面上生長着各種植物,異常茂盛。
我回憶起阿瑟·皮姆的描寫,真不知該作何感想。
顯然,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種荒涼景色,更符合人們對南極地區的概念。
可是,坐落在幾乎同一緯度的紮拉爾群島,在地震幾乎完全将其毀滅之前,卻是土壤肥沃,人口衆多的。
那一天,蘭·蓋伊船長提出倡議,要對冰山将我們抛上的這塊土地進行地理命名。
我們給它取名為哈勒布雷納地,以紀念我們的雙桅帆船。
同時,為了同一紀念意義,我們給将極地大陸一分為二的海峽,取名為珍妮峽。
人們這時忙着獵取企鵝。
企鵝在岩石上成群結隊,比比皆是。
兩栖動物沿沙灘嬉戲,我們也捕獲一些。
現在感到需要新鮮肉類了。
經過恩迪科特的烹調加工,我們覺得海豹和象海豹的肉十分鮮美可口。
此外,迫不得已時,這些動物的油脂,還可以用來為岩洞取暖或燒飯。
請不要忘記,我們最兇惡的敵人是寒冷,凡是能夠禦寒的手段,就都應該使用。
是否這些兩栖動物在冬季來臨時,也要到較低緯度地區去尋找溫和一些的氣候,現在還不得而知…… 幸運的是,還有數百種其他動物,可以保證我們這一小群人不緻忍饑挨餓,必要時,也能保證不會口渴難熬。
沙灘上爬行着大量的加拉帕戈斯龜。
這本是厄瓜多爾海洋中一個群島的名稱,這種龜便由此得名。
這就是阿瑟·皮姆談及的那種龜,紮拉爾島島民以此為食。
阿瑟·皮姆和德克·彼得斯從紮拉爾島出發時,在土著人的小船裡看見的也是這種龜。
這種龜類,軀體龐大,行動遲緩,笨重不堪;頸部細長,達兩法尺;頭部呈三角形,與蛇相似;可以數年不進食物。
這裡沒有野芹菜、香芹和野生馬齒苋,這種龜便以生長在岸邊石縫裡的仙人掌為食。
阿瑟·皮姆之所以大膽地将南極龜比作駱駝,這是因為,和駱駝這類反刍動物一樣,這種龜在頸端有一個水囊,可容納二到三加侖的新鮮淡水。
根據阿瑟·皮姆自述,用草棍拈阄以前,“逆戟鲸”号的遇險幸存者就靠了一隻這種龜幸免饑渴而死。
據他說,這種旱龜或海龜,有的體重可達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斤。
哈勒布雷納地的龜雖然不超過七、八百斤,但是龜肉的富于營養和味道鮮美,大概是不會遜色的。
所以,雖然我們即将在這距南極不到五度的地方過冬,無論天氣如何奇寒,還沒有達到頑強的意志也感到絕望的地步。
唯一的問題——我不否認這問題的嚴重性——就是一旦寒季過去,如何返航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有下列兩個條件:一是坐小艇動身的夥伴成功地回到了祖國;二是他們關心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一艘船隻來尋找我們。
在這一點上,别人暫且不說,我們可以指望馬爾丁·霍特,他不會忘記我們。
然而,他的夥伴和他,是否能夠搭乘上捕鲸船抵達太平洋的陸地呢?……再說,明年的夏季是否有利于穿越南極海洋,航行到如此遙遠的地方呢?…… 我們談得最多的就是這種種好運和厄運。
所有的人當中,水手長憑借他快樂的天性和善于忍耐,仍然充滿信心。
廚師恩迪科特與他一樣充滿信心,或者至少可以說,他對将來發生的事不大操心,每天悉心烹調,有如置身于“青鹭”旅店的竈前。
水手斯特恩和弗朗西斯隻是聽着,一言不發。
誰知道,也許他們後悔沒能和赫恩及其同夥一道走呢!……至于撚縫師傅哈迪,他等待着事态的發展,而不願花費腦筋去猜測五六個月以後事态會如何。
蘭·蓋伊船長和大副,像往常一樣,團結一心,思想一緻,決心一緻。
凡是對大家自救有益、應該嘗試的事情,他們都會進行嘗試。
他們對小艇的命運并不太放心,大概正在考慮作徒步穿過冰原向北行進的嘗試。
如果成行,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會猶豫不決,都會跟随他們前進的。
進行這種嘗試的時刻尚未來到,等到大海直到極圈都已冰封的時候,就該下定決心了。
這就是當時的形勢,似乎沒有任何因素會使這種情況發生變化。
可是到了二月十九日那一天,突然發生了一件意外——我要說,對于那些相信上帝會幹預人世間事物的人來說,這就是天意。
清晨八點鐘。
風平浪靜,天空晴朗,氣溫計指着華氏32度(攝氏零度)。
我們聚集在岩洞中——水手長不在——等待吃早飯。
恩迪科特剛剛将早點準備好,我們正要入座,忽聽得外面有聲音呼叫。
這當然隻能是
這到底是海峽這一側邊緣上的大陸呢,還僅僅是一座島嶼?……無論屬于哪種情況,大陸也好,島嶼也好,大概也都像西部的土地一樣,寸草不生,無人居住,無法居住。
我的思路又轉向紮拉爾島。
那裡地面上生長着各種植物,異常茂盛。
我回憶起阿瑟·皮姆的描寫,真不知該作何感想。
顯然,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種荒涼景色,更符合人們對南極地區的概念。
可是,坐落在幾乎同一緯度的紮拉爾群島,在地震幾乎完全将其毀滅之前,卻是土壤肥沃,人口衆多的。
那一天,蘭·蓋伊船長提出倡議,要對冰山将我們抛上的這塊土地進行地理命名。
我們給它取名為哈勒布雷納地,以紀念我們的雙桅帆船。
同時,為了同一紀念意義,我們給将極地大陸一分為二的海峽,取名為珍妮峽。
人們這時忙着獵取企鵝。
企鵝在岩石上成群結隊,比比皆是。
兩栖動物沿沙灘嬉戲,我們也捕獲一些。
現在感到需要新鮮肉類了。
經過恩迪科特的烹調加工,我們覺得海豹和象海豹的肉十分鮮美可口。
此外,迫不得已時,這些動物的油脂,還可以用來為岩洞取暖或燒飯。
請不要忘記,我們最兇惡的敵人是寒冷,凡是能夠禦寒的手段,就都應該使用。
是否這些兩栖動物在冬季來臨時,也要到較低緯度地區去尋找溫和一些的氣候,現在還不得而知…… 幸運的是,還有數百種其他動物,可以保證我們這一小群人不緻忍饑挨餓,必要時,也能保證不會口渴難熬。
沙灘上爬行着大量的加拉帕戈斯龜。
這本是厄瓜多爾海洋中一個群島的名稱,這種龜便由此得名。
這就是阿瑟·皮姆談及的那種龜,紮拉爾島島民以此為食。
阿瑟·皮姆和德克·彼得斯從紮拉爾島出發時,在土著人的小船裡看見的也是這種龜。
這種龜類,軀體龐大,行動遲緩,笨重不堪;頸部細長,達兩法尺;頭部呈三角形,與蛇相似;可以數年不進食物。
這裡沒有野芹菜、香芹和野生馬齒苋,這種龜便以生長在岸邊石縫裡的仙人掌為食。
阿瑟·皮姆之所以大膽地将南極龜比作駱駝,這是因為,和駱駝這類反刍動物一樣,這種龜在頸端有一個水囊,可容納二到三加侖的新鮮淡水。
根據阿瑟·皮姆自述,用草棍拈阄以前,“逆戟鲸”号的遇險幸存者就靠了一隻這種龜幸免饑渴而死。
據他說,這種旱龜或海龜,有的體重可達一千二百到一千五百斤。
哈勒布雷納地的龜雖然不超過七、八百斤,但是龜肉的富于營養和味道鮮美,大概是不會遜色的。
所以,雖然我們即将在這距南極不到五度的地方過冬,無論天氣如何奇寒,還沒有達到頑強的意志也感到絕望的地步。
唯一的問題——我不否認這問題的嚴重性——就是一旦寒季過去,如何返航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有下列兩個條件:一是坐小艇動身的夥伴成功地回到了祖國;二是他們關心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一艘船隻來尋找我們。
在這一點上,别人暫且不說,我們可以指望馬爾丁·霍特,他不會忘記我們。
然而,他的夥伴和他,是否能夠搭乘上捕鲸船抵達太平洋的陸地呢?……再說,明年的夏季是否有利于穿越南極海洋,航行到如此遙遠的地方呢?…… 我們談得最多的就是這種種好運和厄運。
所有的人當中,水手長憑借他快樂的天性和善于忍耐,仍然充滿信心。
廚師恩迪科特與他一樣充滿信心,或者至少可以說,他對将來發生的事不大操心,每天悉心烹調,有如置身于“青鹭”旅店的竈前。
水手斯特恩和弗朗西斯隻是聽着,一言不發。
誰知道,也許他們後悔沒能和赫恩及其同夥一道走呢!……至于撚縫師傅哈迪,他等待着事态的發展,而不願花費腦筋去猜測五六個月以後事态會如何。
蘭·蓋伊船長和大副,像往常一樣,團結一心,思想一緻,決心一緻。
凡是對大家自救有益、應該嘗試的事情,他們都會進行嘗試。
他們對小艇的命運并不太放心,大概正在考慮作徒步穿過冰原向北行進的嘗試。
如果成行,我們當中沒有一個人會猶豫不決,都會跟随他們前進的。
進行這種嘗試的時刻尚未來到,等到大海直到極圈都已冰封的時候,就該下定決心了。
這就是當時的形勢,似乎沒有任何因素會使這種情況發生變化。
可是到了二月十九日那一天,突然發生了一件意外——我要說,對于那些相信上帝會幹預人世間事物的人來說,這就是天意。
清晨八點鐘。
風平浪靜,天空晴朗,氣溫計指着華氏32度(攝氏零度)。
我們聚集在岩洞中——水手長不在——等待吃早飯。
恩迪科特剛剛将早點準備好,我們正要入座,忽聽得外面有聲音呼叫。
這當然隻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