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貝尼小島

關燈
從極圈算起,“哈勒布雷納”号已穿越近八百海裡航程。

    現在,貝尼小島已經在望!船員們迫切需要休息:最後幾個小時,海風完全停息,他們劃着數艘小艇牽引雙桅船前進,已經累得精疲力盡。

    因此推遲到第二天登岸。

    我又回到我的艙室。

     這次,再沒有任何喃喃低語的聲音驚擾我的睡眠。

    剛剛清晨五點,我就上了甲闆,是最早來到的一個。

     毋庸贅言,在這可疑海域航行需要采取的一切防範措施,傑姆·韋斯特都已采取。

    船上實行了最嚴格的警戒。

    石炮已經炮彈上膛,圓炮彈和彈藥筒已運上甲闆,長槍和手槍已準備停當,接舷網已準備就緒隻待拉起。

    “珍妮”号遭到紮拉爾島島民攻擊的情景,人們記憶猶新。

    我們的雙桅船距離那次災禍發生的地點,不到六十海裡。

     一夜過去,平安無事。

    白日來臨,“哈勒布雷納”号四周海面上,沒有一艘小船出現,海灘上不見一個土著居民的蹤影。

    這地方似乎荒無人煙,威廉·蓋伊船長在這裡也不曾找到人類的蹤迹。

    海岸上既不見茅屋,也不見炊煙從茅屋後面升起。

    如果有炊煙,當表示貝厄島有人居住。

     我所見到的小島,與阿瑟·皮姆指出的一模一樣,遍地岩石,周長一裡,寸草不生,沒有任何植物生長的迹象。

     我們的雙桅船在小島北面一海裡處抛下單錨。

     蘭·蓋伊船長告訴我,這個位置絕對不會錯。

     “傑奧林先生,”他對我說,“你看見東北方向上這個岬角了麼?……” “看見了,船長。

    ”“是不是岩石堆積而成,狀如棉花球?……” “果然與書中所談毫無二緻。

    ” “那麼,我們隻要下船到岬角上去就行了,傑奧林先生,說不定我們會在那裡找到‘珍妮’号船員的蹤迹呢,如果他們最終是從紮拉爾島逃出來了的話……” 關于“哈勒布雷納”号船上人們的精神狀态,容我再說上幾句。

    幾鍊之地開外,坐落着阿瑟·皮姆和威廉·蓋伊十一年前涉足的小島。

    “珍妮”号抵達時,遠遠不是處于有利的情形之中:燃料開始缺乏,敗血症症狀在船員身上已表現出來。

    我們的雙桅船情形則相反:水手們個個身體健壯,讓人見了心情舒暢。

    後來招募的人背後嘀嘀咕咕,老船員們則表現得熱情充沛,滿懷希望,對于接近目的地非常滿意。

     至于蘭·蓋伊船長此刻的思緒、願望和迫不及待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雙眼緊緊盯着貝尼小島,恨不得将它吞掉。

    但是,還有一個人,眼光更加死盯盯地望着貝尼小島,這就是亨特。

     自從抛錨以來,亨特沒有像往常那樣在甲闆上睡覺,甚至兩三個小時打個盹他都不肯。

    他胳膊肘支在船首右舷舷牆上,寬寬的嘴巴緊閉着,額頭上千百條皺紋深陷,從不離開這個位置。

    他的雙眼一刻也不曾離開過岸邊。

     我再提醒一下,以志備忘。

    貝尼,是“珍妮”号船長合夥人的名字。

    “珍妮”号在南極洲這一部分發現的第一塊陸地,便用他的名字來命名。

     離開“哈勒布雷納”号以前,蘭·蓋伊囑咐大副絕不要放松警戒——其實對傑姆·韋斯特完全無需囑咐。

    我們出去探查,大概最多半天時間也就夠了。

    如果到了下午還不見小艇回還,就要派出第二艘小艇前去尋找。

     “也要注意我們招來的人,”蘭·蓋伊船長又加了一句。

     “放心吧,船長,”大副回答,“你不是需要四個人劃漿嗎?在新船員中挑四個好了。

    這樣船上可以減少四個搗蛋的。

    ” 這個主意很明智。

    在赫恩的惡劣影響下,他的福克蘭同伴身上,不滿情緒日見滋長。

     小艇武裝好了,四個新船員上艇,坐在船首。

    應亨特的要求,讓他掌舵。

    蘭·蓋伊船長、水手長和我,坐在船尾,全副武裝,離船向小島北部駛去。

     半小時以後,已經繞過岬角。

    從近處看,岬角已不像是一堆搓好的棉球。

    這時小海灣展現出來,“珍妮”号的小艇曾在海灣深處靠岸。

     亨特引導我們向小灣駛去。

    盡可相信他的本能。

    岩石尖角不時露出水面,亨特操作起來,竟毫厘不差。

    真的要以為他對這個登陸地點了如指掌呢…… 探查小島時間不會很長。

    當初威廉·蓋伊船長隻用了幾個小時就走遍了全島。

    任何蹤迹,隻要存在,是肯定逃不過我們的搜索的。

     我們在小灣深處下艇,岸邊岩石上鋪着單薄的地衣。

    已經退潮,露出沙底,類似海灘。

    黑乎乎的大塊岩石星羅棋布,有如偌大的釘頭。

     蘭·蓋伊船長讓我注意觀察,這沙質地毯上,有大量長條的軟體動物,長度三到十八法寸不等,寬度一到八法寸不等。

    有的側身平卧;有的爬行尋找陽光,吞食微生物。

    珊瑚即由這種微生物所形成。

    果然,在兩三處地方,我觀察到好幾個支杈梢梢,那是正在形成的珊瑚。

     “這種軟體動物,”蘭·蓋伊船長告訴我說,“就是人稱之為海參的東西,中國人十分欣賞。

    我之所以要你注意這個問題,傑奧林先生,是因為‘珍妮’号來到這一海域,本來的目的就是搞海參。

    你大概沒有忘記,我哥哥曾經與紮拉爾島首領‘太聰明’進行洽談,為了提交幾百擔這種軟體動物,在岸邊修建了庫房,三個人應該負責加工産品。

    在這期間,雙桅船則繼續進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