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夢幻中的聲音
關燈
小
中
大
浮冰完全消失了嗎?……不!斷然肯定這一點,恐怕還為時過早。
遠處顯現出幾座冰山,流冰和浮冰群仍向東漂流而去。
然而,這一側,解凍高潮已過,船隻已經可以自由航行,海水确實已經自由流動了。
毋庸置疑,正是在這一帶海面,沿着這寬闊的海灣溯流而上,威德爾的船隻達到了74度緯線,“珍妮”号大概越過這裡近六百海裡。
海灣恰如穿過南極大陸開鑿的運河。
“上帝幫助了我們,”蘭·蓋伊船長對我說道,“但願上帝施恩于我們,将我們引向目的地!” “一星期之内,”我回答道,“我們的雙桅船就能望見紮拉爾島了。
” “對,……如果東風能夠保持不變的話,傑奧林先生。
請你不要忘記,‘哈勒布雷納’号沿大浮冰前進,直到其東緣,偏離了航路,現在必須讓它回到西方來。
” “風向對我們有利,船長……” “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風向。
我的意圖是開往貝尼小島。
我哥哥首先在該島下船。
待我們遙遙望見貝尼小島,就可以肯定方向完全正确了……” “說不定,我們會在那裡搜集到新的迹象呢,船長……” “那倒是可能的,傑奧林先生。
等我測量了日高,準确定出我們的位置以後,今天我們就朝貝尼小島駛去。
” 還需要查閱我們手頭最可靠的導遊書籍,這自不待言。
我指的是埃德加·愛倫·波的著作——實際上是阿瑟·皮姆的真實自述。
這本書值得仔細閱讀。
我反複地仔細地讀了以後,得到的最後結論如下: 其背景是真實的。
“珍妮”号發現紮拉爾島并在該島靠岸,這是毫無疑問的。
帕特森在漂流的冰塊表面上被帶走的時候,島上還有六名遇難幸存者,這一點也毫無疑問。
這是故事真實、确鑿、不容置疑的一面。
還有另一面——離奇的、過分誇張的、不合情理的臆造。
如果他為自己塑造的形象是可信的,是否可将這一面歸于叙事者的想象呢?……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據他說乃是在這遙遠的南極洲内親眼所見。
但是,事先就認為這都是确切無疑的事實,是否合适?……難道應該認為确實存在着怪人、怪獸麼?……說這個島嶼上土壤性質特殊,流水構成特别,會是真的嗎?……阿瑟·皮姆勾勒出草圖的帶古埃及文字的岩洞,是否存在?……島民一見白色便異常恐懼,是否可信?……話又說回來,又為什麼不可信呢,既然白色是冬季的外貌、冰雪的顔色,向他們預示着寒季的來臨,要他們禁锢在堅冰的牢獄之中?……真的,對那以後所揭示的一系列非同尋常的現象,諸如天際灰色的雲霧,黑暗的空間,海洋深處閃光透明的現象,空中瀑布以及聳立在極地之門的雪白巨人等等,到底該作何想法呢?…… 在這些問題上,我有所保留,我還在等待。
至于蘭·蓋伊船長,阿瑟·皮姆自述中凡是與被抛棄在紮拉爾島上的人沒有直接關系的事情,他是完全無所謂的。
隻有這些人的命運,才是他唯一地、一貫地考慮的事情。
既然阿瑟·皮姆的自述就在眼前,我打算逐步研究,區分真假、真實與想象……我确信,對于最後那些怪事,肯定是找不到任何蹤迹的。
依我看,這可能是受到“怪異天使”的啟示寫出來的。
這位美國詩人最發人深思的一部短篇小說中,就有這樣一個“怪異天使”。
十二月十九日那天,我們的雙桅船的位置,比“珍妮”号不同年份十八天以後的位置,往南一度半。
可以得出結論說:客觀情況、海流情況、風向、暖季提前到來,這一切都大大幫了我們的忙。
自由流動的大海——或者至少是可以航行的大海——展現在蘭·蓋伊船長面前,正如它曾經展現在威廉·蓋伊船長面前一樣。
他們身後,大浮冰的固态巨大塊壘,從西北向東北,伸展開去,一望無際。
首先,傑姆·韋斯特打算确認一下,是否如阿瑟·皮姆所說,這海灣裡水流奔向南方。
按照他的命令,水手長将一條長二百尋的繩子,頭上墜上相當的重量,
遠處顯現出幾座冰山,流冰和浮冰群仍向東漂流而去。
然而,這一側,解凍高潮已過,船隻已經可以自由航行,海水确實已經自由流動了。
毋庸置疑,正是在這一帶海面,沿着這寬闊的海灣溯流而上,威德爾的船隻達到了74度緯線,“珍妮”号大概越過這裡近六百海裡。
海灣恰如穿過南極大陸開鑿的運河。
“上帝幫助了我們,”蘭·蓋伊船長對我說道,“但願上帝施恩于我們,将我們引向目的地!” “一星期之内,”我回答道,“我們的雙桅船就能望見紮拉爾島了。
” “對,……如果東風能夠保持不變的話,傑奧林先生。
請你不要忘記,‘哈勒布雷納’号沿大浮冰前進,直到其東緣,偏離了航路,現在必須讓它回到西方來。
” “風向對我們有利,船長……” “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風向。
我的意圖是開往貝尼小島。
我哥哥首先在該島下船。
待我們遙遙望見貝尼小島,就可以肯定方向完全正确了……” “說不定,我們會在那裡搜集到新的迹象呢,船長……” “那倒是可能的,傑奧林先生。
等我測量了日高,準确定出我們的位置以後,今天我們就朝貝尼小島駛去。
” 還需要查閱我們手頭最可靠的導遊書籍,這自不待言。
我指的是埃德加·愛倫·波的著作——實際上是阿瑟·皮姆的真實自述。
這本書值得仔細閱讀。
我反複地仔細地讀了以後,得到的最後結論如下: 其背景是真實的。
“珍妮”号發現紮拉爾島并在該島靠岸,這是毫無疑問的。
帕特森在漂流的冰塊表面上被帶走的時候,島上還有六名遇難幸存者,這一點也毫無疑問。
這是故事真實、确鑿、不容置疑的一面。
還有另一面——離奇的、過分誇張的、不合情理的臆造。
如果他為自己塑造的形象是可信的,是否可将這一面歸于叙事者的想象呢?……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據他說乃是在這遙遠的南極洲内親眼所見。
但是,事先就認為這都是确切無疑的事實,是否合适?……難道應該認為确實存在着怪人、怪獸麼?……說這個島嶼上土壤性質特殊,流水構成特别,會是真的嗎?……阿瑟·皮姆勾勒出草圖的帶古埃及文字的岩洞,是否存在?……島民一見白色便異常恐懼,是否可信?……話又說回來,又為什麼不可信呢,既然白色是冬季的外貌、冰雪的顔色,向他們預示着寒季的來臨,要他們禁锢在堅冰的牢獄之中?……真的,對那以後所揭示的一系列非同尋常的現象,諸如天際灰色的雲霧,黑暗的空間,海洋深處閃光透明的現象,空中瀑布以及聳立在極地之門的雪白巨人等等,到底該作何想法呢?…… 在這些問題上,我有所保留,我還在等待。
至于蘭·蓋伊船長,阿瑟·皮姆自述中凡是與被抛棄在紮拉爾島上的人沒有直接關系的事情,他是完全無所謂的。
隻有這些人的命運,才是他唯一地、一貫地考慮的事情。
既然阿瑟·皮姆的自述就在眼前,我打算逐步研究,區分真假、真實與想象……我确信,對于最後那些怪事,肯定是找不到任何蹤迹的。
依我看,這可能是受到“怪異天使”的啟示寫出來的。
這位美國詩人最發人深思的一部短篇小說中,就有這樣一個“怪異天使”。
十二月十九日那天,我們的雙桅船的位置,比“珍妮”号不同年份十八天以後的位置,往南一度半。
可以得出結論說:客觀情況、海流情況、風向、暖季提前到來,這一切都大大幫了我們的忙。
自由流動的大海——或者至少是可以航行的大海——展現在蘭·蓋伊船長面前,正如它曾經展現在威廉·蓋伊船長面前一樣。
他們身後,大浮冰的固态巨大塊壘,從西北向東北,伸展開去,一望無際。
首先,傑姆·韋斯特打算确認一下,是否如阿瑟·皮姆所說,這海灣裡水流奔向南方。
按照他的命令,水手長将一條長二百尋的繩子,頭上墜上相當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