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夢幻中的聲音
關燈
小
中
大
從船尾投入水中,證實了水流方向确實向南——對我們雙桅船的前進十分有利。
天空格外晴朗。
上午十時和正午,進行了兩次極為準确的測量。
計算結果表明,我們位于南緯74度45分——這并不使我們感到意外——西經39度15分。
可以看到,大浮冰綿延伸展,迫使我們繞行至其東緣經過,“哈勒布雷納”号隻好向東偏移4度。
測出方位後,蘭·蓋伊船長命令将航向對準西南,一面向南前進,一面逐步回到43度子午線。
我想無需再次提醒諸位:因為沒有别的詞彙來代替,我仍然使用早晨、晚上等詞語,而實際上這既不會有日出也不會有日落的意義。
發光的大輪盤,在地平線上空描繪出不間斷的螺旋,不停息地照亮了空間。
再過幾個月,它就要消逝了。
在南極冬季寒冷黑暗的漫長階段中,幾乎每日都有極光照亮天空。
說不定過些時候,我們也有機會親眼目睹這無法形容的光彩奪目的景象。
其電感應強度之大使人難以設想! 根據阿瑟·皮姆的自述,一八二八年一月一日至四日,由于天氣惡劣,“珍妮”号在極其複雜的情況下艱難前進。
來自東北方向的狂風将冰塊朝着船隻投擲過來,幾乎将船舵擊碎。
船隻航道又被大浮冰所阻。
幸好大浮冰後來給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總之,到了一月五日的上午,“珍妮”号才在南緯73度15分的地方,越過了最後的障礙。
當時氣溫為華氏33度(攝氏0度56分),而我們今天溫度高達華氏49度(攝氏零上9度44分)。
至于羅盤針的偏角,數字完全相同,即向東偏斜14度28分。
為了用數字指出兩艘雙桅船日期上各自情況的不同,還有最後一點要加以說明。
從一月五日到十九日,“珍妮”号用十五天時間前進了10度,即六百海裡,這是它與紮拉爾島之間的距離。
而“哈勒布雷納”号十二月十九日時,距紮拉爾島隻有7度,即四百海裡了。
如果風向保持不變,本星期到不了周末便可望見這個島嶼——或至少看見貝尼小島。
貝尼小島較紮拉爾島近五十海裡左右,蘭·蓋伊船長打算在那裡停泊二十四小時。
航行繼續順利進行,隻是偶爾要避開幾塊浮冰。
水流夾帶着浮冰向西南流去,時速為四分之一海裡。
我們的雙桅船超過浮冰毫無困難。
雖然風力很大,傑姆·韋斯特卻裝上了高帆。
“哈勒布雷納”号在幾乎平靜無波的海上輕盈地飄過。
視野中一座冰山也沒有,阿瑟·皮姆在這個緯度上卻望見冰山,有的高達百尋——當然已開始融解。
現在船員無需在濃霧中操作,而濃霧曾經妨礙“珍妮”号前進。
我們既沒有遭到夾雜着冰雹和雪花的狂風襲擊,也沒有遇到溫度降低的現象;而夾帶着冰雹和雪片的狂風卻有時咆哮着向“珍妮”号襲擊,氣溫下降又使船上水手苦不堪言。
隻是偶爾有浮冰塊從我們的航路上漂過,有的冰塊上載着企鵝,恰如遊客乘坐着遊艇;有的也載着海豹,那黑乎乎的海獸趴在雪白的冰面上,有如巨大的水蛭。
小船隊的上空,不斷掠過海燕、海棋鳥、黑鹱、潛水鳥、■、燕鷗、鸬鹚和高緯度地區煙灰色的信天翁。
海面上疏疏落落漂浮着肥大的水母,顔色鮮嫩,伸展開來,狀如張開的陽傘。
雙桅船上的漁夫們,用魚線和大魚叉,捕捉了大量的魚類。
各類魚中,特别要提出的是■鳅,為一種巨型鲷魚,長三法尺,肉堅實而味鮮美。
平靜的一夜。
夜間風力有所減弱。
第二天早晨,水手長遇到我。
他滿面笑容,聲音爽朗,完全是一個不為日常生活瑣事而煩惱的人。
“早上好,傑奧林先生!”他高聲喊道。
說起來,在這南極地區和一年中的這個季節裡,是不可能向人家道“晚上好”的。
因為根本不存在晚上,自然也無好、壞之分了…… “早上好,赫利格利,”我回答道,準備與這位樂天的健談者聊上一番。
“喂,越過大浮冰之後展現的洋面,你覺得如何?……”“我很願意将它比作瑞典或美洲的大湖,”我回答道。
“對……确切無疑……
天空格外晴朗。
上午十時和正午,進行了兩次極為準确的測量。
計算結果表明,我們位于南緯74度45分——這并不使我們感到意外——西經39度15分。
可以看到,大浮冰綿延伸展,迫使我們繞行至其東緣經過,“哈勒布雷納”号隻好向東偏移4度。
測出方位後,蘭·蓋伊船長命令将航向對準西南,一面向南前進,一面逐步回到43度子午線。
我想無需再次提醒諸位:因為沒有别的詞彙來代替,我仍然使用早晨、晚上等詞語,而實際上這既不會有日出也不會有日落的意義。
發光的大輪盤,在地平線上空描繪出不間斷的螺旋,不停息地照亮了空間。
再過幾個月,它就要消逝了。
在南極冬季寒冷黑暗的漫長階段中,幾乎每日都有極光照亮天空。
說不定過些時候,我們也有機會親眼目睹這無法形容的光彩奪目的景象。
其電感應強度之大使人難以設想! 根據阿瑟·皮姆的自述,一八二八年一月一日至四日,由于天氣惡劣,“珍妮”号在極其複雜的情況下艱難前進。
來自東北方向的狂風将冰塊朝着船隻投擲過來,幾乎将船舵擊碎。
船隻航道又被大浮冰所阻。
幸好大浮冰後來給它讓出了一條通道。
總之,到了一月五日的上午,“珍妮”号才在南緯73度15分的地方,越過了最後的障礙。
當時氣溫為華氏33度(攝氏0度56分),而我們今天溫度高達華氏49度(攝氏零上9度44分)。
至于羅盤針的偏角,數字完全相同,即向東偏斜14度28分。
為了用數字指出兩艘雙桅船日期上各自情況的不同,還有最後一點要加以說明。
從一月五日到十九日,“珍妮”号用十五天時間前進了10度,即六百海裡,這是它與紮拉爾島之間的距離。
而“哈勒布雷納”号十二月十九日時,距紮拉爾島隻有7度,即四百海裡了。
如果風向保持不變,本星期到不了周末便可望見這個島嶼——或至少看見貝尼小島。
貝尼小島較紮拉爾島近五十海裡左右,蘭·蓋伊船長打算在那裡停泊二十四小時。
航行繼續順利進行,隻是偶爾要避開幾塊浮冰。
水流夾帶着浮冰向西南流去,時速為四分之一海裡。
我們的雙桅船超過浮冰毫無困難。
雖然風力很大,傑姆·韋斯特卻裝上了高帆。
“哈勒布雷納”号在幾乎平靜無波的海上輕盈地飄過。
視野中一座冰山也沒有,阿瑟·皮姆在這個緯度上卻望見冰山,有的高達百尋——當然已開始融解。
現在船員無需在濃霧中操作,而濃霧曾經妨礙“珍妮”号前進。
我們既沒有遭到夾雜着冰雹和雪花的狂風襲擊,也沒有遇到溫度降低的現象;而夾帶着冰雹和雪片的狂風卻有時咆哮着向“珍妮”号襲擊,氣溫下降又使船上水手苦不堪言。
隻是偶爾有浮冰塊從我們的航路上漂過,有的冰塊上載着企鵝,恰如遊客乘坐着遊艇;有的也載着海豹,那黑乎乎的海獸趴在雪白的冰面上,有如巨大的水蛭。
小船隊的上空,不斷掠過海燕、海棋鳥、黑鹱、潛水鳥、■、燕鷗、鸬鹚和高緯度地區煙灰色的信天翁。
海面上疏疏落落漂浮着肥大的水母,顔色鮮嫩,伸展開來,狀如張開的陽傘。
雙桅船上的漁夫們,用魚線和大魚叉,捕捉了大量的魚類。
各類魚中,特别要提出的是■鳅,為一種巨型鲷魚,長三法尺,肉堅實而味鮮美。
平靜的一夜。
夜間風力有所減弱。
第二天早晨,水手長遇到我。
他滿面笑容,聲音爽朗,完全是一個不為日常生活瑣事而煩惱的人。
“早上好,傑奧林先生!”他高聲喊道。
說起來,在這南極地區和一年中的這個季節裡,是不可能向人家道“晚上好”的。
因為根本不存在晚上,自然也無好、壞之分了…… “早上好,赫利格利,”我回答道,準備與這位樂天的健談者聊上一番。
“喂,越過大浮冰之後展現的洋面,你覺得如何?……”“我很願意将它比作瑞典或美洲的大湖,”我回答道。
“對……确切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