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從桑德韋奇地到極圈

關燈
這一天,下午三點左右,我來到船頭上,靠着欄杆,觀看好幾對這種龐然大物在水中嬉戲。

    赫恩将鲸魚一一指給夥伴們看,嘴裡斷斷續續地說着: “那裡……那裡……那是一條脊鳍鲸……嘿,兩條……三條……脊鳍有五、六英尺長!……看見了吧,在兩個浪峰之間遊着……泰然自若……一跳不跳!……這種鲸魚身上有四塊淡黃色的斑。

    啊!要有個魚叉,我敢拿腦袋打賭,我會把魚叉擲到一塊黃斑上去。

    ……可是在這個破商船上,毫無辦法!……連活動活動胳膊的辦法都沒有!……真他媽的!……在這一帶海上航行,就應該是為了捕魚,而不是為了……” 他又氣得罵了一句。

    還沒罵完,又大喊大叫起來: “哎,這又有一條鲸魚!……” “是那個背上有個鼓包,像個單峰駝的嗎?”一個水手問道。

     “對……這是一條駝背鲸,”赫恩回答道,“你看清楚了嗎,肚子上有褶,脊鳍很長?……這種駝背鲸不好捕,它們可以潛入深水之中,還能把你幾抱長的魚繩吃掉!……真的!我們不往它的肋部投魚叉,就該受到報應,讓它用尾巴朝我們船隻肋部撞一擊!……” “注意……注意!”水手長喊道。

     讓人擔心受怕的,倒不是真挨上了漁獵手希望的那精彩的一尾巴。

    不是!一條巨大的鲸魚剛剛靠近雙桅帆船,立刻從鼻孔裡噴出老高的水柱,臭烘烘的。

    那聲音,簡直可與遙遠的炮聲相比!整個船頭直到大艙蓋都被水濺濕了。

     “幹得好!”赫恩低聲罵了一句,聳聳肩膀。

    夥伴們一面将水甩掉,一面咒罵這該死的駝背鲸來灑水害人。

     除了這兩種鲸魚以外,我們還看見了真鲸。

    在南極區域海面上通常遇到的就是這種鲸。

    真鲸沒有鳍,脂肪層很厚。

    追捕真鲸危險不大,所以人們喜歡在南極海面上捕捉真鲸。

    這裡生長着數以十億計的山甲殼類生物——人們稱之為“鲸魚的食品”——鲸魚以此為唯一的食物。

     正巧,距雙桅船不到三鍊遠的地方,漂浮着一條真鲸,體長有六十英尺,也就是說可提供一百琵琶桶鲸油。

    這些龐然大物鲸油産量極高,三條鲸魚就可以将一艘中等噸位的船隻裝滿。

     “對的!……這是一條真鲸!”赫恩大叫起來,“隻要看到噴出的水柱短而粗,就能識别出來!……看哪!……你們在左舷看見的那條……簡直像一根煙囪……這是真鲸噴出來的!……唉,全從眼皮底下過去了,白白損失了!……他媽的!……明明可以把桶裝滿,偏偏不裝,這不等于将一袋袋的皮阿斯特往海裡扔嗎!……這晦氣的船長,白白讓這些貨物損失了,這不是成心跟船員過不去嘛……” “赫恩,”一個聲音命令道,“守舵去!……到那裡數鲸魚更舒服!” 這是傑姆·韋斯特的聲音。

     “大副……” “不許還嘴,不然我叫你在那一直守到明天!……去吧!……快速開走!” 頂撞肯定是沒有好結果的,漁獵手一言不發地服從了。

    我再重複一次,“哈勒布雷納”号深入高緯度地區,并不是為了捕捉海洋哺乳類動物,在福克蘭群島招募水手也完全不是作為捕魚人招募的。

    我們遠征的唯一目的,盡人皆知,任何事情都不應使我們偏離這個目标。

     雙桅船此刻飛駛在淡紅色的水面上。

    一群群甲殼類動物,各種小蝦,屬節肢動物,将海水染成了淡紅色。

    可以看見鲸魚懶洋洋地側卧水面,伸出鲸須須子,就像上下颚之間支上了一張網,将各種小蝦搜羅起來,無計其數地吞進去,葬入龐大的胃裡。

     總之,十一月裡,在南大西洋的這一部分,各種鲸類數目如此之多,我不好再多次重複了,這是因為今年季節反常、大大提前的緣故。

    然而在這捕魚區内,還沒有一艘捕鲸船露面。

     順便提請各位注意,從本世紀上半葉開始,捕鲸人幾乎完全放棄了北半球的海洋。

    由于濫捕,北半球鲸類已經十分稀少。

    現在法國人、英國人和美國人最酷愛的捕鲸地點是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要捕到鲸魚,隻好長途跋涉、鞍馬勞頓了。

    從前曾經極為興旺發達的這一行業,到最後甚至會絕迹,也是十分可能的。

     以上這一段無非是看見鲸類這種不同尋常的集結,所引出的一段題外話。

     應該說,自從